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达标13第13讲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达标13第13讲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达标13第13讲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达标13第13讲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5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达标13第13讲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达标(十三)一、选择题1.(2024·天津河西质检)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美国必需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这一文件()A.标记着美苏争霸的局面完全形成B.主见美国用斗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C.为美国的“冷战”政策供应了理论依据D.形成了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C解析“美国必需把苏联当作对手”表明美苏关系恶化,为美国的“冷战”政策供应了理论依据,故选C项。2.(2024·甘肃一诊)有学者提到:二战后,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苏联意识到要善待在亚洲、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显著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同时在捍卫威尔逊民族自决观点中,美国人感到须要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的全球扩散。这反映了()A.二战期间美苏同盟关系B.“冷战”具有深厚的意识形态色调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形成B解析依据材料美苏对“共产主义运动”的不同看法反映出二者对峙具有深厚的意识形态色调,战后美国出台一系列策略遏制共产主义发展,苏联则制定反遏制对策,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无关;北约形成于1949年,华约形成于1955年,材料无法体现,D项错误。3.(2024·山西适应性考试)1973年,包括苏联在内的欧美35个国家实行了欧洲平安和合作会议,通过的《欧洲平安和合作最终文件》提出“边界的不行侵扰性”和“禁止运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逼”等原则。之后苏联却在东欧部署导弹,并武力干涉南部非洲、红海和阿富汗等地事务。这反映了当时()A.苏联驾驭了世界的主导权B.美苏军事力气此消彼长C.欧洲平安和合作会议不涉及外部平安事务D.美国失去遏制苏联的实力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联系所学学问可知,20世纪70年头中前期苏联实力相对美国较弱,勃列日涅夫执政后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因而在美苏争霸中具有很强的实力,故B项正确。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此消彼长,非一家独大,故A项错误;欧洲平安和合作会议主要目的是确保欧洲的平安,但受地缘政治的影响,必定对世界局势产生较大影响,故解除C项;仅凭苏联部署导弹无法得出D项中的结论,故解除D项。4.(2024·青岛调研)“三环外交”是英国在二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别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此外交战略()A.减弱了二战后美国、苏联的实力B.有利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推动了战后英国加入欧洲的联合D.目的是维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D解析从“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可知,英国推行“三环外交”的目的是维护英国的大国地位,故选D项。5.(2024·江西检测)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平安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A.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B.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C.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D.是美国建设“宏大社会”的尝试C解析“1952年”处于冷战时期,在这个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时不仅加强了对人才的政治平安甄别,还对职业等有所规定,体现了人才引进的针对性,故选C项。6.(2024·武汉调研)20世纪60年头中期的“时代心情”,可以用很多学者的论文标题来表达,如《在帝国主义的机制下》《拉丁美洲开发和未开发》《欧洲如何导致非洲的欠发达》。这反映了当时()A.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加剧B.“冷战”背景下国际形势的惊慌C.不结盟运动致力于经济斗争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B解析20世纪60年头中期正好处于“冷战”时期,东西方的意识形态尖锐对立,才有“帝国主义”等表述,B项正确。题干的时间点为20世纪60年头中期,此时西方国家对外大肆殖民扩张业已结束,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维护世界和平,C项错误;题干与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关系,D项错误。7.(2024·河南八市测评)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务()A.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B.干脆导致“冷战”的起先C.增加了世界斗争的威逼D.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A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记着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故A项正确。8.(2024·安阳调研)“冷战”时代,美苏关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开美苏斗争,即法国高校者阿隆所说的“隐藏的俄美非战公约”。这说明“冷战”时期美苏()A.共同担当世界和平任务B.双方军力基本保持平衡C.努力避开干脆军事冲突D.在对抗中以缓和为基调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美苏“冷战”期间,双方始终在保持克制和避战,故选C项。美苏争霸是造成半个世纪世界动荡担心的根源,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美苏双方军力的对比,故B项错误;“冷战”对峙中,美苏既有对抗也有缓和,故D项错误。9.(2024·全国百校联盟联考)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气,最终在20世纪70年头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逼战略的成功,却也基于这次成功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斗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A.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B.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C.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D.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A解析材料中学者强调的是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各自的反应,苏联大力发展核力气与美国竞争,美国更多地干预他国或地区的事务,卷入越南斗争泥潭中,美苏对抗加剧,A项正确。10.(2024·泉州质检)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逼》等。这一改变反映了()A.美苏“冷战”的起先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C解析由材料中的影片名可知,1943年美国拍摄的苏联电影反映了美苏之间的友好关系,1948年的电影则体现了美苏之间的惊慌关系,这一改变反映了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关系走向战后的对抗关系,故选C项。A项说法虽与1948年美国拍摄反映苏联电影的状况相对应,但并不能体现材料中的改变,故A项错误;美国实行市场经济,好莱坞拍摄影片会受到时代背景影响,但并不须要经过政府同意,故解除B项;材料中美国拍摄的反映苏联的电影,体现了美国的国家意志,故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解除。11.(2024·江西检测)肯尼迪任总统期间,提出的增加联邦教化投资、为老年人供应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推翻,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据此可知美国()A.“冷战”思维影响到政府决策B.分权制衡受到冲击C.缩减福利促进了科技发展D.国家垄断深化发展A解析依据材料“增加联邦教化投资……立法方案均被国会推翻,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说明“冷战”期间与苏联太空竞争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故选A项。12.(2024·辽源五中月考)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施行“缓和”外交政策。成功组织了“欧洲平安与合作会议”,顺当解决了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危机问题。美国受困于越南斗争,也提出了“和平演化”的战略。这说明()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B.“冷战”方式有了新内容C.美苏由对峙走向合作D.苏攻美守局面的形成B解析无论是苏联方面的“缓和‘外交政策’”,还是美国的“‘和平演化’战略”,都是依据各自状况所作出的战略调整,仍旧是美苏对抗的组成部分,只是“冷战”方式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新的内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后初期,随着美苏冷战的愈演愈烈,一向被美国政府视为“边远地区”的东亚也渐渐被纳入冷战体制,成为美苏较量的重要战场。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我们必需完全限制日本和太平洋;必需复兴中国,在那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心政府;在朝鲜我们也应当这样做。”这事实上确立了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基调。——赵学功《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化》材料二侵越斗争表明美国的全球干涉政策走到了极点,也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给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地位造成了极为严峻的影响。在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反战运动不断高涨,社会冲突日益尖锐,整个国家处于分裂的边缘。在越南,虽有装备精良的50万美军,但仍取胜无望。由于深陷越战泥潭,美国与苏联和盟国的力气对比正在发生不利于美国的改变。……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交了关于20世纪70年头美国外交政策的长篇报告,强调:“美国将参与各盟国和挚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安排,执行全部确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赵学功《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化》材料三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出任新一届美国总统,出于从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战略动身,美国政府确定进一步亲密美台关系……1955年1月28日,美国策动新西兰出面,在联合国安理睬提出探讨台湾海峡(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停火问题”,目的是使台湾问题国际化。2月14日,蒋介石答中外记者时说:“在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上,虽间有卖国贼勾结敌寇叛乱之事,但中华民族不久终归于一统。”——邓小河《蒋介石三次抗拒美国图谋分裂中国内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基调”和详细表现。(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亚洲政策的改变及影响这一改变的因素。(3)材料三表明蒋介石对台湾问题国际化的看法是什么?答案(1)基调:限制东亚和太平洋,同苏联进行冷战。表现:单独占据并扶植日本;在中国奉行扶蒋反共政策;以联合国名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斗争。(2)改变:由主动进攻转变为战略收缩。因素:经济实力的减弱;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深陷越南斗争泥潭;苏联实力的增加;西欧、日本与美国竞争。(3)看法:反对台湾问题国际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4.(2024·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惊慌化的主要缘由,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主动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辩,闻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俄国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志向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辩始终未停息。——据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楚。)答案示例一观点:苏联应当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评价:二战后,苏联建立了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担心。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与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苏联领导层对西方国家不信任。美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