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历史故事和图片资料兴趣浓厚,具备一定的图文信息提取能力,但抽象思维和历史逻辑分析能力仍待提升。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初步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概念有基本认知,但对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和交融的深层影响理解不足。教学中需通过具体案例、地图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将抽象的民族交往史实转化为直观可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从“事件认知”向“规律分析”过渡,同时关注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教学背景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3课,上承《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下启《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聚焦隋唐时期民族交往的主要史实与交融特征。教材以“唐朝的民族政策”为切入点,通过“文成公主入藏”“唐与突厥、吐蕃、南诏等政权的交往”等具体案例,展现隋唐时期“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如何推动边疆稳定与文化融合,凸显“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主题,同时为后续理解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逻辑埋下伏笔。时代价值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因俗而治”的治理智慧、多元文化的交融实践,对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历史借鉴意义。通过本课学习,可引导学生认识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事实,理解“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与国家观。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结合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条件,分析开明民族政策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通过文成公主入藏等具体史实,认识民族交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2.时空观念通过《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文成公主入藏路线图》等地图,梳理突厥、吐蕃、南诏等政权的空间分布及与唐朝的地缘关系,掌握时空定位的基本方法。结合隋唐王朝更迭的时间轴,归纳不同时期民族交往的阶段性特征(如唐太宗时期以战争与和亲并重,唐玄宗时期以册封与会盟为主)。3.史料实证研读《旧唐书》中关于“天可汗”的记载、吐蕃文献中的和亲记录等一手史料,论证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与影响。对比《步辇图》与传世文献,分析艺术作品中的历史信息,初步掌握跨学科史料互证的方法。4.历史解释从政治、经济、文化多角度解释“和亲”“册封”“会盟”等交往形式的实质,理解隋唐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智慧。分析“安史之乱后边疆危机加剧”的原因,说明民族关系与国家稳定的内在联系,形成历史因果关系的解释能力。1.家国情怀通过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感受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同感。结合“唐蕃会盟碑”等历史遗存,认识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和亲、册封、设置机构、会盟等)及历史作用。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及其对汉藏文化交融的影响。隋唐时期民族交往的多元形式与交融成果(如语言、艺术、科技的交流)。教学难点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民族交往背后的政治经济动因(如唐朝的国力强盛与边疆政权的经济需求)。辩证分析民族交往中的冲突与融合(如唐与突厥的战争与归附),避免简单化、片面化认知。归纳隋唐民族交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长远影响,建立历史发展的整体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感知多元教师活动:播放《国家宝藏》中“唐蕃会盟碑”解说片段,展示碑文拓片(局部),提问:“这块石碑为何被称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它记录了哪两个政权的友好约定?”展示唐代陶俑(如戴帷帽骑马女俑、骆驼载乐俑),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服饰、乐器特点,提问:“这些文物反映了唐朝社会怎样的风貌?”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初步感知唐朝民族交往的开放性与多元性。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文物史料与影视资源创设历史情境,激活学生对“盛唐气象”的已有认知,以问题链引导学生关注“民族交往”与“国家繁荣”的关联,自然切入课题。新课讲授:分层探究・多元互动政策解码:隋唐的民族治理智慧教师活动:环节1:对比分析・政策成因展示表格:朝代主要民族政策典型事件国力状况秦朝修筑长城、北击匈奴蒙恬北伐统一但短暂汉朝和亲与战争并用昭君出塞、卫青北伐前期强盛,后期衰落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册封回纥长期稳定繁荣提问:“对比秦汉,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为什么唐朝能实行更开明的政策?”(提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环节2:概念解析・治理实践结合地图《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动态演示唐朝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羁縻府州的分布,讲解“因俗而治”的含义(保留少数民族首领自治权,任用当地人管理)。提问:“羁縻府州与中央直接管辖的州县有何不同?这种管理方式有何优势?”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政策差异的成因,结合地图指认边疆政权位置,理解“开明政策”的实施基础与治理智慧。设计意图:通过纵向对比与地图分析,帮助学生构建“政策—国力—时代特征”的逻辑链,理解唐朝开明政策的历史必然性。利用可视化工具突破“羁縻府州”等抽象概念,培养时空关联能力。和亲故事: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回响教师活动:环节1:图文互证・史实梳理展示《步辇图》(局部)与《旧唐书・吐蕃传》片段:“(松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求婚……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持节送之。”提问:“画面中哪些细节体现了唐太宗的威严与禄东赞的恭敬?结合文献,说说文成公主入藏的背景。”环节2:角色扮演・体验交融提供史料:文成公主带去的物品:谷物种子、药材、丝绸、书籍、工匠等。吐蕃传入唐朝的文化:马球、金银器制作、藏医藏药等。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唐朝使者”“吐蕃迎亲使”,模拟双方交换礼物的场景,提问:“这些物品与文化交流反映了汉藏两族怎样的需求?”•环节3:古今对照・遗产解读展示拉萨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唐蕃会盟碑照片,播放藏戏《文成公主》选段,提问:“为什么千余年来,文成公主始终被藏汉人民纪念?”学生活动:观察图画细节,结合史料复述和亲过程;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双向交流的实质;结合现实遗存感悟历史影响。设计意图:以直观的图像史料与生动的角色扮演,将抽象的“和亲”政策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交融”的认知,理解和亲对文化互鉴的推动作用。利用现实遗存建立历史与现实的联结,深化家国情怀。多元交往:从冲突到融合的历史逻辑教师活动:环节1:动态地图・冲突与和解播放动画演示唐与突厥的关系演变:东突厥南下→唐太宗击败颉利可汗→设置羁縻府州→突厥贵族担任唐朝官职。提问:“唐朝对突厥的政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环节2:表格归纳・交往形式与成果展示表格,引导学生填写:民族/政权交往形式具体事件文化交融成果突厥战争与设置机构设立安西都护府?吐蕃和亲与会盟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回纥(回鹘)册封与贸易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南诏册封与文化交流唐玄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环节3:深度思辨・评价历史影响展示两种观点:A.唐朝的民族政策是“怀柔远人”,促进了边疆稳定。B.和亲本质是政治妥协,无法真正解决民族矛盾。提问:“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学生活动:观察动画梳理唐与突厥的关系变化;通过表格归纳强化知识体系;结合史料对开放性问题进行辩证分析。设计意图:通过动态地图突破“战争与融合并存”的复杂关系,利用表格归纳法整合碎片化知识,培养历史归纳能力。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避免非黑即白的认知,落实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素养。总结提升:从隋唐到当代的历史启示教师活动:展示时间轴,梳理隋唐民族交往的三个阶段(隋的初步整合、唐初的战争与和亲、盛唐的册封与会盟),提问:“隋唐民族交往的趋势是怎样的?”联系现实:播放新疆克孜尔石窟(融合汉龟兹艺术)、西安碑林(藏有唐蕃会盟碑复刻)的视频,提问:“这些文化遗产对今天维护民族团结有何启示?”学生活动:观察时间轴总结历史趋势,结合现实案例思考历史对当代的启示。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构建历史脉络,强化时空观念;以现实案例链接历史与当代,引导学生认识民族交融的延续性,深化家国情怀的情感认同。课堂练习:分层巩固・能力提升基础题:“天可汗”的称呼反映了()A.唐朝对少数民族的武力征服B.少数民族对唐朝皇帝的尊崇C.唐朝与少数民族的贸易往来D.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材料题:阅读材料:“(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主持修建小昭寺,传授纺织、刺绣技术,推动吐蕃贵族子弟学习汉文化。”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贡献。拓展题:对比文成公主入藏与王昭君出塞,分析汉唐和亲政策的异同点(提示:从背景、目的、影响角度分析)。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学力学生的需求,基础题巩固核心概念,材料题训练史料分析能力,拓展题培养比较思维,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多角度检测。板书设计第3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1.政策基础:开明包容的治理智慧经济:国力强盛,丝绸之路繁荣政治:因俗而治,设置羁縻府州文化:兼收并蓄,“天可汗”的认同2.交往形式与典型案例形式案例影响和亲文成公主入藏汉藏文化双向交流,奠定唐蕃会盟基础册封怀仁可汗、云南王确立边疆政权的政治认同会盟唐蕃会盟(821年)固化和平局面,促进经济往来战争与归附唐与突厥从冲突到融合,推动民族迁徙与交融3.历史影响:多元一体的文明奠基经济:边疆与内地的互补性增强文化:胡汉交融,丰富中华文化内涵政治:为元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设计意图:采用“政策—形式—影响”三层结构板书,以表格形式直观呈现交往形式与案例,突出逻辑层次。通过关键词提炼与可视化设计,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强化重点内容记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多元史料的有效运用:通过《步辇图》《唐蕃会盟碑》等图像史料、《旧唐书》文献史料、影视资源等,构建“看—读—思—议”的认知链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落实史料实证素养。情境化教学的实践:角色扮演、动态地图演示等活动将抽象的民族政策转化为具体情境,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和亲”“册封”的实质,突破了传统讲授的局限性。现实联结的深度:通过当代文化遗产的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使家国情怀的培养自然融入知识学习中。改进方向学生差异的关注:在分组讨论与角色扮演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足,需设计更具层次性的任务(如基础问题指定学困生回答,拓展问题鼓励优生引领),确保全员参与。难点突破的优化:“羁縻府州”等制度概念仍较抽象,可补充《唐六典》中关于羁縻府州官员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会计师知识系统的全面架构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成就展望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证券工具运用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心理素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职业素养试题及答案
- 项目成果达成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全景观察试题及答案
-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部编版随堂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职业伦理的核心理念与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知识更新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中职专用】《旅游心理学》(高教第二版)高考模拟卷7(解析版)
-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 2025届北京市海淀区北京57中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社工站2024年度工作总结与2025年项目计划
- 初级制图员职业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GB/T 44543-2024预制混凝土节段拼装用环氧胶粘剂
- 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
- 《山谷回音真好听》名师课件(简谱)
- 202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练习试卷(试卷版)
- 高考英语核心词汇1000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