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精讲精练(以填空题的形式呈
现)
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
发展。
答案:人口政策
解析: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最适宜的数量,是一个理想化的数字。
人口政策要根据合理容量来进一步的确定,合理容量大,而现阶段人口数量少,那么人口政策就会是开放性的;
合理人口容量有限,人口基数较大,人口政策就是收缩性的。所以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该国的人口战略和人
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世界的影响
纽约是全球的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答案:物流枢纽
解析:
略
3、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B-F.
⑵八大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小行星带位于—和—轨道之间(填写字母)。
⑶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共同的运动特征:方向的—性,轨道的—性和近圆性。
⑷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地球宇宙环境条件和自
身条件。按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方框中•
①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②日地距离适中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④液态水⑤太阳连续日照
时间不长⑥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ABC
DEF
答案:⑴水星土星
(2)EFDE
(3)同向共面
(4)⑥
⑦④⑧②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信息表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地理实践力。难度不
大,主要运用基础知识解答即可。
⑴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B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为水星;F为土星;
⑵
八大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火星和木星,位于小行星带两侧,为E、F;
⑶
八大行星都是绕太阳自西向东,呈逆时针公转的,因此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近似于一个椭圆,且偏心角较小,
几乎位于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特征。
2
(4)
地球上有生命,是具备水、温度、大气等、三个自身条件和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两个外部条件。而温度与日
地距离有关;大气与地球的质量体积有关。
小提示:
4、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②。
(2)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该标志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层(填字母)。
(3)图甲中的层(填字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______现象。
(4)地表的热量主要来自而影响地表获得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依据图乙中的信息得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和
答案:木星金星黑子BC极光太阳辐射/太阳纬度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
适中。(任答2点)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系的组成和太阳活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据图可知①是木星②是金星。
(2)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大气分层,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黑子出现在光
球层。
3
(3)日冕层里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高纬度地区的大气发生摩擦发光即产生
极光现象。
(4)地表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而影响地表获得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
太阳辐射越多。
(5)据图可知,图示体现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同时图示也体现地球
有稳定的太阳光照。
小提示: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太阳的稳定一一提供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一一轨道共面同向,大
小行星各行其道;温度一一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大气一一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
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水一一结晶水汽化,原始的大洋。
5、资源型城市
⑴含义:因—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的城市。
⑵生命周期
兴起期资源开发促进相关产业和人员集聚,城市快速成长
繁荣期主导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规模和—逐渐稳定
衰退期资源枯竭或市场—,—缩减,城市陷入萧条。但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则可实现持续发展
答案:(1)大规模开采主导产业
⑵开采和加工城市规模转移产业规模
解析:
略
6、影响因素:、、(压力)。
答案:温度盐度深度
解析:
略
7、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危害重,其中台风、旱涝、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影响尤为严重。
灾害成因时空分布危害防御措施
每年的夏秋季狂风、暴雨与风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节,影响我国东暴潮等给沿海地
—洋面上强烈。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
台风南沿海的广东、区人民造成巨大
发展的气旋警报
海南、福建、浙的经济损失和人
③建—
江、台湾等省区员伤亡
4
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
主要发生在南方
淹没—,造成进行监测
和东部地区。春
暴雨连续性的暴雨或作物减产;影响②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
季在珠江流域,
洪涝短时间的大暴雨交通;甚至危及率
夏秋季在江淮地
人类生命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
区和北方
施相结合
①改变农业结构
长时间无降水或造成粮食减产,
华北地区多春②种植耐旱作物
降水异常偏少,人畜饮水困难,
干旱旱,长江中下游亘)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
造成空气干燥,影响经济发展和
地区多伏旱施建设
土壤缺水社会安定
④营造防护林
强烈的大风、降
由强冷空气迅速
温天气使农作物
入侵造成的大范主要发生在冬半
和牲畜受到冻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
寒潮围的剧烈降温,年,由东北到海
害,交通、通讯预警,做好防寒准备
并伴有大风、雨南依次减弱
和建筑物受到很
雪、冻害等现象
大影响
地
震
、
滑地质构造复杂、人畜伤亡、财产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
坡地形崎岖,不合西南地区损失大,公共设固建筑物和岩体,避开
、
泥
石理的人类活动等施遭严重破坏危险区
流
答案:热带或副热带沿海防护林工厂和农田
解析:
8、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区域发展及适应国防需求等。
答案:适度超前
解析:
9、阅读案例《森林过度采伐导致东北自然环境的整体变化》,完成填空。
5
答案:降低缺乏下降加剧加快
解析:
略
10、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区域要素异同
松嫩平
长江三角洲
原
①都是____地
区,地形平坦,
共性土壤肥沃
②位于我国东部
季风区,____
区域位于—°N
位于
要自然附近,东部
地理位____°N,地
素要沿海地区中
置处东北地区
差素部,长江入
的中部
异海口
____气候,
大陆性稍
―气候,强;东面有
气候条夏季高温多长白山的阻
件雨,生长期挡,降水较
少;温暖季
节及生长期
都较—
①一土为①一广
主,多为布,多为
耕地条
且较为—,且集
件
分散②人均中连
耕地—,片②人均耕
6
—于全国地—,
平均水平____于全国
平均水平
矿产条矿产资源有较丰富的
件____等矿产
人文
水热条件水热条件相
要农业农业条件
对____
素
一年两熟至
熟制一年一熟
三熟
耕作方式―耕作业―耕作业
、玉米、
主要农作物—、棉花、______
等作物,等作物
西部降水较
河湖水面较
少,草原分
其他广,—较
布较广,主
为发达
要发展一
—(位于
我国沿海航
线的中枢,
长江入海的
门户,对丰富的____
内、对外联资源和邻近
系方便);地区的煤铁
____基础—等资源
工业好,发展发展工业,
____工业,成为我国的
从国内外运重国
入矿产资源―工业基
发展____工地。
业,成为我
国重要的
____工业基
地
工业化和城
镇化的迅速
发展,长江
三角洲地区
人口持续增农业生产技
加,土地利术的改进和
用结构不断气候变暖,
其他
调整,耕地松嫩平原水
面积大幅减稻种植而积
少,逐渐由不断扩大
全国的粮食
净输出区变
为粮食净输
入区。
答案:平原雨热同期30。43W〜48°亚热带季风长温带季风短水稻水田少低黑
土旱地多高贫乏石油良好较差水田旱地水稻油菜春小麦大豆水产业畜牧
7
业地理位置越农业轻重综合性石油煤铁重化
解析:
略
11、开发还是保护?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放在第一位。
答案:保护;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雨林具有很多生态功能,但是在开发雨林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从全球利益考虑,应
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12、应对国家间环境安全问题的两种方式
(1)环境安全________---不利于国家安全
⑵环境安全…利于国家安全
答案:(1)冲突
⑵合作
解析:
13、思考:高铁站为什么多建在城市边缘?
答案:减少对城市内部交通的干扰
解析:
略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表格。
发射戮跳9”翼*场
IM于IX,年.ttTdiM
310峋》»¥方&・.3*.150
*早**帆中|
中<0—
山Mt**卅口内,
8
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布图
发射基地有关自然条件发射突出优势
西昌、酒泉位于西部内陆,人烟稀少①
酒泉、太原②利于观测
西昌、酒泉海拔高,大气稀薄
文昌③节省燃料和成本
沿海④
答案:
发射基地有关自然条件发射突出优势
西昌位于西部内陆,人烟稀少①保证安全
酒泉、太原②晴天多,能见度高利于观测
西昌、酒泉海拔高,大气稀薄
文昌③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节省燃料和成本
沿海④海运便利,方便运输大宗物资
解析:
本题考查四大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难度较小,按照气象条件、纬度因素、地势因素、地形条件、安全因素等
角度分析。
西昌位于西部内陆,人烟稀少,安全性强,即便发射失败或有其他坠落物所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小。晴天多、阴
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文昌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卫星发射基地,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海运对货物的适应性更强,运输量更大。
小提示:
15、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幔和__________;
答案:地壳地核
解析:
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
堡界面。
16、灾中救助: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的地方逃生。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
全地带。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转移。图中正确的逃生箭头是
9
答案:地势高山坡AC
解析:
略
17、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和南、北—,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规律.
答案:回归线极圈纬度变化
解析:
略
(2)当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大致位于点;地球公转至B处的节气是,日期为前后。
(3)当地球公转到C点,节气是,太阳直射点在,并且开始向移动。
(4)地球公转的近日点位于点附近,时间大约是。
(5)地球由B点运动至D点的过程中,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情况是o
答案:(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A:秋分,9月23日。
(3)冬至日,南回归线(23。263),北。
10
(4)C,一月初。
(5)先变快后变慢。
解析: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图中应为逆时针。
(2)当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地球大致位于A点;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直射点在赤
道,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回归线移动,故其节气是秋分,日期为9月23日前后。
(3)当地球公转到C点,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节气是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将由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
(4)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在1月初,接近冬至日,在图示的CD之间,因C点为12月22日,而D点为3月21
日,故更接近C点附近。
(5)地球由B点运动至D点的过程中,节气上是从秋分到冬至再到春分,地球先是接近近日点后远离近日点,
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快,然后变慢。。
小提示: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公转至近日点,1月初时,接近冬至日,速度最快;
公转至远日点,7月初,接近夏至日,速度最慢。
19、
地区人口、经济、社会战略
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
控制在______的规模之内;
世界
②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________的
平等权利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_______发展的客观规律,
各国、各地区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________战略,既保持好____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答案:合理生活质量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
解析:
据课本"人口合理容量”一节中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的内容,即可完成本题。即: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②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
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
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小提示:
20、区域的含义: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它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知
11
和实践的需要,在—的基础上划定的。
答案:目的地域差异
解析:
略
21、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②—,③—,⑥.
(2)图中范围内最大高差范围是米。
⑶站在山顶⑤处观景台向①-⑦处观景,无法看到的地方是,
⑷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一(用数字表示)。
⑸小河干流流向一方。计划引河流水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
答案:⑴盆地陡崖山谷鞍部
(2)550-650
⑶④
⑷1:100000
⑸东北AC合理
解析:
12
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等基础知识。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⑴
通过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地形周高中低,为盆地;②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地形;③处等高线凸向高值,
为山谷:③处位于两座山峰之间,为鞍部地形。
⑵
图中最高处位于西北角,600m<H(最高)<650m,最低位于东南角,Om<H(最低)<50m。相减之后
550m<h<650mo
⑶
⑤处为山峰,④处西侧为山脊地形,由于阻挡,无法通视。
⑷
把该图上的比例尺1:200000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乘以1/2为1:100000c
⑸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以及地势的高低可知,小河干流流向东北方向;AC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有一定的坡度且没
有穿过等高线,水可自流,工程难度小。
小提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宫
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两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后,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北京时间11月
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表明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
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场景。
(1)美国洛杉矶(西八区)华人收看这一发射盛况的当地时间是2016年10月日时分。
(2)当神舟十一号返回舱成功着陆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于下图中的(填序号)。
13
(3)神舟H^一号飞船发射时,酒泉(4VN,97.5°E)是否已日出?试说明理由。
(4)宇航员在太空期间,简述安庆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答案:161530③没有。根据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时的北京时间,计算出酒泉(4VN,97.5°E)的
地方时为6:00;且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时间应在6:00以后。昼逐渐减短、夜逐
渐增长,且昼长小于夜长。
解析:
(1)北京时间与美国洛杉矶(西八区)时间相差16个小时,据此再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以计算结果。
(2)当神舟十一号返回舱成功着陆时,为北京时间11月18日13时59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
南移动,与③一致。
(3)神舟T-一号飞船发射时,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此时,酒泉(41°N,97.5°E)的地方
时为6:00;此时已经是秋分以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酒泉日出时间晚于六点,所以酒泉没
有日出.
(4)宇航员在太空期间,即从10月17日至11月18日期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与之对
应,北半球的安庆昼逐渐减短、夜逐渐增长,且昼长小于夜长。
23、实施原因
⑴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能源生产
地区能源消费量影响措施
量
东部沿海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一一西气东
小_______得不到充分发挥
区—输
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
西部地区小
—用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玲带来的问题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14
a.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炭占到60%以上,天然气所占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
b.________给交通运输造成很大
比重小比重
压力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a.我国陆上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
b.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c.油气发展战略:稳定,发展。
d.在"”建设中,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答案:(1)大经济优势大
⑵北煤南运
(3)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东部西部一带一路
解析:
略
24、海水盐度与人类活动:利用海水、、提取、等资源。对而言,
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的重要补充,_______直接利用海水、作为。
答案:晒盐制碱镁滨海水养殖海水成为淡水资源淡化冲厕工业冷却水
解析:
略
25、右表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地质年代变迁关系归纳表。根据所学完成该表格。
由代动物植物
人类时代⑤
①
③动
代植物
物时代时代
显②④动直
代物时代植物
生
⑦动时代
物时代
宙⑧鱼类时代
植物
代海生无
繁盛
脊椎动
生物
物时代
动物孕育、进化
萌芽、发
⑨由
展的初级
阶段
太古宙蓝细菌(⑩生物)
①代②代;③动物时代;④动物时代;⑤____植物时代;⑥植物时代;⑦动物时
15
代;⑧代;⑨宙;⑩____生物
答案:新生中生哺乳爬行被子裸子两栖古生元古原核
解析:
地球的演化史:太古宙:(1)陆地的变化:太古代晚期,出现小规模的陆地。(2)重要的成矿时期:铁矿。
(3)生物:出现原始细菌,蓝绿藻类。元古宙:(1)陆地的变化:元古代末期形成稳定的古陆地。(2)含
有丰富的矿产:铁矿。(3)生物:藻类繁盛。显生宙包括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1)陆地的变
化:北方有劳亚古陆,南方有冈瓦纳古陆。(2)生物:①动物:无脊椎动物繁盛;水生动物-两栖类动物。
②植物:蕨类植物繁盛。(3)重要的成矿时期:煤炭。中生代:(1)陆地的变化: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
轮廓和地貌基础:劳亚古陆面积扩大,冈瓦纳古陆逐渐分离。(2)矿产丰富:煤、石油、石膏岩盐、铁、鸨、
锡等。(3)生物:①植物:裸子植物繁盛。②动物:爬行动物繁盛。新生代:(1)陆地的变化:喜马拉雅
运动之后,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2)主要矿产:煤、石油、石膏、油页岩、岩盐。(3)生物:①植
物:被子植物繁盛。②动物:哺乳动物繁盛,人类出现。
小提示:
26、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概念:
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的过渡地带。当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
现象。
答案: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
解析:
我国农、牧分界大体以年降水量400毫米的等值线为界,以东、以南为种植业为主的农区,以西、以北为畜牧
业为主的牧区。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两个区域之间存在一条
沿东北西南向展布、空间上农牧并存、时间上农牧交替的农牧交错带。我国农牧交错带为半干旱生态过渡带,
处于东亚季风区边缘,生态环境脆弱,干湿波动明显,界限波动频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时,适宜农作物的种
植和家猪的饲养,当气候变干冷时,主要利用天然草料以放牧为主进行家畜牛羊马的饲养。
27、交通线和场站等基础设施,投资额度大,—时间长。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区域,资金紧张,交通线和
场站建设相对落后,交通线和站点稀疏,质量较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密集,质量高。
答案:收回投资经济较发达
解析:
16
略
28、转型原因:解决因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众多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的一。
答案:可持续发展
解析:
略
29、锋面结构特点:―。
答案: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向冷气团一侧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别很大
解析:
略
30、城市体系
特点: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其在区域城市
体系中地位。
答案:越大越高
解析:
略
31、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一波,其判断依据是.
(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
态,F面是界面。
(3)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和—o
答案:横(S)纵(P)A波传播速度较慢,B波传播速度较快消失突然下降固、液古登
堡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17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横(S)波,B表示纵(P)波,其判断依据是A波传播速度较慢,4-
7KM/秒,B波传播速度较快,8-14KM/秒。
(2)图中F处,地震波A横波完全消失,地震波B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
E物质状态为固、液态,F面是古登堡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3)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小提示:
32、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
⑴自然系统的正常运行机制
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一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
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同时自然环境能够通过一来维持稳定。
⑵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人类系统运行产生的—排入自然环境。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超过其—能力,损害其—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
而发生—、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各种环境问题。
答案:(1)太阳能自我调节
⑵自然资源废弃物调节支撑服务大气污染
解析:
略
33、维护海洋权益
⑴海洋权益:
①定义:—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②国家可主张的海洋权益范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海底和底土等。
⑵图中ABC分别代表什么?—、—、—、
18
领大陆架(200海里可延伸到350海里)
海(200海里)
陆地领土营
r一线C
▼内水(12戒里)LB
-12海里)(
'P
⑶南海诸岛:
①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②中国最早确立了在南海的一和相关权益。
③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
④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⑤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⑥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⑷—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答案:(1)国家领土内水专属经济区
(2)临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
⑶领土主权主权
⑷钓鱼岛
解析:
略
34、近年来,江苏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趋势明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江苏省I、口、m美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路径图。
19
1类产业U类产业
m类产业
材料二下表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分类及生产协作程度表。
类别主要工业部门生产协作程度
I类制鞋业、木竹藤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弱
口类纺织业、服饰业等中
DI类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强
(1)1、口、HI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是一类。产业多W聚的优点是—
⑵根据图中信息进行比较,徐州和南通在I、m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差异是
⑶图中I、口、田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填"苏北""苏中"或"苏南")o产业转移对该区域的
积极影响有。
答案:⑴m加强交流与协作;共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获得规模效益
⑵徐州是I、n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区;南通是।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区,是in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
承接区
(3)苏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减少环境污染,减轻资源压力
20
解析:
⑴
结合材料二可知,in类工业部门的生产协作程度强,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集聚的优点可从降低成本和提高资源
利用率方面进行分析。
⑵
从I、in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区与承接区角度分析。
(3)
读材料一可知,|、口、n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苏南,产业转移对转出区的积极影响可从产业结
构、环境等方面分析。
35、下图左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局部示意图,此时乙气压带分布北界的纬度度数为30。。图右为甲区域
A地某条河流状况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半球是(填"南"或"北")半球,甲气压带的名称是,乙气压带的名称是。
(2)在甲、乙气压带之间的风带的名称是,并在图中相应位置绘制该风带风向。
(3)此时,北半球为(填"冬"或"夏"),太阳直射点在(填"南"或"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4)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征是
答案:(1)南;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2)东南信风带;下图
21
(3)冬季;南: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或整体南移
(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解析:
该题考察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以及不同大气环流影响下形成的气候及气候特征。
(1)由图中自西向东的河流北岸侵蚀,可知河流向左偏,因此该半球为南半球。乙气压带位于30。附近,属
于副热带高气压带。
(2)甲乙之间为风带,甲为赤道低气压带,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高压指向低压,向左偏(南半球),形
成东南信风。如下图所示。
(3)由材料"此时乙气压带分布北界的纬度度数为30。",可知直射点向南移动(因为二分日是以30。为中心
的),因此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即南半球的冬季。宜射点在南半球,推理依据是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或整
体南移。
(4)甲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常年控制形成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36、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
⑴影响外海或大洋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蒸发量和降水量。
⑵影响近岸区海水盐度因素主要有:气候(降水量和蒸发量)、海区封闭程度、―。
答案:(1)海水温度
⑵入海径流
解析:
略
37、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向一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
射—,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一两侧递减,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自—向
一递减。[总结]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找到直射点的位置是关键)。
答案:北回归线南北南回归线南北赤道赤道南北太阳直射点
22
解析:
略
太阳系模式图
(1)图中行星AB。
(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星与—星轨道之间
(3)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o
(4)图中行星A属于行星,行星B属于行星,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答案:土星金星木星火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巨类地太阳
解析:
(1)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图中的A为土星,B为金星。
(2)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图中行星A是土星,属于巨行星,行星B是金星,属于类地行星。图中表示的是太阳系,图中最高一级
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太阳系。
39、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人口稠密
地区特点
区
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
东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中南部等地心,人类在此聚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逐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知识点测试试题及答案
- 复习2025年注册会计师的模拟题及试题及答案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方法学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心理准备试题及答案
- 遵循项目管理最佳标准的实践探讨试题及答案
- 检测设备的校准及维护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技师备考需要的试题及答案
- 系统掌握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的重要概念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方法论的实际应用题目及答案
- 婴儿痉挛症的诊疗
- 江苏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
- GB/T 7631.2-2003润滑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2部分:H组(液压系统)
- GB/T 21782.5-2010粉末涂料第5部分:粉末空气混合物流动性的测定
- 《网络传播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 五年级《欧洲民间故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PFMEA的严重度SOD的评分和优先级别
- INVOICE-商业发票样本格式
- 圆周率1000000位 完整版
- DB33-1036-20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