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2025.042025.041.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4个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2.所有题目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中无效。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黑色钢笔或中性笔认真书写。4.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一、积累与运用(36分)榜样并非天生的英雄,而是平凡人中的不平凡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七年级某班同学分小组开展“品读榜样人物,认识多彩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1.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以他们的德行和智慧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第一小组为本次活动整理了以下古诗文名句,请你补充完整。(6分)人物相关古诗文出处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①____。《爱莲说》刘禹锡_______②______,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③______。《逢入京使》韩愈______④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范仲淹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⑤。《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岳飞______⑥______,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五岳祠盟记》2.第二小组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准备工作,请帮助完成以下任务。(9分)(1)请从以下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为新闻板块的主标题,不超过35字。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桂海潮从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三批18位预备航天员中的4名载荷专家之一,也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在两年多时间里,桂海潮又经受了8大类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终于为“上天”做好了万全准备。标题:。(2)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如图)的构成及设计的妙处。(3)请帮第三小组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修改两个书写有误的字。(4分)75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了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榜样。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的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为保家卫国欲血奋战的战斗英雄黄宗德,屡次刷新集装箱装御世界记录的产业工人许振超,坚守为贫困地区人民服务50年承诺的“窑洞医生”路生梅……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4.第四小组走访了多位英雄人物后很有感触,他们写下了一段文字,横线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榜样似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榜样似帆船,带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榜样似火把,带我们黑暗的征途。他们既是的元勋们,也是平凡工作中默默耕耘的普通劳动者们……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地奋斗着,从不追求表面的风光,始终以实干之笔,书写民族奋进的辉煌篇章。也许他们的故事不为人所知,但他们的精神早已化作动力,推动着时代巨轮滚滚向前。榜样脚步,让人生灯塔的光辉,照亮我们逐梦的每一步。A.穿越沥尽心血锲而不舍追寻B.穿越煞费苦心坚持不懈寻觅C.穿过沥尽心血坚持不懈寻觅D.穿过煞费苦心锲而不舍追寻5.第五小组制作的文学文化常识展示卡,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年间的史事。B.文言文中的称谓很丰富,如“孤”是自称,“卿”“大兄”是他称。C.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写的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D.臧克家,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6.在弘扬“榜样”精神座谈会上,第六小组的发言卡片在校对过程中将顺序弄混了,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这种可贵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②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的表现。③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④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⑤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树立了良好的榜样。A.③④⑤②①B.④③⑤①②C.③②⑤④①D.④①⑤②③7.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请结合名著《骆驼祥子》,帮第七小组完成下面两个问题。(8分)(1)作品中曹先生对祥子有哪些正面引导作用?(2)在祥子从“上进青年”沦为“城市垃圾”的堕落过程中,哪些“反面榜样”起了推动作用?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二、阅读与鉴赏(6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8题。(3分)木兰诗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8.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朔气传金柝”中的“朔”指北方。“出郭相扶将”中的“郭”指内城,“扶将”指扶持。“对镜帖花黄”中“帖”同“贴”。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木兰作战的英勇和机智。C.第③段画线句运用反复、排比句式,详写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烘托欢快喜庆的气氛,刻画了全家对木兰奖赏之多的喜悦。D.第④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十分形象地解释出了“伙伴”们的惊讶,同时也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了合情合理的解答。(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9-10题。(7分)题稚川山水戴叔伦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注】戴叔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宦游途中。9.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凉”字既写出触觉感受,又与“苍苍”的视觉描写共同渲染出山水清幽的意境。B.诗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移情于景的手法,将自然山水与乡愁联结,情感真挚动人。C.“行人无限秋风思”化用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与归隐之志。D.诗人发现“青山似故乡”后才触发乡思,却将因果倒置,强化了瞬间情感的冲击力。10.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本诗与李白《峨眉山月歌》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点。(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25分)(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梵天寺木塔钱氏①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②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③,六幕④相联如胠箧⑤。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沈括《梵天寺木塔》)【注释】①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后文的钱帅,是他的后嗣。②喻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③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④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⑤肱篋(qūqiè):打开的箱子。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但微颔之颔:(2)徐以杓酌油沥之徐:(3)乃以瓦布之乃:(4)人履其板履: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13.对甲文内容和写法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借事说理。既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又告诉我们即使有本领也不能自傲。B.文章描写手法多样。采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使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C.文章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箭术高超,自命不凡;卖油翁技艺娴熟,从容不迫。D.文章内容详略得当。详写陈尧咨在家圃射箭的情形,略写卖油翁演示沥油的过程。14.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涂在答题卡。每答对一处给1分,作答超过三处不给分。此易A耳B但逐C层布D板讫E便实F钉之G则不动矣。15.谈谈你对甲文“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笑”字的理解。16.乙文是用什么方法刻画喻皓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回答。(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2分)邓稼先(节选)【甲】邓稼先与奥本海默①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②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③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④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⑤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⑥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⑦“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⑧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⑨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⑩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乙】“我不能走”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在那里时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②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③“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④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⑤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⑥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年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17.对选文【甲】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⑤段赞扬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品质,作者认为一个“纯”字最能概括他的品格,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高敬意。B.邓稼先和奥本海默都有骄人的才华和能力,但很多人不喜欢奥本海默,邓稼先却得到了人民的绝对信任,其原因是两人国籍的不同。C.“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句中的“要”字表现了邓稼先一生光明磊落、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默默无闻的崇高品质。D.作者将奥本海默与邓稼先放在民族大背景下进行对比描写,旨在更生动形象地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18.对【乙】文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深处,增加文章的厚重感。B.暗示科研工作者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C.正面描写邓稼先精神的伟大,赞扬他为国献身的品质。D.引用此文有寄托哀思的作用——诵文思人,恍若眼前。19.结尾处选摘了五四时代一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7分)一树楝花开林丽珍①“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走在乡村,一树树的楝花,安静地绽放在农家院前。淡紫碎花,悠悠飘落,岁月静好,让人流连。②记忆深处那段美好时光,也与楝花有关。幼时,外婆家门前也有一棵苦楝树。苦楝树太高,长出的花太小,我不大喜欢它。但这棵树长得好,外婆说,这树好种,因为苦,不招虫,鸟也不吃它的花和果。它秀丽玲珑的叶片,如剪纸般青翠均匀。那质地致密的树干树枝,总是清清爽爽,远看如同一把撑开的绿伞。③暮春时节,楝花纷纷扬扬地开了。我还没上学,有着辽阔无垠的自由和快乐。楝花盛开时,我和表妹每天在树下玩,抓子儿、跳飞机、翻花绳……只有外公外婆总在忙活。外公是个木匠,他总在琢磨着那一根根木头。外婆呢,洗衣服、砍柴等,一刻也不闲着。我们玩累了,就央求外婆讲故事,还要她编蜻蜓。外婆说,她会编一个新娘。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⑤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⑥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年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17.对选文【甲】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⑤段赞扬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品质,作者认为一个“纯”字最能概括他的品格,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高敬意。B.邓稼先和奥本海默都有骄人的才华和能力,但很多人不喜欢奥本海默,邓稼先却得到了人民的绝对信任,其原因是两人国籍的不同。C.“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句中的“要”字表现了邓稼先一生光明磊落、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默默无闻的崇高品质。D.作者将奥本海默与邓稼先放在民族大背景下进行对比描写,旨在更生动形象地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18.对【乙】文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深处,增加文章的厚重感。B.暗示科研工作者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C.正面描写邓稼先精神的伟大,赞扬他为国献身的品质。D.引用此文有寄托哀思的作用——诵文思人,恍若眼前。19.结尾处选摘了五四时代一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7分)一树楝花开林丽珍①“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走在乡村,一树树的楝花,安静地绽放在农家院前。淡紫碎花,悠悠飘落,岁月静好,让人流连。②记忆深处那段美好时光,也与楝花有关。幼时,外婆家门前也有一棵苦楝树。苦楝树太高,长出的花太小,我不大喜欢它。但这棵树长得好,外婆说,这树好种,因为苦,不招虫,鸟也不吃它的花和果。它秀丽玲珑的叶片,如剪纸般青翠均匀。那质地致密的树干树枝,总是清清爽爽,远看如同一把撑开的绿伞。③暮春时节,楝花纷纷扬扬地开了。我还没上学,有着辽阔无垠的自由和快乐。楝花盛开时,我和表妹每天在树下玩,抓子儿、跳飞机、翻花绳……只有外公外婆总在忙活。外公是个木匠,他总在琢磨着那一根根木头。外婆呢,洗衣服、砍柴等,一刻也不闲着。我们玩累了,就央求外婆讲故事,还要她编蜻蜓。外婆说,她会编一个新娘。④“新娘美吗?”我们睁大了眼睛。“美呀!发髻上插着花。”恰逢微风拂过,淡紫色的小花朵儿飘下来,落到外婆花白的头发上,温柔淡雅,煞是好看。⑤表妹大呼:“噢!我知道了,是像外婆这样漂亮的新娘!”此话一出,外公逗乐般应道:“你外婆年轻时,美得赛过花儿呐!”外婆笑得前俯后仰,两颊泛起了红晕。⑥随后我们从外婆口中得知,这棵苦楝树是外公外婆结婚之初建房子时种下的,它见证了外公外婆白手起家、携手并肩的几十年。“这棵树年年都开花,年年都开得好。”外婆高兴地说。我才抬头,发现楝花也有别样的美。细碎的花朵儿,聚集一齐开放时,纷繁而热烈,静谧又震撼,满树紫白相间,密密匝匝,美得如诗如画。⑦秋天,苦楝树结籽了。一簇簇的苦楝籽,由青变黄,像一个个金铃,成串成串地挂在树枝上,在秋阳的映照下熠熠闪亮,分外耀眼。地上的苦楝籽,不计其数。我把苦楝籽带到学校,卖给同学们,一毛钱五粒。男孩子玩弹弓,又圆又硬的苦楝籽是最好的"子弹"。女孩子呢,我对她们说:“这个苦楝种子,能种出一棵美丽的花树来。”没想到这“生意”不错,我赚了整整五块钱!⑧外婆知道后,把我叫到跟前。她端坐着,两手放在藤椅上,神色严肃,然后问道:“你拿苦楝籽去卖钱了,是不是?”我不曾见过外婆这样,便一句话也不敢说,只是低着头。良久,外婆才说:“树虽然是我们种的,但大家都能欣赏。要是不分享,那还算什么美?”⑨又一季的楝花开过后,我要去上学了。那时的乡村学校,教室里的凳子要由学生自带。外公买来苦楝木材,又锯又刨,给我打了一张崭新的凳子。这张凳子高矮适中,表面光滑,还自带淡淡的清香。外公说苦楝木轻,做凳子好拿不费劲,正适合我。他又语重心长地说:“苦楝,苦练,求学不怕苦练,才能成大器。”我听了,心中又欢喜,又备受鼓舞。上二年级后,学校购买了全新桌椅,我的苦楝凳子便闲置了。但我一直记得外公说的“苦练”,读书向来都很刻苦。⑩小学毕业后,我和表妹都离开了家乡。彼时外公已去世,外婆一人守着老屋,陪伴她的只有庭院前那棵苦楝树。每逢放假,我就回去看她,她都是满脸欣慰的笑容,常对我说起“你小时候……”。在外婆的回忆与叙述中,美好记忆便一幕幕铺展开来。我却未察觉,外婆已垂垂老矣。最后一次告别外婆时,楝花开得正盛,她一只手扶着树干,一只手向我挥别。我回头望见外婆与楝树伫立着,她的笑容一如灿烂绽放的楝花,我永远也忘不了。⑪后来,老屋拆了,因乡村新规划,那棵苦楝树也被砍掉了。从别后,忆相逢。纵然岁月老去,而记忆常新,那一树楝花,年年开在我心中。2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小时候不喜欢苦楝树是因为它太高,花太小。B.外婆用苦楝籽赚了五块钱后,教导作者要懂得分享。C.外公做的苦楝凳子,让作者一直记得“苦练”的道理。D.老屋拆除,苦楝树被砍,但楝花永远开在作者心中。21.请简要概括文中围绕苦楝树写了哪几件事?22.文章开头有“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这一诗句,请分析将其放在首段的作用。23.文章结尾说“那一树楝花,年年开在我心中”,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三、写作(50分)24.请从下列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1)毛毛虫问蝴蝶:“怎么才能成为一只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敢于冲破束缚你的安全而温暖的茧。”有些时候我们不是因为难就不敢做,而是不敢做才变得难了。成长中,我们也会碰到束缚我们的“茧”,但只要凭借勇气、自信、坚强、家人的陪伴、朋友的鼓励、老师的指导……我们一定能冲出束缚,破茧成蝶!请以“让我走出困境”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②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借助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2)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乡愁;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的树叶,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请以“物微情浓”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②抓住细节————真实、典型、生动;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36分)1.【答案】①濯清涟而不妖②无丝竹之乱耳③凭君传语报平安④杨花榆荚无才思⑤后天下之乐而乐⑥蓄锐待敌【评分】共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2.【答案】(1)示例:第三批航天员桂海潮将作为首位载荷专家执行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评分】关键词“第三批航天员桂海潮”“首位载荷专家”“神舟十六号”一个1分,大意不对可酌情扣1分,共3分。【答案】(2)示例: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整体由创意图案和“中国载人航天”几个大字构成。②图案部分是由舱体与太阳能板构成的空间站外形,体现航天特色。③图案融入“中国”的“中”字书法字体,彰显中华民族腾飞的力量。④图案尾部如同火箭腾空时刺破苍穹的烈焰,体现出豪迈拼搏的航天精神。⑤图案整体设计成一只展翅翱翔的鲲鹏,蕴含逾越天际、志存高远的自信。【评分】每点2分,答出以上任意3点即可,共6分。3.【答案】①xiè②juān③欲浴④御卸【评分】共4分。拼音2分,书写有误的字每找出一处并修改正确1分,修改错误不给分。4.【答案】A【评分】3分。5.【答案】D【评分】3分。6.【答案】C【评分】3分。7.【答案】(1)答案示例:曹先生作为知识分子,为人正直、思想进步,对祥子平等相待,是祥子心中“圣人”般的存在;他提供稳定的包月工作,并在祥子被孙侦探敲诈后收留他,展现了善良与责任感,这种正直的品质成为祥子在黑暗社会中坚持道德底线的精神支撑。【评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答案】(2)答案示例:①刘四爷的剥削与冷漠。刘四爷作为车厂老板,唯利是图、压榨车夫,其自私自利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祥子。例如,他反对虎妞与祥子的婚姻,迫使祥子认清底层劳动者在阶级压迫下的无能为力。②虎妞的病态控制欲。虎妞以欺骗手段与祥子结合,用物质诱惑和情感绑架扭曲祥子对婚姻的认知,她的强势与享乐主义使样子丧失自主性,加速其精神崩溃。③二强子与小福子的悲剧。二强子酗酒卖女、小福子被迫为娼,这些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成为祥子对“努力无用”的印证。他们的堕落使祥子逐渐接受“及时行乐”的生存哲学。④社会环境的集体沉沦。其他车夫如老马、小马的贫病交加,以及兵痞、侦探的欺压,共同构成“恶”的群体画像,消解祥子对道德与奋斗的信念。【评分】共4分,以上四方面答出任意一个方面,意思对即可。二、(64分)8.【答案】D【评分】3分。9.【答案】C【评分】3分。10.【答案】相同点: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物触发情感。比如:戴诗中“隔水青山似故乡”以青山的相似性引发乡愁,李诗中“思君不见下渝州”借江月与行舟的分离暗喻离愁。不同点示例:戴诗运用移情于景手法,将主观乡思投射到青山(“似故乡”),情感含蓄而深沉;李诗通过动作描写(“下渝州”)直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情感更显飘逸洒脱。【评分】相同点2分,不同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1)点头(2)慢慢地(3)于是(4)踩,踏【评分】每词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1)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2)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评分】(1)句2分,(2)句3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D【评分】3分。14.【答案】BEG【评分】共3分,每选对1处得1分,作答超过3处不得分15.【答案】一方面,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及其所说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陈尧咨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6.【答案】(1)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写出了喻皓的胸有成竹。(2)运用侧面描写手法。“人皆伏其精练”,通一过人们对喻皓的赞扬等侧面出了他的技艺高超。(3)运用对比和衬托手法。用匠师的无能与喻皓的轻松解决形成对比,反衬喻皓的技艺精湛。【评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燥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源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全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17.【答案】B【评分】3分。18.【答案】C【评分】3分19.【答案】引用歌词,将邓稼先的贡献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