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的污染防治_第1页
VOCs的污染防治_第2页
VOCs的污染防治_第3页
VOCs的污染防治_第4页
VOCs的污染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OCs的污染一、来源和过程控制(1)在石油精炼和石油化工中,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 设备和管线单元、工艺排气、废气燃烧塔(火炬)、废水处理等工艺产生的包括VOCs在内的废气污染防止技术措施如下1 .对泵、压缩机、阀、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和管线单元,制定泄漏检测和修复(LDAR )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烟、滴、漏现象2 .生产装置排出的包括VOCs工艺的废气应该优先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或不完全)处理过的废气达到标准的紧急情况下的废气排放可以导入燃烧塔,充分燃烧后排出3 .废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VOCs废气经收集处理后排出。(2)在煤

2、炭加工和转化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转化,重点识别调查工艺装置和管线单元容易发生VOCs泄漏的地方,制定防治VOCs泄漏和紧急情况的措施。(3)油类(燃料、溶剂)在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VOCs污染防止技术措施如下1 .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应配备相应的油气收集系统,储油库、加油站应配备相应的油气回收系统2 .油类(燃料、溶剂等)罐采用高效率密封的内(外)浮罐,采用固定顶罐的情况下,优选通过密闭排气系统将含VOCs气体输送到回收设备3 .油类(燃料、溶剂等)的搬运手段(汽车槽车、铁路槽车、油轮等)也可以将装载中排出的VOCs密闭并输送到回收设备,返回油箱,也可以输

3、送到燃气管网。(4)涂料、油墨、粘合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的VOCs污染防止技术措施如下1、鼓励生产和销售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水性型、无有机溶剂型、低有机溶剂型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等2、鼓励采用密闭一体化生产技术,分别收集和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5)涂装、印刷、粘结、工业清洗等含VOCs产品使用中的VOCs污染防止技术措施如下1、鼓励使用环境标志产品认定的环保涂料、油墨、粘合剂、洗涤剂2 .根据涂装技术,鼓励使用水性涂料、高固形涂料、粉体涂料、紫外光硬化(UV )涂料等环保涂料,推广静电涂装、喷淋涂装、辊涂、浸涂等高效涂装技术,尽量避免VOCs的净化、无回收措施的露天涂

4、装作业3、在印刷技术上推进水性油墨的使用,印刷铁罐行业鼓励使用紫外光固化(UV )油墨,出版物印刷行业鼓励使用预涂技术4 .鼓励在人造板、制鞋、皮革制品、包装材料等粘合过程中使用水性型、热熔型等环保粘合剂,在复合膜的生产中普及无溶剂复合和共挤出复合技术淘汰以三氟三氯乙烷、甲基氯仿和四氯化碳为洗涤剂或溶剂的生产技术。 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溶剂应密闭收集,有回收价值的废溶剂应处理再利用,其他废溶剂应妥善处理在含VOCs产品的使用中,必须采取废气收集措施,提高废气收集效率,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和逸散,在回收或处理收集到的废气后达到排放。(6)建筑装饰装修、服装干洗、饮食油烟等生活源的VOCs污染防治技

5、术措施如下1、推进建筑装饰行业使用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建筑涂料、低有机溶剂型木器涂料和粘合剂,逐渐减少有机溶剂型涂料的使用2 .在服装干洗行业,废除了开放式干洗机的生产和使用,推进了具有压缩机冷冻溶剂回收系统的密闭式干洗机的使用,鼓励使用具有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干洗机。3、饮食服务行业提倡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提倡低油烟、低污染、低能源消耗的饮食生活。二、基层管理和综合利用(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鼓励VOCs的再利用,优先鼓励在生产系统内的再利用。(2)对含有高浓度VOCs的废气,优先采用冷凝回收、吸附回收技术进行回收利用,以其他管理技术支持符合标准的排放。(3)对于含有中浓度V

6、OCs的废气,用吸附技术回收有机溶剂,或用催化燃烧和热焚烧技术净化后达到排放。 使用催化燃烧和热焚烧技术净化时,要进行馀热回收利用。(4)对于含有低浓度VOCs的废气,如果有回收价值的话,可以采用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回收有机溶剂后才能达到排出的回收,可以用吸附浓缩燃烧技术、生物技术、吸收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和紫外线高度氧化技术等进行净化后,达到排出量(5)含有有机卤素成分VOCs的废气最好用非焚烧技术处理。(6)恶臭气体污染源可以用生物技术、等离子技术、吸附技术、吸收技术、紫外光高氧化技术或组合技术等进行净化。 净化后的恶臭气体除了要达到排出标准外,还应该采取高度排出等措施,避免麻烦的问题。(7)

7、饮食服务业推进具有油雾回收功能的油烟提取装置的使用,根据规模、场所和气候条件等,使用高效油烟和VOCs净化装置净化后,达到排放量。(严格控制VOCs处理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催化燃烧和热燃烧中产生的硫、氮、氯等无机废气,以及吸附、吸收、凝结、生物等处理中产生的含有机物废水,处理后排出。(九)无法再生的过滤材料、吸附剂和催化剂等净化材料,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固体废弃物管理的规定进行处理。三、鼓励研发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鼓励开发和推进以下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1)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减少VOCs的形成和挥发的清洁生产技术。(2)旋转式分子筛吸附浓缩技术、高效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RCO )和蓄热式热燃烧技术(RTO )、氮循环解吸回收技术、高效羟基强化吸收技术、其他对特定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等。(3)高效吸附材料(如特殊用途活性炭、高强度活性炭纤维、改性疏水分子筛和硅胶等)、催化剂材料(如广域性VOCs氧化催化剂等)、高效生物填料和吸收剂等。(4)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设备。四、运行和监测(1)鼓励企业亲自实施柏美迪康VOCs监测,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监测结果。(2)企业必须建立VOCs管理设施的运行维护规程和总账等日常管理制度,根据流程要求定期进行各种设备、电、自控仪表等的检查维护,确保设施的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