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择题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色光源S到双缝S1、S2的距离相等,则观察到中央明纹在图中的O处,若将单色光源向下移到图中的S位置,则【】(A)中央明纹也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B)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C)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变大;(D)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变大。,O,S,S1,S2,S,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屏幕上P点处是明条纹,若将缝S2遮盖住,并在S1、S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置一反射镜M,如图所示,则【】(A)P点处仍然是明纹;(B)P点处为暗纹;(C)不能确定P点处是明纹还是暗纹;(D)无干涉条纹。,5、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将整个装置放置于折射率
2、为n的透明液体介质中,则【】(A)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B)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C)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D)不再发生干涉现象。,5,6.如图a所示,一光学平板玻璃A与待测工件B之间形成空气劈尖,用波长l500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的反射光的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有些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则工件的上表面缺陷是(A)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500nm(B)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250nm(C)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500nm(D)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250nm,B,6,7.在图示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
3、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处形成的圆斑为(A)全明;(B)全暗;(C)右半部明,左半部暗;(D)右半部暗,左半部明。,D,明,暗,7,8.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则薄膜的宽度是(A)/2.(B)/(2n).(C)/n.(D)/2(n-1).,=2e(n-1),=,D,8,9.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尖,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若上面平玻璃缓慢向上平移,则干涉条纹:,(A)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B)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大;,(C)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D)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4、,条纹间隔不变;,(E)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思考:若上面平玻璃以棱边为轴缓慢向上转动?,9,10.如图,折射率为n2、厚度为e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3,已知n1n3。若用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用与示意)的光程差是(A)2n2e;(B)2n2e/2;(C)2n2e;(D)2n2e/(2n2)。,B,分析:因n1n3,则薄膜上表面的反射有半波损失,下表面的反射无半波损失。,与两束光线在相遇处的光程差为:,10,11.如图所示,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
5、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而且n1n2n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A)4n2e/;(B)2n2e/;(C)4n2e/+;(D)2n2e/-。,A,相位差,因n1n2n3,则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都有半波损失。与两束光线在相遇处的光程差为:,分析:,11,12.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并且n1n3,1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1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A)2n2e/(n11);(B)4n1e/(n21)+;(C)4n2e/(n11)+;(D)4n2e/(n11)。,C,相位差,因n1n3,则薄膜上、下
6、表面的两束反射光与在相遇处的光程差为:,为真空中的波长,换算为在n1媒质中的波长1,有,分析:,12,则光程差为零的位置将上移。,1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到两缝S1、S2距离相等,则观察弄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处。现将光源S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位置,则:(A)中央明条纹也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B)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C)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D)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B,若光源下移至S处,,中央明条纹是光程差为零的位置,光源在S处时。中央明条纹中心在o点。,条纹间距不变:,分析:,13,1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离为d
7、,双缝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D(Dd)。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屏幕上干涉条纹中相邻暗纹之间的距离是:(A)2D/d;(B)d/D;(C)dD/;(D)D/d。,D,相邻暗纹(或明纹)间距:,1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离为d,双缝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D(Dd)。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屏幕上相邻明纹之间的距离是:(A)D/d;(B)d/D;(C)D/(2d);(D)D/d。,D,分析:,相邻暗纹(或明纹)间距:,分析:,14,没放一反射镜M时,屏幕E上的P点的光线来自S1、S2,其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偶数倍。,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上的P点处是明条纹。若将缝S2盖住,
8、若在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反射镜M,如图所示,则此时:(A)P点处仍为明条纹;(B)P点处为暗条纹;(C)不能确定P点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D)无干涉条纹;,B,若盖住S2,放一反射镜M,则,条纹间距不变。,到达P点的光线,一束来自S1、另一束经M反射到达P点,其光程差必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分析:,15,18.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处形成的圆班为(A)全明;(B)全暗;(C)右半部明,左半部暗;(D)右半部晴,左半部明。,解:由于透镜和下面平玻璃间形成的薄膜的厚度变化左半与右半相同,而且折射率同为1.62,所以形成的圆环的半径相同。只是由于左半光在薄膜上下反射时均
9、有相位跃变,所以半圆心明亮;,而右半光只是在薄膜上表面反射时有相位跃变,所以半圆心为黑暗。,D,16,19.如图a所示,一光学平板玻璃A与待测工件B之间形成空气劈尖,用波长=500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的反射光的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有些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切线相切则工件的上表面缺陷是:(A)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500nm;(B)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250nm;(C)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500nm;(D)不平处为凹槽,虽大深度为250nm。,B,分析:,劈尖干涉是等厚条纹,同一级条纹对应着薄膜的一条等厚线,若工件上表面也是平的,
10、其等厚条纹应是平行于棱边的直条纹,而图b中条纹说明工件不平处为垂直于棱边的凸起纹路。,又:劈尖相邻级次条纹的薄膜厚度差为膜内光波长的一半。对于空气劈尖,e=/2。,由P145例3.4的分析可知,纹路凸出h=e=/2。,17,20.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A)2(n-1)d;(B)2nd;(C)2(n-1)d+/2;(D)nd。,A,分析:,在一光路中放入一透明介质薄片,如图。,则,21.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则薄膜的厚度是(A)/2;(B)
11、/(2n);(C)/n;(D)/2(n1)。,该光路的光程改变了:2nd2d=2(n1)d,分析:,在一支光路中放入一介质薄膜后,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即上述支路的光程改变:2(n1)d,=,D,18,22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设屏到双缝的距离D=2.0m,用波长=5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若双缝间距d以0.2mms-1的速率对称地增大(但仍满足dn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A);(B);(C);(D)。答案:A解:三层介质折射率连续变化,故上下两光之间无附加程差。垂直入射,所以反射光,20,25借助于玻璃表面上所涂的折射率为n=1.38的MgF2透明簿膜,可以减少折射率为
12、1.60的玻璃表面的反射。若波长为5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的反射,试问此透明薄膜的厚度至少为多少nm?(A)5;(B)30;(C)90.6;(D)250;(E)1050。答案:C解:三层介质折射率连续变化,故上下两光之间无附加程差。垂直入射,所以反射光反射相消条件:,由此得令k=0,得所求薄膜的最小厚度为26用白光照射由竖直放置的铅丝围成的薄肥皂水膜时,将观察到彩色干涉条纹,其干涉条纹的特点是(A)具有一定间距的稳定条纹;(B)条纹下移,其间距越来越大;(C)条纹下移,其间距不变;(D)条纹上移,其间距越来越大;(E)条纹上移,其间距不变。答案:B,21,27、如图所示,平板
13、玻璃和凸透镜构成牛顿环装置,全部浸入n1.60的液体中,凸透镜可沿移动,用波长500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从上向下观察,看到中心是一个暗斑,此时凸透镜顶点距平板玻璃的距离最少是()A.156.3nm;B.148.8nm;C.78.1nm;D.74.4nm。【答案】:C28、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A.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B.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C.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答案】:A29、两个不同的光源发出的两个白光光束,在空间相遇是不会产生干涉图样的,这
14、是由于()A.白光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组成;B.两个光束的光强不一样;C.两个光源是独立的不相干光源;D.两个不同光源所发出的光,频率不会恰好相等。【答案】:C,22,30、若把牛顿环装置(都是用折射率为1.52的玻璃制成的)由空气搬入折射率为1.33的水中,则干涉条纹(C).中心暗斑变成亮斑;.变疏;.变密;.间距不变。31、严格地讲,空气折射率大于1,因此在牛顿环实验中,若将玻璃夹层中的空气逐渐抽去而成为真空时,干涉环将:(A)A.变大;B.缩小;C.不变;D.消失。32、在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厚度为的透明介质板,放入后,两光束的光程差改变量为:(A)A.;B.;C.
15、;D.。33、用劈尖干涉检测工件(下板)的表面,当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观察到干涉条纹如图。图中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与左边相邻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由图可见工件表面:(B)A.一凹陷的槽,深为/4;B.有一凹陷的槽,深为/2;C.有一凸起的埂,深为/4;D.有一凸起的埂,深为。34、牛顿环实验装置是用一平凸透镜放在一平板玻璃上,接触点为C,中间夹层是空气,用平行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并从下向上观察,看到许多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这些圆环的特点是:(B)A.C是明的,圆环是等距离的;B.C是明的,圆环是不等距离的;C.C是暗的,圆环是等距离的;D.C是暗的,圆环是不等距离的。35、若将牛顿环
16、玻璃夹层中的空气换成水时,干涉环将:(B).变大;.缩小;.不变;.消失。,填空题1、一双缝干涉装置,在空气中观察到相邻明条纹间距为1mm,若将整个装置放置于折射率为4/3的水中,则干涉条纹的间距变为_。,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SS1SS2,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双缝S1、S2,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已知P点处为第三级明条纹,若将整个装置放置于某种透明液体中,P点处变为第四级明纹,则该液体的折射率为n=4/3。,S,S1,S2,P,r1,r2,26,4.用波长为l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如图所示的牛顿环装置,观察从空气膜上下表面反射的光形成的牛顿环若使平凸透镜慢慢地垂直向上移动,从透镜顶点与平面玻璃接
17、触到两者距离为d的移动过程中,移过视场中某固定观察点的条纹数目等于_,27,设光路原长为L2,插入后光路的光程变为:,解:,光程改变2(n-1)e,L2-2e+2ne=L2+2(n-1)e,5.将折射率为1.4的薄膜放入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臂时,由此产生7条条纹的移动.如果实验用光源的波长为589.6nm,则膜厚e=_.,28,6、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M移动0.620mm的过程中,观察到2300条条纹移动,则单色光波长,。,=5391,29,7.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双缝上观察屏上P点到两缝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设双缝和屏之间充满折射率为n的媒质,则P点处二相干光线的光程差为。,解:,光
18、程差=nr2nr1,=n(r2r1),n(r2r1),30,从点光源S1和S2发出的光,到达A点的光程差,解:,因为,A点恰为第四级明纹中心,则:,2(n1)e/,位相差,=(n1)e=4,于是,e=4/(n1),=nee=(n1)e,31,因为P点处为第三级明条纹,由双缝干涉明条纹的条件:=k,k=0,1,2,加强。知,由S1、S2到P点的光程差为:=r2r1=3(1),9.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S1=SS2,用波长为的光照射双缝S1和S2,通过空气后在屏幕E上形成干涉条纹。已知P点处为第三级明条纹,则S1、S2到P点的光程差为3/。若将整个装置放于某种透明液体中,P点为第四级明条纹,则该液体的
19、折射率n=1.33。,解:,将整个装置放于某种透明液体中,由S1、S2到P点的光程差变为:=n(r2r1),又P点为第四级明条纹,则:=n(r2r1)=4(2),(1)(2)联立,解得:n=4/3=1.33,32,10.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地照射到劈尖薄膜上,劈尖薄膜的折射率为n,第二条明纹与第五条明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为。,相邻明(暗)纹对应的厚度差为:,解:,3/(2n2),第二条明纹与第五条明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33,11.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微小的位移。若入射光波长=6289A,当动臂反射镜移动时,干涉条纹移动了2048条,反射镜移动的距离d=。,分析:,反射镜移动d的距离,相干
20、光、的光程差便改变2d,而光程差每改变一个波长的距离,便有一条条纹移过。于是,34,12.已知在迈克耳逊干涉仪中使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在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移动一距离d的过程中,干涉条纹将移动条。,分析:,35,13.光强均为I0的两束相干光相遇而发生于涉时,在相遇区域内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光强是。,14.维纳光驻波实验装置的示意如图。MM为金属反射镜,NN为涂百极薄感光层的玻璃板,MM与NN之间夹角=3.0104rad,与波长为的平面单色光通过NN板垂直入射到MM金属反射镜上。则反射光与入射光在相遇区域形成光驻波,NN板的感光层上形成对应于波腹波节的条纹。实验测得两个相邻的驻波波腹感光点A、B的间距
21、AB=1.0mm,则入射光波的波长为mm.,分析:两个相邻的驻波波腹(或波节)间的距离(沿波线方向的距离)为/2。,即,36,15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间距由d变为d,使屏上原第十级明纹中心变为第五级明纹中心,则d:d=;若在其中一缝后加一透明媒质薄片,使原光线的光程增加2.5,则此时屏中心处为第级纹。答案:1:2;2级;暗纹。16用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第4级暗纹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为_m。答案:1.2m。17当牛顿环干涉装置中的透镜与玻璃之间的空间充以某种液体时,第十个亮纹的直径由变为,则这种液体的折射率。答案:,37,18利用光的干涉可以检验工件质量。将三个直径相近的滚珠放在两块平玻
22、璃之间,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观察到等厚干涉条纹如图a所示。问:(1)滚珠(A,B,C)的直径介于三者中的最大与最小之间。(2)若用手轻压A侧(如图b所示),发现条纹变密,则可以判断A球直径(最大,最小)。(3)若用单色光波长表示三个滚珠的直径之差,则,1)B;(2)最小;,1.汞弧灯发出的光通过一滤光片后照射双缝干涉装置。已知缝间距d=0.60mm,观察屏与双缝相距D=2.5m,并测得相邻明纹间距离x=2.27mm。试计算入射光的波长,并指出属于什么颜色。,绿色。,解:,2.一双缝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15mm,在1.0m远处测得第1级和第10级暗纹之间的间距为36mm。求所用单色光的波长。,
23、解:,由得,计算题,3.使一束水平的氦氖激光器发生的激光(=632.8nm)垂直照射一双缝。在缝后2.0m处的墙上观察到中央明纹和第1级明纹的间隔为14cm.(1)求两缝的间距;(2)在中央条纹以上还能看到几条明纹,解:(1),(2)由于/2。,应取14,即还能看到14条明纹。,按=/2计算,则,(2)证明在很小的区域,相邻明纹的角距离与无关。,4.一束激光斜入射到间距为d的双缝上,入射角为。(1)证明双缝后出现明纹的角度由下式给出:,证:(1)如图所示,透过两条缝的光的光程差为:,(2)当很小时,,上式给出,(它与无关),结果说明:在较小的范围内(一般实验条件大都这样),双缝干涉实验对入射光垂直于缝屏的要求可以降低。,41,原来第7级明纹处由两缝发出的光的程差为r1-r2=7。加玻璃片后此处为零级明纹,光程差为r1-(nt+r2-t)=0。由此二式得:,5.用很薄的玻璃片双缝干涉装置的一条缝上,这时屏上零级条纹移到原来第7级明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的波长=550nm,玻璃片的折射率n=1.58,试求此玻璃片的厚度。,解:设所加玻璃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化住宅小区业主物业服务合同样本
- 长途载重货车租借合同书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防范
- 预售楼盘标准合同文本示例
- 办公用房租赁合同:商务合作新篇章
- 标准公寓租赁合同范本
- 租赁酒店场地合同样本
- 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公示
- 广福花园A19栋5号商业合同签约注意事项
- 钢材供应合同样本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高考复习专题练习专题20函数的基本性质小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学生版+解析)
- 2025年江苏省高职单招《职测》高频必练考试题(附答案)
- 广东省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指导规则】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
- 2025版风力发电机采购合同-环保节能产品协议3篇
- 《胃癌专病队列数据集建设规范要求(征求意见稿)》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二)
- 四川省双流县彭镇初级中学-主题班会-元旦互动游戏【课件】
- DB3705T 07-2023 专属网格工委建设指南
- 《矩阵式组织结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