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2_第1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2_第2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2_第3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2_第4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岳阳楼》【素养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2.鉴赏本文炼字的艺术特色。3.把握诗歌主旨,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难点】明白江山壮阔与诗人胸襟之博大互为表里,理解杜甫心系天下的胸怀。【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2.相关背景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此时正值深冬季节。时年五十七岁的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写下此诗。3.解题①“登”,点明诗人登高望远。②“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坼(chè)戎(róng)涕泗(tìsì)2.把握诗歌节奏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解释下列词语①坼:分裂。②乾坤:指日、月。③戎马:指战争。④凭轩:靠着窗户。⑤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三、文本研究【思考1】“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今昔对照。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才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抒发了沉郁之感。【思考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让你联想到了曹操《观沧海》中的哪句诗?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明确曹操咏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一种“雄浑阔大”的意境。与这首诗的颔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思考3】有人说“坼”、“浮”两字很有表现力,请小组合作探究这两个字的表现力体现在哪里?“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坼”“浮”两字,表现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宏伟奇丽。炼字的方法:(1)确定关键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有时候也会赏析数量词。(2)解释字义。(若为写景句,可描述画面)(3)考虑是否有修辞手法。(4)分析此字所蕴含的感情。【思考4】颈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思考5】尾联写出什么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思考6】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可以看出?明确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又是忧国忧民的体现。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诗人由个人推及国家,想到了国家的危难,黎民的苦忧,抒发作者面对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忧国忧民之情。【思考7】谈谈诗作是如何将“情”与“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明确首联两句,即揭示登楼的题旨,写自己夙愿终偿的欣喜之情。颔联两句,极度夸张地写出登楼所见。坼吴楚而浮乾坤,这是形容楼前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这四句,写出登临所见之景。后面四句,则写登临所生之情。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是情因景生,景以情衬,浑然一体,组成有机的抒情感怀意境。中间这两联,上联侧重景,下联侧重情,而又连为一体,以景物的阔大和孤身漂泊的痛苦互相映衬,艺术效果极为佳妙。末联仍是登楼时所感,然已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全诗抒写的感情是孤苦沉郁的,但描绘的景物却是壮阔无比的。首联(起):叙登临—昔—今(时间)—人世沧桑—事颔联(承):眼前景—浩瀚壮阔(空)—博大胸襟—景颈联(转):想自身—老病孤舟(狭窄)—无限辛酸—情尾联(合):念家国—戎马关山(宽阔)—忧国忧民—情【思考8】试概括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明确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思考9】阅读与思考《登岳阳楼》《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李白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问题:试比较杜诗和李诗,说说他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明确(1)杜诗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来概括。(2)李诗用陪衬、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概括。四、明晰主旨本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抨击将帅腐败无能切不恤士卒,对浴血苦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七、作业1.情境默写。(8分)(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登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