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通道与心律失常_第1页
离子通道与心律失常_第2页
离子通道与心律失常_第3页
离子通道与心律失常_第4页
离子通道与心律失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离子通道与心律失常,急诊科 梁军,.,一、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离子通道是跨越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的巨型大分子结构孔道。 性质:通透性、选择性、门控机制。 特点:高效、没有衰减、和高能磷酸基水解不相关。,.,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内向整流钾通道(IK1) 电压依从性快钠通道(INa) 瞬时外向电流(Ito) 延迟整流钾通道(IK) 电压依赖性快钙通道(IT-Ca) 电压依赖性慢钙通道(IL-Ca) 钠-钙交换电流(INa-Ca) Ach化学门控钾通道(IKAch) ATP依从性钾通道(IkATP) 起搏电流(If) Cl-通道(ICl) 晚钠电流(late INa) 瞬间内向电流

2、(Iti),.,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心肌细胞离子通道,钠通道失活机制,.,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缝隙连接模型,.,心肌细胞离子通道,钠-钾泵,.,二、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心室肌动作电位,.,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Ito在心室内中外膜不同分布的分子基础,.,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Di Diego et al. Am J Physiol 271: H548-H561, 1996,.,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减少INa和/或ICa对右心室外膜Ito优势 产

3、生的动作电位穹隆丢失的影,.,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延迟性整流钾通道(Ik),.,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IKs Blocker),.,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J波形成的机理: J波与心外膜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1相切迹行对应。 心外膜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1相切迹与Ito电流相关。 J波变化的特点呈Ito电流依赖性,.,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ST段抬高机制: 以前: 损伤电流 除极受阻 现在: 心室复极平台期心内膜和心外膜间的电位差是 ST段抬高的重要机制,.,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动作电位在复极过程中所伴随的继发性除极,称为后除极。

4、早期后除极(EAD) 是指发生在动作电位2,3相的膜电位震荡。 延迟后除极(DAD) 是指发生在动作电位4相的膜电位振荡。,.,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与QT间期有关的离子通道 影响QT间期变化的机制,.,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T波及T波异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和离子基础,.,2相折返,心肌细胞复极存在明显药理及电生理异质性。 心外膜层心肌动作电位的特性:正常时,心外膜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特性是0相幅度较低,复极1相尖峰和2相圆顶状明显, 完全复极结束于T波顶峰,其APD相对较短, 而且易受一些因素影响。心外膜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呈典型尖峰和圆顶状主要与Ito有关,且右心

5、室含Ito较左心室明显。 心内膜层心肌动作电位特性:0相幅度较心外膜心肌高,APD相对较长,而动作电位切迹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心内膜层心肌细胞的Ito分布很少,致使动作电位缺乏尖峰和圆顶形的特征。 心脏中层心肌(M细胞)动作电位特性: M细胞也含有较多Ito,APD 较前两者为长,且具有显著的慢频率依赖性和对某些药物不适当延长的特殊反应。在缓慢心率或某些药物作用下,其APD 显著延长,致使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增大,而产生早期后除极(EAD)。M细胞对细胞内Ca2+水平十分敏感, 这是易诱发EAD 和延长APD 的离子基础。,.,2相折返,正常时,心外膜复极结束最早,M细胞最晚,故AP

6、D心外膜层心肌细胞最短,M细胞最长,心内膜层介于二者之间,复极差异很小。2相平台期反映在体表心电图上ST段呈正常的等电位线、T波直立。此时离子活动以慢钙内流(ICa)为主,Ito相对较慢。 3种心肌细胞对某些药物和病理情况的反应不同, 可使心外膜APD缩短,2相平台丢失,而心内膜2相平台仍存在, APD不缩短, 导致跨壁电压梯度(TVG)、TDR 和有效不应期(ERP)增大。体表心电图呈现ST段抬高、T波倒置及显著性J波,也由于心肌电异质性增加,发生折返性心律失常。 折返发生与复极2相平台丢失有关,故称为2相折返。,.,2相折返,.,2相折返,Antzelevitch et al. JACC

7、28:1836-1848, 1996,.,2相折返,Lukas and Antzelevitch. Cardiovasc Res 32: 593-603, 1996,.,2相折返,Terfenadine,TDR,EDR,100 msec,钠钙电流阻断产生的ST段抬高和2相折返,.,2相折返,Lukas and Antzelevitch. Cardiovasc Res 32: 593-603, 1996,.,Drug,Drug,Drug,多型性室速 Polymorphic VT (PVT),IKr , IKs , IK1 , Ina, ICa,IAch , IK-ATP ICa INa Ito,

8、INa ICa Ito,QT,QT,QT,TDR,TDR,TDR,Long QT Syndrome,Brugada Syndrome,ER Syndrome,Disease,Disease,Disease,msec change,TDR threshold for Reentry,+,.,离子通道与心脏的电活动,TDR = Tpeak-Tend,Yan and Antzelevitch. Circulation. 98:1928-36, 1998 Antzelevitch et al.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1999;10:1124-52.,心外膜心室肌细胞

9、平台和M细胞平台间出现电位差时,T波开始,当前者复极完毕,两者的电位差最大时,T波达到顶峰(Tpeak);心内膜下心室肌的复极限制了T波幅值的高度;当M细胞复极完毕,T波也结束(Tend)。 Tpeak_Tend的差异反映了心外膜下心室肌细胞和M细胞APD的差异,可以作为跨壁复极离散度(TDR)的一个指标。,.,三、原发的离子通道异常,.,原发的离子通道异常,先天性LQTs Brugada综合征 短QT综合征 特发性室颤 特发性病窦综合征 特发性房-室阻滞 婴儿猝死综合征 儿茶酚胺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家族性多形性室速)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家族性心房颤动,.,先天性LQTs综合征,特点

10、: 是Q-T间期明显延长,易发生扭转型室速、昏厥、甚至猝死,根据基因特点将其分为LQTsl12型。 心电图: QTc0.48s; T波: LQT1为宽大T波,LQT2为低振幅顿挫T波,LQT3为晚发高尖狭窄T波。LQT4和LQT7是双相T波或U波 临床: 尖端扭转性室速-晕厥-猝死、或仅有晕厥、仅有QTc延长或临界值、或无任何症状。部分休息时QT正常,发作时亦显示延长 诱发因素: LQT1多为运动(尤其是游泳),在LQT2多为情绪激动(如恐惧、紧张、声音刺激等),而LQT3多在安静(如睡眠)时发作,.,先天性LQTs综合征,.,先天性LQTs综合征,Ikr、Iks等钾外流减少或钙内流增加-钙超

11、载,早期后除极诱发的2相折返。 还见于陈旧性心梗、慢性心衰、心室肥厚和各种药物所致的QT间期延长。,.,先天性LQTs综合征,治疗: 1.阻滞剂:LQT1和LQT2患者TdP和猝死多发生在激动或兴奋时,与儿茶酚胺有关。目前常用心得安,氨酰心胺,美多心胺。阻滞剂对LQT1最有效,对LQT2次之,对LQT3更不理想。另外QTc500ms及7岁前即发病者预示受阻滞刘效果差。 2.钠电流阻滞剂:美西律、氟卡尼使QTc缩短, 在LQT3较LQT1和LQT2有效。美西律可为LQT1、LQT2的补充治疗。氟卡尼对LQT3可能有较好前景 3.心脏起搏:起搏对心动过缓/长间歇依赖性心律失常如LQT3有效。 4.

12、左侧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LCSD) 5.ICD治疗:高危、发生过恶性心律失常、反复晕厥者,安装ICD。,.,Brugada综合征,是由编码心肌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 心脏结构正常。 特征性V1-3导联ST段呈穹隆型或马鞍型抬高、伴或不伴RBBB。 致命性多形性室速/室颤,反复晕厥/猝死。,.,Brugada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心外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增加,穹窿消失与心内膜的电位差增大,诱发对2相折返性室速、室颤。,还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急期的J波形成、短QT综合征等J波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主要在右侧胸前导联(V1-V

13、3)出现一个显著的J波, 伴有ST段抬高, 紧随一个负向 T波; 常常出现联律间期很短的室性早搏和快速的多性形性VT、自发性反复地心室颤动, 而病人心脏结构完全正常。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00;23:266267,.,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分型: 1型:以突出的“穹隆型”ST段抬高为特征,表现为J波或抬高的ST段顶点2mm,伴随T波倒置,很少或无等电位线分离。 2型:J波幅度(2mm)引起ST段逐渐下斜型抬高(在基线上方仍然1mm),紧随正向或双向T波,形成“马鞍型”ST段图型。 3型:右胸导联ST段抬高1mm,可表现为“马鞍型”或“穹隆型”,或两

14、者兼有。,.,Brugada综合征,临床表现: 静息基因携带者。 激发试验才表现出ECG异常者。 无症状的自发ECG异常者。 晕厥反复发作者。 心脏性猝死者:睡眠猝死尖叫,睡眠之死。 常有晕厥或猝死家族史。 发病年龄:35-40岁,男/女=8:1,青年男性。,.,Brugada综合征,治疗: 1.紧急处理: 室速/室颤电复律后,静滴异丙肾可使抬高ST段恢复正常,预防室颤电风暴。 2.非药物治疗:置入ICD、射频导管消融器、搏起治疗。 3.药物治疗: 奎尼丁:阻滞钠内流和Ito 10002000mg/d 有效 胺碘酮:无效 阻滞剂:无效 Ic类:氟卡尼、普罗帕酮 禁忌 Ia类:普鲁卡因胺、双异丙

15、苯胺 禁忌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洛他唑(cilostazol)报道有效 短暂外向电流阻滞剂(Ito):心脏选择性/通道特异性。,.,短QT综合征,短QT间期可为特发性或继发性,特发性且伴有心律失常者,称为短QT综合征 诊断以Bazett心率校正QT间期QTc(QTc=QT/RR)为标准,QTc300ms为短QT 长QT者猝死为QT间期正常者的2.3倍而短QT者猝死为QT间期正常者的2.4倍 在KCNH2基因和KCNQl基因上均发现与短QT综合征相关的突变位点,.,短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轻者无症状, 或心悸头晕,重者晕厥和猝死 心律失常缓慢型/快速型均有,提示病变可能累及多种心肌组织

16、缓慢型:窦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性游走节律, 房室阻滞,交界区逸搏 快速型:房早,房速,房扑和颤动,室早,室速, 室扑和室颤 可以某种心律失常为主,但常为多种并存,.,短QT综合征,个例:静滴和口服维拉帕米可防治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也有报道维拉帕米无效。 大量利多卡因和普罗帕酮可终止室速,口服慢心律可预防发作;也有报道静滴利多卡因使晕厥更频繁。 Caita等对短QT综合征ICD治疗,但在窦性心律下ICD有较多的不恰当放电;后又报道奎尼丁可延长QT间期和防治快速心律失常。 左室后乳头肌与室间隔的相交处,在心室波前后可记录到多个高频电位。此处消融,随访2年无发作。,.,特发性室颤,指无明确器质

17、性心脏病变依据和无促心律失常因素存在的一种室性心动过速。,心外膜Ito介导的动作电位切迹在心电图上表现为J波。动作电位穹隆的丢失使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加,可通过局部再除极发生2 位相折返,产生R-on-T期前收缩,诱发多形性VT和 VF。,.,特发性室颤,一位34岁既往健康中国男性以心脏骤停和反复室颤住院,排除心肌梗死,心脏检查包括超声和心导管检查基本正常。,.,J波综合症,.,四、继发的离子通道异常,.,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急期心脏性猝死的机制J 波综合征 J波综合征是与J波有关的多种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生理性心电图变异的早期复极综合征以及病理性的Brugada综合征、预料不到的

18、猝死综合征、和特发性心室颤动。,.,急性冠脉综合症,缺血时高钾是电传导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细胞膜受损,钾离子外流;微循环不好,高钾不易缓解;KATP通道激活。 细胞外高钾,使细胞膜超极化,降低了钠通道的利用率,因此导致传导缓慢,钠通道进一步受阻,导致传导的中断。 膜兴奋性下降并不导致非常慢的传导,而是在传导速度相对快的情况下导致传导的中断。,.,急性冠脉综合症,Halkin et al JACC 38:1168-74, 2001,心肌梗死后的LQTS和TdP,.,慢性心力衰竭,Ito和Ik1降低,延长APD 促进了If,增加了自律性易患倾向 改变了裂隙结构和分布 改变了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反应,.,慢性房颤,心房肌传导速度减慢 心房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