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创设语文美育氛围陶冶学生心灵_第1页
语文(心得)之创设语文美育氛围陶冶学生心灵_第2页
语文(心得)之创设语文美育氛围陶冶学生心灵_第3页
语文(心得)之创设语文美育氛围陶冶学生心灵_第4页
语文(心得)之创设语文美育氛围陶冶学生心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论文之创设语文美育氛围,陶冶学生心灵 创设语文美育氛围,陶冶学生心灵刘贵发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坝二中 广东 惠州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的是双重基础的工程,即趁学生“风华正茂”之际,帮助他们打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理当满怀春风化雨般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创设语文美育氛围,用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播美的种子,使他们对人类的光明前程向往不疑,对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爱憎分明,激励他们勤奋苦读,勇往直前,为把自己培养成跨世纪的栋梁之材而不懈地奋斗。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运用教材,发挥教材中语

2、言文字的威力,创设良好的美育氛围,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他们的性格情操,使他们的心灵高尚起来?笔者的粗浅尝试如下:1 感官娱悦感官娱悦,简言之,就是感官刺激。感官刺激,主要是视听觉的刺激,是审美对象进入审美主体的第一道心理门户。听觉的重要性仅次于视觉。因此,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以文学艺术的情品娱悦学生耳目,带领他们步入作品的优美意境,领略无限美妙的风光。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不少描绘祖国大好山川的文学作品,在钻研教材时,教师必须努力把握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步入作品描绘的境地。教师自己有了真切的感受,教学时就能通过朗读、吟诵,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通过绘声绘色的描

3、摹渲染,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是一篇情感浓郁、优美潇洒的词。教学时如何创设美育氛围,把学生导入作品的意境,以至乐而忘返呢?教师可采用三者结合和两个调动的方法。三者结合就是把词和诗、画结合起来教学,两个调动就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启发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课文中配有彩图,教师可抓住此画,引导学生读词观画,跟随作者足迹步入画境,移步观赏沿途美景。教师又可以引用杜甫的望岳诗激发学生“会当凌绝顶”的志趣,开拓“一览众山小”的胸怀。移步观景时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作者站在高原山,不惜笔墨地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教师可先让学生细听这段课文的朗

4、诵录音,然后扣住词中有关词句着力开拓意境,问学生眼前看到了什么,耳畔有哪些声响,此时心情如何,引导学生读描述情景的词句,说描绘的形象,使“高原莽莽的景象”在脑际浮现,使黄河“顿失滔滔”在耳边突停,这样,使学生赏心悦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在画面中“活”起来“动”起来的传神之笔要十分珍惜,充分利用。如“银、蜡、素”三个描写一片白色景象的字用得颇为精湛,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的感受发挥联想,细细品味,领会作者运用文字的匠心。这样,学生就具体感受到祖国河山景色瑰丽的色彩,变幻多姿的活力和生机,鲜明的形象就历历如在眼前了。感官娱悦,不仅仅是让学生饱耳诸福,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让他们沉浸于美妙意境的同时

5、,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初中教材中如济南的冬天感受济南与众不同的美感。沁园春雪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伟壮观,无一不是创设美育氛围,熏陶感染学生的好教材。讲述这些艺术精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处处美,感受到祖国辽阔肥沃的大地孕育自己茁壮成长,与自己是血肉相连的。教学中进行经久的持续的创设美育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就能培育出闪光发亮的民族自豪感。2 情弦拨动感觉器官将获得的感性材料过滤集中,升华为情感,产生一种倾向性,即审美愉悦。它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语文教师要努力运用课文佳作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创设美育氛围,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钻研教材时必须沉进去,

6、披文以入情,把握作品的思想脉搏,感受作者的情感波澜。教学时,教师要紧扣作品的文字,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情感。如乡愁怎样把文中洋溢的思乡、爱国主义之情传递到学生的心头呢?我想上课时应从情入手,课前可以这样的导语导入新课:“乡愁是一首颂扬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激荡于怀,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理的辽阔土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有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我们心中无不激荡起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些充满真挚情意的语言,最能燃烧学生爱国之

7、情的火苗。当学生被吸引全神贯注时,教师应抓住作者表达思念祖国的曲折起伏之情,扣击学生的心扉。文中“邮票”、“船票”是表达作者思念祖国感情深沉的关键词语,要引导学生剖析、渲染,升华,把作者“久在异域他乡”抑制不住的怀念祖国家乡之情感,细腻地传送到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的心潮随着作者的感情激流澎湃。在学生神思飞越,情深意切之时,教师应顺势而下,按照文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佳境。从春深似海的意境中,激发学生与作者共享现实生活的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层层创设美育氛围,潜移之,默化之,让师生都沉浸在汹涌澎湃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海洋之中。3 哲理沉思不同的感情经过沉淀,通过理智的分析,审美活动就进入了更高的一级,

8、即哲理的沉思。正是由于哲理的沉思在审美中的作用,人才能不只看到审美对象的形态自身,而且通过它获得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达到对对象的理性把握。为此,塑造学生心灵,不能停留在对文章所写的人、物、事的表面理解上,而要由表及里,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解剖,比较,鉴别,在理性认识上达到质的飞跃。唯真知之深,心灵上才会镌刻上永不磨灭的印迹,久而久之,收到豁然贯通的效果。不着眼于让学生“思”,课文便好似浮光掠影,瞬息便逝,学生得益甚微;不着眼于让学生“多思”、“深思”,学过课文虽也能似雁过留声,但尔后回味甘醇则如黄鹤一去。语文教师每教一篇有意义有价值的作品,都要善于发掘作品中揭示主题、塑造人物的关

9、健语句和精彩段落,开辟思维的蹊径,带领学生与文中高尚的人、高尚的思想反复接触,领受教育与感化。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岳阳楼记写作的主旨,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教师在讲授这一句时,不得一提而过。要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具体可分四步进行:一是先解名句含义,使学生理解“以天下为己”的责任感,使他们初受教育;二是评价范仲淹彼时彼地提出这个抱负的积极意义,使他们从中获得借鉴;三是思考时代赋予年轻一代的特殊使命,必须紧迫地培养自己享乐在后的高尚情操;四是抒发了自已的壮志,如何坚持并发扬革命的“苦乐观”,如何担负起跨世纪的重任。这样多层次地,立体化地让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获得教益,培养起良好的情操。总之,美育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方面。美育家说得好,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美育的教育将使我们的民族素质,尤其是将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身心发展的一些重要方面产生严重的甚至终生难以弥补的缺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