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范(xu)_第1页
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范(xu)_第2页
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范(xu)_第3页
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范(xu)_第4页
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范(xu)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徐方林: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治疗的操作规范、1、2、3、4、雾化吸入治疗的概要、雾化吸入装置的类型和选择、机械通气雾化治疗的影响因素、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操作规范的演示、目录、雾化吸入治疗的概要雾化吸入的概念、概要、药物形成微细的液体或固体粒子, 直接吸入下呼吸道和肺,达到治疗目的,雾化吸入疗法的优点,雾化吸入疗法在治疗呼吸道相关疾病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雾化吸入疗法比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有更多的优点,概述,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16喷雾器与吸入药物污染和病原菌在患者间的传播可能引起感染,气溶胶过冷、浓度过高容易引起呼吸道高反应性,尤其对肺部

2、疾病患者,会出现口干、恶心、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和口角等皮肤粘膜关于雾化吸入疗法常见的副作用,关于雾化吸入过程,关于气溶胶,感染,气道高反应,其他注:副作用的发生可能与药物的直接作用和呼吸过度通气等因素有关,需要筛选处理,概况,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16,中国雾化吸入治疗不规范, 1 .基础医院雾化治疗开展率低,三级医院开展率95.8%,二级医院开展率92.1%,基础医院开展率47.3%,2 .知识不足是开展率低的重要原因3 .雾化知识训练紧迫,回答者中75.4%的医生希望接受雾化知识训练在全国范围内接受雾化治疗临床实践问卷调查,共接受全国27个省、132

3、8家医院共计6449份问卷。其中来自三级医院的调查问卷占74.6%,来自呼吸科、儿科的调查问卷分别占43%和35 % 1张张张、金平正、etal.jourranofaerosolmedicine和pulm :386-391 .概况,两个指南相继公布,概况, 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于2016年制定了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呼吸治疗组于2014年制定了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7年3月24日,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通过机械换气时雾化吸入的规范化应用视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 概况、j -机械通

4、气雾化适应证、概况、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种类、支气管扩张剂、短期选择性2受体激动剂(SABA )发布,包括维生素和沙丁胺醇的短效胆碱受体拮抗剂(SAMA ),含异丙基溴化物、吸入性皮质激素I 国内已经发售的雾化剂型ICS是布地奈德(BUD )和丙酸倍氯米松(BDP )、 虽然含有祛痰药,含N-乙酰半胱氨酸和盐酸氨苄西林,但盐酸氨苄西林雾化剂型还未在国内上市,抗菌药我国目前没有特定于雾化吸入的抗菌药制剂,因此不建议使用静脉制剂代替雾化吸入药,概况,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不推荐使用雾化药物,传统的“呼三联”药物(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糜烂蛋白酶) 不适合雾化使用:需要肝脏转化,副作用

5、大,脂溶性低,水溶性高,与呼吸道粘膜组织结合少,肺内堆积率低,葡萄糖据报道,气道内滞留时间短,治疗效果相对差的庆大霉素:气道药物浓度低,容易发生耐药性,同时刺激气道上皮,增强上皮炎症反应的-糜烂蛋白酶:视网膜毒性强,血液迅速失活,引起不能用于咽、肺手术患者的肺组织损伤静脉制剂(例如静脉中的沙丁胺醇等) 不推荐含有防腐剂(苯酚、亚硝酸盐)的雾化。 雾化吸入后,诱发哮喘发作无法达到雾化颗粒的要求,无法用呼吸器去除,可能堆积在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中药没有关于不推荐雾化的配合的数据,概要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16,雾化吸入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联合雾化时,医务人员必须

6、充分理解各种药物在同一喷雾器中使用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沙丁胺醇/异丙基溴雾化吸入复方溶液(可必特)在说明书中明确记载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于同一喷雾器,概要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16 可必特说明书、非雾化制剂的使用是非雾化制剂的使用原则,超说明书药品专家的共同意见是超说明书药品的目的是保障患者利益的权衡和利害,保障患者利益最大化的合理医学证据得到医院有关部门的认可和定期评价, 风险要预防临床上使用非雾化制剂权作为雾化制剂,按照“超说明书药品”的原则,概况,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16,肺内堆积率,1 .用放射性物质吸引人,在不同条件下计算肺内堆积率。 2

7、 .测量血和尿的药物浓度,反映进入肺的药量。 药物治疗效果,1 .临床症状改善:胸部压迫感,哮喘,肺干燥音等症状改善。 2 .呼吸力学指标的改进:用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内源性呼气终端正压(PEEPi )等指标进行评价。 e级推荐,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监测使用前后呼吸力学的变化,能反映其疗效。雾化吸入临床疗效评价、概要、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4、1、2、3、4、雾化吸入治疗概要、雾化吸入装置的类型和选择、机械通气雾化治疗的影响因素、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操作规范示范、目录、机械通气时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吸入装置、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4、 临床常用的小

8、容量喷雾器分为三种,药液与高压气流和百叶窗碰撞而粉碎,形成药雾粒子,药液在超声波下剧烈振动,形成无数细小的气溶胶粒子,要注意:剧烈振动可以加热药液,可能影响药物的稳定性,超声波振动膜通过一定直径的细网挤出药液,形成细粒子,吸入装置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16,小容量雾化吸入装置的优点和缺点,吸入装置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16,喷雾器,吸入装置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4,缺点:外气流大,影响呼吸器的供气触发不良持续雾化,气溶胶浪费氧雾化时吸入氧浓度高,优点:气溶胶粒子小,容易到达下呼吸道,喷雾器,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

9、14,吸入装置超声波喷雾器和振动屏幕喷雾器,吸入装置,01033 使用不具备、e级、e级、e级、雾化功能的呼吸器时,建议选择定量喷雾器、超声波喷雾器、振动屏幕喷雾器进行雾化吸入。 使用用额外空气源驱动的喷雾器时,需要适当地降低呼吸器的预先设定的容量和压力,充分地观察患者,如果因触发不良而通气不足,采用需要变更模式和支撑力,确保有效的通气量的氧气驱动时,可以适当地降低呼吸器的氧气吸收浓度应用持续产生气溶胶的喷雾器时,建议降低基础气体流量。基础气流关闭时,建议将喷雾器放置在y型管的15cm处。如果存在基础气流,建议将喷雾器设置在加热加湿器的吸气口。 使用小容量喷雾器进行雾化时,必须定期检测或更换过

10、滤器,在呼气端连接过滤器来吸附气溶胶,以防止损伤机器内部的精密零件。1、2、3、4、指南建议(一)、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4、吸入装置、加压定量吸入器(p MDI )、吸入装置、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4、呼吸器的送气初期按压p MDI,两喷出间的间隔为15s,使用前只要上下摇动p MDI即可,两喷出间的再(推荐等级: d级)将pMDI和储存罐放在进气分支管路y型的交接所(推荐等级: d级)上,在机械通气中应用pMDI时,选择型腔状储存罐连接。(推荐等级: c级)、pMDI指南推荐意见(2),吸入装置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2014、1、2、3、

11、4,雾化吸入治疗的概要,雾化吸入装置的类型和选择,机械通气雾化治疗的影响因素,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操作规范演示,目录,雾化装置的性能取决于雾化粒径和雾化量, 影响雾化性能的因素优选雾化粒径: 0.5-10m、3-5m,每单位时间的雾化量:雾化量大能有效地发挥治疗效果,但即使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副作用也有可能变多,应该进行综合评价。 以、药物本身的粒子大小、雾化吸入ICS为例:雾化装置的性能:长约10m的针状粒子,喷雾器:气压越高流量越大,粒子越小超声波雾化器:频率越小振动筛孔雾化器:筛孔越小, 粒子越小喷雾喷雾器:超声波喷雾器:振动筛孔喷雾器: 气压越高流量越大,喷雾量越大输出越大,喷雾量

12、越大,该粒子的形状比一般喷雾喷雾器目前雾化效率最高的喷雾器更高,为雾化性能、影响因素,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6,可能影响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其他非药物因素,认知和配合能力无论使用呼吸形式、基础疾病状态、什么样的喷雾器,患者正确使用装置都能达到的临床效果相似,缓慢深呼吸是气溶胶粒子在下呼吸道和肺泡上沉积,雾化治疗前尽可能去除痰液和肺内等因素,气溶胶在下呼吸道和肺内沉积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16、影响因素、雾化吸入、加热湿润化、剂量、输送气体密度、人工气道、呼吸器管道、呼吸器设置、影响因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2014、体外研究和临床研究

13、结果显示,使用d级推荐、d级推荐、加热加湿器后将人雾化时,肺内的气溶胶堆积量会降低, 关闭加热加湿器,需要使配管完全干燥的时间,长时间的干燥气体吸入人会引起呼吸器粘膜损伤等副作用。 使用pMDI时,如果使用气溶胶罐,气溶胶堆积量会变高,但如果将气溶胶罐长时间(1 h以上)连接到使用加热加湿器的呼吸器管路上,气溶胶堆积量会下降一半以上。 使用人工鼻温湿化,可以吸附大量气溶胶。 雾化吸入时,如果使用不需要关闭加热加湿器的小容量喷雾器,要使用需要适当增加剂量的pMDI,必须连接干燥的雾储存罐,使用后马上取下。 使用人工鼻子,雾化人需要暂时取下,加热湿润化的影响,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

14、014,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机械通气时雾化人的效率不能由普通患者自主吸入,所以在机械通气时应适当增加吸入药物的量。 以沙丁胺醇为例,吸入量加倍可得到支气管扩张效果。 增加剂量,治疗效果不明显增加,副作用明显增大,不包括严重呼吸道阻塞的患者。 慢慢肺机械通气患者沙丁胺醇疗效维持时间(23 h )明显短于普通慢慢肺患者(46 h ),c级推荐,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量和次数比普通患者增加得适当,药剂量、影响因素,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4, 由于机械通气时的送气量过高,容易在气道狭窄部形成湍流,气溶胶与呼吸器管路在人工气道内碰撞,比起应用纯氧送气气溶胶,80/20的氦-氧混合气体可

15、将肺内堆积量提高到50%。 另外,气体密度越低气溶胶的输送效率越高。 但是,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氦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成本高,不适合通常使用,研究表明,使用低密度气体输送气溶胶可以增加肺内堆积量。 根据需要,用压缩氧或空气驱动喷雾器,用氦和氧的混合气体输送气溶胶。d级推荐,输送气体密度,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4,影响因素,人工气道,e级推荐,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需要用小容量喷雾器吸引时,用t管连接和雾化和简易呼吸器并用,辅助通气,可以增加进入下气道的药量研究表明,由于气管切开途径短,雾化吸入时输送到下呼吸道的药量比气管插管多。 气管切开患者离线但没有拔管的情况下,需要用小容

16、量喷雾器吸入的情况下,用t管连接比气管切开口罩药物进入下呼吸道的量多。 雾化同时用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的话,进入人下面的呼吸器的量就增加了3倍。 影响因素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4、呼吸道管道上有接头和弯管,送气时容易形成湍流,雾化时药物大量堆积,到下呼吸道的药量下降。 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改良成流线型的管道,会显着增加运往下呼吸道的药量。呼吸器管路、e级推荐、雾化吸入时,尽量减少呼吸器管路的折扣,避免使用直角弯管。 影响因素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4,喷雾器的连接方式可能影响气溶胶输送率,有创通气,无创通气,接收雾化吸人时,管路和口罩应尽可能密封喷雾器,

17、放置在呼气阀和口罩之间(推荐等级:D级) 喷雾器如果直接与y型管或人工气道连接,会导致呼气相气溶胶的损失,因此,远离呼吸道吸气管路的气管切开患者离线后,需要使用小容量喷雾器吸入时,请使用t管连接雾化和简易呼吸道辅助通气,增加进入下呼吸道的药量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2016、影响因素、湿气量、01、有效地将气溶胶运送到下气道,呼吸器运送的湿气量必须大于呼吸器管道和人工气道的量,成人的湿气量500 ml即可。 其他参数,02,高流量产生旋涡,旋涡中的气溶胶碰撞形成大的液滴,不进入下呼吸道。 因此,在雾化吸入的情况下,设置低流量、方波送气和长吸气时间有利于气溶胶在肺内的沉积。 在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没有证实是有效的。呼吸器安装、影响因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4、1、2、3、4、雾化吸入治疗概要、雾化吸入装置的类型和选择、机械通气雾化治疗的影响因素、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操作规范演示、目录、带雾化功能的呼吸器通气下的雾化演示、操作演示、无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