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史学理论和史学常识汇编_第1页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史学理论和史学常识汇编_第2页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史学理论和史学常识汇编_第3页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史学理论和史学常识汇编_第4页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史学理论和史学常识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之史学理论和史学常识一、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根据的材料)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口述史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按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材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1、种类: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3、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2、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3.局限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2、局限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判断价值1.文献史料:(1)文献史料中的第一手史料,如甲骨文、铭文中的记载,当事人的档案、日记等,相比较其它的史料更具真实性。(2)历史文献是第二手史料,是对历史的客观记载,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历史的全貌。但受材料、视角、方法、素养等诸条件的限制,史家的论述也会存在错误。2.实物本身是最好的历史证据,足以弥补文献的空白;但作为实物史料的遗迹、遗物未必能反映历史的全貌和原貌;3.口述史的重要性与危险性并存;口述者的记忆、知识程度、个人情感等都会影响到史料的真实性。4.文学作品绝非信史,作品中的史实,通常以间接的、夸张的、局部的、变化的等诸多形式来表达;但可以把它看成作者所处时代和作者本人思想、实践的反映;5.神话虽然不是历史,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而且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古老历史往往都离不开神话;6.民间故事一般是指在非官方的途径产生和流传,在流传中又经过传播者的不断加工,经非正式的历史记载保存下来的内容,它不是历史;二、历史研究的步骤问题形成第一步——史料收集第二步——史料整理第三步——

历史解释第一步:搜集史料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6、上网搜索第二步:史料整理整理史料应注意的事项: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史料。2、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3、多方搜集史料,对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提取信息1.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正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核心观念等引注中的作者及其身份、书名、文章题目、时间等2.从图表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图片中人物的外貌、服饰特征、姿态等第三步:历史解释1、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2、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孤证不立影响史料解释的几个主要因素研究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角度;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研究者的史学观点;时代的局限性史料选取和运用应注意原则或方法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史料。2.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3.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4.多重史料相印证5.单个证据不成立(孤证不立)。6.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选择题练习1.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牛耕技术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汉代画像砖上绘有二牛一人耕地的场景B.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C.《齐民要术》写道:“赵过始为牛耕”D.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认为曲辕犁是古代牛耕技术成熟的标志2.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该材料用了何种史观解读美洲被发现的意义A.全球史观

B.社会史观

C.革命史观

D.现代化史观3.“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C.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4.为驳斥日本《产经新闻》上关于“(南京)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的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A.画家李自健的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B.日本报纸报道日军在南京展开杀人比赛C.中国拍摄抗战题材的电影《南京南京》D.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5.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A.辛丑年过后十年是辛亥年

B.公元前6世纪初罗马共和国建立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

D.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全面抗战开始6.普朗克说:“知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们因为自己的无知,自己认识能力的局限,所以将知识这一完整的链条人为地割裂了。”下列能佐证此观点的是A.历史的分期是由经济决定的

B.历史研究不可能出现一体化趋势C.历史学的界限是非常清晰的

D.历史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7.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B.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宣布将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9.“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这段话强调对历史事件应A.一分为二进行评价

B.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C.全方位多角度看待

D.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10.关于鸦片战争,近代史主流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

B.清史鸦片战争观是错误的C.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D.不同史观必得出不同结论11.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说:“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地变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没有客观的历史存在

B.历史学缺乏科学稳定性C.历史学要为现实服务

D.对历史解释应与时俱进12.司马迁继父志,任史官,受宫刑,发愤著《史记》,终成“史家之绝唱”。子长著史有血有肉,“史”“我”相融,史家的“爱憎分明”尽显其中。由此可见A.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客观的B.史学家的个人情绪情感、是非标准左右了史书的编撰过程C.研究历史、再现历史,应先对历史认知者的人格心理作一番考察D.太史公以史抒情、以史达志,个人心理对著史影响超越社会心理13.(2016·福建高三质检·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雄伟壮丽的阿房宫被项羽军队焚毁。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并未建成更没有遭受大规模焚烧。由此可见A.考古发现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

B.史事的真实性需要考古的确证C.考古发掘是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

D.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14.“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是电影《一九四二》的宣传语,电影临近结尾处,有一句台词:“日本人真是太恶毒了,他们居然给灾民发粮食。”表现的是侵华日军的指挥官之一冈村宁次乘飞机视察灾区,提出要用军粮赈灾,其目的是收买人心,为其所用。有网友指出冈村宁次回忆录当中,并未查到相关的记录。同时,侵华日军相关政策的执行者日伪政府,也没有相关的记录。一时议论纷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影像资料多数经艺术加工,不定为信B.影像资料不同于影像史料,真伪并存C.回忆录是当事人亲身经历,客观真实D.政府记录也属于文献史料,准确全面15.2014年1月,上官婉儿的墓志全文在《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其中记载她曾强烈反对韦皇后支持下的安乐公主当“皇太女”。但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皇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以下说法较为合理的是A.墓志与史书记载都存在主观性

B.史书记载没有任何客观性C.考古发现是唯一真实的证据

D.文献和实物二重证据更可信16.有史学家指出,关于当今世界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观察视角……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落后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有)英美模式、莱茵模式、转型国家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材料体现出当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是A.多元文明模式同时并存

B.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统天下C.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曲折前进

D.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是方向17.有美国史学家指出,美国的历史不能从建国算起,不能从北美殖民算起,甚至不能从哥伦布登陆美洲算起,而应该一直追溯到中世纪欧洲形成的探险精神和11到14世纪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贸易网络。作者观点A.凸显了欧洲中心论

B.否定了殖民政策C.彰显了现代化史观

D.体现了全球意识18.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市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 A.当时的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吴虞在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19.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A.思想史构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