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拜访礼仪,步骤 事先约定时间 步骤 做好准备工作 步骤 3. 出发前拜访对象再次确认 步骤 至客户办公场所 步骤 进入会客室 步骤 见到拜访对象 步骤 商谈 步骤 告辞,拜访预约,切忌搞“突然袭击”,做“不速之客”!不得已时提前5分钟打个电话。,(一)拜访准备,约定时间,约定地点,约定人数,约定主题,如约而至,预约时间,私宅拜访,写字楼拜访,注意:原则上必须提前5分钟到达。但在现实生活中 去办公区域拜访应提前5至15分钟到达。,(一)拜访准备,预约准备:,(一)拜访准备,出门拜访之前,应根据访问的对象、目的等,将自己的衣物、容貌适当的加以修饰,可以形象的反映出你对被访者的尊重。 如果拜
2、访的地点设在对方的办公区域,则应着正装或所在单位的制服,既代表了单位的形象,又传递出“你很重视这次拜访”的友好信息,使其愿意与你合作!,(二)着装准备,拜访办公区域时的举止: A.到达接待处,清晰、礼貌的自报来处。 B.被带到接待处时安静等待。 C.初见被访对象主动起身招呼。 做自我介绍,并对对方抽出宝 贵时间表示感谢!,(三)拜访的举止与要求,1.初次见面的礼规 2.私人拜访中的礼规 3.事务性拜访中的礼规,(四)拜访的礼规,要守时守约,若特殊情况不能前去,一定要提前通知对方,表示歉意。 讲究敲门的艺术:食指弯曲,指关节扣门,力度适中,间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 进门后,将随身带来的外套、雨
3、具等放到主人指定的地点,不要随处乱放。,(四)拜访的礼规,主人没有提出就座不能随便坐下。主人让座之后一定要表示谢意,不能有不文明的行为。 跟主人谈话,语言要客气。注意掌握时间。 道别:起身告辞,要向主人表示“打扰”之意。“请留步”、“再见”!不要起身后一去不回头,让主人觉得很失望,(四)拜访的礼规,首要规则是准时 到达时,告知对方接待人员你的名字和预约的时间,递上名片。 安静,耐心的等待,不要在中途看手表。 被引到办公室时,如果是第一次见面先做自我介绍;如果认识,互相问候并握手。,(四)拜访的礼规,限定交谈内容,限定交际范围,限定交际空间,限定交谈时间,在指定就坐之处就坐。不能乱动、乱拿、乱翻
4、 不能随便用主卫,四个限定,适时告退(15分钟-1小时) 致意问候,握手告别; 说走就走; 感谢对方盛情款待。,不要对主人的亲属、友人表现出过多的兴趣。如询问对方与主人的私人关系。,(四)拜访的礼规,涉外拜访时,进主人门后, 应当脱下外套,摘下帽子、墨镜、手套。,你知道吗? “入室后的四除去”,电话礼仪,一、拨打电话的一般礼仪 二、接听电话的一般礼仪,电话沟通的技巧,保持最优美的声音 * 速度 * 音调 * 音量 * 笑容,声音美 在谈话时调低音量 音调要柔美自然 发音要清晰易懂 语速不快不慢,沟通的技巧:听其言、观其行,语言美 口头禅要注意 礼貌用语 适度幽默 普通话,态度美 眼神的表达 仪
5、态的运用,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如果世界上女人没有了,男人就不活了。,如果世界上女人没有了男人,就不活了。,拨打电话的礼仪,1、选择恰当的时间 2、做好打电话前的准备 3、问候、确定对方的身份或名称,再自报家门,然后再告知自己找的 通话对象以及相关事宜。 4、内容简洁明了 5、礼貌的结束通话 6、拨错电话要道歉 7、维护好自己的“电话形象”,选择恰当的时间打电话,工作日早上7点以前,禁拨打。 节假日9点以前,禁拨打。 10点至11点,最佳时间。 三餐时间,除非有急事,不要轻易电话。 下午3点至5点,最佳时间。 晚上10点以后,禁拨打。 办公电话宜在上班时间10分钟后和下班时间10分钟前拨打。
6、,归纳,时间:7点前22点后,一日三餐不应打扰对方。 内容简单明了,3分钟左右。 维护自己的电话形象,勿大喊大叫,保持话筒距离。 禁止反复拨号,不要轻易挂断电话,遇到故障、或突然中断,都应立即拨打一次。 话前准备很重要,千万不要在接听后再说“稍等,我拿笔去”,1、话前准备 2、及时接听 (听电话-左听、右记) 3、问候、报名:“您好,我是XXX”或“您好!这里是XXX总服务台。很高兴为您服务。”,接电话的礼仪规范,一声为优秀 二声为极好 三声为良好 五声之后要抱歉,4、认真聆听:忌吃东西、忌和他人讲话、忌 不耐烦。 5、应答、互动 6、认真记录 7、善用疑问 8、善待错拨 9、礼貌地结束通话
7、谁先挂电话 由打电话者先放电话或长者先放电话。,1电话铃响在3声之内接起,2电话旁准备好纸笔记录,模拟场景,1、身边有客人时? 2、要找人不在现场时? 3、代接人需要说些什么?,电话注意事项,听到电话铃响,若口中正嚼东西,不要立刻接听电话,应迅速吐出食物,再接电话。 听到电话铃响,若正嬉笑或争执,要等情绪平稳后再接电话。 接电话时的开头问候语要有精神。 电话交谈时要配合肢体动作如微笑、点头。 讲电话的声音不要过大,话筒离口的距离不要过近。 若是代听电话,一定要主动问客户是否需要留言。 接听让人久等的电话,要向来电者致歉。 电话来时正和来客交谈,应告诉对方有客人在,待会给他回电。 工作时朋友来电
8、,应扼要迅速地结束电话。 接到投诉电话,千万不能与对方争吵 。,电话记录要点“5W1H”,When一何时 Who一何人 Where一何地 What一何事 Why一为什么 How一如何进行,总 结,铃声响起 左听右记 问候、自报家门 确认对方称呼、职位。 询问来电事项 记录谈话要点 勿忘道别 善待错拨 等待挂机,手机使用礼仪规范,1、特殊场所不能使用 2、重要场所关闭或静音 3、公众场所要小声 4、有熟人的未接电话要迅速回,电话使用应注意:不能在驾车时使用电话,不能在病房、油库和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 其置放位置在正式场合,应将移动电话放到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或衣服口袋里;保持震动状态。 没有使用时,
9、忌放在桌子上。,移动电话的使用,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 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 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 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 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奉茶&咖啡礼仪,在现代商务接待中,茶和咖啡,除了作为饮料自身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借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学会用合宜的方法为客户奉茶和咖啡,通过奉茶的礼仪展现你个人乃至公司良好的专业素养。,小组讨论:奉茶和咖啡时,有哪些要注意的礼仪?,奉茶的礼仪,思路:冲泡、进门、奉茶、退出、续杯,冲泡,选择瓷杯。深度烘焙,口感浓郁的咖啡用陶杯。,水温8090为宜,茶倒7分满,冲调比例: 2/1/1/0.5,也就是两勺咖啡,一勺伴侣,一勺糖,半勺奶精 两勺咖啡泡
10、一杯,糖和奶精放在杯碟上由客人自行添加,泡之前温杯,咖啡更香醇,倒4/5满,仪态规范,进出会议室要轻,敲门后进入。 使用托盘端茶。 两杯以上的茶要用托盘。 托盘高度位于胸口偏左侧。 弯腰时避免正面对着客人。,奉茶,杯缘勿以手指拿捏。 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 在杯子下半段二分之一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托着茶杯。 礼貌地说:请用茶。 将茶杯搁置在客人方便拿取之处杯子把手朝向客人右边,托盘中放入:咖啡杯、杯盘、勺子、方糖、奶精、小毛巾,右手拿着杯耳,左手托住杯盘底,双手奉上。,搁置在客人方便拿取之处杯子把手朝向客人右边,礼貌地说:您请用。,先客后主,先女后男,先长后幼。,续水,一般在活动进行15-20分钟后进行,30分钟续水一次,1-1.5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金融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广义协调发展机理与政策统筹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减碳责任量化与多产品企业投资绿色转型:内在机理、效应评估与策略选择
- 2025版委托担保合同范本:供应链金融合作风险控制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物流保险合同订立与理赔3篇
- 2025年伊犁货车从业资格证考什么
- 2025年度个人自建别墅地基买卖合同8篇
- 二零二五年度混凝土工程进度协调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加工企业环保责任承诺合同4篇
- 2025年建筑钢材批量供应及售后保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夫妻离婚后子女医疗费用分担协议2篇
- 2025-2030年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仓储配送中心物业管理与优化升级合同3篇
- 2025届厦门高三1月质检期末联考数学答案
- 音乐作品录制许可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拉萨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开题报告:AIGC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重构研究
- 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师德标兵个人主要事迹
- 连锁商务酒店述职报告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