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本溪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本溪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本溪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本溪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本溪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40℃C.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D.中学生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2.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蜡烛,下列关于蜡烛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是虚像 B.像是倒立的C.像是放大的 D.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3.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4.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水中倒影”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C.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D.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5.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为参照物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6.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霜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凝固成的小冰晶B.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内侧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D.水沸腾后,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7.小明在湖边游玩时,观察到一些由光现象而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太阳的“像”B.小明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C.湖中孔桥的倒影D.湖中游动的白云8.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配备了新型全自动摄像测温告警系统。如图,晨晨同学正在通过学校测温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头离晨晨同学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B.显示屏上晨晨的头像说明,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C.显示屏上晨晨的体温值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测出的D.当晨晨的体温为36.5℃时,告警系统会报警9.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二、多选题10.如图所示,是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2s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测量记录值为18cmC.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于小球由B点运动到D点的速度D.从A至D的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m/s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单色光组成的

B.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

D.煤、石油、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1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D.甲物质的密度为2kg/m3三、填空题13.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14.图中停表的示数是_____s。15.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能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吼声是由吼猴的声带_____产生的,吼声起到警告作用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填“能量”、“信息”),如图所示是吼猴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其中甲图显示声音的_____较大(填“音调”、“响度”、“音色”)。16.把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写出来:①樟脑丸消失_____②雾消散_____③霜、雪的形成_____④高温下,铁变成铁水_____⑤火山爆发的岩浆变成岩石_____⑥棒冰表面冒白气_____。17.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相距。某同学在学校医务室检查视力,由于空间有限,用下图方式检查,她应距平面镜__________m。她在平面镜里看到的视力表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18.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19.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_;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20.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像。若某人的眼睛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应佩戴________镜矫正。21.三只形状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它们是水、酒精、水银(ρ水银>ρ水>ρ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判别三烧杯中所盛的液体甲是_______,丙是______。2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___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四、作图题23.如图所示,一束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4.请画出光源S发出的光线SA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表示凸透镜,作图时请保留必要的辅助光线,只画出折射光线的不给分)()25.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沿竖直方向射向平面镜,画出其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进一步画出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五、简答题26.北方的冬天,窗户上会有冰花出现,它属于什么现象____?会出现在玻璃的哪一侧___?27.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六、计算题28.如表是G1022次列车从广州南到武汉的列车时刻表:求: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公里)里程1广州南17:4502长沙南20:3520:437073武汉22:15﹣﹣1071(1)G1022次列车由广州南到达武汉所用的时间为多少小时?(2)G1022次列车由广州南到达武汉的平均速度(时速)是多少?(3)G1022列车长为360m,当该列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324km/h,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20s,假设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隧道的长度为多少米?29.铝的密度较小,常用于制作航空部件。科学研究发现,若向金属铝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锂,即可制成铝锂合金。铝锂合金强度、韧性均比铝要高,但其密度比铝小3%。若用来制造飞机,可大大减轻飞机的重量、降低制造成本、节省燃料。在改造升级时,某厂家将飞机上的一个体积为0.02m3的铝制零件更换为等体积的铝锂合金零件。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求:(1)原铝制零件的质量;(2)铝锂合金的密度;(3)改造升级后该零件的质量将减小多少千克?七、实验题30.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明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______,而小红按乙图实验可以顺利读数;(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5)丁图是烧杯中的水沸腾______(选填“时”或“前”)的情形。3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纸板组成。(1)其中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即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如图所示,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3)如图,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4)如果让光线从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32.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已经知道: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提出的问题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_____有什么关系?(选填“物距”、“像距”或“焦距”)(2)如图乙所示,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光屏上_____成像(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4)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33.如图甲、乙所示,实验小组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酸奶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的______,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先将酸奶倒人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______g;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对体积测量影响较大,为解决酸奶容易粘在容器壁上的问题,他们找来如图丙所示的5mL针筒抽取酸奶至5mL刻度处,测得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6.5g,则酸奶密度为______kg/m3;(3)同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一个“问题”,5mL针筒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部分体积并不计入针筒标记的刻度中,这会导致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酸奶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带有密封盖的瓶子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带盖空瓶的质量为m0;②将一个瓶子______,用天平测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瓶子装满酸奶,用天平测出瓶子和酸奶的总质量为m2;④则酸奶的密度表达式=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参考答案:1.A2.B3.A4.C5.C6.A7.A8.C9.C10.AD11.ABC12.BC13.14.368.015.

振动

信息

响度16.

升华

汽化

凝华

液化

凝固

液化17.

2.2

虚18.

6

反射19.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折射20.

凸透

凹透21.

酒精

水银22.

BO

23.24.25.26.

略27.略28.(1)4.5小时;(2)238km/h;(3)2160m29.(1)54kg;(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