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包头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1页
内蒙包头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2页
内蒙包头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3页
内蒙包头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4页
内蒙包头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包头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一、常识判断(共15题)1.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其与以下哪个省级行政区不接壤?()A.黑龙江省B.山西省C.甘肃省D.陕西省答案:A。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省级行政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不与黑龙江省直接接壤。2.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城市,被誉为()。A.“草原钢城”B.“煤炭之都”C.“稀土之乡”D.“电力之城”答案:A。包头因钢铁工业发达,被誉为“草原钢城”;“煤炭之都”一般指大同;包头有“稀土之都”之称,但最具代表性的美誉是“草原钢城”;“电力之城”说法不准确。3.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在内蒙古地区设立郡县的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答案:A。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内蒙古地区设立了九原郡等郡县。4.下列属于蒙古族传统节日的是()。A.泼水节B.那达慕大会C.火把节D.开斋节答案:B。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日。5.下列哪部文学作品是蒙古族作家创作的?()A.《平凡的世界》B.《尘埃落定》C.《茫茫的草原》D.《蛙》答案:C。《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作品;《尘埃落定》是阿来(藏族)的作品;《茫茫的草原》是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作品;《蛙》是莫言的作品。6.关于内蒙古的地理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中国跨越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B.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主要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等D.境内没有沙漠分布答案:D。内蒙古境内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等沙漠分布。A、B、C选项说法均正确。7.包头市的市花是()。A.牡丹B.丁香花C.玫瑰D.芍药答案:B。包头市的市花是丁香花。8.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A.1945年B.1947年C.1949年D.1950年答案:B。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9.下列关于蒙古族传统饮食,说法正确的是()。A.手把肉是将整只羊煮熟后用手拿着吃B.奶茶一般用红茶熬制C.烤全羊是先烤后煮D.马奶酒是用牛奶发酵制成答案:B。手把肉是将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入大锅中煮熟,用手拿着剔下肉来吃,并非整只羊;烤全羊是直接烤制;马奶酒是用马奶发酵制成。奶茶一般用红茶熬制后加入牛奶、盐等。10.包头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五当召是()。A.佛教寺庙B.道教道观C.伊斯兰教清真寺D.基督教教堂答案:A。五当召是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寺庙。11.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的四大高原之一,其地形特征是()。A.地势起伏大,多山脉B.地势平坦开阔C.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D.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答案:B。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地势起伏大、多山脉一般描述的是山地地形;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是云贵高原的特征;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特征。12.下列属于内蒙古的世界文化遗产是()。A.元上都遗址B.莫高窟C.丽江古城D.布达拉宫答案:A。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在甘肃敦煌;丽江古城在云南;布达拉宫在西藏。13.蒙古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信天游B.长调民歌C.豫剧D.越剧答案:B。信天游是陕北地区的民歌形式;豫剧是河南的剧种;越剧是浙江的剧种;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14.包头市的工业以()为主。A.轻工业B.高新技术产业C.重工业D.服务业答案:C。包头是重要的工业城市,以钢铁、稀土等重工业为主。15.内蒙古地区的传统民居是()。A.窑洞B.竹楼C.蒙古包D.吊脚楼答案:C。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竹楼是傣族等民族的传统民居;吊脚楼多分布在南方山区;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的传统民居。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农耕文明逐渐被工业文明所取代,但在内蒙古的一些地方,依然______着古老的农耕习俗。A.保留B.保存C.留存D.遗留答案:A。“保留”强调有意识地留下、不改变、不消除,符合语境中在现代社会依然让古老农耕习俗继续存在的意思;“保存”一般侧重于使事物不受损失地存在,更强调对物品等的保管;“留存”有保存、留下的意思,但没有“保留”那么突出主动留下的意味;“遗留”通常指以前的事物或现象留下来,更强调被动性。2.草原上的风景如诗如画,每一处景色都让人______,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A.流连忘返B.乐不思蜀C.乐此不疲D.情有独钟答案:A。“流连忘返”指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忘记了回去,符合在草原美景中沉醉不愿离开的语境;“乐不思蜀”原指刘禅安于逸乐不思亡国,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带有贬义,此处不合适;“乐此不疲”指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一般用于形容对某件事情的喜爱,而非对景色;“情有独钟”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不符合此处语境。3.包头这座城市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______。A.协调B.和谐C.融合D.统一答案:D。“统一”强调把两者结合成一个整体,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符合语境;“协调”侧重于使配合得当;“和谐”强调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一般形容关系;“融合”侧重于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但“统一”更能准确表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在目标上的一致性。4.蒙古族的文化艺术______,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绘画,都具有独特的魅力。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丰富多彩D.包罗万象答案:C。“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能很好地体现蒙古族文化艺术在音乐、舞蹈、绘画等多个方面都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博大精深”侧重于思想、学术等广博高深;“源远流长”强调历史悠久;“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但更强调涵盖范围广,“丰富多彩”更贴合此处强调文化艺术多样的语境。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草原的深处,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庄严肃穆。清晨,阳光洒在寺庙的屋顶上,给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感觉。”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A.草原的景色B.寺庙的建筑风格C.清晨的阳光D.寺庙的整体氛围答案:D。文段先引出古老的寺庙,接着描述了寺庙的建筑风格,最后重点强调清晨阳光洒在寺庙屋顶上所带来的神圣而宁静的感觉,整体是在营造寺庙的一种氛围,A选项草原景色并非重点;B选项建筑风格只是部分内容;C选项清晨阳光是营造氛围的一个元素,故答案选D。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草原文化节,使我对蒙古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B.包头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内蒙古自治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C.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答案:B。A选项“通过……使”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C选项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再“发扬”;D选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将“改进”改为“提高”。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内蒙古的草原上,你可以______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2)我们应该______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3)他的演讲______了全场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A.感受传承感染B.感觉传递感化C.感悟传播感动D.感触传达影响答案:A。“感受”强调亲身受到、体会,“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搭配恰当;“传承”侧重于传授和继承,“传承先辈们的奋斗精神”符合语境;“感染”指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感染了全场观众”合理。“感觉”侧重于感官的察觉;“传递”主要指由一方交给另一方;“感化”一般用于使别人的思想、行为向好的方面变化;“感悟”更强调有所领悟;“传播”侧重于广泛散布;“感动”主要侧重于感情上的触动;“感触”是名词,不符合此处语法;“传达”一般指把一方的意思告诉给另一方;“影响”范围较宽泛,不如“感染”准确。8.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草原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铺展在大地上。”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答案:A。该句把“草原”比作“巨大的绿色地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帐蓬静谧流连忘返B.弛骋点缀心旷神怡C.矫健澎湃鞠躬尽瘁D.班斓懊悔参差不齐答案:C。A选项“帐蓬”应写作“帐篷”;B选项“弛骋”应写作“驰骋”;D选项“班斓”应写作“斑斓”。1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它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②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③其音色独特,旋律优美④在草原上,常常能听到马头琴悠扬的声音⑤无论是在节日庆典还是日常放牧中,马头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②①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④②①③⑤D.④③②①⑤答案:A。②句引出“马头琴”这一话题,应为首句;①句紧承②句说明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③句描述马头琴的音色和旋律;④句说明在草原上能听到马头琴的声音;⑤句进一步强调马头琴在不同场合的重要作用。所以排序为②①③④⑤。11.选出下列词语中“绝”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绝技B.绝境C.绝唱D.绝伦答案:B。“绝技”“绝唱”“绝伦”中的“绝”都有“独一无二、高超”的意思;“绝境”中的“绝”是“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意思。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内蒙古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呼伦贝尔草原、鄂尔多斯响沙湾、包头五当召……等。B.“你今天去草原吗?”妈妈问我:“还是在家休息?”C.我喜欢蒙古族的音乐,像《吉祥三宝》、《鸿雁》等。D.他说:“我一定要去内蒙古,看看那辽阔的草原和雄伟的沙漠。”答案:D。A选项“……”和“等”不能同时使用;B选项“妈妈问我”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选项歌曲名之间的顿号应去掉。13.下列对“我在草原上奔跑,像一只自由的鸟儿。”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和鸟儿长得很像B.我想像鸟儿一样会飞C.我在草原上的感觉像鸟儿一样自由D.我在草原上看到了鸟儿答案:C。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在草原上奔跑”的感觉比作“自由的鸟儿”,强调的是一种自由的感受,而不是长得像、想飞或看到鸟儿,所以选C。14.下列词语中,与“辽阔”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宽阔B.宽敞C.广阔D.宽广答案:C。“辽阔”着重指面积大而空旷,“广阔”也强调面积广大、宽广无垠,二者意思最为接近;“宽阔”一般用于形容道路、河面等较宽;“宽敞”多形容空间宽大、不狭窄;“宽广”侧重于范围广,但在形容大面积空旷的地域时,“广阔”与“辽阔”更相似。15.阅读下面的文段:“草原上的动物种类繁多,有矫健的骏马,有温顺的绵羊,还有机灵的野兔。它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草原上骏马的特点B.草原上动物的生活状态C.草原上动物的种类D.草原的生态环境和谐答案:D。文段先列举了草原上的动物种类,接着强调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最后指出构成了和谐的生态画卷,重点在于说明草原的生态环境和谐,A选项骏马特点不是重点;B选项动物生活状态只是部分内容;C选项动物种类也是为了体现生态和谐服务的。三、判断推理(共15题)1.所有的蒙古族牧民都会骑马,张三是蒙古族牧民,所以张三会骑马。这是一个()。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概率推理答案:B。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本题中“所有的蒙古族牧民都会骑马”是一般性前提,“张三是蒙古族牧民”是具体情况,得出“张三会骑马”的个别结论,属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例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概率推理是根据不确定性信息进行推理。2.以下哪项与“包头:内蒙古”的逻辑关系一致?()A.大同:山西B.重庆:中国C.广州:广东D.深圳:广东答案:C。“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且“包头”和“内蒙古”是同一行政级别体系下的城市与省级行政区的关系;“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同一行政级别体系下的城市与省级行政区的关系;“大同”是“山西”省的地级市,但“包头”是内蒙古重要城市且题干强调城市与自治区关系,这里逻辑相似性不如C项;“重庆”是直辖市,与省级行政区平级;“深圳”是“广东”省的副省级市,但与题干逻辑关系的紧密程度不如C项。3.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会说蒙古语。甲说:“我会说蒙古语。”乙说:“我不会说蒙古语。”丙说:“甲不会说蒙古语。”如果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会说蒙古语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答案:B。甲说“我会说蒙古语”和丙说“甲不会说蒙古语”相互矛盾,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所以真话就在甲和丙之中,那么乙说的就是假话。乙说“我不会说蒙古语”是假的,所以会说蒙古语的是乙。4.某单位组织员工去内蒙古草原旅游,领导说:“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骑马。”结果天气不好,但领导还是带大家去骑马了。这说明()。A.领导说话不算数B.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不成立C.原命题中“天气好”不是“去骑马”的必要条件D.原命题中“天气好”是“去骑马”的充分条件答案:C。原命题“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骑马”,天气好是去骑马的充分条件,即天气好能推出去骑马。但现在天气不好也去骑马了,说明即使天气不好这个条件不满足,依然可以去骑马,也就是“天气好”不是“去骑马”的必要条件;A选项领导带大家去骑马可能有其他原因,不能简单说说话不算数;B选项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同真同假,此推理与逆否命题无关;D选项“天气好”是充分条件,但题干重点体现的是其不是必要条件。5.以下图形推理(虽然不考图形题,但此处用于逻辑推理类比):三角形对应稳定,那么圆形对应()。A.滚动B.圆满C.灵活D.光滑答案:B。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圆形通常象征着圆满,这是一种属性上的对应关系;“滚动”是圆形的一种运动方式;“灵活”更多用于形容物体的运动或人的思维等;“光滑”是圆形的一种表面特征,相比之下“圆满”与“稳定”在象征意义上的对应更符合逻辑。6.对“有些内蒙古人喜欢吃手把肉”这一判断,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内蒙古人都喜欢吃手把肉B.有一部分内蒙古人喜欢吃手把肉C.有一些内蒙古人不喜欢吃手把肉D.大部分内蒙古人喜欢吃手把肉答案:B。“有些内蒙古人喜欢吃手把肉”明确表达的是存在一部分内蒙古人有喜欢吃手把肉这种情况;A选项“所有”过于绝对;C选项从“有些喜欢”不能必然推出“有些不喜欢”;D选项“大部分”在原判断中未体现。7.若“草原上的动物→食草动物”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食草动物→草原上的动物B.不是草原上的动物→不是食草动物C.不是食草动物→不是草原上的动物D.草原上的动物→不是食草动物答案:C。“草原上的动物→食草动物”,其逆否命题为“不是食草动物→不是草原上的动物”,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同真同假;A选项“食草动物→草原上的动物”是原命题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B选项“不是草原上的动物→不是食草动物”是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D选项与原命题矛盾。8.下列选项中,与“马头琴:乐器”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A.奶茶:饮品B.蒙古包:建筑C.草原:自然景观D.哈达:礼仪用品答案:A。“马头琴”是“乐器”的一种,是种属关系;“奶茶”是“饮品”的一种,也是种属关系;“蒙古包”是“建筑”的一种,但“建筑”概念较大,且“乐器”和“饮品”在日常概念分类上更为接近;“草原”是“自然景观”,是整体与部分关系;“哈达”是“礼仪用品”,但逻辑关系紧密程度不如A项。9.甲、乙、丙、丁四人参加内蒙古文化知识竞赛,赛后他们预测名次。甲说:“丙第一,我第三。”乙说:“我第一,丁第四。”丙说:“丁第二,我第三。”丁没有说话。结果公布后,发现他们每人只说对了一半。那么,第一名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B。采用假设法,假设甲说的“丙第一”是正确的,那么丙说的“我第三”就是错误的,“丁第二”就是正确的;乙说的“丁第四”就是错误的,“我第一”就是正确的,这与假设的“丙第一”矛盾,所以此假设不成立。那么甲说的“我第三”是正确的,丙说的“我第三”就是错误的,“丁第二”就是正确的;乙说的“丁第四”就是错误的,“我第一”就是正确的。所以第一名是乙。10.某单位要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派两人去内蒙古参加培训。已知:(1)如果甲去,那么乙也去;(2)如果丙不去,那么丁去;(3)要么甲去,要么丙去。若丁不去,那么去参加培训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乙和丁答案:B。因为丁不去,根据(2)“如果丙不去,那么丁去”,否后必否前,可得丙去;又因为(3)“要么甲去,要么丙去”,丙去了,所以甲不去;再根据(1)“如果甲去,那么乙也去”,否前无必然结论,但因为要选派两人,丙去了,甲不去,所以乙要去。所以去参加培训的是乙和丙。11.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所有的蒙古族节日都是在草原上举行B.有的内蒙古旅游景点是免费开放的C.内蒙古的所有城市都有铁路经过D.所有的草原动物都不怕寒冷答案:B。A选项“所有的蒙古族节日都是在草原上举行”过于绝对,有些蒙古族节日也可能在城市等其他地方举行;B选项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内蒙古旅游景点是免费开放的,所以“有的内蒙古旅游景点是免费开放的”说法合理;C选项“内蒙古的所有城市都有铁路经过”不符合实际情况,有些较小的城镇可能没有铁路经过;D选项“所有的草原动物都不怕寒冷”过于绝对,不同的草原动物对寒冷的耐受能力不同。12.与“包头:工业城市”逻辑关系相似的是()。A.拉萨:宗教圣地B.苏州:旅游城市C.大庆:石油城市D.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答案:C。“包头”以工业发展为特色,被称为“工业城市”,是城市与特色产业定位的关系;“大庆”以石油产业闻名,被称为“石油城市”,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拉萨”是“宗教圣地”,但更多是基于宗教文化方面;“苏州”是“旅游城市”,旅游是其重要产业,但和题干以单一产业定位城市的逻辑关系不如C项紧密;“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强调历史文化方面。13.某研究表明,经常去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人身体更加健康。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结论?()A.身体不健康的人不会去内蒙古草原旅游B.去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人本身就注重锻炼身体C.内蒙古草原的空气清新有利于身体健康D.只有身体好的人才能去内蒙古草原旅游答案:B。论点是“经常去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人身体更加健康”。A选项和D选项都表达了身体好才会去旅游,是因果倒置,有一定削弱作用;B选项指出是因为去旅游的人本身就注重锻炼身体才身体好,而不是因为去草原旅游,直接切断了去草原旅游和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削弱力度更强;C选项是加强项,说明草原旅游对健康有益。所以最能削弱的是B选项。14.以下推理形式与“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地面没湿,所以没下雨。”相同的是()。A.如果出太阳,天气就会热。天气热,所以出太阳了B.如果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成绩没提高,所以没努力学习C.如果有风,树叶就会动。树叶动了,所以有风D.如果吃辣椒,就会出汗。出汗了,所以吃辣椒了答案:B。题干的推理形式是“下雨→地面湿,¬地面湿→¬下雨”,是否后推否前。A选项“出太阳→天气热,天气热→出太阳”是肯后推肯前;B选项“努力学习→成绩提高,¬成绩提高→¬努力学习”是否后推否前,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C选项“有风→树叶动,树叶动→有风”是肯后推肯前;D选项“吃辣椒→出汗,出汗→吃辣椒”是肯后推肯前。15.某公司组织员工去内蒙古团建,有爬山、骑马、射箭三个项目。员工们对项目进行投票选择,每人至少选一个项目。已知选爬山的有20人,选骑马的有25人,选射箭的有15人,同时选爬山和骑马的有10人,同时选爬山和射箭的有8人,同时选骑马和射箭的有5人,三个项目都选的有3人。问该公司一共有多少员工参加团建?()A.30B.35C.40D.45答案:C。根据容斥原理公式:\(A\cupB\cupC=A+B+CA\capBA\capCB\capC+A\capB\capC\),将选爬山的人数\(A=20\),选骑马的人数\(B=25\),选射箭的人数\(C=15\),同时选爬山和骑马的人数\(A\capB=10\),同时选爬山和射箭的人数\(A\capC=8\),同时选骑马和射箭的人数\(B\capC=5\),三个项目都选的人数\(A\capB\capC=3\)代入公式可得:\(20+25+151085+3=40\)(人)。四、资料分析(共15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5亿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0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包头市接待国内游客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00亿元,同比增长13%。从旅游客源地来看,来自华北地区的游客占比最大,达到35%;其次是东北地区,占比25%;华东地区占比20%;其他地区占比20%。在旅游消费方面,游客用于住宿的花费占总消费的25%,餐饮占20%,交通占15%,购物占30%,其他占10%。1.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接待国内游客约为()亿人次。A.1.34B.1.4C.1.68D.1.7答案:A。已知2023年接待国内游客1.5亿人次,同比增长12%,根据基期量公式\(基期量=\frac{现期量}{1+增长率}\),可得2022年接待国内游客为\(\frac{1.5}{1+12\%}=\frac{1.5}{1.12}\≈1.34\)(亿人次)。2.2023年包头市国内旅游收入占内蒙古自治区国内旅游收入的比重约为()。A.10%B.12%C.15%D.20%答案:B。2023年包头市国内旅游收入300亿元,内蒙古自治区国内旅游收入2500亿元,比重为\(\frac{300}{2500}=0.12=12\%\)。3.2023年来自华东地区的游客占比与东北地区游客占比相差()。A.5个百分点B.10个百分点C.15个百分点D.20个百分点答案:A。东北地区游客占比25%,华东地区占比20%,相差\(25\%20\%=5\)个百分点。4.2023年游客用于购物的花费比用于住宿的花费多()亿元。A.125B.250C.375D.500答案:B。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2500亿元,购物花费占30%,住宿花费占25%,则购物比住宿多的花费为\(2500\x(30\%25\%)=2500\x5\%=125\)(亿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包头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幅度高于内蒙古自治区B.2023年来自华北地区的游客人数最多C.2023年游客用于餐饮的花费比用于交通的花费少D.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国内旅游收入不足2000亿元答案:B。A选项,包头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0%,内蒙古自治区同比增长12%,包头市低于内蒙古自治区,A错误;B选项,从旅游客源地占比来看,华北地区占比35%最大,所以2023年来自华北地区的游客人数最多,B正确;C选项,餐饮占20%,交通占15%,餐饮花费比交通花费多,C错误;D选项,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2500亿元,同比增长15%,2022年国内旅游收入为\(\fr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