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练习物理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练习物理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练习物理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练习物理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练习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练习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A.物理书的长度是252B.茶杯的高度是10C.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D.他自己的身高是(★★★)2.在“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集热器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该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变为固态,从而维持车内温度稳定。当白天温度逐渐升高时,该物质可能会()

A.汽化放热B.熔化吸热C.凝固吸热D.凝华放热(★★)3.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乙图: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C.丙图:城市中的噪声监测仪,数字5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D.丁图: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发声音调高(★★★★)4.在一条南北方向的街道上,有甲、乙、丙三辆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丙车都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向北运动.对此有以下几种说法:①甲车一定向南行驶:②乙车一定向北行驶③乙车可能静止;④丙车向北行驶.其中正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段距离为B.段平均速度为C.小车从点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6.下列关于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一道残阳铺水中——水中的“夕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呈现出红色是江面反射红光的原因C.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是自然界中的光源D.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珠特别明亮是白光发生了色散的原因(★★★)7.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镜子里的像,测视力时,要求镜中视力表的像距被测者5米,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即为实像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C.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D.视力表上的“E”字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也是“E”字二、多选题(★★)8.西周晋候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吸收热量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C.蜡液冷却到固态过程中,温度降低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9.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向前行驶,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b中的图线II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甲车、乙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10.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恰好能看到“硬币”。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路径是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B.光的传播路径是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C.此时用激光笔在A处对着“硬币”照射,可以照到硬币D.此时用激光笔在A处对着“硬币”下方照射,可以照到硬币三、填空题(★★)1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c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图丙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12.“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这是它又___________了(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热量,使人感到凉爽。(★★)13.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14.如图是汽车速度计和交通标志,此时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由交通标志可知汽车从这两个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要________min。(★★★)15.如图是太阳能集热器原理图,利用一块平面镜可使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器上。若一束光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40度,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镜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度。(★★★)16.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打到光电屏(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如图所示,与液面夹角为45°的光束经液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光点S1,一段时间后光点由S1移到S2时,且S1S2的距离为4cm,则该液面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为_____cm.四、作图题(★)17.如图,A′为处在B点处的人眼通过平面镜MN所看到的A点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确定A点的位置,并作出其光路图。()(★★)18.如图所示,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光竖直向下射到水中的镜面上,请画出这光经平面镜的反射光及从水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的大致方向。五、实验题(★★★)19.如图甲所示,是小军用海波“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这种加热方法叫“水浴法”,目的是_____;(2)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待海波熔化完毕,再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观察其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3)图丙中,海波在G点是_______态,EF段是_______态。(★★★)20.安安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1)他按照图甲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_;(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根据数据绘制出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从t=______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______℃;(3)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安安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如图丙所示为水沸腾______(选填“前”或“时”)的图景;(5)实验后,安安对大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会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抽气密封玻璃罩中,如图丁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______(增大/减小/不变),水的沸点______(升高/降低/不变)。(★★★)2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而镜上,纸板由A、B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风ON翻转,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5°45°360°60°(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激光笔和铅笔;(2)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数据可得:在反射现象中______;(3)实验过程中,实验小组的每一位同学在不同位置都能观察到硬纸板上的光,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______反射;(4)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纸板B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5)实验过程中,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后,在纸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______;A.如图乙所示,将纸板B沿ON向后折B.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C.如图丁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22.如图甲所示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根外形相同的蜡烛。(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2)小红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___。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B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若将蜡烛B点燃,观察到__________的像将变得不清晰(填“A”或“B”);(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眼睛_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4)实验结束后,小红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__(选填“A”、“B”或“C”)。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的位置六、计算题(★★★)23.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8.7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3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24.海岭又称海底山脉,如图所示,某勘探船停在某海岭底部A处的正上方向海底发出超声波信号,6s后收到回波信号。之后,勘探船以的平均速度沿直线行驶达到海岭最高点B点处的正上方停止,用时2h,再次向海底发出超声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1)A处海水的深度;(2)勘探船两次探测间航行的距离;(3)若B处比A处高2250m,勘探船向B处发出信号后多长时间收到回波信号。七、科普阅读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一种奇幻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太阳使地海市盛楼面温度上升后形成的一种气温梯度,由于空气密度不同,光线会在气温梯度分界处发生折射,形成的自然现象。海市蜃楼最易形成在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由于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上层的入射角不断增大,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