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预案_第1页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预案_第2页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预案_第3页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预案_第4页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预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二 OO 九年七月十五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甲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甲型 H1N1H1N1 流感防控工作预案流感防控工作预案 为科学有序地做好我校甲型 H1N1 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和应 对甲型 H1N1 流感的能力,有效控制疫情在我校传播和蔓延,保障学生 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根据 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卫生厅陕教体(2009)第 20 号文件要求,特制 定本工作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甲型 H1N1 流感防控,确保防控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 留死角,学校建立层层负责的三级防控应急工作机制。 1、校

2、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邵必林 副组长:江楼 王秉琦 成 员:刘子实 吴 昊 王 荣 谭建福 李寿国 张 建 张晓辉 张成中 王继武 何尚榕 焦生权 刘卫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务处。 2、校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防控办) 防控办主任:吴 昊 副 主 任:谭建福 刘卫东 防控办秘书:夏瑞华 职责: (1)负责全校甲型 H1N1 流感防控的宣传、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 的组织领导措施制订与落实工作。 (2)负责甲型 H1N1 流感的监测与报告。报告人:吴昊。 (3)督促和检查各单位甲型 H1N1 流感防控措施的落实,及时向校 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3、工作和提出建议。 (4)准确地发布甲型 H1N1 流感的信息和预警。 (5)负责与上级和驻地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的联系和协调。 (6)负责按校防控领导小组的决策,落实防控甲型 H1N1 流感所必 须的物质、场所、人员与经费。 (7)配合卫生医疗机构做好全校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暴发后的各项 处理工作。 3、各院(系) 、部、处(室)及有关单位成立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 作小组。组长由单位一把手担任,成员由相关人员兼任,并明确一名报 告人。 职责: (1)负责本单位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 (2)负责本单位甲型 H1N1 流感的监测与报告。 (3)组织和安排对甲型 H1N1 流感宣传、

4、消毒、监测、隔离、医学 留观等措施的落实。 (4)及时向校防控办报送和反映有关甲型 H1N1 流感防控的相关信 息和报表,掌握本单位甲型 H1N1 流感发病情况,对甲型 H1N1 流感患者 依法实施有效管理。 4、全校学生班级设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监测员。 大学生每个班中设一名疫情监测员 职责: 负责了解和报告所在班中人员健康状况,发现疫情及时报告。 二、疫情报告 1、报告病种 (1)甲、乙、丙类传染病共 28 种(含手、足、口、甲型 H1N1 流感) 包括疑似案例。 (详见传染病防治法 ) 。 (2)各类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报告人 (1)法定报告人 每个教职工和

5、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只要发现甲型 H1N1 流感疫 情,均有及时报告的义务。 (2)责任报告人 各学生班疫情监测员(名单确定后由各单位上报校防控办备案) 各学院、系、处室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小组报告人(名单确定 后上报校防控办备案) 校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办主任 校医院医护人员 发现甲型 H1N1 流感时,必须按程序报告,否则追究相关责任。全校 指定疫情责任报告人为: 学校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办公室 吴昊 电话: 校医院防保科 董群 电话: 3报告程序与方式 一般报告: (1)任何一个教工和学生、班级疫情监测员发现甲型 H1N1 流感均 可用口头、书面或电话以尽快速度向所在

6、单位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 小组报告。 (2)各学院、系、处二级单位的防控工作小组在发现甲型 H1N1 流 感后 2 小时内,应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填写甲型 H1N1 流感病例报告 单 )向校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办报告。 (3)校医院在发现甲型 H1N1 流感时,应在规定时效范围内,以最 快速度向市、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的同时,向校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办 公室呈送书面报告。 (甲型 H1N1 流感病例报告单复印件) 。 (4)校防控办在接报告之后,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省教育厅、省卫 生厅书面报告。 疫情报告: 1首发报告:在校内发生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或突发群体性公共卫 生事件时,

7、由校医院和校防控办负责疫情报告,校医院在接到报告后, 应及时与校防控办整理、校对、分析,在向学校领导报告的同时,负责 向区、市卫生防疫部门和疾控中心报告并传真疫情报告表 ,进行首 发报告。 2转归报告:订正报告、补充报告、转卡报告分别按时限和程序执 行。 三、防控措施 (一)在校内未发现甲型(一)在校内未发现甲型 H1N1H1N1 流感疫情情况流感疫情情况 即:无疑似或确诊病例 卫生防控措施 1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甲型 H1N1 流感防治知识 充分利用校报、网络、电视、广播和宣传栏、讲座等形式对师生进 行甲型 H1N1 流感防治知识和宣传教育,将甲型 H1N1 流感健康教育防治 知识纳入课程

8、,教育师生做到“四勤” “四不” “一报告” ,即:勤洗手 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洗澡;不随地吐痰、不酗酒抽烟、不共用毛 巾、不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甲型 H1N1 流感可疑患者立即报告。 2进行好预防接种 新生入学,应按规定要求进行甲型 H1N1 流感预防接种,选挑相关疫 苗,统一实施(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麻疹风诊疫苗等) 。 3校医院和校防控办负责建立与卫生部门信息联动机制,及时收集 所在地区甲型 H1N1 流感发生的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预警。 4落实“四早”措施 早发现: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由校医院在学生就诊时及时予以排查, 及时发现。在甲型 H1N1 流感流行季节,各单

9、位以处室为单位,学校以 院、系、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排查措施,发现有甲型 H1N1 流感 早期症状者,要督促其尽快上医院治疗。 早隔离:对确诊的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 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他人不与之接触,根据甲型 H1N1 流感的类型和 传染性的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有接触的人中要进行相应隔离,留验观 察。 早报告:各班级疫情监测员,二级单位防控工作小组报告人,校医 院和校防控办都是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报告责任人,在发现甲型 H1N1 流 感和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报告。 防控办、校医院要按照准确、清楚、细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 分析和整理工作,对报告的疑似病

10、例进行确诊和排除,及时发出更正报 告,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必须按要求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对不 报、瞒报、漏报者要依法追究责任。 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 不同类型的甲型 H1N1 流感,及时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治疗。同 时在校防控办和校医院指导下,对病人宿舍和教室以及重要活动场所进 行严格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实施对与病人有可能接触的人员进行 预防性服药,并对所在场所定期进行消毒。 5定期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消除蚊、蝇、鼠等害虫,对水源、生 活垃圾、医疗废弃物进行严格管理,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校园内生活水源, 校园公共场所卫生的清扫和生活垃圾的清运及处理

11、;校医院负责医疗废 弃物的集中回收与处理,指挥部负责校内在建工地的环境与卫生,各单 位负责本单位每周五对办公室、实验室以及责任区的卫生大扫除,宿舍、 教室的公共卫生由后勤中心与津辉公司负责。 6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学生食堂、宾馆、招待所、幼儿园餐厅以及 各饮食摊点要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等文件要求,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 和措施,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患有甲型 H1N1 流感 应立即调离饮食从业岗位,食品采购必须坚持索证制度,不得购买无检 疫证明的鲜、活、冻类产品,不得自行宰杀未经检测的家禽家畜,加工 食品要确保煮熟、煮透,保持食堂环境清洁,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 生。 学校防控措施:

12、1制订应对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的预案、工作方案。 2组织校医院医务人员和学校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甲型 H1N1 流感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和演练。 3健全工作制度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建立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管理工作制度,主要有:晨检、疫情报告、卫生清扫、食品卫 生管理、师生定期体检等制度,在完善制度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实施常 态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阻断一切甲型 H1N1 流感的传播途径,防止样内甲型 H1N1 流感的流行与蔓延。 4落实晨检制度:因病缺课追综制度,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第一时 间(2 小时内)报告校防控办并报送省市疾控

13、中心和省教育厅。 5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 构和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悼念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校防控办要专人负责,保持与省、市医疗中心和教育厅的联络渠道) 。 6各院(系) 、中学、小学、幼儿园、居委会要组织学生和教职工 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保持宿舍教育的通风和清洁卫生,消除甲型 H1N1 流感发生和流 行的条件。 7加强督促检查,学校适时对甲型 H1N1 流感预防报告、治疗、控 制等管理措施进行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 措施落实,令行禁止。 8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落实经费

14、保障,改善卫生条件,学校根 据常态甲型 H1N1 流感防控需要,拨付经费,以保证常态下一般甲型 H1N1 流感宣传、消毒药品、消毒器材所需的经费。 (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情况(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情况 即:校内发现甲型 H1N1 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但传播链清晰,病例 感染来源为学校外部病例或是污染的环境,疾病危害尚不严重。 出现这种情况,在强化上述学校未发现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时各项防 控措施的同时,需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 发现输入病例,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传播。 卫生防控措施 1所有病例必须应按照要求,及时接受隔离治疗。 2校医院在学校的

15、各单位配合下,开展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 并实施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中小学生中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 以居家医学观察为主,大学生(含研究生)中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以集 中医学观察为主。 病例所在单位负责建立与居家医学观察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 健康状况,并将密切接触者健康状况报告校防控办;再由学校报告人报 告给省、市、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教育厅。校医院负责每日对集中医 学观察者实行随访、报告。 3校医院和防控办负责指导、协助各单位加强晨检、午检工作,加 强对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病状监测和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 和诊治可疑病例。 4校医院和校防控办负责指导学校对教育、图书馆(阅览室)

16、 、教 研室、宿舍等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进行消毒。采取消毒、感染控 制等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5校医院和校防控办负责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校内 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稳定学生和教职工的情绪。宣传部委与校防控 办及时沟通,共同做好媒体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和作用。 学校防控措施学校防控措施 1经政府批准同意,对出现病例的幼儿园实施全面停课 7 天(或 7 天以上)的措施。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儿童的校外管理,避 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 幼儿园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市、区疾控中心 校防控办报告,学校报告人负责向省教育厅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

17、员 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 14 天。 2中小学校和大学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 进入校园。 3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经政府批准同意,中小学和大学可按照由 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 4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 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学校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控制流行,着重抓好三个环节:1、消灭 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学校根据甲型 H1N1 流 感流行态势,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必要时实施校园封闭管理,隔离治疗。 防止或减缓疫情扩散,减少病例,减轻疫情危害。 一般有三种情况:

18、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类情况:第一类情况:在校内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 H1N1 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 出现第一类情况:在加强非校内感染病例的卫生防控措施的基础上, 采取以下措施: 卫生防控措施卫生防控措施 1请省、市、区卫生防疫部门指导、协助各单位开展晨午检和疫情 日报、零报告。 2请省、市、区卫生防疫部门指导和加强校内环境消毒。 3请省、市、区卫生防疫部门指导学校加强居家隔离观察者的管理, 要求其主动接受监测,每日定时报告身体状况。 4按省、市、区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 服药和免疫接种。 学校防控措施学校防控措施 1学校停止举办

19、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 2在省、市、区卫生部门指导下,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3根据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决定,学校采取临时停课或暂 时关闭措施。 (1)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 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学院(系) ,由一个学院(系)到 全校。 (2)如果 14 天内,同一班级出现 2 例及以下甲型 H1N1 流感病例时, 该班级可停课;如果 14 天内,有 2 个以上班级需要停课时,该班级所 在年级可停课;如果 14 天内,有 2 个及以上年级需要停课时,学校可 以全体停课。 (3)停课前,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甲型 H1N1 流感

20、相关 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 流感样症状。学校防控办负责向省、市、区疾控中心和省教育厅每日报 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 (4)停课时间不少于 7 天中,自最后一例甲型 H1N1 流感病例被隔 离或离校之日算起。可根据放假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随时调整 放假期限。 (5)中、小学停课放假后,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 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 大学停课后,要加强停课学生的在校管理。 (6)复课前,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 扫消毒;因甲型 H1N1 流感暂时停课的学生,必须恢复健康,

21、经有关工 作部门(疾控中心、防控办、医院)确定没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 明后方可复学。 (7)复课后,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居家隔离治疗,至其病后 7 天或 症状完全消失后 24 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 ,方可上学。 (8)复课后,各学院(系) 、中、小、幼还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 报告,并向校防控办报告,学校报人负责向省、市疾控中心和省教育厅 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 14 天。 4、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 他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类情况:第二类情况: 即在校内现出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 H1N1 流感确诊病例,形成学 校局部疫情暴发,

22、且有流行趋势。学校局部疫情暴发,指在同一学校同 一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 天内,出现多个甲型 H1N1 流感校内感染病例 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出现第二类情况: 卫生防控措施卫生防控措施 1强化病例诊治 2强化校内环境消毒 3强化隔离医学观察者管理 4加强学校疫情监测 5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等防控措施。 学校防控措施学校防控措施 1重点加强相关防控措施的实施。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出现病 例的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全校(园)停课措施; 2对出现病例的各学院(系)实施学生停课不离校,在校进行观察 措施。 3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的校

23、 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 4做好被隔离的师生的日常生活保障。 5学校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省、市、区疾病 中心和省教育厅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 14 天。 第三类情况:第三类情况: 即在学校内出现甲型 H1N1 流感流行,疫情迅速在全校扩散,且有波 及学校周边地区的趋势。学校流行,指在 14 天内,在同一学校不同年 级强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甲型 H1N1 流感学校局部疫情暴 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出现第三类情况: 卫生防控措施卫生防控措施 1重点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尤其是重症病例的诊疗救治工作,做到 早发现、早诊治,降低病死率。 2对重点

24、或高危人群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措施; 3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确保防控工作科学、有序、有效。 学校防控措施:学校防控措施: 1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学校实施停课措施。 2强化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 3重点做好被停课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障。 4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强化风险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 导舆论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 四、停课、放假的实施程序 当学校发现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后,如需要采取停课、放假等疫情防 控措施,应接下列程序组织实施: 1学校根据疫情情况请省教育厅、省卫生厅配合,组织调查、核实 疫情情况。 2省卫厅组织专家组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 3 省卫生厅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商请教育厅共同向政府联防防控机 制和防控指挥部提出停课放假的建议。 4 省甲型 H1N1 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审核批准后, 由学校宣布执行。 5省卫生厅和教育厅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及时上报上级国家部门, 并争取相关工作指导和技术支持。 6停课期间,如有新的病例发生,可适当延长停课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