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新教材统编版)《兰亭集序》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_第1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新教材统编版)《兰亭集序》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_第2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新教材统编版)《兰亭集序》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_第3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新教材统编版)《兰亭集序》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_第4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新教材统编版)《兰亭集序》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知识点汇总课文详解兰亭集序〔魏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课下注释: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暮春:阴历三月。暮,晚。会:集会。会稽(kuàijī):郡名,今浙江绍兴。山阴:今绍兴越城区。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毕至:全到。毕,全、都。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咸:都。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激湍:流势很急的水。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是日也:这一天。惠风:和风。和畅:缓和。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骋:使······奔驰。极:穷尽。信:实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趣(qū)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趋”。万殊,千差万别。静躁:安静与躁动。暂:短暂,一时。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本有“曾”在句前。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向:过去、以前。陈迹:旧迹。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期:至,及。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喻:明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彭,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4、文言知识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今:抱在怀里)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2、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3、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4、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5、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6、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7、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一词多义之 ⑴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一 ⑴ 若合一契 (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 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5、赏析: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殇”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二、专项练习《兰亭集序》题目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得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

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

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

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2.下列各项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3.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会议。

B.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完毕。

C.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或者,也许。

D.

向之所欣

向:从前。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映带:映照围绕,指景物互相衬托。

B.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互结交。

C.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管弦:竹管琴弦。

D.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5.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

此地/有/崇山峻岭

C.

不知/老之将至

D.

足以/极视听之娱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④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⑤俯察品类之盛

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⑦或取诸怀抱

⑧放浪形骸之外⑨亦将有感于斯文

⑩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①③⑤⑦⑧/②④⑥⑨⑩

①③④⑧⑩/②⑤⑥⑦⑨

C.

①③④⑤⑩/②⑥⑦⑧⑨

D.

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阅卷人

二、填空题得分

课文《兰亭集序》中,作者写江南三月浓艳之物又不见其妖冶,用“________”绘竹,只言其________而弃其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来写水的________而弃其________。写山不见山,“竹”与“水”给山以无限生机,耐人寻味。8.解释下列划线实词的含义。①暮春:

②群贤毕至:

③相与:

④映带左右:

⑤兴怀:

⑥喻之于怀:

⑦修短随化:

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阅卷人

三、文言文阅读得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兰亭集序》)(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其次:它的旁边,指曲水之旁

B.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互相赠与

D.或取诸怀抱

怀抱:胸怀抱负(2)下面全都属于作者感到“信可乐也”原因的一项是(

)①暮春之初,修禊事也

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③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④无丝竹管弦之盛

⑤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兰亭聚会,畅叙幽情。描绘兰亭周围的山水美景,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从而有了“一觞一咏”的作诗情形。

B.第二段情景交融,以景托情。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美景烘托,由此说到“俯”“仰”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顺理成章。

C.第三段兴感抒情,发挥议论。先说躁者“悟言一室之内”;静者“放浪形骸之外”;接着指出不管怎样不同,人总要死,从而提出“死生亦大”的观点。

D.文章借题发挥,立意高远。从一次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虚诞”“妄作”。(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10.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①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性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羲之书为世所重,每自称:“我书比钟繇②,当抗行;比张芝③草,犹当雁行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④,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从子:侄子。②钟繇: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是楷书的创始人。③张芝:东汉书法家,擅长草书。④代述:代行王述职权。(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咸:都。

B.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列叙:分别记载。

C.

我书比钟矫,当抗行

抗:抵挡。

D.

而羲之甚轻之

轻:轻视。(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因寄所托

因:随着

B.

暂得于己

暂:一时

C.

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

D.

况修短随化

修:美好(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B.

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辄洒扫而待之

C.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为古今之冠

D.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而羲之甚轻之(4)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不能喻之于怀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B.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C.

及其所之既倦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5)下列各句对选段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选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面对清明澄澈、生机盎然的兰亭美景,作者兴尽悲来,感慨良多,不由得哀叹自己“不知老之将至”。

B.

本选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

“死生亦大矣”,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兰亭集序》由“乐”起笔,由“乐”生“痛”,以“悲”作结,对当时颇为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忧患的啃叹。

B.

《兰亭集序》不仅是书序,更是一篇立意深远的散文,语言清新疏朗,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

C.

王羲之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他性格刚直,而因为他酷爱鹅,性格又有幽雅高洁的一面。

D.

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再去拜访,王述对此深为怨恨。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袒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径》,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