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第1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第2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第3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第4页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格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二、人格的四大特性: 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社会性与生物性: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过程。 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

2、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3、 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2.预测人的行为;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4、 人格心理学流派: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 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 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 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发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 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 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 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发展,向自我选择

3、、自我实现、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发展潜力; 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 (内外控,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性别角色); 认知流派:强调同样的外在条件下,不同的人格发展方向。五、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六、科学人格心理学得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 (专题化、小型化、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七、人格心理学研究工具:1.面试、观察 2.量表问卷 3.投射测验八、主体统觉

4、测验 (看图片讲故事)九、人格研究方法:1.量的研究(实验研究、相关研究等) 2.质的研究(个案研究):少女杜拉的故事(弗洛伊德) 小阿尔伯特学会害怕老鼠(华生) 猫鼠共存(郭任远) 大量的心理治疗效果个案报告 3.内省、观察与思辨: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研究 荣格对荣格维度研究 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层次的研究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一、人格结构1.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意识: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由个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心理内容组成, 其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主要作用是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绪, 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

5、进入意识领域, 而把它们压抑在无意识之中,使两者完全隔离。无意识:个人不可能觉察到的心理现象,但对个人的 思想和行为影响极大, 其特点为无矛盾性,无时间性,无是非性,非现实性和最具活力和能量。三者关系:三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却无逾越, 因为前意识之心理是不能轻易就回忆起并到达意识领域的, 但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如强迫性洗手的患者。2.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 遵循“快乐原则”,原始历程。 组成;自我: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以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现实原则”,次级思考历程 同时顾

6、及本我、现实、良心。超我: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 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父母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和禁忌的内化; 包括两种内容:a.良心使人自觉无价值或罪恶感; b.自我理想使人有荣誉感和自我价值; 遵循“道德原则”。三者关系:存在交互作用。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下, 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限的表达出来; 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中,三种结构必是均衡协调的。3.人格结构内部的动力过程导致外显行为二、人格动力1.本能:机械论观点,受赫尔姆霍兹的影响对人的一个基本看法: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且能量有限人受本能驱动 a.生的本能(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本能)力比多或欲力; b.死的本能(驱使人回到生命之

7、前无机物状态)-攻击2.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焦虑的定义: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混在一起的情感体验。 焦虑的来源:由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能适当的控制心理能量的一种冲突结果。 焦虑的分类:现实性焦虑:感知到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恐惧(现、自) 神经性焦虑:本能冲动的强度威胁到自我的控制能力(本、自) 道德性焦虑:害怕主体可能做违背超我的事,从而体验内疚(本、超)自我防御机制:通过在某些方面歪曲现实以保护一个人免除焦虑的潜意识过程。 特征:或多或少有歪曲现实或否定现实的倾向;经由潜意识历程运作 主要的自我防御机制: 压抑:把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无意识 中,

8、使自己意识不到其存在,也就感觉不到焦虑和痛苦 (最基本的防御机制); 升华:把为社会不能接受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最为积极的形式); 替代:把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事物上; 否认:为减轻痛苦,通过这种机制,人不相信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的痛苦的现实情况;反向形成:通过认同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类型,把它们作为屏障以防止危险欲望的表达;理智化; 投射; 合理化: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消除因挫 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不合理行为给予一种合理解释, 使自己接受现实。防御机制的合作:多种可能同时使用; 防御机制有积极作用,但不能使之成为解决问

9、题的唯一方法; 随年龄增长,人们主要使用的防御机制会发生变化。4.健康人格的指标:心性发展成熟的个体特征。 具有爱与各种功能能适度发挥(工作)的能力。 健康人格:三我间的平衡:本、自、超三者之间维持着相对平衡状态; 自我能有效合理调控本我和超我; 本我的冲动能得到合理表达,而不致又羞愧和罪恶感; 超我能超越父母的认同和控制而无对立或乱伦的内疚; 自我理想表达是实际的饿,与自我一致,自我与超我之间 界限几乎没感觉。5. 人格/行为改变的涵义:提升自我的力量;能觉察潜意识的冲突; 减少不适应心理防卫方式的运用。三、人格发展与人格适应(一)、人格发展(非常重视个体在五六岁以前的人格发展情况)(二)、

10、人格适应精神分析理论评鉴技术的特点:1、 尽量排除外界的影响,使无意识动机的运作在不受情景刺激的干扰下自然地显示出来;2、 利用象征:通过解释其意义来解释无意识的内容;3、 致力于探究患者行为的整体性。治疗层面常用的疗法: 1.自由联想:1895年创造,为了抑制自我检查的作用,使无意识的内容流露。 2.梦的解析(1)梦的内容:显性梦境或显性内容:梦者意识到的感觉开端(视觉); 潜性梦境或潜性内容:梦者没意识到,被压抑的愿望和动机。 (2)释梦:以显性梦境探寻其隐义,也就是剥掉显性梦境的伪装去了解潜性内容的含义。 3移情:现象:在长时间的心理分析和治疗中,病人逐渐变得不太注意自己的症状,也不太多

11、谈自己的病情,不关心自己心理冲突的解决,症状也似乎减轻或者消失了,但与此同时,他们对医生本人发生了特殊兴趣。 定义:又称情感转移,是指当事人将早年生活里与他人关系中产生过的情感、 态度等主观体验转移到了治疗者身上。 分类:.正移情;.负移情;.反移情 4催眠二、日常生活层面1、日常生活中的过失分析:(1)、过失不是偶然的,而是深层无意识愿望的流露;(2)、类别:舌误和笔误;遗忘;误放和动作失误2、幽默:幽默可以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 (1)对不友善幽默的偏好; (2)用不友善的幽默减少攻击性; (3)紧张和好笑的水平三、古典精神分析的优缺点: 缺点:1个案研究,在无控制条件下获得资料

12、,个案不能重复验证; 2搜集资料不完整、不准确; 3研究对象太少,取样缺乏代表性; 4治疗效果与他发表个案报告有明显差异。 优点:治疗效果问题:精神分析对治疗心理疾病有显著临床实用价值。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一、个体心理学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阿尔弗莱德阿德勒)二、重要建构概念(一)、自卑与超越人类所有行为背后的主要动力;自卑感普遍存在,与优越感共存; 自卑感驱动力争取优越;促进个体及人类的发展 神经症:存在自卑情结,不设法克服障碍,不努力改进情境, 用优越感自我麻痹,遮掩或避开真正的问题。 自卑情结:当个体遇到无法恰当应对的问题时,表现得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自我保护倾向:1、借口 2

13、、攻击 3、撤退/退缩(二)、社会兴趣与全人类合为一体的感受,与生俱来的潜能 人生存在三个重要关系:地球人类 与他人联系 两性联系 1、只有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兴趣才得以发展; 2、社会兴趣必要性; 3、社会兴趣是人类价值的唯一标准 (心理疾病和罪犯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克服自己障碍也需社会兴趣; 真正的生活意义是共同意义:分享,为群体、社会贡献)(三)、社会风格人们追求优越的方式 1、生活风格是遗传、环境、成功的目标、社会兴趣及创造性的权力互动下产物, 在四、五岁形成 2、健康:行为具有弹性,具有改善的能力(健康生活风格特性) 3、缺陷:骄纵、被忽视易形成错误的风格,虚假优越,赋予生活错误意义

14、 生活风格定义:基于个人对完美的追求的独特人格结构, 或个人行为或本质的组型以社会兴趣分; 四种基本组型: 统驭型 依赖型 回避型(错误); 社会利益型(正确)(四)、创造性的权力1种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创造性自我) 个人的生活风格最后由创造性权力所塑造;遗传与环境对人心理的发展提供 可能性和客观条件;人能创造性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三、异常的人格发展1 .异常的人格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是 社会兴趣发展不足 无益的生活风格特征:(1)、设立太高的标准 (2)、缺乏弹性的生活风格 (3)、仅生活于他们私人的世界里2. 不适应发展的外在因素:(1)、过度夸张身体缺陷 (2)、主观夸大自卑感 (

15、3)、放纵的生活风格 (4)、被忽略生活风格适应的生活风格培养:个体自小就能经验到胜任、成就、创造、可爱以及愉悦的关系等经验。理解评价生活风格的途径:1、出生顺序 2、早期记忆 3、梦的解析四、精神分析理论的实证效度 : 1、无意识实证研究阈下知觉 2、恋母情结五、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 1、开辟了无意识心理学的新研究领域 2、创立了心理治疗的新理论和方法 3、开创了西方的人格心理学霍妮 关于神经病人格理论霍妮关于神经症的理论发展: (前期:交往方式与神经症 后期:理想化自我与神经症)前期:神经症的核心在人际关系:(1)健康者:灵活恰当使用各种交往策略 (2)神经症:僵化于一种交往方式 神经症始于

16、儿童期不正常的人际关系。 基本敌意与基本焦虑:所有的孩童都需要有安全感,但是安全感只能透过父母的爱获得; 如果父母经常忽视、支配、拒绝或过度纵容他们的孩子, 儿童对他们的父母就会产生基本敌意; 但孩童经常压抑他们对父母的基本敌意基本焦虑深深地不安全感和恐惧 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代价成为人格特征:接近人,反对人,脱离人 趋就屈从人:需要得到认可和赏识;需要得到保护和依赖; 需要安全,害怕失败,喜欢生活在窄小的范围 反对控制人:需要和崇拜权利轻视弱者;利用他人;需要社会认可; 需要赞美;野心和成就 避开人:自我满足和独立;需要完美无缺 归纳:神经症通过 理想化 解决人际关系。后期:理想化形象成为研

17、究中心 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人们若在儿童时期未接收到爱与情感,自我实现的本质倾向就 会受到阻碍,并无法形成稳定的统合感,他们会与自我疏离并产生理想化的自我; 个体成长的内在核心力量:真实自我(真实自我的活力使自己朝着实现自己的方向发展) 神经症不曾有发展真正自我的机会,内在力量被消耗 自我憎恨:神一般的存在 注定憎恨真实存在 关系病态:神经病态是个人与自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一种病态 治疗目标:帮助病人的自我实现,放弃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减低神经症寻求荣耀, 并改变自我接受的自我憎恨。(成功治疗建立在自我分析与自我了解上)霍妮的女性心理学 :她相信男人与女人的心理差异并非构造上的,而是社会文化的期望;

18、反对“阴经妒忌”,并提出了男性“子宫妒忌”的疑问;霍妮认为女性的自卑源于其在社会中的被抚养方式,源于过分追求男人的爱。)逃避自由 弗洛姆 社会精神分析论(更具社会取向)1、 观点:【人类两难困境】人类并没有留下强有力的本能以适应改变中的世界。 另一方面,人类也获得推理能力,能思考他们被孤立情况。二、重要建构概念1、人类的需求【存在的需求】单靠满足人类的动物性需求无法解决人类困境, 只能透过人类需求的现实以驱使人们与自然世界再联合来解决。 需要:关联(人与人之间)、超越(主动)、归根(归属)、同一性(认知自己)、 定向框架(环境有稳定、一致的认知结构)2、自由的负担 (人们是唯一拥有自我察觉的动

19、物) 在历史上,当人类得到政治自由,他们开始经验到与他人世界的孤立,并感觉到在世界上 无法得到永久自由,因此,自由变成一种负担,人们经验到基本焦虑, 或一 种在世界上寂寞感觉(自由令个体感到孤独无助)。3、逃避自由(三种手段):(1)权力主义:倾向于放弃个人的独立而与一个具有权威的人物连结,即权力主义,可能会以残暴受虐的形式出现,受虐根源于失去权力,并且可能以爱与忠诚形式隐藏,残暴主义则企图经由支配、利用或伤害他人来达成受虐狂与施虐狂;(2)破坏:人们以毁灭和破坏来逃避对自己具有威胁性的环境;(3)主动从众:努力表现得与所有人一样,放弃自我,逃避与众不同带来的威胁;崇尚积极地自由喜欢自己,按自

20、己真正的本性来行事的过程;自发性是达到积极的自由的关键;爱是自发性最重要的成分;认识自己并成为自己是幸福的关键。三、性格取向 A.非生产性的取向(无法与他人亲密、无法获得积极的自由、无法达到自我实现) 1、接受型2、剥削型3、囤积型4、市场型(自己的价值被别人左右) B.生产性的取向(经由生产性的工作、爱和思考来获得积极自由)四、社会性格(与个人性格相对应) 1、接纳性格:被动、屈从、怯弱、贪婪、轻信、 2、囤积性格:吝啬、多疑、顽固、懒惰、占有 3、剥削性格:敌意、挑衅、利己、窃取、傲慢 4、市场性格:投机、应变、空想、冷漠、浪费 5、生产性格:独立、自主、完整、自爱与创造沙利文人际理论的创

21、始人定义:人格是相对持久和稳定的人际交互作用模式。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格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而表现出来; 没有社会上其他人影响,人格是不存在的。密友关系是指同伴在认同感身份形成过程中所扮演重要角色。(沙利文理解密友)人格形成发展 源于 婴儿生理、心理紧张感,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就必须和母亲建立最初的 人格关系。(强调与母婴关系)一、人格意象:对自己、他人的心理意象 自我意象三个方面:(1)好的我:好的自我意象 (2)坏的我:坏的自我意象 (3)非我:自我中害怕的一面,将之与自我体系割裂,排除在意识之外 人格意向整合:妈妈,我之间二、人格发展阶段阶段 标志婴儿期(

22、01岁) 出生儿童期(15岁) 获得早期语言少年期(68岁) 需要玩伴前青年期(912岁) 需要同性“密友”亲密关系青年前期(1317岁) 成熟期与性冲动,需要异性间亲密关系青年后期(1820岁) 对长期发展性关系感兴趣,对职业和挣钱感兴趣成年(21岁) 建立职业生涯,成年人的友谊、长期性关系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1、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间传递者,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执行重要的建构功能,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 作用是建立人的认同感和控制外部环境需要。同一性:个人的连续、独特、综合感和集体认同 自我认同危机: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的混乱和失望。(通常出现在青春期,但又不

23、限于年轻人,它在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但在社会发生动荡,动摇人们生活基础时,更易发生。)二、人格发展:(1)、继承弗洛伊德线索 (2)、阶段特征荣格分析心理学1、 人格动力: 人具有生命能量:(1)人格的推动力,包括生理和精神活动; (2)等值原则:总体稳定;(3)均衡原则:寻求协调,朝向自我实现二、人格结构:(1)“意识”“自我”意识水平,整合心理机理 (2)“个人无意识”表层的无意识。不重要的个体经历或被压抑构成威胁情结。 (情结:是一个特定主题相联系的充满情绪色彩观念和思想群体,如反应迟钝。) (3)“集体无意识”:深层无意识,本能。(全人类共同的思想)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

24、过程中的集体经验,人从出生那天起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已给他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这便决定了知觉和行为的选择性;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由原始意象(原型)形成。主要原型: 1、人格面具: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以得到社会承认,保证能与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的目的。 戴面具给人勇气,若过度认同,将会失去与内在真正自我接触,变得依赖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应在社会要求与我们真正自己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2、阴影:(动物影迹)最隐蔽奥秘的部分,由于它的存在,人类就形成不道德感攻击性和易冲动趋向,它代表个人的性别,同时影响这个人与其他同性别的人的关系,往往把自己受

25、压抑的阴影冲动强加到别的同性别的人身上,因而总与同性别人之间相处不好。 (当自我与阴影相互协调和谐,才会感到充满生命活力) 3、阿妮玛(非理性的情感、心情) 4、阿妮玛斯(思考和推理的象征) 5、自身:原型的象征完美,完成及整体的意象(核心原型)三、人格发展儿童期(前性欲期):自我意识青年期:盲目乐观悲观;找到自己的位置,心理与外部世界保持一致中年期:出现心灵真空;体验自己内心世界(人格发展的转折期)老年期:喜欢回忆,考虑来生前半生:注意集中外部世界后半生:寻找新的意义中年期的人格变化:1、个体化充分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可; 2、意识到自己被忽略了的方面,整合和表现; 3、人格面具

26、消失或废除,不等于社会角色; 4、天性自然流露(恢复童年兴趣,转换兴趣),表现另一性别特征四、人格类型 (心理分析维度 人格类型旨在探究气质 两个维度:基本倾向,机能)1、基本倾向 内:注意集中于自己内部世界(典型态度,决定行为方式和主观经验的性质) 外:对人和外部世界感兴趣2、心理机能 感觉:感觉功能,感觉事物存在 思维:知觉与判断事物是什么(概念) 情感:感受事物价值 直觉:预感事物来龙去脉 机能类别特点:机能对立(思维VS情感 感觉VS直觉)五、心理分析方法:词语联想 (情结干扰表现/破案) 释梦:梦呈现天然未经粉饰真实,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第四章 特质论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

27、奥尔波特特质理论的创始人1、 关于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行为与思想。二、对于特质的看法: 1、作为特质论者,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元素, 他将人格特质假设为人格的基本单位; 2、特质为一种神经心理的结构,当一个人具有某种特质时, 他的思想和行为经常朝某个方向反应的倾向; 3、特质为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 4、行为是行为表现时的情境因素和特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5、特质VS习惯:特质和习惯相似,但又比习惯更具一般性; 6、文化因素。三、特质的分类:1、两个概念:个人特质 & 共同特质 2、三个层次:(依各特质对人格的作用来分

28、) 首要(核心)特质 、主要特质 、次要特质四、人格的发展 1、统我,或“自我认同感”,用来描述统一于自我的各个方面。2、 完善的统我从出生到成年要经过的八个阶段: 身体我感(1岁) 自我同一性感觉(2岁) 自尊心的表现(3岁) 自我的延伸(4岁) 自我形象的出现(46岁) 自我成为有理性的因应者(612岁) 个人目标的出现(12青春期) 自我觉知的出现(成年期及以后)五、功能自主作用 (机能自主性)1、任何习得的动力系统中,其所含有的动力不是该习得系统发展时原有的动力, 就可称为自主功能作用。2、行为在开始时是基于某种诱因而存在,一段时间后,诱因已消失,行为继续存在, 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六、

29、健康成熟人格的条件 1、自我延伸的能力 2、和他人建立温暖的交互关系 3、情绪安全感和自我悦纳的心理 4、符合现实的知觉 5、对自己有客观的了解 6、统整的人生观七、表现性的行为: 1、适应性功能 2、表现性功能(展现当事人特有的风格和生活形态)八、个别性的研究 (奥尔波特重视个别性研究:Jenny信件分析研究)九、价值观调查量表: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卡特尔因素分析特质论一、人格结构 (特质是构成人格的砖块) 1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区分:独有特质与共同特质 2从特质的层次生区分: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3本质特质(先天因素)与 环境形成的特质(后天形成的) 4维持人格稳定主

30、要成分分类: (1)能力特质:使人能运作较有效率的技巧 (2)气质特质:个人的情绪生活行为特性有关 (3)动力特质:个人所重视的而追求的目标种类与动机性生活有关二、动力特质的分析 1、能:最基本的人类需求动力特质概念 2、情操:与环境的事物接触形成的一些动力特质 3、态度:最具体的动力特质概念 4、辅助三、卡特尔研究发现 神经症特质测量:自我力量低、敏感性高、高焦虑 精神病者特质测量:对外界接触障碍、主要是环境因素作用、遗传影响低于神经症。 (神经症、高内倾、自负)四、人格发展 1、人格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两者对人的影响呈负相关, 表明社会对先天不同的人所施加压力使人趋向于社会上的大多

31、数人。 2、学习作用:古典制约学习、工具式制约学习、综合的学习特质论的大五人格因素:(麦克拉&科斯塔) O 开放性 C 尽责性 E 外倾性 A 宜人性 N 神经质(ocean)第五章 生物学论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大三”3个维度:1、内倾外倾 2、神经质 3、精神质 特质测验:因素分析一、基本的人格维度 (1、内倾外倾 2、神经质:情绪的稳定性不稳定性)二、各类型的特质与行为:1、内倾与外倾 2、神经质与行为:高:焦虑、易激动、沮丧;低:温和、易自我控制 3、精神质与行为: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三、人格的生理基础 1、外倾者大脑皮层唤醒水平比较低,渴求刺激,喜欢社交冒险; 内倾者唤醒水平

32、比较高,对同样的刺激体验到的要比外倾者高。 2、神经质:高神经质者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扣带回和下丘脑)激活阈限值低, 交感神经反应强,刺激小反应大;它与自主神经系统协同活动,与网状系统相联系。 3、精神质与雄激素有密切联系,但是还没有证据。四、人格的发展1、遗传作用的相关证实: (1)、人格三维度的普遍存在 (2)、人格特质的稳定性 纵贯性研究显示了人格特质的稳定性,环境因素并没有使受试者产生明显改变。 (3)、双生子人格特质的相关:同卵双生子无论在相同或不同环境中生长, 其人格特质的相关性都较异卵双生子高。 (4)、精神医学也指出:遗传作用在精神分裂与躁郁症上,均占重要地位2、社会化/学

33、习的历程 (内倾者具有较高效率;犯罪者通常外倾)3、异常行为及其处理进化论人格心理学1、 自然选择与心理机制2、 社会排斥与焦虑生物学派人格理论的应用:1、EAS气质模型:情绪性、活动性、交际性 2、抑制和非抑制儿童儿童气质与学校教育:(1)、气质与学业成绩有关 (可能的原因:学生的行为引起了老师的不同反应; 有些气质更符合课堂的要求;教师曲解学生气质的差异) (2)、良好适应模型评价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生物学流派的贡献与批判贡献:1在人格研究和生物学原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研究表明“白板”说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3强调实证研究批判:1缺乏直接的验证 2气质研究者没有一致的模式 3对行为矫正没有

34、提出什么建议第六章 行为学习论行为主义学说 特点:行为主义又称学习理论,通过条件反射研究行为习得的规律; 从行为层面揭示了人格的动态组织形成规律(情景决定行为); 研究方法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一、早期:探究科学心理学之路( 树旗华生 借鉴巴甫洛夫 学习研究桑代克 )二、斯金纳 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学习就是行为反应概率的变化 (二)、反应有两种:1、应答性反应:由已知的刺激引发的。 2、操作性反应:利用结果性的刺激使行为得到巩固或消退。三、强化:结果性的刺激使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这一过程就是强化。 强化针对的是反应(对事不对人);强化物不一定是愉快的刺激。四、行为的塑

35、造和矫正: 【行为评估ABC理论:A.前提条件 B.行为本身 C.结果】行为塑造:实验者根据一个最终目标,使一系列不断向这个目标靠拢的行为提供强化, 最后使行为对象形成一个新的或复杂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矫正方法:强化、惩罚;无强化或消退;强化和代币物奖惩法多拉德 与 米勒 的理论一、学习的四个要素:1、内驱力,迫使有机行动的任何一种强烈的刺激 2、线索,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诱因) 3、反应,降低或消除内驱力的行为或心理活动 4、强化(奖赏),导致内驱力下降二、学习:学习的发生的前提 是 原有的反应等级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情境。三、精神现象与学习: 1、恐惧:一种获得性的内驱力 2、语言

36、和二级泛化 3、冲突:(1)种类:接近接近(双趋)冲突、 回避回避(双避)冲突、 接近回避(趋避)冲突、 双重接近回避(双重趋避)冲突 (2)、移置作用:替代、升华 (3)、挫折攻击( 挫折:目的行为受到阻碍时的一种伴随状态 攻击取决于内驱力、挫折的完整性、挫折的累积。) 4、童年时代的四个关键性训练:喂食情景,孤独、回避、社会不可测的人格 排泄训练 早期的性教育 激怒焦虑冲突 5、潜意识、神经症与治疗 (早期经验、压抑的经验) 治疗的方法:要消除学会的反应就是不要给予强化;用系统脱敏法接除压抑, 压抑解除之后,在患者的生活中仍有重大缺陷,需要给予调整行为的指导。班杜拉 社会学习论1、观察学习

37、 (优点:效率高、错误率低、间接学习) 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强化和动机过程2、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交互学习论) 行为 (强化、惩罚) 外因 内因(信念、期望、思想)3、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 自我效能感:对自己能够成功的信念,能够很好预测一个人的行为。 四个来源:(1)成就行为 (2)替代经验 (3)言语说服 (4)情绪唤起4、行为适应与治疗:榜样疗法第七章 人本主义人格论一、人本主义的标志性特征:1、强调人的责任:人构建着自己的生活,行为是自己选择的;2、强调此时此地:过去的影响不会永存,按自己的真实感受去生活;3、关注人的存

38、在:人体的现象学、同感(患者中心,爱的领悟);4、强调人的成长:完善的人=自我超越,自己获得“成长过程”。二、马斯洛 主要观点 (意图:探究健康人格;特点:整体动力学)(一)、健康与病态人格的特征健康人格:丰满人性,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不断创造); 看到真实的问题,听到自己的内心。 神经症:人格萎缩,丧失意义(约拿情结想要成功,有惧怕成功); 逃避成长,内部信号微弱和消失。(二)、成长与防御 内部的两套力量:1处于畏惧而坚持安全和防御 2建立自我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健康的成长过程:一系列情境的自由选择:安全和成长、从属和孤立、 倒退和前进、不成熟和成熟(3) 、需要和层次: 选择和成长:动物进食选择特点的启示。 需要类型和动机作用:匮乏性需要:满足后动机作用消减、缺失影响身心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