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技术比较.ppt_第1页
基因检测技术比较.ppt_第2页
基因检测技术比较.ppt_第3页
基因检测技术比较.ppt_第4页
基因检测技术比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1,基因SNP检测技术比较,吴鹏超 遗传与健康产品线,b,2,基因多态性检测技术:,一 DNA测序技术(DNA sequence) 二 基因芯片(gene microarray)技术 三 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RT-PCR)技术,b,3,一 DNA测序技术,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下面我们就一一介绍前三代测序技术。,b,4,第一代测序技术,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

2、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合成反应。,b,5,第二代测序技术,第一代测序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测序读长可达1000bp,但其测序成本高,通量低严重影响了真正大规模的应用。而经过不断的技术开发和改进,以Roche公司的454技术、illumina公司的Solexa,Hiseq技术和ABI公司的Solid技术为标记的第二代测序技术诞生了。,b,6,1. Illumina,(1)DNA待测文库 构建 (2)Flowcell (3)桥式PCR扩增 与变性 (4)测序,b,7,b,8,2. Roche 454,(1)DNA文库制备 (2) Emulsion PCR (3)焦磷酸测序,b,9,b,10,第三

3、代测序技术,以PacBio公司的SMRT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被称之为第三代测序技术。,b,11,PacBio SMRT技术,基本原理:DNA聚合酶和模板结合,4色荧光标记 4 种碱基(即是dNTP),在碱基配对阶段,不同碱基的加入,会发出不同光,根据光的波长与峰值可判断进入的碱基类型。,b,12,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当DNA碱基通过纳米孔时,它们使电荷发生变化,从而短暂地影响流过纳米孔的电流强度,灵敏的电子设备检测到这些变化从而鉴定所通过的碱基。,b,13,二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杂

4、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靶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光标记的核酸序列,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b,14,九、基因芯片检测原理及简要过程,b,15,三 实时定量PCR技术,由于染料不能区分特异性PCR产物和引物二聚体等非特异产物,也不能区分不同探针,所以检测的特异性始终不如后来出现的探针法;也不能做多重PCR检测(Multiplex)。,b,16,TaqMan 技术,b,17,TaqMan 技术,b,18,

5、MGB技术,原理:针对Taqman探针荧光淬灭不彻底的问题,3端采用了非荧光性的淬灭基因,大大降低了本底信号的干扰。此外,MGB探针的3端还连接了一个二氢环化吲哚卟啉-三肽,可以大大稳定探针与模板的杂交, 而短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的距离更近, 淬灭效果更好,荧光背景更低,使得信噪比更高:一个15bp的MGB 探针的信噪比大于6,优于理想状态下的25bp的普通Taqman探针(信噪比约为1.5)。允许采用更短的探针也简化了探针的设计和成本。,b,19,FRET技术,原理:探针由两条和模版互补、且相邻的特异探针组成(距离15bp),上游探针的3端标记供体荧光基团,相邻下游探针的5端标记Red 640受体荧光基团。当复性时,两探针同时结合在模板上,供体基团和受体基团紧密相邻,激发供体产生的荧光能量被Red640基团吸收,使得检测探头可以检测到Red640发出波长为640的荧光。当变性时,两探针游离,两基团距离远,不能检测到640波长的荧光。FRET探针检测的信号是退火时的实时信号,每次检测信号始终严格对应模版的数量,非累积信号,可以用于做Tm曲线和SNP检测。两个单标记探针的长短不影响信号的传递,而探针间的距离通常为1-5bp。,b,20,分子信标技术,分子信标( Molecular beacon,MB)是一种呈发夹结构的茎环双标记寡核苷酸探针,两端的核酸序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