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霍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炉霍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炉霍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炉霍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炉霍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炉霍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一、神奇小帮手。1.170×5积的末尾有______个0,250×4积的末尾有______个0。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____).3.填一填。(1)超市在公园的(________)面;邮局在公园的(________)面。(2)小红家在学校的(________)方向;学校在小红家的(________)方向。(3)从小亮家到商场,可以先向(________)走到学校,再向(________)走到商场。4.985÷9的商是(________)位数,75×55的积是(________)位数。5.分别说出他们的生日是几月几日。(1)小芳说:“我的生日是国庆节的前两天。”(______)(2)小强说:“我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四天。”(______)(3)小丽说:“我的生日是第三季度的最后一天。”(______)6.三(1)班有45人,喜欢吃西瓜的有25人,喜欢吃苹果的有24人,既喜欢吃西瓜,又喜欢吃苹果的有(______)人。7.150×5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150×6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8.△÷4=128……□,□里最大填(________),这时△是(________)。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9.小明的爸爸出生于1971年2月29日.(_________)10.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_______)11.10.895精确到百分位是10.90。(____)12.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有2个1,那么它们的积的末尾至少应有4个1.(______)1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会扩大4倍。(________)14.34×11=340+34。(________)15.75×80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______)16.图形旋转时,它的位置、方向、大小都发生了变化.(______)17.从上午8时到下午3时共经过7小时.(____)18.平行四边形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________)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一辆汽车3分钟行驶27千米,那么算式“”表示()。A.每行驶1千米所用的平均时间 B.行驶完全程用的时间C.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 D.平均每分钟行的千米数20.下面年份不是闰年的是()A.1984B.1990C.2000D.200821.在1~100这一百个数中,数字1出现了()次.A.11 B.20 C.21 D.2222.一个水龙头,1分钟滴水50克,1小时滴水().A.50千克 B.500千克 C.3千克23.下面三组图形中,()组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24.在和中(单位:厘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长相等B.面积相等C.周长和面积都相等25.属于平移现象的是()。A.电车前行 B.晃呼啦圈 C.风扇转动26.下面各题中,得数末尾没有0的是()。A.75×24 B.143+237 C.210÷627.从241里连续减去()个4,结果是1.A.60 B.61 C.1928.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A.周长大 B.面积大 C.相等 D.不能比较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29.直接写得数.48÷2=70×40=320÷4=2.3+5.4=50×12=1.2-0.7=812÷9≈402÷8≈30.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56×34=38×40=※85×79=68×70=31.计算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1)(2)五、操作题。32.下面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六、解决问题33.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4.市民广场用一批花美化环境,有800盆花,其中一串红占总数的,郁金香占总数的.一串红和郁金香各用了多少盆花?35.一座高架桥从头到尾(不包括引桥)共长1749米,两头都有桥墩,每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都是75米,每个桥墩刚好1米宽。这座高架桥共有多少个桥墩?36.小明打算买一个3.5元的笔记本和一支6.6元的钢笔,10元钱够吗?37.一条绳子围篱笆用去7.8米,还剩5.6米。这条绳子原来有多长?

参考答案一、神奇小帮手。1、13【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分别求出170×5和250×4的积,再解答积的末尾有几个0。【详解】170×5=850850的末尾有1个0,所以170×5积的末尾有1个0;250×4=10001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250×4积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1;3。【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9990【详解】略3、南东西南东北西北西【分析】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超市在公园的南面;邮局在公园的东面。(2)小红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学校在小红家的东北方向。(3)从小亮家到商场,可以先向西北走到学校,再向西走到商场。故答案为:南;东;西南;东北;西北;西。【点睛】本题考查方向的辨别。先找到一个观测点,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进行判断。4、三四【分析】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除数一样大,所以商是三位数;75×55计算出结果再判断积的位数。【详解】985÷9的商是三位数;75×55=4125所以75×55的积是四位数。故答案为:三;四【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点,判断商的位数一般结合被除数的最高位和除数的大小即可得出。5、9月29日12月28日9月30日【分析】(1)国庆节是十月一日,它的前一月是9月,9月是小月,由此算出国庆节前两天即可;(2)一年的最后一天是12月31日,由此数出倒数第四天即可;(3)第三季度包括7、8、9月,最后一个月是9月,9月是小月,由此得出最后一天。【详解】(1)小芳说:“我的生日是国庆节的前两天。”(9月29日)(2)小强说:“我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四天。”(12月28日)(3)小丽说:“我的生日是第三季度的最后一天。”(9月30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的知识: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1、3、5、7、8、10、12月,大月每月31天,4个小月:4、6、9、11月,小月每月30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全年可分四个季度,一至三月为第一季度,四至六月为第二季度,七至九月为第三季度,十至十二月为第四季度。6、4【分析】喜欢吃西瓜和喜欢吃苹果的一共有25+24人,比三(1)班总人数多25+24-4人,多出来的人数就是既喜欢吃西瓜,又喜欢吃苹果的人数。【详解】25+24-45=49-45=4(人)所以既喜欢吃西瓜,又喜欢吃苹果的有4人。故答案为:4。【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多出来的人数就是既喜欢吃西瓜,又喜欢吃苹果的人数。7、23【分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分别求出算式150×50和150×60的积,再进行解答。【详解】150×50=7500,积的末尾有2个0;150×60=9000,积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需熟练掌握。8、3515【分析】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特点进行解答即可,先确定出余数,然后根据△=128×4+□求出被除数。【详解】因为余数不能大于除数,所以□可以是1,2,3,所以最大只能是3。△=128×4+□=512+3=515故答案为:3;515。【点睛】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余数小于除数。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9、×【详解】略10、×【分析】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运用假设的方法进行解答,假设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4厘米,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我们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进而判断.【详解】(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8×4=32(平方厘米);(2)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7×5=35(平方厘米);第(2)长方形的面积大于第(1)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原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1、√【解析】略12、√【详解】略13、√【分析】积的变化规律:(1)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倍数,那么积不变。【详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会扩大4倍。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4、√【分析】34×11先将11看成(10+1),然后按照乘法分配律将括号展开即可。【详解】34×11=34×(10+1)=34×10+34×1=340+34故判断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15、×【分析】根据整数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法则可知:在计算75×80时,可先计算75×8,然后在乘得的积后面将两个因数后面的零加上,由于75×8=600,600后再加上原来两个因数后面的零即为6000,即“75×80”的积末尾有3个0。【详解】由于75×8=600,则75×80=6000,即“75×80”的积末尾有3个0。题干说法错误。所以判断错误。【点睛】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16、×【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作图形的旋转,据旋转特征作答。【详解】图形旋转时,位置,方向都会发生变化,但是大小不变。故答案为:×【点睛】考查了对图形旋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17、√【解析】略18、×【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平行四边形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说法错误,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及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D【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27千米是路程,3分钟是时间,27÷3表示的是汽车的速度即平均每分钟行的千米数,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27÷3表示的是平均每分钟行的千米数,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牢记:路程÷时间=速度是解题的关键。20、B【解析】略21、C【详解】1~9中,数字1出现了1次;10~19中,1出现了11次;20~99中,1出现了1×8=8次,再加上100百位上的1,共出现了1+11+8+1=21次.解:1~9中,数字1出现了1次;10~19中,1出现了11次;20~90中,1出现了1×8=8次;100:1次.共出现了1+11+8+1=21次.故选C.22、C【解析】1小时=60分.50×60=3000(克)3000克=3千克.答:1小时滴水3千克.故选C.23、B【解析】略24、A【分析】将第一个图形通过移线补形,变为一个和右边一样的长方形,故它们的周长相等,但是左边的图形明显比右边的图形面积缺一小块,故面积不相等。【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但是面积不相等。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面积和周长的理解与认识,其中需要掌握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5、A【分析】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详解】电车前行是沿直线运动,是平移现象;晃呼啦圈、风扇转动是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是旋转现象。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特征的掌握和灵活运用。26、C【分析】要确定哪个算式末尾没有0,需要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判断即可。【详解】A.75×24=1800B.143+237=380C.210÷6=35所以算式210÷6的得数末尾没有0;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此题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判断选项。27、A【详解】略28、D【解析】略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29、242800807.76000.59050【详解】略30、1904;1520;6715;4760【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因数的个位数字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字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即可。两位数乘整十数,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非0数,再给所得积末尾加上1个0即可。【详解】※56×34=190438×40=1520※85×79=671568×70=4760验算:验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们对乘法竖式的掌握情况。31、(1)44cm2(2)80m2【详解】(1)11×4=44(cm2)(2)12×12-8×8=80(m2)五、操作题。32、【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连线。【详解】【点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