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自由同等的真谛教材分析本课阐述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指出无法治不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同等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标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加公民意识,完成课标要求。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之后,了解到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是由于中学生思想跳脱自由,是非观念还未形成。因此,帮助学生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非常重要。本节课将主要引导学生知道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同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同等的意识,增加法制观念。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学问体系目标:知道自由与同等的内涵;知道法治与自由的关系;驾驭法律面前人人同等的主要内容。素养实力目标:依据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正确行使自由权利;在生活中能做到同等处事、待人。价值取向目标:崇尚在法治框架和范围内的自由,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同等观,增加法治意识,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活动体验法、问题探究法。一、导入新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要求是自由、同等、公正、法治,这是人们对美妙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那么,我们所憧憬的自由、同等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意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导入新课,既开宗明义地导入新课,又能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化。)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无法治不自由活动一:“漫谈自由”古今中外,人们不曾一刻停止过对自由的憧憬和追求,你们能给列举出一些追求自由的人吗?为什么人们渴望并追求自由呢?学生回答:陈胜吴广、陶渊明、李白、孙中山、共产党人等。老师追问:为什么不同时代都有人为追求自由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师生共同探讨追求自由的作用: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加华蜜感,而且能激发活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旺盛。(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阅历动身,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敬重,引导学生纵向梳理追求自由的事例,结合自己对自由的感受,明确自由的意义。)活动二:小故事——断线的风筝学生阅读课本P97的第一个“探究与共享”。思索:(1)摆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2)从中可知自由有哪些特点?提示:(1)风筝摆脱了线的束缚,失去了线的爱护,自然“无力回天”。(2)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爱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损害。活动三:探究网络自由1.学生阅读课本P97的其次个“探究与共享”。2.查一查: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3.提示:《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平安爱护管理方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公然羞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是遵守道德和法律。4.老师讲解: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揭示自由的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明确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值行使的各项权利。活动四:案例回放2024年12月21日晚,两段当天下午在南京高速和内环隧道内飙车的视频快速在网上不断传播,视频画面中的拍摄车辆先是下午2点09分左右在南京二桥高速上疯狂追逐一辆白色奔驰小车,期间两车在高速上不停穿插车辆,甚至占用应急车道强行超车,在高速马路上你追我赶。其次段视频则是下午3点15分,被拍摄车辆在南京市的内环东线与一辆之前同样型号的白色奔驰在隧道内不停地追逐,两车多次在隧道内实线变道,其中几次变道和急刹差点引发交通事故。23日早上6点凯迪拉克驾驶员李某(25岁)、隧道内奔驰驾驶员薛某(22岁)、高速上奔驰驾驶员马某(30岁)因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涉嫌危急驾驶罪均被南京交警部门刑事拘留。提问:你怎么看待他们追求自由的方式?学生思索,表达个人观点。老师引导总结: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值行使的各项权利。他们这种无限制的自由,只能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损害。接着追问:可见,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并回答。提示: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行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目标导学二:法眼看同等展示陈胜吴广起义图片。师: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夫起义,他们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这说明白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同等是人类的崇高志向,也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活动五:探究同等1.问题: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共享自己对同等的相识。提示:如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让农夫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2.老师讲解:同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状况同等对待;其二是不同状况差别对待。探讨:有同学认为“同等状况同等对待”与“不同状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冲突呢?老师引导:不冲突。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属于弱势群体,是须要帮助的特别对象,所以对他们赐予“不同状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敬重、关切和爱惜,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敬重。3.法律面前人人同等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学生享有同等的受教化权4.老师补充:法律面前人人同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记,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5.法律链接: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同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益和利益,维护各民族的同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卑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材料二我国民法其次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同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第三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同等。第十条:公民的民事权利实力一律同等。材料三我国教化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化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同等的受教化机会。材料四在继承法的第九条中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同等。”在劳动法的第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学生看课本P101的“阅读感悟”对这些材料分析得出:①在我国,公民不分民族、性别、出身、职业、宗教信仰、教化程度、财产状况和职务凹凸,都一律同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同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同等地受到法律爱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同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体现法律面前一律同等。)6.巩固认知:修订后的《残疾人教化条例》提出,“学前教化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化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残疾人教化;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入学,不得拒绝技收。”“残疾人家庭应当帮助残疾人接受教化。”“残疾人参与国家教化考试,须要供应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的,可以提出申请。教化考试机构、学校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供应。”思索:《残疾人教化条例》的修订反映了什么道理?提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三、课堂总结“自由、同等”,即是对美妙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基本理念的凝练。这节课我们共同领悟了自由同等的真谛。遵守法律律,尊道德才能得自由。谨记法律面前人人同等,增加法律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享有自由和同等。四、布置作业1.构建本课学问思维导图。2.识记自由的含义、特征;自由与法治的关系。3.识记同等的含义及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表现。板书设计无法治不自由对自由的渴望教学反思将问题溶于情境之中,举案说法,案例引出理论学问,再由案例运用理论学问,使得整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化抽象为详细,增加了趣味性,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歌曲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蓝莲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憧憬/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澄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这首歌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学生发表观点。提示:自由、幻想。那么什么是自由?追求自由是不是就能天马行空,不受约束?这节课我们就理性相识一下自由和同等。板书:自由同等的真谛二、新课讲授板块一:无法治不自由小调查:你自由吗?你渴望自由吗?学生各抒己见,对于学生自由不自由的感受,老师不能做是非推断。引导总结学问点1:自由是人们所憧憬的。1.自由的重要性师:人们为什么渴望自由?请同学结合历史学问和自己的亲身经验说一说。学生回答如:历史上戊戌六君子、孙中山、共产党人为志向、为人类的自由和同等而奋斗,最终推动历史的发展。从自己的经验来看如:不用父母陪伴和同学出游;自由选择假期上不上辅导班……当这些自由得以实现,华蜜感增加,学习生活会更有动力、活力。老师总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加个人的华蜜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旺盛。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听取学生心声,感受学生对自由的憧憬。总结自由的重要性或意义。感受歌词,明确主旨。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憧憬。结合自身状况谈自由的重要性。用震撼人心的歌曲让学生感受人们追求自由、幻想的坚决不移的珍贵精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追求自由推动历史的发展,从自身的感受来看,追求自由增加华蜜感。从而深刻感知自由的重要性。续表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自由的真谛1:自由是有限的,相对的。师:同学们要的是真正的自由吗?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课堂探究:风筝与线的关系摆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老师总结: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爱护。请你举例说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生举例,如“红灯停、绿灯行”交通规则。让学生深切感受:自由是有限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爱护。3.自由的真谛2: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链接资料:澳洲小童星艾米遭遇网络暴力后自杀的案例:艾米从小就具备活泼的特性、甜蜜而阳光的笑容,这让她在8岁时就成了一名接拍广告的小模特,之后更是被澳大利亚帽子制造大厂阿库布拉(Akubra)相中,成为其代言人。艾米享受并酷爱着自己的小童星工作,但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很多严厉甚至苛刻的评价纷至沓来。艾米的社交帐号上,经常会有人留下一些辱骂的言辞。艾米的父亲称,艾米为了不让家人担忧,在家时总是笑称没事,但最终不到15岁的她还是不堪心理上的重负,在2024年1月3日选择用自杀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问题:小童星遭遇网络暴力后自杀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老师引导总结: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PPT展示法律学问: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得出: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我国刑法其次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羞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得出: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最终总结出自由的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值行使的各项权利。板块二:法眼看同等展示陈胜吴广起义图片师: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夫起义,他们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这说明白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同等是人类的崇高志向,也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1.同等的含义PPT展示《二胎后老大的凄惨命运》图片。提问: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要一视同仁吗?比如说,哪些状况必需一视同仁?(同等状况同等对待)有没有父母要区分对待的状况?(不同状况差别对待)除了家里,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属于不同状况差别对待?老师讲解:在法律意义上,同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状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状况差别对待。探讨:有同学认为“同等状况同等对待”与“不同状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冲突呢?老师引导:不冲突。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属于弱势群体,是须要帮助的特别对象,所以对他们赐予“不同状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敬重、关切和爱惜,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敬重。为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让学生举例验证道理。展示资料,引导学生相识网络暴力的危害。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网络空间的自由在法律之内,不能侵扰他人权益。用法律文原来帮学生相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引导学生相识同等的重要性。学生举例感受自由的真谛:自由是相对的。阅读法律内容,感受自由不能触碰法律红线。法律规范自由也保障自由。学生探讨,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主动参与全班的集体沟通。链接热点新闻,对学生的认知误区加以澄清。让学生明白一味追求个人自由会带来不良后果,有的甚至会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使学生明确自由是有法律边界的,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进而明确自由与法治的关系。以学生生活阅历为基础,解决“同等”这一抽象概念。易于学生接受理解。续表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法律面前人人同等的意义展示中国举办G20国际峰会照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国首脑圆桌峰会现场图片和2024年9月4日厦门金砖五国峰会现场图片。老师解析:圆桌会议体现出国与国之间是同等的,体现了同等原则和协商精神,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3.法律面前人人同等的表现学生阅读课本P100—101相关内容。通过两会的女性代表对比以及十八大以来贪污犯罪被判死刑的案例分析得出:①在我国,公民不分民族、性别、出身、职业、宗教信仰、教化程度、财产状况和职务凹凸,都一律同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同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同等地受到法律爱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同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由和同等的含义、意义,明白了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全面驾驭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学问。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相识自由,行使自由,努力做到法眼看同等。结合时政热点,感受国际社会对同等的相识和感悟。分析“两会”女代表的数量和比例的改变,从而得出法律面前人人同等的第一个表现。结合杨某贪污受贿案得出法律面前人人同等的其次个表现。学生读教材,思索问题,得出正确认知。用典型材料来论证观点,让学生认可这种观点,接受这种观点。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肯定高度和难度,理论性较强。通过学习要弄明白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当人类依据法治自觉止步于自由的边界,彰显的是理性的力气。同样,同等是珍贵的,但肯定的同等是不行能的。当人类通过法治把“同等对待”“差别对待”统一起来,将一份深挚的关爱赐予社会中的特别群体,闪烁的是文明的光辉。要搜集有针对性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一、本节课活动目标参考答案教材P96【运用你的阅历】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相识。[例答]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爱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逍遥自由地生活,但也要遵守生活中的规则,受到法律的约束。教材P97【探究与共享】摆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例答]摆脱了束缚的风筝,脱离了必要的限制。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例答]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爱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当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平安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损害。教材P97【探究与共享】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例答]网络言论自由是个人自由在网络上的延长,其边界仍是法治。教材P99【探究与共享】结合上图,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共享自己对同等的相识。[例答]参与班委会选举的时候一人一票是同等的;男生女生同班学习,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同等的;等等。教材P100【探究与共享】查阅资料,了解今年出席两会的女性代表和委员的数量与比例。[例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女性代表的人数是699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占23.4%。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女性委员的人数是:399人,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占17.83%。请你列举运用法律保障男女同等的事例。[例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就男女同等问题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妇女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民事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不仅在总则中确立了男女同等的原则,而且在政治、文化教化、劳动、财产、婚姻家庭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其次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第八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政治权利。第十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艺术学院《专业英语(建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药学仪器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大学《大规模数据挖掘与分布式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阳市渭城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新星职业技术学院《手绘表现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普外科胰腺炎护理常规
- 外出培训交流与成果分享
- 湛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酒店中式铺床培训
- 2025标准股权分配协议 制造业类合同参考格式
- 2020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 2018年顺丰控股公司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
- 中国联通大客户业务故障处理工作实施细则
- 华为WLAN培训资料课件
- 干眼(症)诊治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6488-2022液体化工产品折光率的测定
- GB/T 1871.1-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和容量法
- 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
- 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英语读后续写公开课课件:continuation writing-receiving and giving课件
- 2023年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数学周报杯
- 第七章流域水环境规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