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过丽江一滴水一滴水经过丽江
今天,让我们一起跋山涉水,像一滴水一样,缓缓地流过丽江,去领略她的魅力与风采。新课导入阿来,藏族,1959年生,四川马尔康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代表作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作者简介
阿来说:“丽江很好,写丽江的文章也很多,但我觉得很多文章并没有写出丽江的精髓。丽江的精髓是水!”阿来四次到丽江,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第四次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游记散文,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背景介绍字音字形驿道()草甸()矗立()闸口()徘徊()翡翠()掺入()砚池()蘸到()渠水()擦拭()硕大()咕咚()老柏树()yìdiànchùzhápáihuáifěichānyànzhànqúcāshìshuòɡūdōnɡbǎi字词积累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喧哗:声音大而杂乱。矗立:高耸地立着。闸口:闸门处的水流通道。硕大:高大,肥大,巨大。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亭台楼阁: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初读课文初读课文一、划分文章层次。二、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5)以水滴“自叙往事”的方式,叙写自己由高而下,从雪峰直入地下见证丽江古城历史的故事。第二部分:(6-16)以水滴“旅途记事”的方式,叙写自己现在经历许多波折,流过丽江古城,见证丽江古城当下的美景的故事。1.题目《一滴水经过丽江》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自主探究“一滴水”指文中的“我”;“经过”,是文中的主要内容,包含时空的含义。“丽江”是文章描写的对象。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新颖巧妙。一滴水2.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3.“一滴水”有哪些经历?画出它的游历踪迹。玉龙雪山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小桥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金沙江自主探究精读课文精读课文品味第一部分分析讨论1.第1段有什么作用?开门见山,点出“我是一片雪”。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运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一滴水的前生,点明所在的位置——玉龙雪山顶上,达到从峰顶俯瞰的效果。同时,富有童真童趣,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1-5)以水滴“自叙往事”的方式,叙写自己由高而下,从雪峰直入地下见证丽江古城历史的故事。2.根据第一部分内容,“我”这“一滴水”是怎样形成的?“我”是一片雪,然后变成了坚硬的冰,成为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后来被阳光融化成一滴水。而在成为雾气化为雪之前,“我”是一滴水。分析讨论3.“我”在去丽江坝的路上都看见了些什么?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开满鲜花的树。马帮来往的驿道。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分析讨论4.文中写明朝时期的四方街的建造和徐霞客的到来有何作用?体现了丽江古城的美丽,古城历史悠久,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分析讨论“我又睡去了”“我”再次醒来的所见所闻承上启下分析讨论1.第6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品味第二部分(6-16)以水滴“旅途记事”的方式,叙写自己现在经历许多波折,流过丽江古城,见证丽江古城当下的美景的故事。2.第6段写“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有什么作用?“我”再次醒来,丽江发生了什么变化?开门见山点明“我”沉睡时间之长,暗示丽江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变化:“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分析讨论分析讨论3.“一滴水”从黑龙潭出来后看见了哪些景象?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看见了潭水映照雪山。第3段徐霞客“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第10段“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的评述做铺垫。延续发展照应铺垫4.第7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分析讨论分析讨论5.一滴水在进入四方街以前看到了哪些景象?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6.“一滴水”来到四方街,进入古城,看到的丽江古城是怎样的?经过了银器小店、玉器店、一座院子、字画店、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看到了演奏古代音乐的白须垂胸的老者们、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闲适的游客、悠然的主人。看到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分析讨论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浇花时平和、悠然闲话中恬静、和谐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交谈中热情、融洽分析讨论7.一滴水被带进纳西族人的院子,通过所见所闻,你觉得纳西族人有哪些特点?8.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四方街,浓墨重彩地进行描绘?因为四方街“名扬世界”,可以作为丽江当地文化的代表。它位于丽江古城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地域特色。分析讨论9.“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和视角欣赏了风景如画的丽江,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体会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表现了一滴水的满足感,表达出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眷恋之情。分析讨论10.第16段强调“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而开头说“我是一片雪”,第2段写“我”“变成了坚硬的冰”,为什么?“雪”“冰”“水”是同一种物质在“雪山”“冰川”“河流”三种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形态,单用其中任何一种均不能完成对丽江全景的游历,而写“雪”在玉龙雪山顶上变成“冰”,变成“冰川”的一部分,再融化为“水”流过丽江古城,流过黑龙潭,流入金沙江,可以写出丽江漫长的历史以及古城的变迁,更符合实际情形,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分析讨论12以水滴身份写过去的丽江以水滴身份写今日的丽江行文脉络1.作者笔下的丽江古城,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你认为这幅画卷美在哪里?1.风景美: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以玉龙雪山为背景,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2.建筑美: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这里的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这里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这里的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3.民俗美:建筑、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等构成了丽江民俗画。2.丽江不但风景美、建筑美,而且民俗美。为了很好地表现丽江的美,作者匠心独运,将自己比作一滴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这滴水在丽江的旅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将自己比作一滴水,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富有艺术魅力,更易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以亲身阅历者的身份去观察并叙述,不仅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亲和力和亲切感。3.作者以“一滴水”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①“一滴水”既通古贯今,又由高而下,把时间与空间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使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②“一滴水”使写作获得了自由的视角,时而居高瞰下,时而由远观近,时而升高远望,时而仰视天幕,时而抵近细察,时而匆匆一瞥,能全面而灵动地展示观察对象的特点。③“一滴水”既是观察者,也是“丽江故事”的讲述者,它在文中或娓娓道来,或直抒心意,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情感表达更加真挚。4.作为一篇游记散文,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主次分明,行文灵活而不紊乱。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章先从玉龙雪山的冰川写起,交代丽江的起源;接着写“我”奔流到丽江沿途的所见所闻,其中既有山峦、瀑布、树木、鲜花,更有千百年来建设美丽丽江的纳西族人,由“丽江坝”到“丽江城”称谓的变化,则反映出丽江由封闭的古老城镇变为开放的旅游城市这一历史变迁;最后作者抓住重点,对丽江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四方街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那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售卖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演奏古代音乐的白须垂胸的老者们……无不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人们诉说着丽江古城的历史、现在与未来。5.作者在文中运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还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介绍风景。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知识性、背景性的内容时,作者往往不单纯使用说明性的介绍,而是将其转化为叙事性的讲述甚至适当的描写。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妙处。例1:第14段作者从多个感官角度进行描写,“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从视觉角度来描绘丽江古城的繁华,五彩斑斓,五光十色;“欢笑与歌唱”从听觉角度描绘了人们的闲适与怡然自乐;“夜凉如水”从触觉角度写出了夜的凉等,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例2:关于丽江古城的建设和出名,作者采用的是讲述小故事的写法;关于丽江城的选址缘由、四方街前水闸的作用,则以简要的描写来表现。这样就让知识性、背景性的内容自然和谐地融入了全文如水流动的叙事中,文章的表达也显得更加圆融,更有整体感。5.作者在文中运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还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介绍风景。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知识性、背景性的内容时,作者往往不单纯使用说明性的介绍,而是将其转化为叙事性的讲述甚至适当的描写。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妙处。①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美丽”形容词用作动词,写出了因古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自然更美丽的特点。“依止”写出了古城的建筑倚靠自然而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特点。6.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事物,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②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极力渲染一滴水所经之处的繁华景象,富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充满人文风情。排比③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借“一滴水”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巴东文字的喜爱与赞美,希望古老的文化遗产能够保存下来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拟人④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云南各民族都有使用银饰的习惯,把薄云掠过月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大连明星小学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镇赉县镇赉镇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三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沟通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湛江市年模拟历史试题(二)
- 矿热炉安全培训
- 企业营销培训
- 2025科技公司股权转让协议 科技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样本
- 2025律师事务所合同律师的聘用合同
- 2025年国内购销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国内外合同管理资料
-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承包餐馆协议书模板
- 《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5年版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 第三方房屋抵押担保合同
- 2025年山东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校园零星维修协议书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燕园元培杯”2023-2024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试题详解
- 消防队伍廉洁警示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