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通关卷26 神经调节(解析版)_第1页
考点通关卷26 神经调节(解析版)_第2页
考点通关卷26 神经调节(解析版)_第3页
考点通关卷26 神经调节(解析版)_第4页
考点通关卷26 神经调节(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关卷26神经调节(必备知识填空+优选试题精练)考点0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地城地城知识填空考点必背知识巩固基础落实建议用时:5分钟1.人的神经系统就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P16)2.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人的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此外,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P17)3.传出神经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P18)4.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P18)5.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P19)地城地城试题精练考点巩固题组突破分值:50分建议用时:25分钟一、单选题1.(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D.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答案】D【分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胞体三部分。其基本结构如下:。【详解】A、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少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A错误;B、神经元的轴突外周有髓鞘,树突外周无髓鞘,B错误;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不完全相同,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上会实现信号的转变,C错误;D、神经元受到适宜的刺激时,产生的兴奋可以沿轴突传送出去,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通过神经递质传送给效应器,D正确。故选D。【点睛】2.(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 B.膝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中的肌梭C.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答案】B【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生物体内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详解】反射是指生物体内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故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A选项正确;膝反射的感受器是伸肌中的肌梭,效应器是伸肌,B选项错误;神经元受到适宜的刺激后,能够形成动作电位便会产生神经冲动,C选项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B。3.(2023·河北沧州·沧州市第二中学校联考三模)上课时老师忽然提问某个同学,这种情况下,该同学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会发挥作用。下列有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是自主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按照信息传递方向,它们分为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C.它们调控躯体运动,一般不受意识控制D.该同学在突然听到老师提问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答案】D【分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B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它们一般调控内脏器官等的活动,一般不受意识控制,所以又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BC错误;D、该同学在突然听到老师提问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此时该同学心跳加快、加强,兴奋性升高,D正确。故选D。4.(2023·山西阳泉·阳泉市第一中学校校考三模)在野外草地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该过程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②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③自主神经系统包括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④自主神经系统支配排尿过程,交感神经兴奋时不会使膀胱缩小⑤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起作用,有利于机体适应环境⑥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均加强⑦副交感神经兴奋有利于维持安静状态下的机体稳态A.①⑤⑥ B.④⑤⑦ C.②⑤⑥ D.③④⑤【答案】B【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①自主神经系统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①错误;②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②错误;③自主神经系统不包括躯体运动神经,③错误;④自主神经系统支配排尿过程,交感神经兴奋时不会使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膀胱缩小,④正确;⑤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对同一器官起作用,有利于机体适应环境,且两者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⑤正确;⑥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内脏器官的某些活动加强,但会抑制胃肠蠕动、消化腺的分泌,⑥错误;⑦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兴奋占据优势,这有利于维持安静状态下的机体稳态,⑦正确。故选B。5.(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当人们面对压力时机体会表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皮肤及内脏血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代谢速率升高等,为机体在紧张的情况下提供充足的能量;由压力状态平复至平静状态,主要表现为瞳孔收缩、心跳减缓、支气管收缩和肠胃蠕动加速。研究表明,瑜伽训练可改善副交感神经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均由完整的反射弧构成B.当机体处于压力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缓解压力D.若机体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副交感神经不活跃,可通过瑜伽训练进行调节【答案】A【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他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属于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没有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B、当机体处压力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受到抑制的,而交感神经是兴奋的,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B正确;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准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缓解压力,C正确;D、若压力长期持续,副交感神经不活跃,可通过瑜伽训练改善副交感神经活性,D正确。故选A。6.(2023·江苏南通·海安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脑干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B.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都含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C.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D.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都是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答案】A【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A错误;B、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分布在全身各处,都含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B正确;C、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C正确;D、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D正确。故选A。7.(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校考二模)呼吸性碱中毒是以血液CO2含量降低和pH值增高为特征的一种低碳酸血症。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的HCO3-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B.水杨酸通过体液运输的方式对位于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进行刺激,使其兴奋性升高C.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D.临床上,可吸入含5%CO2的氧气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答案】D【分析】正常人的血浆pH保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详解】A、过量服用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HCO3-是碱性物质,不能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A错误;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C、正常血浆呈弱碱性,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的pH会增大,C错误;D、CO2为酸性气体,临床上,可吸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降低血浆的pH,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D正确。故选D。8.(2023·海南·统考模拟预测)神经调节是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收缩,副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扩张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作用于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D.神经胶质细胞也能直接参与兴奋传递,并具有修复神经元等功能【答案】C【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某一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即交感神经兴奋使支气管扩张,副交感神经兴奋使支气管收缩,A错误;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B错误;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作用于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即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均可作为突触的后膜,C正确;D、神经胶质细胞位于神经元之间,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但不直接参与兴奋传递,D错误。故选C。9.(2023·重庆万州·统考模拟预测)足球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同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快速调节有关,使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更为精准的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是脊神经的一部分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不受大脑皮层支配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相反的D.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加强【答案】C【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无论是脑神经还是脊神经,均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包括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支配神经,内脏支配神经包括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详解】A、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和脑神经,它们均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包括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支配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故自主神经系统与脊神经并非包含关系,A错误;B、虽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但是大脑皮层可以通过下丘脑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从而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B错误;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的影响往往是相反的,对内脏器官的调节更精确,C正确;D、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减弱,D错误。故选C。10.(2023·湖北十堰·统考三模)心脏等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阻断支配狗心脏的副交感神经或交感神经后,测定其心率并与正常时的心率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处理心率(次/min)正常情况90阻断副交感神经180阻断交感神经70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心率时的作用相同B.调节心率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传出神经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系统不受脑的控制【答案】C【分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详解】A、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心率时的作用相互拮抗,A错误;B、由表格知,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的变化并不明显,说明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B错误;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都是运动神经,二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C正确;D、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了自主神经系统,受大脑的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比如大脑皮层是排尿反射的高级调节者,对脊髓中低级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整,,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D错误。故选C。考点0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地城地城知识填空考点必背知识巩固基础落实建议用时:10分钟1.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作反射。(P2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P22)3.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一个反射弧至少由2个神经元参与组成;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P23)4.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P24)5.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P25)地城地城试题精练考点巩固题组突破分值:50分建议用时:25分钟一、单选题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 B.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C.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 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答案】B【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是人类先天就有的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B、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是在实际生活中习得的,因此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C、运动时大汗淋漓来增加散热,这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是其与生俱来的行为,该反射弧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故选B。2.(2020·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膝反射的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B.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细胞和内分泌腺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D.反射中枢由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答案】C【分析】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膝反射的反射弧是只有一个感觉神经元和一个运动神经元组成的二元反射弧,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股四头肌。【详解】A、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神经节中,A错误;B、在膝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股四头肌,B错误;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两者之间可以形成突触,C正确;

D、膝反射弧是二元反射弧,没有中间神经元,它的神经中枢在脊髓,D错误。故选C。3.(2023·湖南衡阳·校联考模拟预测)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分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排尿反射是一种人体排水和无机盐的重要途径。排尿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排尿反射的效应器是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B.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分别是③和⑦C.图中⑤的功能是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给③D.图中⑥的作用是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答案】A【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详解】A、排尿反射的效应器是④的神经末梢及支配的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A错误;B、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分别是③(脊髓)和⑦(大脑皮层),B正确;C、图中⑤含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其作用是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给③(脊髓),C正确;D、图中⑥(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D正确。故选A。4.(2022·贵州毕节·统考模拟预测)某人因交通事故导致脊髓从腰椎胸部折断,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底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底有感觉C.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底无感觉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底无感觉【答案】C【分析】1、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2、任何感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要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详解】膝跳反射中枢在脊髓腰段,脊髓从腰椎胸部折断,不影响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膝跳反射存在。因为传导感觉的神经通路在脊髓胸段被切断,所以感觉无法传导到大脑皮层,针刺足底无感觉,C正确,ABD错误。故选C。5.(2023·山东·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一模)皮肤上的痒觉感受器能将组胺刺激引发的信号经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通过脊髓的整合上传,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并引起抓挠行为。为研究机体内PTEN蛋白和TRPV1蛋白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用组胺分别刺激正常小鼠,PTEN基因敲除小鼠和PTEN+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或推测正确的是(

)A.小鼠产生痒觉需要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共同参与B.组胺刺激导致的小鼠抓挠行为属于条件反射C.PTEN蛋白可提高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D.使用TRPV1蛋白抑制剂可舒缓过敏导致的瘙痒【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与正常小鼠相比,PTEN基因敲除小鼠30分钟内的抓挠次数明显增多,说明PTEN基因敲除后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增强,PTEN蛋白具有降低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的作用;与正常小鼠相比,PTEN+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30分钟内抓挠次数不明显,说明TRPV1蛋白对痒觉有增强作用。【详解】A、小鼠产生痒觉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大脑皮层的共同参与,不需要传出神经参与,A错误;B、机体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组胺刺激导致的小鼠抓挠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C、正常小鼠相比,PTEN基因敲除小鼠30分钟内的抓挠次数明显增多,说明PTEN基因敲除后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增强,PTEN蛋白具有降低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的作用,C错误;D、与正常小鼠相比,PTEN+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30分钟内抓挠次数不明显,说明TRPV1蛋白对痒觉有增强作用,因而使用TRPV1蛋白抑制剂可舒缓过敏导致的瘙痒,D正确。故选D。6.(2023·福建三明·统考模拟预测)当不明物体突然向你飞来时,你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不受控制的眨眼并躲避,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却一直紧盯篮球,积极拼抢,上述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不明物体突然飞来时,会不受控制的躲避,属于非条件反射B.惊吓引起的心跳等内脏器官活动变化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不受意识控制C.篮球运动员积极拼抢时,运动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感觉神经的活动占据次要位置D.脑干有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这些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答案】C【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进行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详解】A、当不明物体突然飞来时,会不受控制的躲避,这是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B、支配内脏器官活动变化的是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受意识控制,B正确;C、感觉神经又叫传入神经,运动神经又叫传出神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进行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篮球运动员积极拼抢时,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活动同等重要,C错误;D、脑干有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这些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D正确。故选C。7.(2023·辽宁·校联考三模)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C.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加强D.狗的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铃声由最初的无关刺激变为条件刺激【答案】A【分析】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脊髓中的膝跳反射中枢、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等。2、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组成,A错误;B、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B正确;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C正确;D、狗的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使狗建立了条件反射,即铃声由最初的无关刺激变为条件刺激,D正确。故选A。8.(2023·广东河源·统考一模)现在许多城市都提倡“文明开车”“文明行路”“禁鸣喇叭”等文明行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红灯停绿灯行,司机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B.汽车的鸣笛是一种噪音污染,噪声会损害人体健康C.机动车通过斑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属于简单反射D.行人能清晰看到行驶的汽车由远处驶来,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答案】C【分析】(1)条件(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非条件(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详解】A、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B、噪声在许多方面对人体健康有害,容易引起耳鸣、耳痛、听力损失等耳部不适,B正确;C、“机动车通过斑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C错误;D、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D正确。故选C。9.(2023·湖北·校联考二模)2022年2月19日,韩聪、隋文静获得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自由滑金牌。花样滑冰又称“冰上芭蕾”,是一项穿着冰鞋随着音乐在冰上起舞,展现平衡、跨跳、转转、跳跃等连贯动作的运动。关于对该项比赛中运动员神经调节的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连贯动作的完成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有关B.运动员的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C.音乐节拍刺激运动员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听觉,这个过程属于条件反射D.运动员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此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答案】A【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详解】A、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所以运动员连贯动作的完成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有关,A正确;B、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其中传出神经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B错误;C、声音在大脑皮层形成听觉,但由于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的参与,不属于反射,C错误;D、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D错误。故选A。10.(2022·上海·模拟预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述了当年白居易和其他客人在船中听乐声的场景,听乐声的感受器是(

)A.眼 B.舌 C.前庭器 D.耳蜗【答案】D【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详解】ABCD、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听乐声的感受器是耳蜗,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11.(2023·山西长治·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为人胃蠕动的反射弧部分神经支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胃蠕动的过程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若图中a表示抑制胃动的神经,则a表示(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2)当人进食时,传出神经除了直接刺激胃腺分泌胃液外,还可以引起胃壁中的黏膜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泌素通过血液循环可以作用于胃腺促进胃液的分泌。根据以上信息,调节胃腺分泌胃液的信号分子有。若胃酸过多又会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调节。(3)研究人员用食物饲喂进行食管瘘(食管开口,使食物由此流出不进入胃)处理的狗,从人造胃瘘(胃部开口可以收集胃液)处收集到的胃液量较饲喂前增多,该实验说明了。【答案】(1)非条件交感(2)神经递质、胃泌素负反馈(3)胃液分泌可能发生在食物入胃之前【分析】1、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2、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每个反射都有各自的反射弧。反射活动一般过程如下: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引起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形式沿传入神经传至中枢,中枢对传入信息加以整合处理,而后发出信号沿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从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反射被分成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生理性反射和病理性反射。【详解】(1)人体内胃蠕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交感神经是抑制胃蠕动的自主神经。(2)传出神经刺激胃腺分泌胃液,说明胃腺细胞可以接收神经递质的信号,胃泌素通过血液循环可以作用于胃腺,说明胃腺可以接收胃泌素的信号。若胃酸过多又会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负反馈调节。(3)研究人员用食物饲喂进行食管瘘处理的狗,说明食物并没有进入胃内,但是人造胃瘘中可以收集到胃液,这说明胃液的分泌可以在食物进入胃之前由进食引起。12.(2023·湖南常德·常德市一中校考模拟预测)我国科研人员初步揭示了生物体摄入受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机体恶心、呕吐等防御反应的神经机制,如下图所示。小鼠肠道上皮中存在着一类肠道内分泌细胞——肠嗜铬细胞,这种细胞合成了占机体90%的5-羟色胺(5-HT)。在肠嗜铬细胞周围分布着具有5-HT受体的迷走神经元末梢,5-HT诱发了迷走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接收迷走神经传入兴奋的是脑干DVC区,DVC区的有关神经元传递信息到邻近的rVRG区和LPB区。研究者特异性激活或抑制DVC-rVRG环路,将分别诱发或抑制小鼠呕吐现象,特异性激活或抑制DVC-LPB环路,则分别诱发或抑制小鼠“恶心”样行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先前研究发现:先给小鼠品尝樱桃味糖精溶液后,随即在肠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多次重复后,小鼠出现味觉回避反应,即饮用樱桃味糖精溶液的次数和用量显著减少,表现出“恶心”样行为。①根据以上内容,完成下表:现象反射类型相同点不同点小鼠摄入樱桃味糖精溶液时,糖精溶液引起小鼠分泌唾液a.c.d.小鼠多次摄入有肠毒素的樱桃味糖精溶液后,产生味觉回避反应b.②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味觉回避反应的生物学意义是(2)含肠毒素的饮料诱发小鼠出现呕吐反应过程中,rVRG区细胞的兴奋经(选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传导至消化道平滑肌,导致呕吐现象。(3)小鼠出现“恶心”样行为的调节机制是:肠毒素进入消化道→→迷走神经将信息传递到DVC区→→出现“恶心”样行为。(4)下列实验结果都发现小鼠对含毒素饮料的恶心、呕吐反应大大下降,其中可为上述神经调节机制提供证据的是。①敲除肠嗜铬细胞中合成5-HT的关键酶基因②给小鼠注射大剂量的胰岛素③切断肠嗜铬细胞周围的相关迷走神经④用药物抑制脑干DVC区的神经元活动(5)癌症患者化疗时,药物会使癌症患者产生强烈的恶心、呕吐反应,基于上述调节机制,请写出一种止吐药物的作用机理:。【答案】(1)a.非条件反射c.反射的结构基础都是反射弧d.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不会消退,条件反射是后天建立的,可能会减弱甚至消退,非条件反射可以由低级中枢完成,条件反射由高级中枢完成(答出一点即可)b.条件反射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使机体能识别有害物质并预先作出反应,增强了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个体生存(2)副交感(3)肠嗜铬细胞释放5-HT增加激活DVC-LPB环路(4)①③④(5)特异性一直DVC-rVRG环路(或抑制肠嗜铬细胞合成或释放5-HT;或特异性阻断5-HT的作用)【分析】1、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速度快、作用范围更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有的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详解】(1)①a是小鼠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b是经多次摄入有肠毒素的樱桃味糖精溶液后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需要经过反射弧来完成,不同点是非条件反射是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不会消退,条件反射是后天建立的,可能会减弱甚至消退;非条件反射可以由低级中枢完成,条件反射由高级中枢完成;非条件反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无限。②动物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使机体能识别有害物质并预先作出反应,扩展了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有利于个体生存,所以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味觉回避反应。(2)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系统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系统活动增强,则rVRG区细胞的兴奋经副交感神经传导至消化道平滑肌,导致小鼠的呕吐反应。(3)小鼠出现“恶心”样行为的机制是通过反射弧行动的反射活动,其反射过程为:肠毒素进入消化道→肠嗜铬细胞释放5-HT增加→迷走神经将信息传递到DVC区→激活DVC-LPB环→“恶心”样行为。(4)呕吐反应是一个反射活动,则只要阻断了反射弧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就可以防止呕吐,所以①敲除肠嗜铬细胞中合成5-HT的关键酶基因,抑制肠嗜铬细胞合成5-HT,③切断肠嗜铬细胞周围的相关迷走神经,能特异性抑制DVC-rVRG环路;④用药物抑制脑干DVC区的神经元活动等均可止吐,②给小鼠注射大剂量的胰岛素不影响反射活动,不能止吐,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①③④。(5)只要阻断了反射弧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就可以防止呕吐,所以特异性抑制DVC-rVRG环路;抑制肠嗜铬细胞合成或释放5-HT;特异性阻断5-HT的作用均可止吐。考点0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地城地城知识填空考点必背知识巩固基础落实建议用时:10分钟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P27)2.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主要原因是静息时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P28)3.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是Na+内流,使兴奋部位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的外侧。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P28)4.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P28)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P29)6.兴奋在突触小体中传递时信号的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信号的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P29)7.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递质与受体结合并发挥完作用后的去向是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P29)地城地城试题精练考点巩固题组突破分值:50分建议用时:25分钟一、单选题1.(2023·海南·高考真题)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B.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C.药物W阻断了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D.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答案】C【分析】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胞吐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实现,A正确;B、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导致阴离子内流,进而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更大,表现为抑制作用,B正确;C、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进而增强了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即药物W不是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的,C错误;D、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因此,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D正确。故选C。2.(2023·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在肌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肌肉细胞需要释放一种蛋白质,其进入肌神经细胞后,促进其发育以及与肌肉细胞的联系;如果不能得到这种蛋白质,肌神经细胞会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蛋白质是一种神经递质B.肌神经细胞可以与肌肉细胞形成突触C.凋亡是细胞自主控制的一种程序性死亡D.蛋白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肌神经细胞凋亡【答案】A【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该蛋白质进入肌神经细胞后,会促进其发育以及与肌肉细胞的联系,而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起作用,不进入细胞,故这种蛋白质不是神经递质,A错误;B、肌神经细胞可以与肌肉细胞形成突触,两者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B正确;C、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程序性死亡,C正确;D、结合题意,如果不能得到这种蛋白质,肌神经细胞会凋亡,故蛋白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肌神经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A。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B.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C.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D.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答案】B【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据图可知,突触a释放的递质使突触后膜上膜电位增大,推测可能是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大,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突触b释放的递质使突触后膜上膜电位减小,推测可能是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大,突触后膜上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大量内流,A错误;B、图中PSP1中膜电位增大,可能是Na+或Ca2+内流形成的,PSP2中膜电位减小,可能是K+外流或Cl-内流形成的,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B正确,C错误;D、细胞接受有效刺激后,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值就达最大,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值不再增大,推测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可能PSP1、PSP2幅值不变,D错误。故选B。4.(2011·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A【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效应器,b是传出神经纤维,c是神经中枢,d是传入神经,e是感受器。I、Ⅱ分别表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详解】A、因为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A正确;B、d是传入神经,b是传出神经纤维,所以切断d、刺激b,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B错误;C、兴奋在结构c中传递要经过突触结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而结构b的传导都是以电信号传导,所以速度不相同,C错误;D、Ⅱ处为突触后膜,其上受体与递质结合,所以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故选A。5.(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神经组织局部电镜照片如下图。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C.2所示的细胞器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D.2所在的神经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答案】D【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题图分析,图中1表示突触小泡,2表示线粒体。【详解】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突触小泡1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通过胞吐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A正确;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C、2表示的是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其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C正确;D、2所在的神经元可以和周围的多个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因而不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D错误。故选D。6.(2023·广东东莞·校联考一模)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与谷氨酸(脑中主要的兴奋性递质)代谢异常有关。癫痫发病时,患者脑内谷氨酸浓度升高且在发作后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谷氨酸在脑内的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发突触小体通过胞吐释放谷氨酸B.EAAT功能过强是导致癫痫的重要因素C.突触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可回收谷氨酸D.谷氨酸与突触后神经元上受体结合使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答案】B【分析】据图可知:胶质细胞中谷氨酸可以合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进入突触前神经元转化成谷氨酸,当细胞兴奋时谷氨酸被释放到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可被胶质细胞和突触前神经元回收,若回收障碍导致谷氨酸浓度升高可发生癫痫。【详解】A、图中谷氨酸属于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发突触小体通过胞吐释放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A正确;BC、据图可知,突触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都可以通过膜上EAAT回收谷氨酸,若EAAT功能过强,则会使谷氨酸回收量增加,进而导致突触间隙的谷氨酸含量减少,而题干中指出癫痫是由于患者脑内谷氨酸浓度升高且在发作后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所致,故EAAT功能过强并不会导致癫痫,B错误,C正确;D、谷氨酸是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使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打开,使突触后神经元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进而发生膜内外电位变化,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D正确。故选B。7.(2023·福建龙岩·统考三模)右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SERT是转运5-HT的通道蛋白。已知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降低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SERT基因的表达量可加重抑郁症的症状B.SERT将5-HT运输回突触前神经元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可能与突触前膜SERT含量增多有关D.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答案】A【分析】分析题干: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上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SERT是转运5-HT的通道蛋白,抑制SERT基因的表达量,从而降低SERT的含量,使5-HT被突出前膜回收的速度减慢,可缓解抑郁症的症状,A错误;B、SERT为通道蛋白,运输5-HT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正确;C、SERT是转运5-HT的通道蛋白,能降低突触间隙的5-HT含量,故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可能与突触前膜SERT含量增多有关,C正确;D、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兴奋,D正确。故选A。8.(2020·陕西榆林·陕西省神木中学校考一模)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以针刺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B.若刺激Ⅰ,则在Ⅲ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C.若刺激Ⅲ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释放D.若刺激Ⅱ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所示为脊髓反射模式图,根据③突触可以判断S是感受器,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①为传入神经,能传导兴奋;②为传出神经,也能传导兴奋;M是效应器,能作出一定反应。【详解】A、S是感受器,渐冻人的致病机理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若以针刺S,则产生的兴奋能传到大脑皮层,渐冻人能感觉到疼痛,A错误;B、Ⅰ处位于传出神经上,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Ⅰ,在Ⅲ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B错误;C、Ⅲ处位于传入神经上,若刺激Ⅲ,在③所示的突触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释放,C正确;D、Ⅱ处位于传出神经上,刺激Ⅱ处产生的兴奋能传到M所示的效应器,因此渐冻人的M会发生轻微收缩,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该过程不能称为反射,D错误。故选C。9.(2020·江苏苏州·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电流计①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流计②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答案】A【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静息电位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详解】A、刺激a点,电表①会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而电表②会发生一次偏转,这可以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A错误;B、刺激a点,电表①两侧先后兴奋,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B正确;C、刺激a点,电表②左侧会兴奋,右侧不兴奋,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正确;D、a点受到刺激时兴奋,膜外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正确。故选A。10.(2023·湖南衡阳·校联考模拟预测)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材料。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适宜的电刺激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记录的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点时,细胞内Na+浓度低于细胞外 B.cd段K+外流,Na+内流C.在刺激点两侧均能检测到相同膜电位变化 D.若增加神经纤维外Na+浓度,c点膜电位增大【答案】B【分析】神经纤维上未兴奋时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详解】A、钠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无论是静息状态还是兴奋状态,细胞内Na+浓度都低于细胞外,A正确;B、cd段为静息电位恢复的过程,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打开,K+外流,B错误;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故在刺激点两侧均能检测到相同膜电位变化,C正确;D、若增加神经纤维外Na+浓度,Na+内流增加,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加,即c点膜电位增大,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1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密切相关。科学家以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为材料,研究了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1)骨骼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膜的基本支架是。(2)假设初始状态下,膜两侧正负电荷均相等,且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当膜仅对K+具有通透性时,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流动,膜外正电荷和膜内负电荷数量逐步增加,对K+进一步外流起阻碍作用,最终K+跨膜流动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跨膜静电场,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K+静电场强度只能通过公式“K+静电场强度(mV)”计算得出。(3)骨骼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实验测得膜的静息电位为-90mV,膜内、外K+浓度依次为155mmoL/L和4mmoL/L(),此时没有K+跨膜净流动。①静息状态下,K+静电场强度为mV,与静息电位实测值接近,推测K+外流形成的静电场可能是构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②为证明①中的推测,研究者梯度增加细胞外K+浓度并测量静息电位。如果所测静息电位的值,则可验证此假设。【答案】(1)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2)外正内负(3)-95.4梯度增大【分析】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原因是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表现为外正内负。2、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1)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2)静息状态下,膜仅对K+具有通透性时,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流动,膜外正电荷和膜内负电荷数量逐步增加,对K+进一步外流起阻碍作用,最终K+跨膜流动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跨膜静电场,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外正内负。(3)①静息状态下,K+静电场强度为-95.4mV,与静息电位实测值接近,推测K+外流形成的静电场可能是构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②为证明①中的推测,研究者梯度增加细胞外K+浓度并测量静息电位。如果所测静息电位的值梯度增大,则可验证此假设。三、实验题12.(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皮肤上的痒觉、触觉、痛觉感受器均能将刺激引发的信号经背根神经节(DRG)的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整合、上传,产生相应感觉。组胺刺激使小鼠产生痒觉,引起抓挠行为。研究发现,小鼠DRG神经元中的PTEN蛋白参与痒觉信号传递。为探究PTEN蛋白的作用,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在产生痒觉的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2)抓挠引起皮肤上的触觉、痛觉感受器,有效痒觉信号的上传,因此痒觉减弱。(3)用组胺刺激正常小鼠和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下图。据图推测PTEN蛋白的作用是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已知PTEN基因敲除后,小鼠DRG中的TRPV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用组胺刺激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的小鼠,据图中结果推测TRPV1蛋白对痒觉的影响是。【答案】(1)大脑皮层不属于电信号(神经冲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兴奋抑制(3)减弱促进痒觉的产生【分析】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2、分析题意,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TEN蛋白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PTEN等基因的有无,因变量是小鼠的痒觉,可通过抓挠次数进行分析。【详解】(1)所有感觉的形成部位均是大脑皮层,故机体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机体产生痒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双向传导;由于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2)抓挠行为会引起皮肤上的触觉、痛觉感受器兴奋,有效抑制痒觉信号的上传,因此痒觉减弱。(3)分析题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TEN和TRPV1基因的有无,因变量是30分钟内抓挠次数,据图可知,与正常小鼠相比,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抓挠次数明显增加,说明PTEN基因缺失会增加小鼠的抓挠次数,即增加小鼠对痒觉的敏感性,据此推测PTEN基因控制合成的PTEN蛋白是减弱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进而抑制小鼠的痒觉;而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的小鼠与正常小鼠差异不大,说明TRPV1基因缺失可减弱PTEN缺失基因的效果,即会抑制小鼠痒觉的产生,即TRPV1基因控制合成的TRPV1蛋白可促进痒觉的产生。考点0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地城地城知识填空考点必背知识巩固基础落实建议用时:10分钟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下肢的代表区在第一运动区的顶部,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底部,上肢的代表区则在两者之间。(P34)2.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细且复杂的器官,其皮层代表区的面积越大。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支配具有交叉支配的特征(头面部多为双侧性支配)。(P34)3.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P34)4.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P35)地城地城试题精练考点巩固题组突破分值:50分建议用时:25分钟一、单选题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答案】D【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详解】A、调节机体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可调控相应的低级中枢,A正确;B、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它们含有大量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正确;C、脑中的高级中枢可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C正确;D、膝跳反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脊髓完整时即可完成膝跳反射,D错误。故选D。2.(2023·河北衡水·河北衡水中学校考一模)某研究小组做了以下两组实验:实验一: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尾巴上的毛竖立、心脏活动加速;实验二:结扎从尾巴回流的静脉→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尾巴上的毛竖立、心脏活动不加速。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B.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C.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尾巴上的毛竖立过程中不存在生物膜成分的更新D.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答案】A【分析】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同时心脏活动加速;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这说明整个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详解】A、根据题意,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说明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A正确;B、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因此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C、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会通过胞吐释放化学物质,该过程中有生物膜的更新,C错误;D、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负交感神经,D错误。故选A。3.(2023·湖南衡阳·衡阳市八中校考模拟预测)神经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它通过复杂而精细的调节,使机体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A.内脏运动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受大脑意识的支配B.排尿活动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C.神经的发生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存活等D.“心猿意马”是典型的神经调节,属于条件反射【答案】C【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不受大脑意识的支配,A错误;B、排尿活动的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其活动可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控制,B错误;C、多种动物机体中都有神经发生,神经发生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存活等,它们受多种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影响,C正确;D、“心猿意马”意思是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难以控制,该过程不涉及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故选C。4.(2023·海南·统考模拟预测)在篮球赛场上,队员们奔跑、抢断、相互配合,从而完成投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这个过程B.这些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C.球员之间相互配合是在脊髓指挥下完成的D.大量出汗,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答案】B【分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是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详解】A、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投篮的完成需要自主神经系统的参与,A错误;B、这些过程有奔跑、抢断、投篮等动作,故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B正确;C、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从而完成各项动作,C错误;D、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此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D错误。故选B。5.(2023·山东·统考模拟预测)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如图为肺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控制憋气属于条件反射B.呼吸肌是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C.刺激a处,b和c都能产生动作电位D.若脑干受损,则肺牵张反射不能完成【答案】D【分析】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详解】A、大脑皮层控制憋气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B、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呼吸肌是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B错误;C、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是单向的,故刺激a处,b处不会产生动作电位,c处会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D、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若脑干受损,则肺牵张反射不能完成,D正确。故选D。6.(2023·江苏·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神经科医生常对患者做如下检查:手持钝物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成年人的正常表现是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如出现拇趾背屈,其余足趾呈扇形展开,称巴宾斯基征阳性,是一种病理性反射。婴儿以及成年人在深睡状态下,也都可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下列有关推理分析错误的是()

A.巴宾斯基征阴性有完整的反射弧,但巴宾斯基征阳性没有B.巴宾斯基征的初级控制中枢位于脊髓,但受大脑皮层的控制C.正常人巴宾斯基征阴性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特点D.推测巴宾斯基征阳性成年人患者可能是大脑皮层相关区域有损伤【答案】A【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和效应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详解】A、不论是阴性还是阳性,都由完整的反射弧构成,A错误;BC、巴宾斯基征的初级控制中枢在脊髓,但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特点,BC正确;D、阳性成年人患者可能是大脑区域受损,大脑皮层失去了对脊髓的控制导致的,D正确。故选A。7.(2023·广东广州·顺德市李兆基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副交感神经在调节心脏跳动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和原理,实验小组取4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蛙的心脏,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使之保持活性。其中心脏A1和A2保留副交感神经,心脏B1和B2剔除副交感神经,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分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①刺激A1的副交感神经,从A1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1的营养液中B1心脏跳动变慢②“?”B2心脏正常跳动A.副交感神经属于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入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B.该实验证明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产生一种使心脏跳动变慢的化学物质C.配置的营养液在成分及理化性质上要与健康蛙心肌细胞液相同D.“?”处应是“刺激A2的副交感神经,从A2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2的营养液中”【答案】B【分析】该实验中A1和A2保留副交感神经,心脏B1和B2剔除副交感神经,其中实验的自变量为B1和B2的培养液中是否有刺激A1和A2副交感神经培养液的加入,所以该实验自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