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考研辅导)2015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辅导)2015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辅导)2015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辅导)2015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辅导)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考验答疑Principles of City Planning,教学章节,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第3章城市规划体制 第4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第5章生态与环境 第6章经济与产业 第7章人口与社会 第8章历史与文化 第9章技术与信息 第10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第11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第12章城乡区域规划 第13章总体规划 第14章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15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16章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第17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18章城市住区规划 第19章城市设计 第20章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第21章城市开发规划 第22章城市规划

2、管理,第1章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一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聚居人口,其居民大多从事非农活动,它通常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西方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卡洪城(KAHUN)BC.1900年,米利都城(Milet,公元前世纪),这时期最典型的小亚细亚城市之一,是一所谓希波丹姆斯式的城市。广场在此取代了卫城而成为城市的中心,周围有神庙、议事厅、商店、体育馆、竞技场和剧场等。最大街坊面积仅为3052 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考工记,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3、。 曲埠鲁国故城,隋唐长安,建于7世纪的隋唐长安,由宇文恺制定规划。 长安城东西9721M,南北8651M,城内除中轴线北端的皇城与宫城外,划分为108个里坊和两个市。城内道路宽而直,宫城与皇城间的横街宽200M,皇城前直街宽150M。 道路 里坊 排水与运输,北京历代都城变迁,元大都由刘秉忠制定规划 恢复了宗法礼制,继承了历代都城特点,“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城以皇城为中心。 布局上,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地安门钟鼓楼8km轴线,以示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 皇城与湖水巧妙结合 全城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干道宽约25m,胡同67m 城墙:嘉靖32年加筑外城,三古代城

4、市的发展制约因素,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四近代城市的发展,珍妮纺纱机 瓦特与蒸汽机 史蒂芬孙与蒸汽机车 约瑟夫勃拉姆与抽水马桶 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扩充到其他行业。,1工业革命带来城市人口集聚,能源与动力革命带来工业集中的可能 工业化大生产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 圈地运动带来大量的失地农民,2工业化带来城市布局变化,新的产业用地 新的商贸活动区 新的交通用地 新的道路系统 新的城市类型,3科技发展带来高质量的城市

5、生活,物质极大丰富 市政设施 公共设施 交通,4城市问题凸现,远离自然 环境污染 住房问题 交通拥挤,五二战后的城市发展,战后重建 大城市膨胀与新城建设 城市郊区化 旧城改造,美国城市郊区住宅,插入式、跳跃式地在农田草地中发展 沿高速公路、主干道建立的商业开发区 低密度、单一使用性质的大型开发项目,六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人口职业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区域空间的变化,七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化的基础是工业、农业的

6、现代化,八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城市化的发展动力,由于工业化引起的社会大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大机器生产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封闭式的生产方式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地位的增强,使之取代了封建庄园或城堡的中心地位 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 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大协作,使生产力合理配置 市场的竞争、优胜劣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合理的规模使生产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现代化的技术和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发展 发达迅速的交通使世界变小了 便捷迅速的网络、信息技术将世界城市连为一体 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有高标准的消费城市旅游城市 休闲、赌 特殊性质的城市首都华

7、盛顿 堪培拉,2城市化的过程,产业革命出现将大量工人集中在一起的工厂 工厂附近形成生活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施集中村镇 村镇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聚集效应使城市越来越大,3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化现象: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大城市连绵区,吸纳劳动力 过城市化现象:农村人口过度涌向大城市,超过城市的容量,形成贫民窟 逆城市化现象:非城市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接近或超过城市水平,城市人口向郊区发展 再城市化现象:郊区人口重新回流回城市,4美国城市发展,1800年,1950年,1970年,1980s末期,1920年, Centralization: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时发展 大城市发展,Suburbanizati

8、on:交通大发展带来城市郊区化 中等城市发展,Counter Urbanization:A.产业转移国外,高新技术新起 B.人们需求的提高 C.服务业新起 农村人口增长快于城市人口 小城市发展,Reurbanization: A.城市空洞化的负面效应 B.人口老龄化,家庭回归运动 C.年青专业人士(Young Professional)新起 D.政府为缓和种族矛盾 大城市复兴,小城镇再发展,美国城市发展的启示,产业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根本 城市发展的阶段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非人为操纵 任何城市化根本上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其他社会问题) 城市化是城市质量不断提高的过

9、程 城市化从来不是某一单纯的过程,而往往是多个过程同时进行,九中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现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标志 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6.09%,比1990年的26.23%,十年内每年提高0.99个百分点。2010年城市化水平为49.7%,10年内每年提高1.36个百分点。,第2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古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周礼考工记 希波丹姆斯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二近现代城市规划学科,从全社会需要出发,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矛盾的理论探索开始,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形成特定研究范围和对象的系统的城市城划学科。 乌托邦与田园城市 卫星

10、城理论与实践 雅典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 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 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城市设计研究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与新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理论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乌托邦与田园城市,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对城市组织的想法。 Vtopia:乌有之乡 托马斯摩尔(14781535年) 公有财产 人人参加劳动 每城6000户(1016人户) 住房归集体所有 城市服务设施,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康帕内拉“太阳城” 傅立叶“法朗基” 罗伯特欧文“新协和村”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当时未产生实际影响。但他们的设想中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实体,把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其规划思想的出发

11、点是为了解决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工作问题,在城市规划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他们的一些设想及理论也成为其后“田园城市”,“卫星城镇”等城市规划理论的渊源。,田园城市,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明天一条引向改革的和平道路1898年 明日的田园城市1902年(再版) 希望寻求社会改革方案,创造理想的集城乡优点为一体的新城市(改良主义,带有乌托邦的浪漫色彩),城市,乡村,城乡结合物,三磁铁理论,人民何去何从,田园城市图解,人口32000人,占地400公顷,外围有2000公顷的永久绿地,田园城市的实践与影响,1903年,在离伦敦56km处修建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Letchworth

12、)。1920年,离伦敦西北36km处修建了第二座田园城市 霍华德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设想了一种带有先驱性的城市模式,具有一种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它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其后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镇理论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他城市规划思想,戛涅(法国,Tony Garnier)的工业城市(1901年) 马塔(西班牙,Arturo Soria Y Mata)的带形城市(1882年) 盖迪斯(苏格兰)的区域规划(1915年),工业城市,卫星城理论与实践,20世纪初,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

13、城市人口成为更突出的问题。 恩维(Raymond Unwin)提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的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理论。 1918年,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哈罗新城(Harlow New Town) 坎伯诺尔多(Cumbernauld) 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雅典宪章,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起草人:柯布西埃、格罗庇乌斯,雅典宪章,城市与乡村彼此融会为一体而各为构成所谓区域单位的要素。我们不能将城市离开它们所在的区域作单独的研究,因为区域构成了城市的天然界限和环境。 这些区域单位的发展有赖于下

14、列各种因素: 地理的和地形的特点气候,土地和水源;区域内及区域与区域间之天然交通。 经济的潜力 自然资源(包括土壤,下层土,矿藏原料,动力 来源,动植物); 人为资源(包括农工业产品);经济制度和财富的分布。 政治的和社会的情况人口的社会组织,政体及行政制度。 中心:城市要与其周围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雅典宪章的影响,雅典宪章中提出的种种城市发展问题、论点和建议,对于局部解决城市中一些矛盾起过一定的作用。其中的一些理论,由于基本思想是要适应生产及科学技术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变化,而敢于向一些学院派的理论、陈旧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具有

15、一点的生命力。 雅典宪章回避了城市社会中的阶级矛盾问题,仅集中在形态层面,所以很难完全实现其理论。 昌迪加尔城(Chandigarh) 巴西利亚(Braslia),马丘比丘宪章,1978年12月一批建筑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对雅典宪章四十多年的实践作了评价。 城市与区域 城市增长 分区概念:规划、建筑和设计,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面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住房问题:住房不能再当作一种实用商品来看待了,必须要把它看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城市运输:经验证明,道路分类、增加车行道和设计各种交叉口方案等方面根本不存在最理想的解决方法。将来城区交通

16、的政策应当是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 城市土地使用:私人利益应当服从公共利益。 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 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6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利(Clerance Perry)在编制纽约区域规划方案时针对纽约等大城市人口密集、居住环境恶劣、房屋拥挤和交通事故严重的现实,发展了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的思想,以此作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他建议一个邻里单位应该以一个小学规划所服务的面积来组成。后来也考虑使“邻里单位”内部设置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使邻里单位内部和外部的道路有一定的分工,防止外部交通由邻里单位内部穿越

17、;住宅建筑的布置要求较多的考虑朝向及间距。,7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1960-70年代理性主义 理性:1952年刘易斯凯博城乡规划的原则与实践为代表,提出城市规划的理性程序,关注物质规划 系统:运用运筹学和系统论,借助大型计算机,建立城市数理模型和控制模型 理性主义的批判 对规划程序的批判 对规划内容的批判,8城市设计研究,1950-60年代,关注城市形态设计,将城市空间环境的创作过程理性化;吉伯德市镇设计,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1970年代对城市设计理论的批判,关注为谁创造美的城市 1980年代以后,城市设计新目标:良好的都市生活、创造和保持城市肌理、再现城市生命力 1990年代以后,城市设

18、计成为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工具之一,9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与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判:1961年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全面颠覆传统规划理论;1965年达维多夫规划中的倡导与多元主义强调通过过程机制保证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 新马克思主义:1972年罗尔斯公正理论在规划界第一次提出规划公正;1977年卡斯泰尔斯城市问题的新马克思主义探索正面打出马克思主义旗号。这些理论开始针对表象之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本质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批判。,10全球化理论,跨国经济实体取代国家权力 世界城市体系: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 全球城市体系由“树枝纵向结构”向“

19、网络横向结构”转变,1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1962年卡森寂静的春天 基于高消耗下的高速发展 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

20、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城市,低碳城市 和谐城市 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标准,

2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第3章 城乡规划体系,一城乡规划,规划(Planning)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与决策过程,规划者通过增进对各问题的理解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并通过一系列决策保证既定目标在未来能够得到实现。 城市(乡)规划是人类为了

22、在城市(乡)的发展过程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 城乡规划体系: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规划运作系统,二规划法规系统,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 规划体制的产生与发展常常以法规系统的重大变化为标志。 1909年英国颁布世界第一部城市规划法住房和城市规划诸法 199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00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构成,我国的法规系统构成,三规划行政系统,规划行政系统是指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机构权责的界定 中央集权制英国、

23、中国 地方自治美国,四规划技术系统,规划技术系统指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个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建立包括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和建设控制规划等多个层面的空间规划框架。 战略性的发展规划 实施性的开发控制规划,法定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是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 总体规划,分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修建性详规,控制性详规,乡规划 村庄规划,规划依据,上位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城乡规划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 国家政策 城市政

24、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五规划运作系统,规划编制前提条件 规划编制 各阶段条件制约规定 公众参与过程规定 规划成果审定 规划实施政策制定 土地一级市场控制机制 规划审批 违法诉讼机制 规划修订机制,开发控制制度,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乡、村庄规划实施“一证”制度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第5章 生态与环境,一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项目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环境包括: 自然系统:人类生存的基本物

25、质环境 经济系统: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的各个环节 社会系统:个体与群体的各种关系,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人为性:人类主导的人工生态系统 开放性:物质与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不完整性:稳定性差、自我调节能力弱的生态系统 脆弱性:自身脆弱,依赖外部环境,二城市环境的概念与组成,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类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 狭义的城市环境主要指物理环境 广义的城市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 城市环境的组成 城市自然环境 城市人工环境 城市社会环境 城市经济环境 城市美学环境,城市环境的特征,界限相对明确 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 开放性和对外界的依赖性 影

26、响与制约因素众多 环境的脆弱性,2011年7月 武大看海 北京观瀑,三城市环境的容量与质量,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一定的经济水平、安全卫生条件下,维持城市正常的生活,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和人类的活动具有一定容许限度,第6章 经济与产业,一城市的经济特征,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城市以农业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城市是专业化分工网络的市场交易中心,二城市与经济,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发生地 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变迁 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2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变化,三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27、 123231321的产业演进 粗加工深加工高精尖的工业主导产业演进 低附加值高附加值的产业演进 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结构演进,四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模式,增长极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 剃度模式与反梯度模式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模式,五集聚经济,集聚扩散的生成机制 集聚是为了生存,扩散是为了发展 集聚形成城市,扩散导致城镇体系的生成与发展 土地市场政府的调控机制 城市土地升级使城市的地域分化,形成中心边缘 政府调控产生城乡规划,提倡功能分区,促进城市功能的地域分化,六地租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级差地租源于农业

28、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不过是由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到地所有者手中了。 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有三种: 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土地位置的差别 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阿隆索提出,1企业竞租模型,公交发达而小汽车交通不方便 私人交通发达而公交不够便利,2择居竞租模型,择居竞租模型,第7章 人口与社会,一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应该是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是指常年(生活)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口。他们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建设、发展、维持正常运作的主体),又是城市服务的对象(赖城市而生存) 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是指停留在该城市半年以上的实际居住人口。,二城市社会要素,城市社会是指以城市

29、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 城市社会要素包括: 社会问题(失业、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种族歧视、阶级冲突、贫富不均、犯罪等) 社会结构 城市生活方式 社会组织 社会心理 社会发展规律,三城市人口动态统计,城市人口的增长是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之和 自然增长 机械增长,四城市人口构成分析,通过对城市人口构成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年龄、性别、家庭、寿命、婚姻、劳动、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 年龄构成 性别构成 职业构成,年龄构成的意义,意义: 了解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 估算人口发展规模 为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规划指标提供依据 为城市社会福利设施等规划指标提供依据 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势 影响年

30、龄构成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 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 城市的性质与规模,第8章 历史与文化,一城市历史,城市历史是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城市作用、地位和发展过程,各城市、城乡之间关系变化,以及城市发展的规律等。,二城市历史的分析内容,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与分析 城市格局演变的分析 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分析,三城市文化的内涵,城市文化包括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所形成的整体。 城市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四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传统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当代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1传统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儒家思想 佛家思想 风水理论,2

31、当代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文化通过影响规划决策者的社会观而确定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文化通过影响规划师的价值观而干预城市肌理 城市文化通过影响公众个体的人生观间接塑造城市形象,第10章城乡规划的类型和编制内容,一城乡规划的基本内容,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位空间规划要求,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工程技术和环境要求,综合安排城市用地和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从实际出发,既要满足城市发展普遍规律的要求,又要针对各种城市不同性质、特点等问题,确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处

32、理方法。,二城乡规划的工作特点,城乡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 城乡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城乡规划具有地方性 城乡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城乡规划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三城市规划的两个层面,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 城市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建设控制引导规划 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城市规划的主要步骤,发展 战略 规划,城市规划纲要,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市域城镇 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建设 控制 规划,四城乡规划的修改,城乡规

33、划的调整,由城市人民政府做出决定,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 城乡规划的修改,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并经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审核同意,报原批准机关审批,五城乡规划的审批,城市规划纲要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 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要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审查同意,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单独编制的城市人防建设规划,要报相应的人民防空委员会和建委(建设厅、建设部)审批 单独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报相应级别的人民政府审批 单独编制的其他专业规划,经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综合协调后,报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分区规划经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后,包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或

34、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乡、村庄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第11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一城市用地的概念,城市用地指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含已建成的用地,也含列入规划范围尚未开发使用的土地。 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就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对不同土地的分类,统筹安排城市各功能要素,合理利用土地,使同样的城市用地产生尽可能大的作用。 土地在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可实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要求,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

35、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 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土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用地评定的要求,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制定规划方案的必要依据。用地评定的内容与深度要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需要相应地拟定。 用地评定不仅要考虑建设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还要考虑用地的生态意义。 注意用地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 用地评定要因地制宜,按照用地的自然特性,抓住主导环境条件对之分析与评定。 用地评定要从环境的整体意义上考察它们相互的作用及其后果,综合地鉴定其利弊。并预计城市建设的人为影响给自然环境条件带来的变化。,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

36、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求,一般不需要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三城市用地的选择,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建设现状 重大基础设施 区域关系 市政设施配套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 文化遗存 社会问题,用地选择的原则,遵照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遵照物权法、环境保护法和水法等国家法律中对于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定 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

37、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环境质量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 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保护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网络,保护地域的文化遗产。 城市用地选择应由经济、社会意识与视角,充分体现城市空间对城市经济与产业、社会发展与和谐、区域共生与协作的支撑作用与促进作用。 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要求,又要留有发展余地;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四用地分类,2011年颁布了GB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2年1月1日执行) 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个部分 城乡用地共分2个大类,

38、9个中类,14个小类 城市建设用地共分8个大类,35个中类,43个小类,H建设用地,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城市、镇、乡、村庄建设用地 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和管道运输等区域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不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铁路客货运站、公路长途客货运站以及港口客运码头 H3区域公用设施用地:为区域服务的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区域性能源设施、水工设施、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殡葬设施、环卫设施等用地 H4特殊用地:军事、安保等特殊性质的用地 H5采矿用地:采矿、采石、采砂、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 H9其他建设用地:除以上之外的建设用地,包括边境口岸和风景名胜

39、区、森林公园等的管理及服务设施等用地,E非建设用地,E1水域: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 E2农林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设施农用地、田坎、农村道路等用地 E9其他非建设用地: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等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分类,R居住用地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M工业用地 W物流仓储用地 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U公用设施用地 G绿地与广场用地,第12章 城乡区域规划,一区域的概念,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式;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

40、按区域的物质内容分: 自然区域 社会经济区域 按区域的内在结构特征分: 均质区 枢纽(结节)区,二区域的特征,区域的可度量性与空间性 区域的系统性(类型、层次与内部要素) 区域的动态性 区域的不重复性,三区域与城市,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核心 城市发展离不开区域背景作为其形成的条件与发展的基础,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一定地域范围中承担着吸引和辐射作用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区域自然地理和自然环境 地区的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地区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及开采条件影

41、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基础 城市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开放基础上,以区域为主要依托 地理位置 相对封闭的区域,中心位置起主导作用 相对开放的区域,门户位置的地位上升,四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规划是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国土上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 区域规划总体发展趋势: 区域开发规划 区域建设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社会发展规划,五区域规划的内容,区域发展条件评价和发展定位 区域发展战略 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城镇化与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区域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区域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 区域政策与实施规划 区域规划中其他内容的探索和创新,第13章 总体规划,一总体

42、规划的作用,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 总体规划工作是以空间部署为核心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过程,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战略目标:一定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应选择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指标 战略重点: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或者关键性意义的问题。包括区域竞争优势、基础建设、薄弱环节、空间结构与拓展方向 战略措施:实现目标的步骤和途径。包括产业政策与结构调整空间布局改变、空间开发时序、重大项目安排等,三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是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43、和所起的作用。 城市的职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般职能: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主要职能:对城市的发展起主要和决定性因素的职能 城市性质就是由这些起突出作用的主要职能。如克拉玛依、攀枝花 城市性质通常是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结合区域规划的考虑,进行综合分析后加以确定的,四城市规模,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标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方各方面。 城市性质影响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用地构成;城市规模决定城市的用地及布局形态。,五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 城市总体布局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

44、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六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城市功能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结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城市结构是城市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一种抽象。 城市形态是各种空间理念及其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外在体现。城市形态是城市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呈现。,七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集中紧凑布局:用地集中,便于管理,市政投资小。但过集中会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居住质量下降等 分散疏松布局:用地分散,城市环境好,居住质量较好。但分散会带来城市市政投资大,且不利于管

45、理。,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 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城市所在地区的资源和自然条件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工业与交通运输,八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城市总体布局应体现前瞻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基本要求进行布局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立足区域,讲求整体,增强区域发展的概念 把握影响城市与区域整体性发展的因素 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节约紧凑,强化结构,集中紧凑,节约土地 明确重点,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 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近远结合,强化结构,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结合

46、旧区与新区发展兼顾 注重发展弹性,保护环境,突出特色,以生态与环境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提 保护环境,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 注重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布局艺术,九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 城市主要功能要素布局 城市整体结构的控制 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十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规划区: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中心城区: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包括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和近郊地区,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范围。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包括市区集中成片以及分散在郊区、与城市联系密切的城市建设用地。,总体规划的

47、编制要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年 依据上位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编制 编制总体规划之前应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 总体规划编制应体现城市规划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引导城市健康发展,体现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 依据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强制性内容编制,包括规划区范围,用地规模,水、农田、绿化用地,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十一新时期总体规划编制中应关注的重点,突出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作为引导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 突出人文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空间管制 突出总体规划的实施性和法定性 总规强制性内容,城市与村镇建设标准,社会服务设施、

48、重要基础设施的确定 突出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第14章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确定: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 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体现城市设计构想 城市政策的载体,二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第四篇 城市专项规划,城市专项规划,城市专项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为更有效实施规划意图,对城市要素中系统性强、关联度大的内容或城市整体、长期发展影响区大的建设项目,从公众利益出发对其

49、空间利用所进行的系统研究。 城市专项规划对某一专项进行空间布局规划,其内容除包括规划原则、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外,一般也包括近期建设规划和实施建议措施。,第15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一城市交通的组成,城市内部交通是城市内部各类交通运输的总称。 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是指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的总称。,二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对城市布局的影响,三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交通复杂,但有客运与货运、必要性与其他交通之分 交通线路与强度有一定规律性 不同交通工具对道路有不同要求 道路的通过能力取决于交通方式的选择 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系

50、统的组成部分,四城市道路系统,城市道路系统是由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道路,包括附属设施有机组成的道路系统。(城市道路网通常是指城市中各种道路在城市总平面图上的布局)。城市道路系统不仅是把城市中各组成部分有机连接起来,使城市各部分之间有便捷、安全、经济的交通联系,同时它也是城市总平面布局的骨架,对城市建设发展是否经济合理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道路系统包括: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相联系、贯通的汽车交通干道系统和各区内部的生活服务性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内容:道路网结构型式、组成及其路幅宽度,以及停车场的分布等。,五布置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基础上,有一个完整的道路

51、系统 干道网密度23公里平方公里 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 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的要求 要满足敷设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结合的要求,六城市道路系统的形式,方格网道路系统 环形放射形道路系统 自由形道路系统 混合式道路系统,七对外交通的方式及特点,对外交通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等。 铁路:有良好的通过能力和较高的速度,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不受季节气候条件限制,适于中、长途的客货运输,但铁路的基础投资多。 公路:速度比较高,运量小,投资较省,容易修建,基本上可保证不间断运输,并能直接深入城乡各处及工矿企业的装卸点,适于中、短途运输。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与高速公路的

52、建设,公路交通的比重不断增加。 水运: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但速度较低,海洋及大江水运适合于中、长途运输,内河则适合于中、短途运输。水运对城市的干扰较小。 空运:航空运输速度最高,特别适合于长途客运。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愈来愈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的缺点是运输成本高,受气候条件限制,同时,现代航空的发展对城市的干扰较大。,1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从与城市的关系来看,城市范围内的铁路建筑和技术设备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类。 直接与城市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客货设备,如客运站,综合性货运站及货场等,应按照它们的性质分布在城市市区范围内或接近中心,或设在市区外围而有城市干道

53、相连接的地区。为工业区和仓库区服务的工业站和地区站则应设在该运送区附近,一般设在城市外围。 与城市生产与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技术设备,如编组站、客车整备场、迂回线等其它设备,在满足铁路技术要求以及配合铁路枢纽总体布置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布置在离城市外围有相当距离的地方。,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铁路网的尽端,有几个协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整体,叫做铁路枢纽。 铁路枢纽的布置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使城市跨线交通量降低,又要防止离城市过远,造成使用上的不便。,2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港口是所在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合理地部署港口及各种辅助设施在城市中的

54、位置,妥善解决港口与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联系。,3机场的位置与城市的关系,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妥善地考虑机场位置的选定,以及机场与城市的距离和交通联系等问题。,机场与城市的距离和交通联系,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机场与城市的交通联系。一般希望机场到城市所花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因此必须安排好机场城市之间便捷的、高速的、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4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我国一些旧城市的现状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对于公路线路在城市中的布置不外乎两种情况:公路穿越城市和公路绕过城市。 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 高等级公路用引线与城市联系 大城市采取用城市部分交通干道与公路联系 在更大规模的城市中,用环线来减少市中心

55、的压力,八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的一般原则,各类对外交通运输设施之间,应按其联运要求,创造方便条件,以便于组织水、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 各类对外交通运输的客运部分应与城市市区靠近,联系直接方便。 对外交通运输站场与城市交通性干道系统紧密联系,由干道把城市大量货流的集散点(如工业区、仓库区、码头等)串联起来,充分发挥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运输效率。 各类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与城市功能布局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九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基本途径,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 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 交通总量的削减 交通流量的均分 交通连续 交通分

56、离,交通总量的削减,交通总量是指所有交通参与者与其旅行时间(或旅行距离)之乘积的总和。交通总量不同于车辆拥有量,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在交通总量削减的各种措施中,社会工程是带有根本性的。 城市布局合理化 合理的住房分配 合理的物流政策 业务联系通讯化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减少过境交通,交通流量的均分,时间性、方向性、区域性 错峰上班制 弹性上班制 分区厂休日 夜间货运 用环路和干道吸引交通流量 可变车道等,十公共交通,公共汽车 轻型有轨交通 地下铁道,巴士快速交通的优缺点,优点:巴士快速交通可以比较灵活地改变线路,以相对较低的建设造价取得和轻轨交通相近的运营效果。同时,其建造时间较短,巴士技术可

57、靠。如果给予信号优先或路面优先,巴士快速交通可以取得较快的行驶速度。 缺点:同轻轨交通相比,巴士的容量相对较小,使得其单位运营成本较高。如果和其他车辆合用共同路面的话,会有一定的时间耽误。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巴士快速交通的线路特征比较不明显,对乘客的吸引力不够,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措施,设置公共汽车专用线与专用道 建设成本50100万美元KM,为高架铁路的1%,地铁的0.5%,车辆6075万美元KM,轻轨为15002200万美元KM。 设置公共汽车优先信号 设置公共汽车定位系统 设置公共汽车优先通行的交通标志 在某些重要路口,公共汽车可以左行或右行,而其他车辆只能直

58、行 在某些市中心区域的商业用地道路上,只允许公共汽车行驶,禁止其他车辆驶入 某些道路公共汽车可以双行,而其他车辆只能单行,轻轨交通的优缺点,优点:轻轨交通具有更强的线路特征,和更宽敞舒适的车厢,从而对乘客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轻轨铁路低噪音,无污染,电力牵引带来车厢更平稳的行驶效果。同巴士快速交通相比,轻轨具有较低的运营成本,适合较复杂的地形条件。一般认为,轻轨交通比较容易进一步改造成地铁等快速交通系统。 缺点:在乘客需求量固定的情况下,轻轨交通的大容量车厢会减少服务的频率。同巴士快速交通相比,轻轨交通的建设造价相对较高,比如需要架设电缆线,建造变电站和输发电设备。轻轨铁路一旦建成,其线路特征就比

59、较难以改变。在没有现成路面的情况下,轻轨铁路的建造时间较长。,地铁的优缺点,优点:地铁与城市中的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的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 运量大,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上的巴士大710倍,是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速度快,地铁列车速度比一般电车快23倍,有的时速可超过100公里; 无污染,地铁列车以电力作为动能,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此外,地铁还具有准时、方便、舒适和节约能源等优点。地铁在许多大城市公共交通中已担负起“主将”作用。这种大运量、快速的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大城市最强有力的干线交通。如香港地铁效益十分显著,运行以来,已运载乘客70多亿人次,大大缓解了紧张的地面交通,在公共交通市场占有率达47%,已成为香港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缺点:地铁虽有很多优点,但它的造价高,建设周期长。上海地铁1号线16.1公里总造价高达100多亿元人民币,日本东京地铁造价高达每公里1.2亿美元,而美国洛杉矶地铁的造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