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创新设计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7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 中国地理_第1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创新设计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7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 中国地理_第2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创新设计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7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 中国地理_第3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创新设计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7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 中国地理_第4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创新设计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7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 中国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中国地理,一、中国自然地理概况,1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 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四块 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 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1)(4)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2)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B“金色中国”高寒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D“银色

2、中国”伏旱 (3)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4)应该说,这位教授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这一部分应命名为 () A黑色中国 B白色中国 C红色中国 D蓝色中国 解析:东部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与南方;西部则以昆仑山祁 连山为界,分为大西北与大西南。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可称为 “绿色中国”;北方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可称为“黄色中 国”;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可称为“金色中 国”;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可称为“银 色中国”。由此

3、可分析各区域的特征和主要成因。蓝色中国指的是中 国的海洋部分。 答案:(1)C(2)C(3)B(4)D,1中国地形区 (1)根据经纬线定位(如下图),(2)中国主要山脉及其地理意义,(3)重要平原,2我国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及成因 (1)气温特征及影响因素,(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内、外流域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明显,季风区南北跨 度大,因此南北差异也较大。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2)长江、黄河概况及开发与治理,(3)中国主要湖泊比较,二、中国地理分区,2读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由于_,水

4、资源严重短缺。长江三角洲地处_气候区,但近年来也出 现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_ _。,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亚热带季风,水污染严重,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2)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多沿河分布,其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_,此外_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沿河发育的重要原因。 长江三角洲已形成世界级的城市密集群,成为带动沿江经济发展的引 擎。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发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 _。 (3)塔里木盆地应充分利用_、_的气候资源优势, 发展_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长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 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生产能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是 _。今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大

5、力发 展面向国际市场的_农业和以服务城市为中心的 _农业。,水源充足,水运便利,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濒海临江,水陆交通便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棉花,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向型(出口创汇),都市(城郊),(4)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资源各有优势,经济互补性强。上海实施 “东锭西移”战略,将附加值低的低端纺织加工业向塔里木盆地_ 主产区转移。已建成运营的_工程将缓解长江三角洲能源短 缺的状况。 解析:本题以我国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图为背景(西气东输的起止 点),考查两地在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性、今后经济发展 方向、两地经济的互补性等知识。,棉花,西气东输,1北方地

6、区和南方地区,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由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和 荒漠的景观变化,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特色。 (2)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高原牧场为主的畜牧业,雅鲁藏 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的灌溉农业。 3不同尺度的区域,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不清,【典例1】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 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

7、素 (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解析:第(1)题易错选D,原因是不能正确分析1月等温线的变化,不 能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运用气温和地形的密切关系等相关的知识 进行分析。甲地为山东丘陵,乙地为泰山及附近地区,两地地势高于 四周,故气温较低。第(2)题易错选A,主要原因是对影响等温线的主 要因素不能结合具体位置加以灵活运用。观察7月等温线的分布可 知,图示区域东部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其影响因素是海陆差异;西部等温线由东向西递减,主要是由于地势 由第三级阶梯过渡到第二级阶梯。第(

8、3)题,不能从气温年较差的影 响因素去考虑,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原因。越向内陆,大陆性越强,气 温年较差越大。图示区域,石家庄的气温年较差最大,而黄海沿岸气 温年较差最小,故两地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 答案:(1)B(2)B(3)B,纠错感悟: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我国气温的总体分布规律 冬季南北温差较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这主要是基于太阳辐射的纬 度分布。而在局部地区,地形起伏、海陆分布对气温也有很大的影 响。 此类题特别要求学生掌握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方法,描述某一区 域自然地理特征的一般思路如下: (1)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2)地形特点:地形组成、地势特点、

9、地表形态、地形分布。,(3)区域气候特点:气候类型、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温差大小、 气温分布)、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 配合情况、干湿状况)、光照状况、气候分布、气象灾害。 (4)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 流数量、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水位 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 (5)植被、土壤特征:植被类型、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土壤类型、 分布。 (6)自然资源:农业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 源等),工业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不会分析局

10、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典例2】 下图为某地1月份等温线图(单位:C),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1)A地的气温_,B地的气温 _,C地的气温_。试 分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2)A地形区为_,B地形区为_,C地形区为_。 请说出判断理由(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大于12,小于6,大于24,小于18,大于12,小于6,答案:A地为内陆盆地,冬季气温高;B地为山脉,气温低。,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河西走廊,答案:祁连山脉可通过经纬度(100E,40N以南)以及气温低于附近地区来判 断;柴达木盆地地处40N以南,90E100E之间(或位于祁连山西侧) 且该处气温由四周向中间递增;河西走廊与

11、祁连山脉相邻且气温相对较高。,(3)图中河流D是_,试述河流在图中河段的水文特征。 (4)C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葡萄种植业,成为我国最佳的优质酿酒 葡萄生态产区之一。请对C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进行评 价。 (5)E城市是_,通过C、E两地的铁路是_,试分析该 铁路的重要意义。,黄河,答案:该河段处在黄河上游,水流湍急、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有凌汛现象。,答案:地势平坦;气温日较差大;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有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兰州,兰新铁路,答案:该铁路为第二亚欧大陆桥,有利于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物资和信息的交流;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

12、周边环境。,易错剖析:本题涉及到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较多,要求学生答出特点 并分析成因,学生极易因找不到分析的着手点和信息点而没有思路或 者分析错误。 解析:第(1)题,在等温线图上要会读出特殊区域的数值范围;分析气 温的差异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条件等方面考虑,图示地区 位于内陆,故应主要从地形方面考虑。第(2)题,根据地形和气温的关 系,等高线和等温线可以相互转换。结合经纬度和图上其他信息,要 能进行空间定位。第(3)题,可根据河流的位置、形状和河段分析河流 的水文特征。第(4)题,葡萄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光照强、温差 大、有充足的水源等。从C地区的自然特征方面可以进行分析。第(5) 题,分析铁路的意义要结合其所在的位置,第二亚欧大陆桥具有十分 重要的国际意义。,纠错感悟:区域综合分析法是解题中运用相当广泛的一种方法,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法应遵循如下思路与程序,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法,需要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例如,可以对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作 比较,从其起源、成因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差异,归纳其共同 点;可以通过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