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逐层阅读,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题与思想内涵。感受屠呦呦、加来道雄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及精神品质。感受文本的语言张力,感受语言的逻辑思维之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追求实证的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探索欲,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探讨文本表现的思想内涵,感受文本的语言张力与语言逻辑思维之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小组合作探究法,比较法,读写结合法,讨论法4课时情境导入希腊神话中聪明的俄狄浦斯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但当瘟疫袭来时,却毫无对策。对抗瘟疫疾病在人类历史上也是永恒的主题,从神农尝百草、张仲景写《伤寒论》、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等等,中国对治疗疾病的探索从未停止,这中间中医的博大精神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学家——屠呦呦,她用一株小草改变了曾被一种叫疟疾的沉疴所困扰的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她的文章,感受这种“一生只为一事来”的科学精神与情怀。学习活动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2月14日,荣获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7年1月2日,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一、了解作者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01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02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感动中国颁奖)03人物评价二、辨析字音

目睹(dǔ)

精髓(suǐ)

相悖(bèi)

砒(pī)霜

繁衍(yǎn)

瑰(guī)宝俗称打摆子,中医称“正疟”、温疟。是一种以周期性寒战和高热为主要症状的严重疾病,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给人。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疟疾02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青蒿素01三、知识链接一、初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1.结合文本概括青蒿素的发展历程,并从文中找出每个阶段中你认为能够表现其艰难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并加以说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性——从分子到药物——普及和传播——超越青蒿素数字背后反映出研究工作的繁复,揭示了青蒿素研究工作的艰难。2000种中草药、640种具有抗疟效应的成分、200种中药、380余种成分。历程关键词理由关键词1理由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唯一提到青蒿减轻疟疾症状的记录,出现在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面写道: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而句子中又用了唯一这个词,可见研究之艰难。关键词2理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很难对新药进行临床试验。为了帮助疟疾病人,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个尝试青蒿提取物,确认其对人安全无毒。研究环境恶劣,但仍排除万难们进行了丰富的临床试验。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帮助下,我们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1977年在《科学通报》发表,并迅速被《化学文摘》所收录。然而,当时的大环境不允许我们发表任何论文,除了少数几篇中文文章。这句话反映出青蒿素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关键词3理由由于化学稳定性的考量,有机化学家们起初不认为双氢青蒿素,一类青蒿素的衍生物,是好的药物。创新研究遭遇到否定危机。关键词4理由2.结合文本,总结青蒿素发展艰难的原因。01020304发现青蒿素的抗疟性:文献检索和实验工作的浩大,实验条件的艰苦。从分子到药物:药物临床实验的繁杂以及成药过程的反复验证。普及和传播:国内科研环境遭遇到时代的束缚,导致中国医药发展与世界的交流缺失。超越青蒿素:创新的实验遭到传统化学家的质疑。3.中医药对人类健康有哪些贡献?①中医疗效好且相对安全,现在已经被欧美国家用于临床测试。②用药品种灵活调整,剂量可酌情增减。③中医的“活血”以缓解瘀血的核心准则在西方也得到应用。④将中国医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性质相结合,形成一个新学科“生物力药理学”。⑤中国医药有助于战胜世上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提升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幸福。二、速读,梳理文章逻辑结构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概述提取青蒿素一事介绍科研的关键里程中医药学的贡献发现提取传播超越总分总一般特殊个别一般学习活动一、精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从屠呦呦的自我介绍中,你认识到了她哪些方面的品质特征?方法指导叁肆伍贰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对小说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从分析情节入手。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展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赏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从分析环境入手。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如《祝福》一课中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就带有明显的时代环境的烙印。从人物关系、作者议论(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壹从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方面来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分析示例01我从1955年开始中草药的研究。大学毕业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那些弥足珍贵的日子里,我对中草药的好奇心转换成强烈的动力,特别是在研究所安排我脱产全时学习中国传统医学那两年半的时间里。——充满对中医药领域的热爱。020304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谦虚而又展现了永不止步的科研精神。1959年至1962年,我脱产参加中医培训,这些课程是专门为具有西医背景的专业人士所设计的。这两年半的训练使我发现中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宝藏,并领悟关于人性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精妙思想。——对学习充满热情。在项目的第一阶段,我们调查了2000种中草药,确定了640个可能具有抗疟效应的成分。从200种中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成分用于老鼠模型测试其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严谨从事医学实验的精神05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很难对新药进行临床试验。为了帮助疟疾病人,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个尝试青蒿提取物,确认其对人安全无毒。我们随后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振奋人心:病人症状迅速消失!——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地进行临床实验的决心。0607由于化学稳定性的考量,有机化学家们起初不认为双氢青蒿素,一类青蒿素的衍生物,是好的药物。然而,我们在评价青蒿素的时候,发现双氢青蒿素较青蒿素更加稳定,而且十倍有效。更重要的是,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重复犯病率小很多。——对自己医学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坚持。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其他植物化学的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青蒿素的历程相对短暂。但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对中医医学价值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研读,探究人物精神品质以《我眼中的屠呦呦》为题,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探讨屠呦呦精神的时代意义。提示:屠呦呦是我国医学界的英雄,结合国家所倡导的英雄精神去分析才能有时代感,在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英雄精神中有几点可以借鉴:①崇尚英雄精神是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英雄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英雄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②铭记英雄精神是永葆中华民族战斗力的精神力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前行的强大力量。③传承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提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我们就是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探讨时代意义可以从崇尚、铭记和传承三个方向来谈。一是要崇尚屠呦呦身上那种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发展奉献终身的初心二是要铭记屠呦呦为医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以她为代表的中国医学家们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三是要传承这种精神,并把它作为在时代奋斗里的精神标配,以此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初读文本,尝试概括文章语言之美的表现。①语言叙述之精炼。文章没有运用浓墨重彩的笔调来描述青蒿素的发展,而是使用非常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青蒿素的发展,简单准确,不矫揉造作,展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②语言叙述之平静。屠呦呦的叙事语言是非常平静的,平静语言之下蕴藏的是她那颗对科学研究的扎实态度,对个人荣誉取得的云淡风轻。③语言逻辑之严谨。屠呦呦的语言逻辑思维非常严谨,清晰地呈现了青蒿素发展历程,并在文章的末尾对中医精神进行了升华。讨论分享你身边发生的或者你所了解的为中医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和事。提示橘井泉香:葛洪《神仙传·苏仙公传》记载:苏耽由于德行出众,在汉文帝的时受天命为天仙。苏耽在超脱凡俗时告知母亲:“明年天下将流行瘟疫,咱们家庭院中的井水和橘树能治疗瘟疫。患瘟疫的人,给他井水一升,橘叶一枚,服下就能治愈。”后来果然瘟疫肆虐,前来求取井水、橘叶的人络绎不绝,都被治愈了。于是医学史上就有了“橘井泉香”的典故。杏林春暖:三国时有位医生叫董奉,与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他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棵,轻病患者每人种一棵。几年后,杏树蔚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被称为“董仙杏林”。每逢杏熟,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董奉又用换来的稻谷救济贫民百姓。因此,后世常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词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医德高尚。悬壶济世:《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着一个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葫芦之中。费长房看得真切,遂买了酒肉,恭敬地拜见老翁。后来,费长房随老翁进入葫芦十余日学得方术,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普济众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据史书记载,这句话是宋代名儒范仲淹所言。相传范仲淹去祠堂求签,当问签得知自己不可以做宰相时,便又求一签,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