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试题库车宇_第1页
法理学试题库车宇_第2页
法理学试题库车宇_第3页
法理学试题库车宇_第4页
法理学试题库车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理学试题A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总20分) 正确的选项有( ) 错误的选项有( )1、法学是关于法律的理解、解释与应用的学科。2、法理学,即法学基础理论的简称。3、法制的五个环节是:立法、司法、执法、守法与法律实施。4、奥斯丁认为,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是国家权力的强制。5、哈特认为,法律是主要规则与次要规则的结合。主要规则设定义务,次要规则规定权利。6、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性、确定性、客观性等规范属性。7、法律是以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8、成文法又称制定法。9、法律规则依据是否允许依法自由调整可分为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10、法律规则依所确定性程度不同可分为确定

2、性规则与裁量性规则。11、法律原则依据其抽象性不同可分为基本法律原则与具体法律原则。12、法学家帕比尼安说:“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13、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人的行为决策提供相关信息的作用,其对象是每个人自己的行为。14、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15、法律作为一种统一的社会规则能够降低人们行为决策的信息成本,减少行为预测的不确定性。16、一般地说,道德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要比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狭窄得多。17、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18、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实施法律、执行法律和

3、适用法律上的平等,也包括立法上的平等。19、法律制度的最终形成,主要是通过规范调整的普遍化而表现出来的。20、法的规范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法的社会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某司机违章驾车, 依法应受到( B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纪律制裁 D民事制裁2法的连续性的含义是指( )A法律不能修改 B法律不能废止 C法律不能替代 D一个规范法律文件在依法生效、或依法被废止以前继续生效,不能被随意中断执行3法律规范生效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依惯例应是(

4、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实施之日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 C )A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 D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进行解释5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存在于( )A罗马法系 B社会主义法系 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 D普通法系6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A客观标准 B唯一标准 C唯一的客观标准 D首要原则7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法律可分为(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8法律的指引功能的对象主要是指( A )A

5、自己的行为 B他人的行为 C一般人的行为 D人们相互间的行为9下列各种法律解释中,其效力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是( A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任意解释10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 )A属地主义原则 B属人主义原则 C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11允许法律关系主体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A )A任意性规范 B委托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12夫妻间有相互抚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C )A非物质财富 B物质财富 C行为 D无形财产13“国务院根据本法,可以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条例、规定”。该法条属于(

6、)。A委托性规范 B选择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除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1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 A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非确定性规范15我国司法解释包括两类: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另一类是(B )A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 B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C地方性法规 D非确定性规范16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是指 ( )A国际公约 B国际协定 C国际宣言 D我国同外国缔结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17根据域内效力原则,我国法律规范的效力及于( )A制定规范的机关所辖范围 B全国 C我国领土及其延伸部分 D我国领土18决定法的本质是( )A

7、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 C社会的共同意志 D执政党的意志19我国古代法学家商鞅提出法有“定分止争”的作用,如何理解商鞅所说的“定分”?( )A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B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C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D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2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44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选举实施细则,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属于 ( D )A非确定性规范 B准用性规范C任意性规范 D委任性规范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从法的作用下定义,着重说明法的工具性,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A正义论 B公意论 C社会控制说 D事业说2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 )A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 B立法机关的法律 C审判机关的判决 D公安机关的逮捕证3将法律划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这种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A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 B法律内容的不同 C法律地位的不同 C法律关系主体不同4主张法律命令说的学者有( )A博丹 B霍布斯 C边沁 D奥斯丁5理论法学包括以下学科:( ) A法理学 B法律史学 C法律社会学 D立法学6以下是属于立法者立场的法律观( )A命令说

9、 B权力(强制)说 C意志论 D规则(规范)说7德沃金认为,法律的构成要素:( )A规则 B原则 C政策模式 D公理8下列法律概念属于涉人的概念( )A公民 B法人 C原告 D个体户9法的评价作用特点是( )A评价的基点和对象主要是人的行为B法律提供的评价标准具有比较突出的确定性C法律提供的评价标准更具权威性和有效性D法律的评价不具有价值判断10法的主要内容是( )A国家意志 B国家强制力 C权利和义务 D社会关系四、论述题(第一题16分,第二题10分,总26分)1、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主要有几种观点,试评述这些观点?2、谈谈你对法理学体系结构的认识及学习的感受?五、案例分析题(14分)四

10、川的泸州的黄永彬与妻子蒋伦芳结婚30多年,有一养子。1994年起黄开始与张学英来往,1996年起二人公开同居,依靠黄的工资(退休金)及奖金生活,并曾经共同经营。但黄永彬与蒋伦芳并未离婚。2001年2月起,黄病重住院,蒋伦芳一直在医院照顾,法院认为其尽到了抚养义务。4月18日黄永彬立下遗嘱:“我决定,将依法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泸州市江阳区一套住房售价的一半(即4万元),以及手机一部留给我的朋友张学英一人所有。我去世后骨灰盒由张学英负责安葬。”4月20日,该遗嘱在纳溪区公证处得到公证。黄去世后,张根据遗嘱向蒋索要财产和骨灰盒,遭到蒋拒绝。张遂向纳溪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根据继承法的有关

11、规定,判令被告蒋伦芳按照遗嘱履行,同时对遗产申请诉前保全。从5月17日起,法院经过4次开庭之后(其间曾一度中止,2001年7月13日,纳溪区司法局对该公证遗嘱的“遗赠抚恤金”部分予以撤销,依然维持了住房补贴和公积金中属于黄永彬部分的公证。此后审理恢复),于10月11日判决驳回原告张学英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原则,认为黄某的遗嘱虽然是其真实意义的表示,形式上也合法,但遗嘱内容存在违法之处;且黄某与原告的非法同居关系违反了婚姻法的有关规定,黄某的遗赠遗嘱是一种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的行为,因此是无效的。本案的判决一方面获得了当地民

12、众和一些学者的支持,;另外很多法律界人士却认为这是道德与法和情与法的一次冲突,甚至认为这是在舆论的压力下所作出的一起错案。并认为在有具体的实体法规则继承法可依的情况下再依据法律原则,这样的判决是错误的。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法理学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判断正误 (每小题1分,总20分,将正确与错误的选项分别填在题前的括号中)正确的选项有:(1、2、5、6、8、9、10、11、13、14、15、17、19)不正确的选项有:(3、4、7、12、16、18、2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13、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B;2、D;3、B;4、C;5、D;6、A;7、B;8、A;9、A;10、C11、A;12、C;13、C;14、A;15、B;16、D;17、A;18、A;19、C;20、D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CD ; 2、B; 3、AB;4、ACD;5、ABCD6、ABCD;7、ABC;8、ABCD;9、ABC;10、C四、论述题(第1题16分,第2题10分,总26分)1、参考答案:法律规则的概

14、念(2分):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要素。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2分):法律规范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法律条文仅仅是法律规则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法律规范应当与法律条文严格区分。在立法时,为防止法律条文过于繁琐,出于立法技术的考虑,在表述法律规则内容时,通常对其中某些要素予以省略。此时,省略的要素从逻辑上依然存在于法律规则的有机整体中。因此,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是通过数个法律条文加以表述的。其中各要素可能分散于不同的法律文件乃至于不同的法律部门中。可见,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的逻辑

15、结构,包含了该规则具有哪些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以何种逻辑联结为一有机整体。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8分),主要有如下观点:(1)三要素说。传统法理学教材将法律规范(则)的逻辑结构归纳为假定、处理和制裁三部分。其中假定是法律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范的条件的规定,即规则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处理是法律规则具体要求人们做什么和禁止人们做什么的部分;制裁是法律规范中指出违法该规范时将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的部分。三要素说长期以来在我国法学界居于通说地位。(2)二要素说。这是后来新起的一种观点。该说将法律规则分为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规定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和禁止行为的方式。法律后果是指违

16、反或遵守法律所产生的后果。(3)新三要素说。即将法律规则区分为条件、行为模式和后果。这种观点类似于三要素说。但是将三要素说中的“制裁”改为“后果”。这就包含了对遵守和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和否定两种后果。(4)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二要素说。德国法学家拉伦茨等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完全性法条兼备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两部分,并将该法律效果系于该构成要件。例如德国民法典第536条规定:租赁契约存续中,出租人应维持租赁物合于约定使用之状态。该法条之构成要件为出租人接受租金并负担了提供他人使用租赁物之义务,在租赁契约期间,相应的法律效果是:出租人有保持租赁物合用之义务。与此观点类似的是,认为法律规则由两部分构成

17、:一是法律指令,即法律后果;二是法律事实,即法律所适用的事实和其他情节。此时,法官要做的即确定事实是否存在以赋予其相应法律后果。评述(4分):上述观点(1)存在诸多缺陷,最主要者在于将法律后果仅仅归结为制裁这一否定的不利后果,而忽略了肯定的后果。这只能用来解释和分析刑法规范等部分法律规则,只能用于分析义务性规则,而不具有解说全部法律规则的说服力。这种观点本身是跟法律是强制性的国家意志观一脉相承,跟现代法治精神不相符合。观点(2)和(3)作为对观点(1)的批驳和修正,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跟观点(1)一样,它们都是站在立法者立场上的法律规则(范)逻辑结构观。比如这几种观点都认为,处理或行为模式是法

18、律规则逻辑构成的重要一环。仅仅看到法律规则作为人的行为规范之属性,而忽略了法律规则作为裁判规范这种更重要的属性。观点(4)即从司法裁判与适用的角度对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所做的归纳,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符合逻辑,条理清晰,酌情给分。五、案例分析题(14分)参考答案:先来看下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之间的关系(2分)。在法律诸要素中,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具有三大特点:微观的指导性,即在规则所覆盖的相对有限的事实范围内,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可操作性较强,只要一个具体案件符合规则设定的事实状态,执法人员可直接适用该规则,一般公民也较容易地依据规则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确定性

19、程度较高,与原则相比,法律规则的确定性程度要高得多,这个确定性包括它的内容相对明确与恒定,它的效力也较为清楚明确。法律原则的作用是法律规则所不能替代的,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方面(2分):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规则也有指导意义。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许多法律原则可直接作为断案依据,这些原则的作用与规则无异。法律原则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行实在法可能带来的不公。当某一案件的特殊事实导致适用原有规则不公正时,法律原则可作为断案依据。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同为法律的要素,两者有共性,在规则与原则有一个边缘地带,甚至有些法律要素究竟属于规则还是

20、原则是难以定位的。不过法律原则与规则的区别还是明显的(2分):在对事及人的覆盖面上,法律原则较宽,法律规则较窄,即法律原则有更大的宏观指导性,某一法律原则常常成为一群规则的基础。在变化的速率方面,法律原则有较强的稳定性。法律原则通常是社会重大价值的积淀,不会轻易改变,相比之下,法律规则的改变要容易得多。在是否适用的确定性方面,原则较为模糊,而规则较为明确;当原则与原则、规则与规则相互冲突时,选择的方法也不同。冲突的规则的适用常常是要么无效,要么有效,确定相互冲突的原则的适用时,常常要对冲突的原则所代表的利益做出权衡,相互冲突的原则必须衡量或平衡,某些原则比其他原则具有较大的“分量”。本案的关键

21、就在于法律的适用的问题。毫无疑问,本案是一起遗嘱遗赠纠纷,应该适用继承法(2分)。已经证明了遗嘱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形式合法;从而现行继承法的条文中,确实看不到禁止“第三者”即“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行为的人接受遗赠的内容和规则。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送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从而确认了遗赠的合法性;第19条“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明确规定了遗嘱遗赠限制的范围。也就是说,只有在剥夺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遗产份额的情况下,遗赠才可以受到限制(撤销、宣布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由此,很多法学家们解释说,

22、立法者的原意是最大限度地重当事人也就是立遗嘱人的意思自治,在符合其他形式要件的情况下,遗嘱的内容即使是违反道德乃至违法,只要不涉及上述必须排除的情况,就应认为其为合法有效。这种严格依据法律规范的解释对法官来说也是一种风险最小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法官都会以“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理作出这种选择,这样,即使判决原告胜诉,任何人都不会说这是一起错案。然而在民众乃至全国民众众目睽睽的关注之下,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样判决引起人们直接的问题就是:如果按照现行的继承法的规定,支持了张学英的诉讼主张,那么也就是肯定了“包二奶”的行为以及他们对合法婚姻家庭的侵害,并承认了他们可以从这种违法行为中获益。这种

23、结果不仅违背了婚姻法的原则和规定,而且和公序良俗这一民法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这是显而易见的。(2分)民法通则是继承法的基本渊源和上位法。继承属于一种民事行为,尽管有其特殊性,但是必须受到民法基本原则的统辖,这是确定无疑的。民法基本原则应该贯穿在一切民事法律规范和制度中,继承法的具体规定可以与其他民事制度以及其他民事法律规范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则和精神却不能与民法通则发生根本性的冲突和矛盾。这是由法律渊源所决定的。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要件之三:不得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第58条规定的无效民事行为包括:恶意串通,损害国

24、家、集体、获第三人利益的;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并建立了对无效或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救济措施。这些原则和内容在其他民事法规中无一例外的加以体现。例如合同法等(2分)。再者根据宪法第49条的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这里的婚姻无疑指的是合法的婚姻。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渊源。在这里,如果根据对继承法的机械适用,破坏合法婚姻家庭的当事人不仅不会得到法律的谴责和制裁,反而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并由此获得利益,这显然是违反立法者意图和法律的目的的。由于社会的发展,现行的继承法的许多条文已经不足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与婚姻法乃至民法通则和宪法的原则都存在着不尽一致的地方,在法律

25、体系中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例如,在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后,继承法的许多规定都已经落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过于狭小,在当事人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私人的财产可能被收归国有而不能由他的其他亲属继承。由此可见,继承法的一些条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规则和规则之间出现了漏洞。因此可见,单纯地适用法律规范是不行的。当由于现行的法律规范和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时候,当法律规范的规定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相违背的时候,我们应该适用的是法律原则。因为原则的抽象性、高度适应性和概括性使得它在适用的过程中具有长时间的韧性。在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出现冲突的时候应该适用的是对法律体系全局具有指导作用的法律原则。(2分)法理学试题

26、B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总20分) 正确的选项有( ) 错误的选项有( )1、法律的主观性是指由于立法者主观心理因素而导致的法律自身的缺陷。2、部门法也称为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与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3、对部门法的划分坚持两个标准:一是法律所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某类社会关系;二是法律调整方法。4、法律的历史渊源是指引起法律产生的过去制定的规范性文件。5、法律渊源即法律形式。6、非正式法源虽然不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但对法官等职业群体来说有很大的说服力与影响力的渊源。7、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

27、、1978年宪法以及1982年宪法。8、现行宪法经过四次修改,总共修改了31条条文。9、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赋予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10、非正式法源包括法理、学说、公序良俗、公平正义观念等。11、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完整的最早的成文法。12、法国是大陆法系国家。13、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是我国法律适用的唯一原则。14、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15、法律作为一种统一的社会规则能够降低人们行为决策的信息成本,减少行为预测的不确定性。16、一般地说,道德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要比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广泛得多。17、法律原则

28、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18、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实施法律、执行法律和适用法律上的平等,也包括立法上的平等。19、法律制度的最终形成,主要是通过规范调整的普遍化而表现出来的。20、法的规范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法的社会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某司机违章驾车, 依法应受到(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纪律制裁 D民事制裁2法的连续性的含义是指( )A法律不能修改 B法律不能废止 C法律不能替代 D一个规范法律文件在依法生效

29、、或依法被废止以前继续生效,不能被随意中断执行3法律规范生效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依惯例应是(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实施之日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 )A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 D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进行解释5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存在于( )A罗马法系 B社会主义法系 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 D普通法系6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A客观标准 B唯一标准 C唯一的客观标准 D首要原则7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法律可分为(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一

30、般法和特别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8法律的指引功能的对象主要是指( )A自己的行为 B他人的行为 C一般人的行为 D人们相互间的行为9下列各种法律解释中,其效力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是(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任意解释10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 )A属地主义原则 B属人主义原则 C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11允许法律关系主体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A任意性规范 B委托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12夫妻间有相互抚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非物质财富 B物质财富 C行为 D无形财

31、产13“国务院根据本法,可以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条例、规定”。该法条属于( )。A委托性规范 B选择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除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1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非确定性规范15我国司法解释包括两类: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A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 B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C地方性法规 D非确定性规范16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是指 ( )A国际公约 B国际协定 C国际宣言 D我国同外国缔结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17根据域内效力原则,我国法律规范的效力及于( )A制定规范的机关所辖范围

32、B全国 C我国领土及其延伸部分 D我国领土18决定法的本质是(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 C社会的共同意志 D执政党的意志19我国古代法学家商鞅提出法有“定分止争”的作用,如何理解商鞅所说的“定分”?( )A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B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C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D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2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44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选举实施细则,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属于 ( )A非确定性规范 B准用性规范C任意性规范 D委任性规范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

3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从法的作用下定义,着重说明法的工具性,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A正义论 B公意论 C社会控制说 D事业说2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 )A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 B立法机关的法律 C审判机关的判决 D公安机关的逮捕证3将法律划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这种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A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 B法律内容的不同 C法律地位的不同 C法律关系主体不同4主张法律命令说的学者有( )A博丹 B霍布斯 C边沁 D奥斯丁5理论法学包括以下学科:( ) A法理学 B法律史学 C

34、法律社会学 D立法学6以下是属于立法者立场的法律观( )A命令说 B权力(强制)说 C意志论 D规则(规范)说7德沃金认为,法律的构成要素:( )A规则 B原则 C政策模式 D公理8下列法律概念属于涉人的概念( )A公民 B法人 C原告 D个体户9法的评价作用特点是( )A评价的基点和对象主要是人的行为B法律提供的评价标准具有比较突出的确定性C法律提供的评价标准更具权威性和有效性D法律的评价不具有价值判断10法的主要内容是( )A国家意志 B国家强制力 C权利和义务 D社会关系四、论述题(第1题16分,第2题10分,总26分)1、试论述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2、谈谈行政管理专业是否有必要开设法学

35、课程?如果需要的话,需开设哪些门类的课程,并说明理由。五、案例分析题(14分)案例一:李某因倒卖外汇于19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修改后的刑法实施以后,李某提出申诉,理由是现行刑法没有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选自1997年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二)。案例二:李某系某国有外贸公司经理, 1998年因涉嫌犯罪被捕,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实:1995年6月,在一外贸业务中,李某轻信外商,擅自变更结算方式,使公司损失数百万元货物,导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选自1999年律师资格考试试卷四)问题:结合以上两个案例,分析法的溯及力。法理学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判断正误 (每小题1

36、分,总20分,将正确与错误的选项分别填在题前的括号中)正确的选项有:(1、2、3、6、7、8、10、11、12、14、15、16、17、19)不正确的选项有:(4、5、9、13、18、2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B;2、D;3、B;4、C;5、D;6、A;7、B;8、A;9、A;10、C11、A;12、C;13、C;14、A;15、B;16、D;17、A;18、A;19、C;20、D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

37、一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CD ; 2、B; 3、AB;4、ACD;5、ABCD6、ABCD;7、ABC;8、ABCD;9、ABC;10、C四、论述题(第1题16分,第2题10分,总26分)1、参考答案:法律体系、法律渊源以及法律形式的概念分析(3分):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渊源一般是法律的形式渊源,其意义在于说明某一规则如何产生,或者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并成为司法机关判案的权威性根据。法律形式,指法的具

38、体的外部表现形态,这一概念所指称的,主要是法由何种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具体何种表现形式或效力等级;用“法的形式”一词取代“法律渊源”无法表达法律渊源一词丰富的内涵。也有学者认为“法律渊源”是一个比喻性并且极端模糊不明的说法,这种模糊不明似乎使这一用语近乎无甚用处。但“法律渊源”仍然是一个学理性与技术性很强的、人们长期约定俗成的规范的法学概念。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与现代国家具有普适性的法的渊源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根据它们在法治实际生活中的地位,亦可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两类。(1分)博登海默是当代学者中提出与阐明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划分理论的重要人物,所谓法的正式渊源,指那些可以从体现为权威性法律文

39、件的明确文本形式中得到的渊源;所谓非正式的法律渊源,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资料和值得考虑的事项,而这些资料与事项尚未在正式法律文件中得到权威性的或至少是明文的阐述和体现。(4分)(一)当代中国正式法的渊源(4分) 1立法。立法是各国最直接的法的渊源。在当代中国,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所属部委和有关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和经济特区有权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进行立法,特别行政区有权根据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立法。所

40、有这些立法,都是当代中国的法的直接渊源,所有法律、法规、规章都分别由这些渊源产生。 2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这种法的渊源主要有行政机关的行政命令、行政措施、重要文告等。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发布行政命令,采取行政措施、颁布行政文告的方式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实施这些行政行为所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规则,可以或应当提升为法律规范。在中国法律、法规、规章中,有大量的规则就是从这些决策和决定中提升出来的。 3司法机关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释在当代中国,最高司法机关对法律的解释属于法的渊源的范围。对于司法判例是否属于正式法的渊源,由于中国不属于普通法系,不存在判例法这种法的形式,但中国最高司法机关选

41、择、确认和公布的典型判例,在司法实践中,是起到了正式法的渊源的作用的。 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这在当今时代也是具有普适性的法的渊源。由于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执政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中国的执政党的政策,特别是转化为国家政策的执政党政策,是许多法律、法规、规章的重要渊源,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在相当大的程度是政策提升或者法定化。 5国际法。国际法作为一国的法的渊源,既包括该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和其他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包括该国未加入的国际条约和其他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国际法在当代同样是一种显示出重要价值的法的渊源。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在全球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取向益见明显的

42、情形之下,国际法自然成为中国一种重要的法的渊源。(二)当代中国非正式法的渊源(4分) 1习惯。习惯是无论何种法律文化背景下都存在的一种法的渊源。在中国法的渊源中,习惯有重要地位,并将继续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这也是具有普适性的法的渊源。古今自然法学派就特别强调这种法的渊源,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把这些因素视为最主要的法的渊源,甚至要把这些因素直接视为法的形式。尽管中国自古所讲的德,主要是要求个人成为一个有德的好人,绝少要求国家成为有德的好国家,但中国传统文化素以隆德为其重要特色。在这种传统下,道德规范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的正义观念,成为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法的渊源。在法治

43、和德治并举的现时期,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更是法的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团规章和民间合约这些由民间社会形成的规则一经融入法律规则之中,便使法获得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生活根基。它们是以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为基础的,是西方国家许多法律规则尤其是私法规则的直接因素。在中国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以及在建成之后,社团规章、民间合约也都应成为法的渊源的一种要素。 4外国法如同国际法在当代中国日益成为重要法的渊源一样,外国法在现今中国,亦应成为一种法的渊源。事实上,作为力求尽快发展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和入世的年代,在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情形下,法的移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愈发突出。中国需要借鉴和参

44、酌外国法特别是经济文化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并把其中可以为我所用的因素作为自己的一种法的渊源。 5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学说也是古今法的渊源之一。历史上和现实中,有关学说甚至担当着法制和法治指导思想的角色。 2、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符合逻辑,条理清晰,酌情给分。五、案例分析题(14分)参考答案:案例一,李某因倒卖外汇的行为实施于1995年,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1979年刑法)规定了投机倒把罪,而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1997年刑法)中取消了该罪名。李某据此要求改判,因此,本案涉及到法的溯及力问题(3分)。案例二,李某在外贸业务中被骗的行为实施于1995

45、年,1979年刑法并未规定为犯罪。根据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1997年刑法)则对李某作为该国有外贸公司经理,在签订、履行合同中因过失而受骗,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的行为,属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行为。但是,1979年刑法尚未确定此种行为为犯罪行为,因此本案还是涉及法的溯及力问题(3分)。针对刑法的溯及力问题,理论上存在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刑法应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理由是刑事法律应随社会政治情况加以修改,新的刑法更适应变化之后的情况,因而适用刑事法律通常应以新的刑法为准。另一种主张刑法不应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理由是行为人以行为实施当时的刑事法律为准,适用新的刑法是不教

46、而诛,有悖情理。 法的溯及力,指新法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事情和行为可否加以适用的效力。法是规范和指引人们的现时行为的准则,未公布前,人们不可能明了将来的法允许哪些行为、禁止哪些行为,也谈不上按尚未制定的法去行为。因此,一般说来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行为,不应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对法生效前发生的事件,亦如此。这就是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但这一原则也并不是绝对的。立法者鉴于维护某种利益的目的,往往也针对具体情况在法中做出有溯及力或有一定溯及力的规定(4分)。各国规定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从旧原则,即新法没有溯及力。二是从新原则,即新法溯及力。三是从轻原则,即比较新法与旧法,哪个处理

47、轻些就按哪个法处理。四是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溯及既往,但旧法对行为人的处罚较轻时,则从新法。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取从旧原则,法没有溯及力。在法律规定有溯及力的国家,通常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从总体上看,主要是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从旧,即确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判处何种刑法,原则应根据行为当时的法律确定,1997年刑法没有溯及力。但是,如果行为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1997年刑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比过去轻的,则1997年刑法有溯及力,应适用1997年刑法。因此,根据1997年刑法的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无论是案例一中还是案例二中,

48、对李某的行为应当适用当时的刑法。因此,案例一中法院不能改判,案例二中法院不能对其行为按照1997年刑法来定罪。(4分)法学院06级法学本科期末考试试卷(法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A马克思 B孟德斯鸠 C亚里士多德 D韩非子2法律规则的两个构成部分是行为模式和( C )A行为许可 B法律制裁 C法律后果 D法律责任3不能构成法学体系中独立分科的是( )A国内法学 B法律史学 C应用法学 D理论法学4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 )A国家权力 B物质生活条件 C人类理性 D文化传统5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C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印度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委托性规范 D确定性规范7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B )A刑法 B民法 C经济法 D商法8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 )A对世权和对人权 B原权利和救济权C专属权和可移转权 D公权利和私权利9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 B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C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作为 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10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