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唐诗三百首》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唐诗三百首》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唐诗三百首》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唐诗三百首》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三百首》知识点归纳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是一代文学的标志。唐诗的发展历程初唐时期(618—712):初唐诗歌仍带有齐梁时期的绮靡诗风,逐渐向刚健清新的风格转变。代表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初唐四杰”,以及陈子昂等。盛唐时期(713—766):这是唐诗的鼎盛时期,诗歌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诗歌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有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作品充满豪情壮志和异域风情;还有李白、杜甫两位伟大诗人,李白的诗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唐时期(766—835):中唐诗歌在盛唐的基础上有所变化,诗歌风格更加多元化。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反映现实生活;韩愈、孟郊以奇崛险怪的诗风著称;柳宗元、刘禹锡的诗歌各具特色。晚唐时期(836—907):晚唐诗歌多感伤、颓废的情绪。杜牧、李商隐是晚唐的杰出诗人,杜牧的诗俊爽峭健,李商隐的诗深情绵邈、绮丽精工。01作者简介孙洙孙洙(1711-1778),字临西,又作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乾隆九年(1744)甲子以庠生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十年乙丑副文理明通榜,除上元县教谕。十六年辛未,中吴鸿榜进士。历任直隶卢龙、大城,山东邹平知县。平生工诗文,擅书法,书宗欧阳询,诗学杜少陵。诗入《梁溪诗钞》,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1763)癸未春,辑《唐诗三百首》。孙洙以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卒。孙洙一生值得称道者有三:其一是读书。孙洙少时颖敏过人,然家境贫困,冬日读书时常常握木块于手中,以为木生火可以御寒。他是同乡硕儒吴鼎(字容斋)的高足弟子,读书选择名师。做官时,在处理公事之余,专心读书,不改书生本色。其二是做官。孙洙做官,所到之处,都能谘访民间疾苦,与百姓谈叙如同家人。任大城知县时,捐钱浚河,民享其利。孙洙一生,虽为官数任,终究淡若寒素,两袖清风。每逢离任时,百姓都攀辕泣送。其三是著书。著有《蘅塘漫稿》,辑有《唐诗三百首》。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时,其继室徐兰英参以见解,互相商榷,具有一定的功劳。徐兰英是江南才女,平生工诗善画。但他的《蘅塘漫稿》现在已经无从找到,只是顾光旭的《梁溪诗钞》还收录孙洙的两首诗:《补庄并序》、《奉檄送定北军出居庸关马上作》。02创作背景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不仅被历代诗评家不断研究,而且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为了满足普通人欣赏的需要,从宋、明时就有人编辑通俗唐诗选本,现存最早的是成于宋谢枋得、明王相之手的《千家诗》。此书虽是唐宋诗合集,但以唐为主,依体编排,收一百二十三家诗二百二十六首,全是五、七言律绝。清康熙年间,曹寅主持编订的《全唐诗》共收录二千二百余人,诗作四万八千余首,“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荟萃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但是常人难以遍读。其后又有沈德潜以《全唐诗》为基础选编的《唐诗别裁》,共收录诗作一千九百余首,也是鸿篇巨著,并不适宜作为普及读本以供赏读。直至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以《唐诗别裁》为蓝本,进一步精选诗作三百一十首编订成书,成就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物。《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原序如下: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万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胜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序称其编选的目的是作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因此所选之诗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问世以后,就风行海内,流传之广,罕有其比,二百余年来,未曾稍衰。《唐诗三百首》收诗家七十七人,而选诗数量,现传各本,稍有不同。其原编共三百一十首,其后章燮注疏,又增七首,清李盘根注本增至四百首。03作品概述《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书中入选的作品大多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其中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22首,此外如孟浩然、刘长卿、韦应物、杜牧等也各选十多首。同时对每位诗人又能各取所长,例如李白多收其五、七古与乐府,岑参多收其歌行,李颀多收其七古,王昌龄多收其七绝,李商隐多收其律诗。除此之外,编者也注意到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时期在全书中的比重,注意到有些知名度不高的诗人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这就不但突出了重点,而且照顾到了全面,加上所选作品能注意通俗易懂,便于吟诵,因而选集诞生二百余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历久弥新,被视为诗歌初学者的最佳选择。《唐诗三百首》是为了代替《千家诗》而作的,序称超过《千家诗》很远。《千家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专选格律诗的诗歌选本。性质属于启蒙读物,故而所选的篇章都是一些通俗易懂之作。同时又是分门别类编纂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等。《千家诗》虽然号称千家,实际只录有122家。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2家。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绝。04题材特点唐诗三百首主要涉及到的题材有诗人的感慨身世与情感、景物描写、传说与历史故事等。其中,大量的诗歌题材都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思考和感受。人生感慨唐诗三百首中有大量的作品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如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自然题材唐诗三百首中很多作品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壮阔,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维的《相思》、李白的《将进酒》等。历史传说唐诗三百首中也有许多作品在传达历史传说中的神话和传说,诗人描绘了许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例如王昌龄的《登科后》、李商隐的《锦瑟》、白居易的《长恨歌》等。05文学特点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之一,具有良好的文学特色。以下是唐诗三百首的文学特点。押韵形式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大多采用了律诗的形式,具有明显的押韵和平仄要求。文化底蕴深厚,富有韵律、音韵美。手法多样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手法多种,包括直言清晰、曲折隐晦、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化用典故等。内容丰富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内容不仅丰富多样,而且表现形式也非常灵活,包括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等,也有对爱情、自然、哲学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06吟咏对象唐诗三百首吟咏的对象各异,主要包括人物、自然景观、历史和神话传统等。人物唐诗三百首中许多诗歌都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价,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孟浩然,还有《长恨歌》中的扶苏、昭君等。自然景观唐诗三百首中的许多诗歌都描绘了自然美景和壮阔,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历史、神话唐诗三百首中的认识中有的诗歌还涉及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和典故,如《登科后》、《锦瑟》、《琵琶行》等。07思想内涵人文情怀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大多承载了诗人大度、悲壮、关怀人民、悼念往事、怨恨现实等人文情怀。自然美学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中也透露着一种自然美学的情感,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仰视及敬畏。神话与传说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中也不乏关于神话传说的烙印,通过这些诗歌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08重要诗人及其作品风格李白: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其作品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沉郁顿挫,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诗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山水田园诗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风格清淡自然,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为主。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昌龄:以边塞诗著称,作品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白居易:诗歌通俗易懂,反映现实生活。他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