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文学象征的含义 - 朱松苗_第1页
(4.4.1)文学象征的含义 - 朱松苗_第2页
(4.4.1)文学象征的含义 - 朱松苗_第3页
(4.4.1)文学象征的含义 - 朱松苗_第4页
(4.4.1)文学象征的含义 - 朱松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象征第四章运城学院朱松苗文学概论文学象征文学意境——抒情性文学——抒情文学典型——叙事性文学——叙事文学象征——象征性文学——表意文学象征(一)文学象征的含义(二)文学象征的特征(三)文学象征的分类文学象征(一)文学象征的含义

黑格尔在《美学》中把艺术分为三种: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认为象征型艺术是人类早期阶段的艺术,是“艺术的开始”,或者“艺术前的艺术”。诗缘情文学象征

文学象征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诗缘情文学象征(二)文学象征的特征

1、哲理性

2、暗示性

3、荒诞性

4、多义性诗缘情文学象征1、哲理性——文学象征的本质特征

象征型文学中的文学形象就其本质而言是“表意之象”,它既不是用来抒情,也不是用来叙事,而是用来表意的——即用文学形象来表达哲理和观念。“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文学象征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文学象征

《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餬口;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锺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文学象征

《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敢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庄子·山木》文学象征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山木》文学象征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庄子·山木》文学象征

2、暗示性——文学象征的表现特征

文学象征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它是要启示人们透过表层形象去思索、领悟更深远的意义和观念。文学象征狙公赋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