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发展与终结复习(课件)_第1页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发展与终结复习(课件)_第2页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发展与终结复习(课件)_第3页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发展与终结复习(课件)_第4页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发展与终结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一、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世):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激化了国内矛盾 2、目的: 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 3、改革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还能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3)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4、(1)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2)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评价: 积极作用: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得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这对

2、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局限:由于改革是沙皇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因此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第15课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背景: 1、根本原因:南北政治、经济制度的矛盾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西进运动”: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激化了南北矛盾。,二、经过: 1、导火线(直接原因): 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2、爆发:1861年4月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发动叛乱。 3、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1)宅地法和(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P80) (1)作用:既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奴隶制向西部扩张。(2)作用:为废除黑人奴隶制提供了法律

3、依据,提高了黑人奴隶为争取自身自由斗争的积极性 。 4、结果:北方胜利(1865年)。林肯遇刺身亡。,三、意义: 1、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奴制,实现了美国南北政治经济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3、经过内战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为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封建专制、闭关锁国的幕府统治(政治背景) 2、人民的反抗( 阶级背景)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经济背景) 4、西方的入侵外因 5、武装倒幕的胜利前提条件,二、明治维新的措施:,三、评价明治维新: 1、日本摆脱了

4、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很快成为亚洲强国。 2、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军国主义抬头,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威胁亚洲和平。 3、日本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大,第17、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加强。 2、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1、电力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使用;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电讯事业的发展).,三、电力的广泛应用: 1、有关电的发明: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

5、(德国)西门子制成了自激式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2、“发明大王”爱迪生: 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家; 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3、影响: (1)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促进工业部门尤其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进入钢铁时代; (3)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三、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使用: 1、发明: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制造出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2、普及:191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大幅度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 3、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研制成功的现

6、代意义上第一架飞机。,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划分两个不同时代的革命: 1、经济上: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政治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开始调整政策,缓和矛盾,使社会稳定。 3、文化上: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文化水平上升,精神生活亦更丰富多彩。 4、不足:没有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贫富差距悬殊;强国对弱国的侵略、瓜分、掠夺加剧。,第19、20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法德矛盾:普法战争的结果 2、俄奥矛盾:巴尔干问

7、题 3、英德矛盾:世界霸权、殖民地问题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帝国主义的焦点:巴尔干半岛 2、同盟国:德、奥匈、意 3、协约国:俄、法、英(地图),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28-1918.11.11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一战的三条战线: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主要战场:欧洲) 东线:俄对德、奥作战。 南线:巴尔干战场,奥匈对俄国、塞尔维亚作战。,3、一战的主要战役: (1)马恩河会战:1914.9(巴黎北部)英法联军VS德军大会战。 (2)凡尔登战役:1916,英法联军VS德军(一战的转折点) (3)索姆河战役:1916 (4)日德兰海战:1916.6,协约国海军打败德国海军。 4、一战的结束:1918.11.11,同盟国战败,协约国战胜。 5、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6、一战的影响: (1)战争波及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