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西双版纳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一、常识判断(共15题)1.西双版纳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A.广西壮族自治区B.云南省C.贵州省D.四川省答案:B。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2.以下哪种动物不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常见的动物?()A.东北虎B.亚洲象C.绿孔雀D.长臂猿答案:A。东北虎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亚洲象、绿孔雀、长臂猿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常见动物。3.西双版纳主要的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B.傣族C.回族D.维吾尔族答案:B。西双版纳以傣族为主体民族,有浓郁的傣族文化。4.下列属于西双版纳特色美食的是()。A.热干面B.手抓饼C.香茅草烤鱼D.煎饼果子答案:C。香茅草烤鱼是西双版纳极具特色的美食,热干面是武汉特色,手抓饼和煎饼果子不属于西双版纳特色。5.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分布在(),西双版纳的雨林是其延伸。A.非洲刚果河流域B.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C.东南亚地区D.澳大利亚北部答案:B。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西双版纳的雨林是其延伸部分。6.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A。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7.傣族的传统节日是()。A.泼水节B.火把节C.那达慕大会D.开斋节答案:A。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节日,开斋节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节日。8.西双版纳的植被类型主要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和季雨林D.寒温带针叶林答案:C。西双版纳有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植被类型。9.以下关于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B.以雪山、冰川景观为主C.有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D.可以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答案:B。西双版纳地处热带,没有雪山、冰川景观,其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和热带雨林景观为主。10.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不包括()。A.地理位置优越B.丰富的动植物资源C.交通极其发达,可直达世界各地D.多样的民族风情答案:C。西双版纳交通并非极其发达且不能直达世界各地,其发展旅游业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优越、丰富动植物资源和多样民族风情。11.下列关于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高原为主B.河流稀少C.土壤贫瘠D.生物种类繁多答案:D。西双版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众多,土壤肥沃,生物种类繁多。12.傣族的传统建筑是()。A.窑洞B.竹楼C.蒙古包D.四合院答案:B。傣族传统建筑是竹楼,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民居,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民居,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13.西双版纳在我国的地理位置是()。A.东部沿海B.西北内陆C.南部边疆D.北部边境答案:C。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14.下列哪种植物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标志性植物?()A.银杏B.水杉C.望天树D.珙桐答案:C。望天树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标志性植物,银杏、水杉、珙桐不是其标志性植物。15.西双版纳与老挝、()接壤。A.缅甸B.越南C.柬埔寨D.泰国答案:A。西双版纳与老挝、缅甸接壤。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西双版纳那()的热带雨林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A.别具一格B.独一无二C.独树一帜D.别开生面答案:A。“别具一格”意思是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可形容热带雨林景观独特的风格;“独一无二”强调唯一性;“独树一帜”侧重于自成一家;“别开生面”多形容新局面、新形式。这里用“别具一格”合适。2.傣族人民用他们的热情和智慧,()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A.创造B.制造C.建造D.营造答案:A。“创造”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与“民族文化”搭配恰当;“制造”一般用于具体物品;“建造”多与建筑物搭配;“营造”主要指有计划、有目的地造。3.西双版纳的旅游旺季,大街小巷(),热闹非凡。A.车水马龙B.门可罗雀C.万人空巷D.熙熙攘攘答案:D。“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符合旅游旺季大街小巷的热闹场景;“车水马龙”侧重车马多;“门可罗雀”表示冷清;“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4.虽然西双版纳距离城市的喧嚣很远,但它()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吸引着人们。A.朴实无华B.原汁原味C.返璞归真D.一清二白答案:C。“返璞归真”指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这里形容西双版纳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很合适;“朴实无华”强调质朴不华丽;“原汁原味”强调事物本来的味道;“一清二白”形容十分清白。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使我开阔了眼界。B.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C.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傣族人民的优良传统。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答案:B。A项“通过……使”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C项应先“继承”再“发扬”,语序不当;D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是“提高”。6.“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它象征着()和幸福。”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吉祥B.吉利C.祥瑞D.平安答案:A。“吉祥”指幸运、吉利,常与“幸福”搭配,用来形容节日的寓意;“吉利”侧重于顺利;“祥瑞”多表示吉祥的征兆;“平安”强调没有危险。7.对“西双版纳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的民族文化、自然风光都让人陶醉。”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双版纳只有民族文化有魅力B.西双版纳只有自然风光有魅力C.西双版纳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都有魅力D.西双版纳的魅力只在于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答案:C。句子明确指出西双版纳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都让人陶醉,说明二者都有魅力。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大自然()的宝库,这里()着许多珍稀的动植物。A.赐予蕴藏B.给予埋藏C.赋予珍藏D.授予蕴含答案:A。“赐予”指常指尊长把财物、封号或称号等给予晚辈或下属,大自然给予热带雨林的可说是“赐予”;“蕴藏”指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与“珍稀动植物”搭配合适。“给予”较普通;“埋藏”一般指埋在地下;“珍藏”多用于收藏珍贵物品;“授予”多用于正式的荣誉等。“蕴含”侧重于包含某种道理等。9.下列词语中,与“神秘莫测”意思最接近的是()A.一目了然B.高深莫测C.显而易见D.通俗易懂答案:B。“神秘莫测”形容非常神秘,难以推测,“高深莫测”意思是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二者意思接近;“一目了然”“显而易见”“通俗易懂”都表示容易看清、理解。10.“西双版纳的美景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人们眼前。”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展现B.展示C.呈现D.显现答案:C。“呈现”指显出、露出,强调自然地出现,“美景呈现眼前”搭配自然;“展现”侧重于展示出来给人看;“展示”有故意摆出来让人看的意思;“显现”强调由隐到显。1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绿色迷宫。B.傣族姑娘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C.那瀑布犹如一条白练从山上直泻而下。D.他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答案:D。A、B、C项都是比喻,把热带雨林比作绿色迷宫,歌声比作百灵鸟,瀑布比作白练;D项是把人比作热锅上的蚂蚁,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地表现出焦急的程度。12.“在西双版纳的日子里,我()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经历B.经过C.经验D.经受答案:A。“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经历事情”搭配恰当;“经过”强调过程;“经验”是名词;“经受”侧重于承受、忍受。13.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在不断发展,它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还促进了文化交流。”这句话概括最准确的是()A.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带动经济B.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C.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作用D.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迅速答案:C。句子既提到了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又提到了促进文化交流,全面概括就是旅游业发展的作用。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傣簇B.热代雨林C.泼乏节D.魅力答案:D。A项“傣簇”应是“傣族”;B项“热代雨林”应是“热带雨林”;C项“泼乏节”应是“泼水节”。15.“西双版纳的夜晚,月光()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照耀B.照射C.映射D.闪耀答案:A。“照耀”强调光线强烈地照射,“月光照耀大地”是常用搭配;“照射”比较普通;“映射”侧重于映照;“闪耀”指光彩耀眼。三、判断推理(共15题)1.所有去西双版纳旅游的人都喜欢热带雨林景观。小李喜欢热带雨林景观,所以小李去西双版纳旅游了。以下哪项推理方式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A.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小张是学生,所以小张要学习。B.所有会跳舞的人都有音乐细胞。小王有音乐细胞,所以小王会跳舞。C.所有的鸟都会飞。企鹅是鸟,所以企鹅会飞。D.所有的医生都穿白大褂。小赵穿白大褂,所以小赵是医生。答案:B。题干推理形式为:去西双版纳旅游→喜欢热带雨林景观,小李喜欢热带雨林景观,得出小李去西双版纳旅游,是“肯后推肯前”。B项推理形式为:会跳舞→有音乐细胞,小王有音乐细胞,得出小王会跳舞,也是“肯后推肯前”,与题干推理方式相似。A项是“肯前推肯后”;C项推理存在逻辑错误,企鹅不会飞,但推理形式是“肯前推肯后”;D项推理形式与题干类似,但“医生穿白大褂”和“去西双版纳旅游和喜欢热带雨林景观”的逻辑联系紧密程度不如B项中“会跳舞和有音乐细胞”紧密,B项更优。2.西双版纳有很多珍稀动物,大象是珍稀动物,所以大象是西双版纳的。这个推理()A.正确,因为大象确实可能在西双版纳B.错误,这是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C.正确,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D.错误,这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答案:B。题干中前一个“珍稀动物”是集合概念,指西双版纳的珍稀动物群体,后一个“珍稀动物”是个体概念,指大象本身是珍稀动物这一属性,属于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3.如果去西双版纳旅游,那么可以看到亚洲象。小张去西双版纳旅游了,所以小张看到亚洲象了。这个推理()A.有效,因为满足“肯前必肯后”的逻辑规则B.无效,因为即使去了西双版纳也不一定能看到亚洲象C.有效,因为亚洲象是西双版纳特有的D.无效,这是“否后推否前”的错误推理答案:B。“去西双版纳旅游→可以看到亚洲象”,小张去西双版纳旅游了是“肯前”,但实际上去了西双版纳也不一定就能看到亚洲象,“可以看到亚洲象”不是必然成立的,所以该推理无效。4.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西双版纳的旅游业主要依赖热带雨林景观”这一观点?()A.西双版纳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B.热带雨林景观在其他地方也有C.很多游客是冲着热带雨林景观来西双版纳的D.近年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景观遭到一定破坏,但旅游业仍在发展答案:D。论点是西双版纳的旅游业主要依赖热带雨林景观。D项指出近年来热带雨林景观遭到一定破坏,但旅游业仍在发展,说明旅游业并不完全依赖热带雨林景观,直接削弱了论点;A项提到还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不确定旅游业是否主要依赖热带雨林景观;B项其他地方有热带雨林景观与西双版纳旅游业是否主要依赖它无关;C项很多游客冲着热带雨林景观来,加强了论点。5.甲:西双版纳的水果很香甜。乙:我不这么认为,我上次去西双版纳吃的水果就不甜。乙的反驳()A.合理,因为他有亲身经历B.不合理,因为他的经历不具有代表性C.合理,因为他的感受是真实的D.不合理,因为水果甜不甜不能用个人感受判断答案:B。甲说的是西双版纳的水果整体很香甜,乙仅以自己上次去吃的水果不甜来反驳,他的经历只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不能以此否定整体情况,所以乙的反驳不合理。6.西双版纳的旅游景区分为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如果一个景区是自然景区,那么它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果一个景区是人文景区,那么它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某景区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那么这个景区()A.一定是自然景区B.一定是人文景区C.既是自然景区又是人文景区D.无法确定是自然景区还是人文景区答案:D。根据条件,自然景区→有美丽自然风光,人文景区→有独特民族文化。某景区既有美丽自然风光又有独特民族文化,“有美丽自然风光”是对“自然景区→有美丽自然风光”的肯后,“有独特民族文化”是对“人文景区→有独特民族文化”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无法确定该景区是自然景区还是人文景区。7.所有去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的人都穿着傣族服饰。小吴穿着傣族服饰,所以小吴去参加泼水节了。这个推理()A.正确,符合逻辑规则B.错误,这是“肯后推肯前”的错误推理C.正确,因为泼水节和傣族服饰有必然联系D.错误,这是“否前推否后”的错误推理答案:B。推理形式为:去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穿着傣族服饰,小吴穿着傣族服饰是“肯后”,得出小吴去参加泼水节是“肯后推肯前”,推理错误。8.以下哪项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和民族文化都是其旅游的重要吸引力”意思最接近?()A.西双版纳的旅游吸引力只有热带雨林和民族文化B.热带雨林和民族文化是西双版纳旅游吸引力的一部分C.西双版纳的旅游吸引力主要是热带雨林和民族文化D.热带雨林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的旅游吸引力答案:D。题干表达的是热带雨林和民族文化共同成为西双版纳旅游的重要吸引力,D项意思与之最接近;A项“只有”说法太绝对;B项“一部分”没有体现出“重要”;C项“主要”不准确,题干没强调主要是这两者。9.如果加强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那么旅游环境会得到改善。现在旅游环境没有得到改善,所以()A.没有加强对热带雨林的保护B.加强了对热带雨林的保护C.可能加强了对热带雨林的保护D.无法确定是否加强了对热带雨林的保护答案:A。根据“加强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旅游环境会得到改善”,现在旅游环境没有得到改善是“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出没有加强对热带雨林的保护。10.甲说:“西双版纳的旅游旺季在夏季。”乙说:“不对,西双版纳的旅游旺季在冬季。”丙说:“你们都错了,西双版纳的旅游旺季在春秋季。”已知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对,那么()A.甲说的对B.乙说的对C.丙说的对D.无法确定谁对答案:B。甲、乙、丙三人的说法相互矛盾,因为只有一人说的对,而西双版纳旅游旺季通常在冬季,所以乙说的对。11.西双版纳的酒店分为高档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如果住高档酒店,那么价格较高;如果住经济型酒店,那么设施相对简单。小李住的酒店价格不高,所以小李住的是()A.高档酒店B.经济型酒店C.无法确定D.既不是高档酒店也不是经济型酒店答案:B。根据“住高档酒店→价格较高”,小李住的酒店价格不高是“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出小李不住高档酒店,那么小李住的就是经济型酒店。12.以下哪项能支持“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对当地就业有很大促进作用”这一观点?()A.西双版纳有很多旅游景点B.很多外地游客来西双版纳旅游C.西双版纳的旅游相关行业雇佣了大量当地居民D.西双版纳的旅游收入逐年增加答案:C。论点是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对当地就业有很大促进作用。C项指出旅游相关行业雇佣了大量当地居民,直接说明了旅游业促进了当地就业,支持了论点;A项旅游景点多与就业无关;B项外地游客多不能直接说明对当地就业的促进作用;D项旅游收入增加与就业没有直接关联。13.某旅行社推出西双版纳旅游套餐,包含自然景观游和民族文化体验游。如果选择自然景观游,就不能选择民族文化体验游。小王选择了民族文化体验游,所以()A.小王不能选择自然景观游B.小王可以选择自然景观游C.小王可能选择自然景观游D.无法确定小王是否能选择自然景观游答案:A。根据“选择自然景观游→不能选择民族文化体验游”,小王选择了民族文化体验游是“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出小王不能选择自然景观游。14.有人说:“西双版纳的美食都很辣。”以下哪项最能反驳这一说法?()A.我在西双版纳吃过不辣的美食B.西双版纳有很多种美食C.很多人喜欢吃西双版纳的辣美食D.西双版纳的美食以辣为主答案:A。论点是西双版纳的美食都很辣,A项指出自己在西双版纳吃过不辣的美食,直接反驳了论点;B项美食种类多与是否都辣无关;C项很多人喜欢吃辣美食不能说明美食都辣;D项以辣为主也不能说明都辣。15.如果去西双版纳旅游,需要做好防晒措施。小张没有做好防晒措施,所以()A.小张去西双版纳旅游了B.小张没去西双版纳旅游C.小张可能去西双版纳旅游了D.无法确定小张是否去西双版纳旅游了答案:B。根据“去西双版纳旅游→需要做好防晒措施”,小张没有做好防晒措施是“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出小张没去西双版纳旅游。四、数量关系(共15题)1.西双版纳某旅游景区门票,旺季每张120元,淡季每张80元。若一个旅行团有20人在旺季去该景区旅游,门票费用共()元。A.1600B.2000C.2400D.3200答案:C。旺季门票每张120元,20人去旅游,门票费用为120×20=2400元。2.某酒店在西双版纳旅游旺季时房价上浮20%,平时房价每晚300元,旺季时每晚房价是()元。A.320B.340C.360D.380答案:C。平时房价300元,旺季上浮20%,则旺季房价为300×(1+20%)=300×1.2=360元。3.西双版纳某水果摊,菠萝每个售价8元,香蕉每把售价15元。游客小李买了3个菠萝和2把香蕉,一共花费()元。A.44B.49C.54D.59答案:C。3个菠萝花费8×3=24元,2把香蕉花费15×2=30元,一共花费24+30=54元。4.某旅行社组织西双版纳三日游,每人收费1500元。如果一个旅行团有35人报名参加,那么该旅行社这趟旅游的收入是()元。A.45500B.50500C.52500D.55500答案:C。每人收费1500元,35人报名,收入为1500×35=52500元。5.西双版纳某景区的观光车,每辆可乘坐10人,现有85名游客需要乘坐观光车,至少需要()辆观光车。A.8B.9C.10D.11答案:B。85÷10=8(辆)……5(人),余下的5人也需要1辆车,所以至少需要8+1=9辆观光车。6.某餐厅在西双版纳旅游旺季时,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比淡季多50%。淡季每天接待游客80人,旺季每天接待游客()人。A.100B.110C.120D.130答案:C。淡季每天接待80人,旺季比淡季多50%,则旺季每天接待游客80×(1+50%)=80×1.5=120人。7.西双版纳某纪念品店,一个特色木雕售价200元,成本是120元。若该店卖出5个这样的木雕,利润是()元。A.200B.300C.400D.500答案:C。每个木雕利润为200120=80元,卖出5个,总利润为80×5=400元。8.某旅游团在西双版纳旅游,租了3辆中巴车,每辆中巴车可乘坐25人,刚好坐满。该旅游团一共有()人。A.65B.70C.75D.80答案:C。每辆中巴车坐25人,3辆车坐满,总人数为25×3=75人。9.西双版纳某水果种植园,去年收获芒果1200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20%,今年收获芒果()千克。A.1320B.1440C.1560D.1680答案:B。今年比去年增产20%,今年收获芒果1200×(1+20%)=1200×1.2=1440千克。10.某酒店有单人间和双人间共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联招聘】2024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简版
- 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七年级上册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Section A教案配套
- 二年级体育上册 2.25接力跑活动教学设计
- 消防控制室硬件设备详解及保养措施
-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3a~3c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5年度幼儿园教师编制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 市场调研委托合同范文
- 2025标准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
- 软件服务合同模板
- 个人承包种植合同范本
- 2025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题目解析及5篇范文:机器成为思想的引擎必将给芦苇带来深刻的变化
- 2025年甘肃西北永新集团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检测站登录员试题及答案
- 委托选矿加工合同协议
- 食堂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 CISP-PTE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黑吉辽蒙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医院文化节活动策划
-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146题带答案(可打印版)
-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培训新版-课件
- 施工日志填写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