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1讲地球自转和公转特点..............................................................1
第2讲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4
第3讲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6
第4讲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的形成....................................................9
第5讲气候类型的特征描述和成因解释...................................................11
第6讲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14
第7讲工业的集聚和工业地域...........................................................18
第8讲农业自然区位因素...............................................................22
第9讲农业社会区位因素...............................................................26
第10讲农业区域类型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29
第11讲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区域的整治与发展.............................................34
第12讲森林和湿地区域的保护与发展....................................................37
第13讲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40
第14讲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6
第15讲资源开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50
第16讲流域的开发和综合治理..........................................................53
第17讲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58
第18讲世界地理总论―海洋和陆地......................................................63
第19讲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上).......................................67
第20讲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下).......................................72
第21讲亚洲和非洲的地形和河流........................................................76
第22讲欧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河流.........................................80
第23讲俄罗斯.........................................................................84
第24讲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89
第25讲中国的人口和民族..............................................................92
第26讲中国的地形特征.................................................................97
第27讲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100
第28讲中国气温的特点(上)............................................................103
第29讲中国气温的特点(下)............................................................106
第30讲中国降水的特点(上)............................................................108
第31讲中国降水的特点(下)............................................................110
第32讲中国的气候特征、成因和评价...................................................112
第33讲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16
第34讲黄河与长江...................................................................120
第35讲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122
第36讲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127
第37讲中国的工业生产...............................................................130
第38讲中国的交通运输...............................................................135
第39讲中国分区地理一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138
第40讲中国分区地理―西北和青藏.....................................................145
讲义参考答案..........................................................................151
第1讲地球自转和公转特点
2014高考试卷中,地球运动知识再造“辉煌”
北京卷选择题2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安徽卷选择题29地球公转地理意义和地图知识
新课程乙卷选择题3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特点
新课程甲卷选择题4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四川卷选择题1地球自转地理意义
浙江卷选择题11地球公转和自转地理意义
大纲卷选择题7~8地球公转和自转地理意义
题一: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
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0C.全年日P<1D.冬至日P>1
题二: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
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2.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考纲要求】
地球运动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主要掌握内容】
1.地球运动的特点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运动特点
考查方向(和经度变化特点结合考查)
1
题三:读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题四:关于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相同的地点,自转速度相同B.经度相同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自转线速度越大,昼夜变化幅度越大D.公转速度最快时,昼夜更替周期最短
题五:下图是地球表面某地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卜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B,南半球高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中纬度
2.图中c、d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d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c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d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c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题六:读图,有关四地自转的速度说法正确的
是()
80°83°170°180°40°50°120°122°
A.四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等B.四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等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①③④大于②D.角速度相等,线速度③④小于②
题七: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回答1~2题。
2
1.据下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
2.右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
地球的公转运动特点
地轴
春分且
(3月、礼日前后)
总夏至日
冬至H
飞月22日前后)"Z(12月5汨讷后疗
远日病
公而向d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地球运动图
题八: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2008年元旦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
A.①B.②C.③D.(4)
2.依据图,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①时,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由快转慢B.地球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D.海南岛上高大椰子树树干的影子消失
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移动示意图
题九:下图是6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状况,读图并回答:
3
(1)这一天太阳直射线。
(2)在图中画一条直线表示出黄道面的位置。
(3)图中有一处的画法有错误,请改正.
(4)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的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5)若黄赤交角增大为30°,则夏半年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变化是什么?
题十: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题。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D.8月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第2讲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更替
关注晨昏线的特点
根据晨昏线倾斜形状判断一地的昼夜长短
题一: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悉尼,5月
B.美国华盛顿,1月
C.南非好望角,9月
D.印度孟买,4月
(二)地方时差异
1.地方时(定义、计算)
2.时区的划分
题二:说出108°25zW所在时区的范围:西起,东至_________。属于—半球。
3.区时的计算(知三求一)
题三: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在西半球。
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
A.4时B.8时C.16时D.20时
2.此时,B点位于()
4
A.晨线,昼长16小时B.昏线,昼长16小时
C.昏线,夜长16时D.晨线,夜长16小时
题四: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该货轮航行720
日界线位置、特点
题五: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时
日
收
C7日884
A.7日4时B.8日8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三)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5
题六: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①@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第3讲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题一: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
此时北京时间是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达到一年中正午时的最大。
C.45°N,130°ED.21°34'N,130°E
2.这一天()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题二: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
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
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角
(
度
)
6
昼夜长短的变化
每天的太阳都是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吗?
题三: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
据此完成1~2题。
1.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A.95°EB,110°EC,135°ED.170°W
2.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
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题四: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
A.1月、2月B.3月、4月C.6月、7月D.11月、12月
2.在图示月份中()
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121416182022昼长/时
题五:图1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
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卜2题。
纬7o
度
(6o
度
)5O
4()
30
2()
10
0
图23456
J日出时刻(时)
1.若图1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到50°地区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2.若图I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与之相符的是()
7
(三)四季变化
题六: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四季的变化图,读图回答卜2题。
1.D地位于()
A.南极点B.南极圈上C.南极圈内D.南极圈外
2.当AB两条线相交时,两地(
A.白昼等长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正午日影同向D.自转速度相同
题七:新疆喀什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于6月10日至8月10日到图1所示区域进行为期两个月
的考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某日20:30到达A地时已华灯初上,而自己的家乡此时依然天空明亮。运用所学地理知
识解释此现象。
(2)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考察期间,B地(21°N)昼长的变化情况。
(3)同学们在B地(21°N)与当地学生交流时,看到他们记录的B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
(图2)。据此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期间,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
影子长度/延伸方向
图2B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
8
第4讲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的形成
一、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
题一: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
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
一
大
大
气出、水汽
气
吸
吸
收
收
_
地面吸收
题二: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
暗”效应。完成1~2题。
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
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B.12℃C.10℃D.8℃
2.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
二、影响日温差变化的因素
题三: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题四:下图中的三幅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00米《米O
昼夜昼夜昼夜
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
9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D.10月5日夜晚气温最高
题五:读下表和下图,回答:
天4、现象最高温/
城市
(1白天/衣间)最低温
北京□28℃/18°C
上海25^/19℃
哈尔滨24笛/11℃
西宁22t/3t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应防范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需注意行车安全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2.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六:图1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
1.由图1和图2可知()
A.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2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三、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用
(-)影响气压的因素
1.海拔
2.气温与气压关系
3.与气流升降关系
10
(-)热力环流的成因
题七:关于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三)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题八: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B.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
C.若为夜晚,则c处是山谷,d处是山脊D.若为白天,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海拔(米)
气压(百帕)
6000,
abn
6。】
M2
□1015
1000
第5讲气候类型的特征描述和成因解释
一、气候类型特征描述方法
(-)气候的组成要素(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三)气候类型特征描述方法
二、气候类型成因的解释
(-)影响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
题一: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
河流
等温线工
II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与气压带风带关系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描述和原因解释
题二:描述图示气候类型的特征。
题三: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温OC)30降水鼠(mm)
、气温CC)降水量(mm)
(1)比较苏北和苏南气候的差异性。
材料一: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城市人口
地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数量(万)占比
全省1534.9727447.59580.274056.230.53
苏南349.5418030.856241.631996.990.67
苏中377.754928.891602.77790.810.49
苏北807.684487.851735.871258.420.42
12
(2)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该区域是重要的商品棉基地,简要
评价该地气候对棉花种植的有利影响。
题四:读澳大利亚部分区域及①②③三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气温降水气温降水气温降水
35[5003550035500
28cx'40028A/40028400
211.30021\/30021A/300
142001420014200
7U|)
10071007II,100
nlllll__all0011」」“二一一・00iillllii..0
120°130°月份月份
人常流河间歇河•:,:,沙漠①
(1)概括①地降水特征。
(2)简述③地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图中②地引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试从气候方面说明该地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4)指出图中澳大利亚西海岸有沙漠分布主要原因。
题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两区域图。
40°
36°
材料二: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
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1)据图分析,一月甲国所在半岛北部m山地和南部n地的温差为多少?
(2)与七月份相比,一月份m、n两地的温差较大,请分析两地一月份温差较大的原因。
13
题六: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
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图回答: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第6讲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题一: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
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1~2
表1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t
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
煤420.75
铁矿石21.81.3
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2.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燃料运输费用B.铁矿石运输费用
C.产品运输费用D.废弃物的排放量
题二:材料: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根据材料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
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4
二、主导因素选择形成指向型工业
题三:木糖醇是可以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
据此完成卜2题。
I.木糖爵生产厂应当接近()
A.消费市场B.原料产地C.廉价劳动力D.研发基地
2.材料所述木糖醇工业原料中的糖料作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的省区是()
A.四川、吉林B.宁夏、新疆C.江苏、河北D.广东、台湾
题四:下图中Mi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a为市场,Pi、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
答1~2题。
1.当企业甲选择在P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印刷工业B,电解铝工业C.电子工业D.制糖工业
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
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
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i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
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Li点B.L2点C.L3点D.L4点
题五: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
读图,回答1~2题。
1.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
B.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
C.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
D.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缄丝厂④榨糖厂
2.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①B,②C.③D.@
15
市场能源
资金工技术原料2,运输
o——oo——o
题六: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回答1~3题。
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厂D.高级时装厂
2.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3.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求下降
题七:目前我国一般用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来定量反映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M城市多年污染系数和多年风向频率统计图,据图回答卜2题。
1.据图判断,关于该城市的污染系数描述正确的是()
A.污染系数从正东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B.平均风速与污染系数成正比
C.污染系数越大的方向风向频率必定越大D.污染系数西南偏西方向最小
2.为此该城市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A.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西部B.关闭所有污染大气的企业
C.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北部D.污染物改为夜间排放
题八:图甲、图乙分别为某高科技园区空间结构和用地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是功能区,其环境绿化用地比例大,主要原因是。
⑵除环境绿化用地外,该高科技园区用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用地,其主要原因是
(3)高科技产业地域分布一般具有集聚的特点,这有利于
16
勘能区,、功能区,
图甲
15%
口科研与教育用地
口居住用地
由环境绿化用地
■商业用地
■道路用地
44%
日工业用地
图乙
三、运用工业区位因素分析问题
(-)想得全(二)答得精
题九: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简述图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
(2)举例说出下图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至少写出两种内力作用及其表现)
(3)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图例
省
-界
河
流
二
铁
路
线
城
市
。
岩
理
大
锌
铅
铜
铝
土
*锡
煤
水
电
站
火
山
题十: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
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
趋势。
下图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
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
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
(3)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厂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何分工?为什么?
17
(4)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
第7讲工业的集聚和工业地域
一、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二)工业联系形成工业集聚
题一: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铝
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回答卜2题。
1.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2.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
A.火电B.水电C.核电D.风能
题二: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是2007年3月,
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卜2题。
1.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
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丰富的原料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技术
题三:下图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传动装置巴温甯
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18
(1)试分析A城市能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
(2)相对于A城市,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有哪些区位优势。
(3)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A城。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
势与不足。
题四:读湖南省部分地区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以郴州为中心的湘南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材料:2010年至2013年,长沙市规划建设了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多家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
企业落户长沙,推动了一批本土配套企业的快速发展。
(2)说明长沙市零部件生产企业集聚的好处。
例
图U
煤
矿
鸨
矿
锡
矿
睇
矿
铅
矿
锌
水
电
站
山
地
河
流
省
界
城
市
高
路
鬣
高
路
铁
路
题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
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
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19
二、描述工业地域发展特点
题六: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世博会的国家,有“动漫王国”之称。全国有440家动漫企业,其中
359家位于东京,30人以下的企业占了60%以上。动漫制作过程的各环节大多由不同企业完成。伴
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本动漫已经突破了民族、国家和语言的障碍,为世界广泛接受。概括日本
动漫产业的主要特点。
阶段1:筹备策划阶段3:后期制作
阶段2:动画绘制
(构思和前期准备)传统制作计算机制作
手工描线电脑扫描
故事构思设计稿制作
—N手工着色电脑上色
角色设计原画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4月质量检测试题(四)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第三次质量调研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南历下区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数学试题含解析
-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土地管理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湛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 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四)语文试题及答案
- 社会认知力测试题及答案
- 肉鸡供需合同协议网页
- 旅游合同签署委托协议
- “条令条例学习月”主题授课课件
-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全面剖析
- 2024年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骆驼祥子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