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_第1页
谈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_第2页
谈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_第3页
谈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_第4页
谈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摘要:钢铁工业作为工业中的基础工业,钢铁作为其他工业(轧钢工业,汽车工业,军工工业等。)的原材料,其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钢铁工业的发展也有赖于煤炭工业、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动力、运输等工业部门的发展。怎样把这种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互相协调起来,保持正常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重中之重。而钢铁工业的布局将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钢铁工业布局变化;工业间相互关系;变化原因;韦伯工业区位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尤其是19世纪上半叶,由于房屋结构和铁路修建的需要,钢铁工业应用而生。作为一个新的部门生产出的新产品。钢铁生产量大且质量较原有材料优,因而它逐渐代替熟铁

2、,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中国钢铁工业始于洋务运动,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而产生的。张之洞建造的汉阳铁厂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也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1研究方法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韦德(Alfred Weber)提出了著名的韦德工业区位论。韦伯认为,工业分布地理位置(工业区位)的选择决定于生产成本费用的大小。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当选择在生产成本费用最小的地点上。韦伯考虑到影响生产成本费用的主要因素是:原料及燃料,劳动力,运输,集聚,地租,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折旧,借款

3、利息等。对于造成某一生产地点生产费用节约的因素,韦伯称之为区位因子。韦伯认为,对生产成本费用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子只有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力三者。在三个区位因子中,他认为运费对工业的基本定向起最有力的决定作用。劳动力费用的影响可能引起由运输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而集聚被归之为由于外部经济引起的向一定地点集中的一般区位因素,可改变运输费用和劳动力费用的作用,而产生第二次“偏离”。这就是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体系,也是他的理论核心。 韦伯认为当某一工业处于一个市场和两种原料时。某工业制品的消费者集中于一个市场。工业制品由两种原料(R1和R2)制造的场合,其工业区位有下述几种形式:(1)

4、R1和R2为普遍存在的原料时,工业区位与一个市场一种原料的场合一样,应置在市场。(2)R1为普遍存在的原料,R2是市场地区以外的某个局部地区的原料,如同为纯原料时,工业区位在市场,因为耗费的仅为R2的运费,例如,位置在R2时,制品的重量为两种料之和,运费必然增加。(3)R1和R2皆为局部地区的原料,又是纯原料的场合,工业区位在市场。(见图示1)因为两原料的运费合计以市场为最小。假如工业区位在R1或者R2时,不在工业区位的R1或者R2,从原料地到市场的运输距离必然增大而提高了总运费。唯一的例外是,一个原料地通过另一个原料地的场合,这时连续通过的原料地和市场间的任何一点的总运费相等,工业区位在两者

5、或两者之间均可。图 示 1:韦伯理论图解韦伯在工业区位研究中还提出了区位重量的概念。区位重量是指运移每一单位的产品重量和原料重量的总和。如利用遍存原料生产,生产地和消费地在一起,产品重量为1,生产原料指数为零,则区位重量为1。因此,原料指数增大,区位重量亦随之增大,如原料指数为位重量大的工业总是趋向于原料地。 2钢铁工业布局分析 钢铁工业是以煤矿为燃料,铁矿为原材料,是以采掘业为基础的一类工业。它可以形成集聚,从而形成城市。在相当历史时期,钢铁产量作为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所以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钢铁工业布局对城市环境与人类活动有巨大影响。研究钢铁工业布局有重要意义。图表 2:炼1吨钢铁

6、所需煤炭与铁矿变化图 从图表2可以看出钢铁工业所需的燃料与原料都成下降趋势。燃料煤矿下降趋势明显,原材料铁矿相对下降缓慢。在1800年1900年钢铁工业多布置在燃料地,即煤产地。、尤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由于可以利用蒸汽(动力多为煤炭)来带动机器,于是钢铁工业更向煤炭产地趋近。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冶金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炼焦比的下降,在生产中所需的煤炭量逐渐减少,。这样,铁矿运输所占的成本比重加大,于是钢铁工业向铁矿产地靠近 。其中在煤田区建钢铁联合企业,以德国鲁尔区、乌克兰顿巴斯区、美国的匹兹堡区为代表;在铁矿区以法国洛林区、中国包钢、马钢、武钢为代表;但在这其中有

7、一个特别现象,所谓的钢铁钟摆式原理就是当钢铁工业中所需煤炭与铁矿的成本相同时多介于煤铁资源运输节点以美国五大湖沿岸,前苏联的乌拉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中国的攀钢为代表。此几种类型均称为“资源型”,可见在煤炭炼铁时代,工厂向大煤田、大铁矿集中,煤铁复合区是最理想的区位。 但不管是临煤型临铁型,还是钟摆式布局,其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它们都是按照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布局。韦伯工业区位论应运而生。 临煤或临铁型布局,根据韦伯工业区位论,在某区欲建一家钢铁公司,附近有煤铁两种资源,在考虑交通用费和劳动力成本以及钢铁工业所需的煤矿和铁矿比例关系。当C煤大于C铁时,钢铁公司一般建于煤矿附近 ;当C煤小于C铁时

8、,钢铁公司一般建于铁矿附近;当C煤等于C铁时,钢铁公司一般建于煤铁资源运输节点。 图示3 韦伯等费用线示意图图示4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 二战后,由于大型(海洋)运输船的出现,使煤铁的运输成本逐渐降低,钢铁工业开始布局在海港。出现从内陆资源指向型向临海消费地指向型过渡布局的总趋势。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向消费地布局成为主导方向。新厂多建在工业中心,形成钢铁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其主要原因有:首先是布局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如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运输工具的革新,新能源地的出现等。其次是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即节约时间又减少运费,可以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最高。如意大利的塔兰托,法国的敦刻尔克,中国上海宝钢。3结语 通过对钢铁工业布局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可以为中国工业布局发展与城市发展提供依据。在现在钢铁过剩的情况下,研究钢铁工业布局意义重大。参考文献:1李炯光,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及其对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意义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2):73-76 2潘若愚; 贺尔蓉,我国沿海钢铁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