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25年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云南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25年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云南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25年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云南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25年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云南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25年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25年高考压轴卷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B.根据F=m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拉力F的方向一致C.绕地球飞行的宇航舱内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是因为没有受到重力作用D.人在地面上起跳加速上升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2、如图甲所示,金属细圆环固定,圆环的左半部分处于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中。该圆环电阻为R、半径为r,从t=0时刻开始,该圆环所受安培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为()A. B. C. D.3、如图,两个小球分别被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悬于等高的悬点,现将细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两小球通过最低点时,两球一定有相同的(

)A.速度 B.角速度 C.加速度 D.机械能4、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的带电小球以初速度从点竖直向上抛出,通过点时,速度大小为,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则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A.动能增加 B.机械能增加 C.重力势能增加 D.电势能增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核反应方程,X为,该反应为α衰变C.阴极射线可以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现象,表明其本质是一种带电粒子流D.用紫光照射某金属板能产生光电子,则用红光照射该金属板也一定能产生光电子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长木板,质量为M的木块通过轻绳与质量为m的钩码相连,重力加速度为g,则释放后钩码的加速度大小为()A.0B.g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8、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正沿x轴传播,实线是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1s时的波形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波速为50m/s,则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若波速为50m/s,则x=4m处的质点在t=0.1s时振动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C.若波速为30m/s,则x=5m处的质点在0时刻起0.8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D.若波速为110m/s,则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波的频率为13.75Hz9、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m、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AB置于斜面上,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其A端与斜面顶端平齐.用细线将质量也为m的物块与软绳连接,给物块向下的初速度,使软绳B端到达斜面顶端(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A.物块的速度始终减小B.软绳上滑时速度最小C.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D.软绳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其增加的动能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10、如图所示,一根固定的绝缘竖直长杆位于范围足够大且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圆环套在杆上,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现使圆环以初速度v0向下运动,经时间to,圆环回到出发点。若圆环回到出发点之前已经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环经过时间刚好到达最低点B.环的最大加速度为am=g+C.环在t0时间内损失的机械能为m(-)D.环下降过程和上升过程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不相等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同时向上运动拉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其中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未标出的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取。完成以下问题。(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_____。(2)在打0~5点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______,系统势能的减少量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3)依据本实验原理作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_。12.(12分)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小李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可拆式变压器(铁芯不闭合)进行研究(1)实验还需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___(多选);(2)实验中,上图中变压器的原线圈接“0;8”接线柱,副线圈接线“0;4”接线柱,当副线圈所接电表的示数为5.0V,则所接电源电压档位为_______。A.18.0VB.10.0VC.5.0VD.2.5V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两个平行光滑金属导轨AB、CD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间距L=0.5m,左端接有阻值R=3的定值电阻。一根长度与导轨间距相等的金属杆順置于导轨上,金属杆的质量m=0.2kg,电阻r=2,整个装置处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B=4T的匀强磁场中,t=0肘刻,在MN上加一与金属杆垂直,方向水平向右的外力F,金属杆由静止开始以a=2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末撤去外力F,运动过程中金属杆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连接导线的电阻,导轨足够长)求:(1)1s末外力F的大小;(2)撤去外力F后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14.(16分)高铁在改变人们出行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现。某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在水平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已知该列车(含乘客)的质量为m,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其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列车从静止开始到速度大小为v的过程中,(1)列车运动的位移大小及运动时间;(2)列车牵引力所做的功。15.(12分)如图所示,在直线MN和PQ之间有一匀强电场和一圆形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MN、PQ与磁场圆相切,CD是圆的一条直径,长为2r,匀强电场的方向与CD平行向右,其右边界线与圆相切于C点。一比荷为k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PQ上的A点垂直电场射入,初速度为v0,刚好能从C点沿与CD夹角为α的方向进入磁场,最终从D点离开磁场。求:(1)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A.牛顿第一定律只能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故A正确;B.F=ma中的物体加速度对应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仅仅是拉力F,故B错误;C.绕地球飞行的宇航舱内物体依旧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故依旧受到重力作用,故C错误;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A。2、D【解析】

设匀强磁场()感应电动势安培力结合图像可知所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得:mgL=mv2,解得:,因为L不等.所以速度不等,故A错误;B、根据解得:a=2g,所以两球加速度相等,又a=Lω2,所以角速度不等,故B错误C正确;因为两球的质量关系未知,初始位置它们的重力势能不一定相等,所以在最低点,两球的机械能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考点:动能定理;向心加速度.【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向心加速度及角速度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知道摆球在最低点靠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列的式子即可解答;此题是基础题,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应用.4、C【解析】

A.小球由到过程中动能增加量故A错误;BC.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只受重力作用,小球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竖直上抛运动,点为小球还动的最高点,,从到,小球克服重力做的功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量小球的机械能增加量故B错误,C正确;D.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机械能增大,电势能减少,故D错误。故选C。5、C【解析】

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选项A错误;B.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X为,该反应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选项B错误;C.阴极射线可以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现象,表明其本质是一种带电粒子流,选项C正确;D.用紫光照射某金属板能产生光电子,因红光的频率小于紫外线,则用红光照射该金属板不一定能产生光电子,选项D错误;故选C.6、C【解析】

以钩码为研究对象则有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则有联立解得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DE【解析】

ABC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所有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之和;其中分子势能是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量,与重力势能无关;分子动能是分子运动的动能,与气体的整体运动的动能无关,故BE正确,AC错误;D.由于是非理想气体,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若温度相应变化时,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故D正确;8、BCD【解析】

A.由图可得,该波的波长为8m;若波向右传播,则满足3+8k=v×0.1(k=0、1、2……)解得v=30+80k若波向左传播,则满足5+8k=v×0.1(k=0、1、2……)解得v=50+80k当k=0时v=50m/s,则则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B.若波向左传播,x=4m处的质点在t=0.1s时振动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B正确;C.若v=30m/s,则则0.8s=3T,即经过3个周期,所以x=5m处的质点在0时刻起0.8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故C正确;D.若波速为110m/s,则发生干涉,频率相等,故D正确。故选BCD。【点睛】根据两个时刻的波形,分析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或波传播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是关键,要抓住波的周期性得到周期或波传播速度的通项,从而得到周期或波速的特殊值.9、BCD【解析】

A.物块下落过程中,刚开始由于,所以物块所受合力向上,物体做减速运动,下落过程中,合力越来越小,当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最小,后合力方向向下,加速度向下,速度增大,所以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A错误;B.当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最小,设此时软绳上滑的距离为x,则:,代入数据解得:B正确;C.物块未释放时,软绳的重心离斜面顶端的高度为,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时,软绳的重心离斜面顶端的高度,则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C正确;D.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因物块要克服拉力做功,所以其动能及势能变化量,以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绳的势能及动能变化量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的绝对值为W,由能量守恒定律有则选项D正确.故选BCD.10、BC【解析】

AB.由题意可知,环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假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当环下滑的过程中,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得:负号代表该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反,故物体在下滑的过程中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当环上升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环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在到达原出发点前,加速度减为零,此时,开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由于运动的不对称性可以确定,从开始下滑到最低点的时间不等于;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所以在运动的最开始时,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则A错误,B正确;C.由以上计算,可知,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C正确;D.环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大小相等,D错误。故选BC。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2.40.580.60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9.7【解析】

(1)[1]第4点与第6点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第5点的瞬时速度,有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2)[2]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打0~5点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3]系统势能的减少量系统势能的减少量。[4]可见与大小近似相等,则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5]系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解得则图像的斜率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2、(1)BC(2)A【解析】(1)本实验中,变压器的原线圈应接在交流电源上;为了知道原、副线圈的电压比和线圈匝数比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电压表。故学生电源和电压表两个器材不能缺少,选BC;(2)①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和匝数的关系为U1U2=n【点睛】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和各自匝数的关系为U1U2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