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给(j)予 毛坯(p) 强劲(jng) 人心惶(hung)惶 B山崖(y) 霎(sh)时 掳掠(l) 沁人心脾(p) C馄饨(tun) 不屑(xi) 嫉(j)妒 令人咋(zh)舌 D神甫(f) 订(dng)正 烙(lo)印 摄人心魂(hn),每课一练,A,2,1C(C项“令人咋舌”的“咋”应读“z”。“咋”有三种读音:z、z、zh。但z、zh两音只用于方言,平时并不考,z音用于书面语,唯一只有“咋舌”一词。) 【解析】本题考查都是常见字的读音,其中“给、劲、咋、烙”都是多音字。这些常见字在必修教材中都出现过,学生并不生疏。“霎时”的“霎
2、”、“嫉妒”的“嫉”、“神甫”的“甫”容易造成习惯性误读。此题考查“注音有错误的一组”,难度比“注音正确的一组”有所降低。“馄饨”是最常见的一种面食,“饨”一般读轻声,间或也重读,读音为tn。,A,3,仁 者 爱 人,A,4,第一课时,A,5,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章涉及,儒学甚至被称为仁学。,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释为“仁,亲也,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A,6,何谓仁?何为爱人?,解题,小结: 仁的核心就是爱人,就是承认人的人格,承认人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应该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A,7,探究一:“仁者”的内涵是
3、什么?,A,8,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与用法 入:在家里,做状语。 弟:通悌,尊敬兄长。 谨:做事认真。 信:有信用。 爱众:博爱大众。 亲仁:亲近有仁德的君子。 学文:学习文化典籍,特指儒家经典文化。,A,9,【评析】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德为先,A,10,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4、。”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吾道一以贯之 (宾语前置) 何谓也? (宾语前置)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判断句) 道:学说、理念,A,11,如何理解“忠”“恕”?,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忠”:对人尽心竭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待人仁爱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简言之就是推己及人。,A,12,(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
5、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其他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朱熹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解说,他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也就是说要竭尽自己的全力,推己及人,以求人待己之心待人,真诚坦荡;以体己之心体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A,13,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5.12】,加:强加 诸:之于(兼词) 尔:你 及:达到,A,14,【评析】 “恕”的重要内容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是个大商人,善于赚钱。大概孔子认为,你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腰包里来,难道还能说“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15,“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已。“(6.30),博施:广泛地给予。 济:救助,周济。 事:仅,止。 其:大概,恐怕,表推测。 病:难,以为难。 近取譬:拿自己打比方。即推己及人。,A,16,【评析】 孔子认为一个仁爱的人一定是善于为别人着想的人,如何做到?从正面来说 ,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自身的愿望来体察别人的需求,这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从反面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这是孔子“仁”的原则于方法,也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A,17,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昵(n)称 质(zh)量 衣钵(b) 因噎(y)废食 B、刍(ch)议 熟稔(rn) 露(l)脸 瘙(so)痒难忍 C、奇葩(p) 笑靥(yn) 当(dng)真 物阜(f)民丰 D、绮(q)丽 木讷(n) 顷(qng)刻 入不敷(f)出,每课一练,A,18,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孝弟也者,其为仁
8、之本与?,仁之本孝悌,孝悌,内孝 外悌,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德育为先,智育为后,修身,谨信、爱众、亲仁,A,19,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仁之则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积极为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 (推已及人),(5.12),(6.30),A,2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积极为人),仁之上圣,博施济众,仁之方能取近譬,特点-推己及人,A,21,1:盍各言尔志 何不 2:敝之以无憾 使.破 3:愿无伐善 夸 4:无施劳 夸耀,表白 5:老者安之 使之安逸,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
9、,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A,22,(【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他立志以德待人育人,以德治国治家,力图让整个社会呈现和谐幸福的理想景象 。,A,23,师生三人各言其志,志有高下之别。 子路是侠士,豪侠义气,义胆忠肠,轻财重义,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子路忘物 重伦轻利:义 颜渊是仁人,仁者之风,不自我夸耀,不施劳于人。 颜子忘善 重德重功而不夸耀:仁 孔子是“圣
10、人”。圣人之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圣人方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正是理想的大同社会,老、中、青三代各有所属,社会一定稳定,胸怀博大,境界更高。 圣人忘己 教诚爱深:圣,A,24,小结,什么是“仁者爱人”呢? “仁”,首先指一种情感,即“爱人”,首先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谓的“忠恕之道”,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 以上通过他与弟子的谈话来表现他的仁德爱民的思想,经由他自己表达了自己的良好愿望。 思考:孔子是如此想的,那么他自己又是如何去实践的呢? 且去听去看他的言行举止吧!,A,25,第二课时,A,26,探究二:在文中“
11、爱人” 有哪些具体表现?,A,2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体现在遇到突然事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此章明孔子重人贱畜也。,A,28,(6)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017) 人道主义思想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这可以说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A,2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此章记述孔子参加丧礼时的哀痛之心。,恻隐之心,【评析】 可见孔子的慈悲之心、仁者之心。对别人悲
12、伤的感同身受,是一个人崇高人格的组成元素之一。,A,30,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仁厚之心 【评析】 对待弱势群体,孔子是尊敬、照顾、爱护。这就是“仁”在日常举止中的体现,也是“礼”的体现。,A,31,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本章叙述孔子以诚敬的心情对待三种人。,【评析】 仁者内心一片仁慈,行为一派恭敬。同时也说明: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
13、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仁者的做派和气质,A,32,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本章记孔子具有仁人之心。,一、用渔竿钓鱼而不用带有很多钩子的大绳获取,用带有生丝的箭去射鸟,而不用罗网去捕获,有不贪求、不多杀生的意思。,二、在射鸟的时候,不射杀正在鸟巢中的鸟,因为白天鸟在巢中,一般是正在孵卵或者哺育幼雏,大鸟被射死则幼雏也难以存活,其中有怜惜生命的含义。,A,33,1.问人:重人不重财 2.于有丧者侧:尊崇礼 3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 4.见齐衰者必趋 :恻隐之心 5.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爱之心,仁的实践-爱人,A,34,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
14、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与:通欤 语气词,死:殉难,相:辅助,霸:称霸,匡:正,微:没有,A,35,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本应为君王自杀殉节 ,以死尽忠,也就是“为君而死”,这样才符合道义,符合仁德。,二、孔子认为管仲为仁的理由。,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提倡殉道,而不提倡殉君。管仲不为君死,而能援救天下更多的人,相对于抛弃天下众人而死于君王一人来说,更接近道义、仁德。,一子贡认为管仲非仁的理由:,A,36,大信与小信,大节与小节
15、【评析】 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有经世济民之才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A,37,从孔子评价管仲这个特殊人物,谈对仁的看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孔子评价管仲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要求他拘于小节小信,而肯定了他的大节大信;从孔子对“仁”的观点可以看出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具体人物具体分析,所以我们看待人、事,也不宜用统一的标准衡量,要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A,38,仁儒家价值体系,“仁”延伸到父母孝 “仁”延伸到兄弟悌 “仁”延伸到子女慈 “仁”延伸到夫妻义 “仁”延伸到朋友信 “仁”延伸到国家忠 “仁”延伸到人类仁民 “仁”延伸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华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三3月初态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广告调查与效果评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珠海科技学院《先进生物医用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东学院《综合英语读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创业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外科学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书法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吉林油田运输小学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ERP原理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含解析
- 《巍巍井冈山》教学设计
- 餐饮宴会营销方案策划(2篇)
- 希尔顿酒店品牌策略分析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题400道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宁夏医科大学自主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真题2023
- HG-T 2643-2023 非金属化工设备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均聚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和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隔膜阀
- 14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三版)电子教案(第十四章)
-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研究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课件 陈力丹 第0-7章 绪论、英国新闻传播史-美国新闻传播史
- 精密超精密加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