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步研习高考真题高考研析把握考向1.[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答案:B解析:广告宣传“思想日新”“谋卫生”,广告非常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说明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反映了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B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在材料时间之后,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改良社会风俗”,排除C项。虽然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但不能得出国民是否实现了广告中宣传的文明,排除D项。2.[2012·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冲击—反应”模式认为中国缺乏突破传统社会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这种模式凸显了外部“冲击”对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作用。(提出观点)鸦片战争后,中国依然没有作出应有的反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巨大的冲击下,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凡尔赛会议上的外交失败等一系列外部“冲击”,使中国资产阶级一步一步由学习“器物”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学习“制度”,再到五四时期学习“思想”,从上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轨迹可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国外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这种模式很有启发意义。(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即图文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观点二: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外来冲击只是一个诱因,充当了一个不自觉的工具,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主要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各阶层不断探索的结果。在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常常又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常常成为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中国社会踏上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近代化道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链条,他们只是给中国提早走向近代化提供了一个契机而已。19世纪的中国由封建落后走向近代化,是近代先进中国人努力探索救国道路的结果。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是有效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内力。3.[2016·天津卷]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应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1917年初,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发生,人们在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还持有怀疑、观望态度,故出现“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这样的回答,故选A项。4.[2016·浙江卷]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B.提倡使用白话文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答案:B解析:本题的题眼在于“老实说出,一目了然”。材料所述的中心意思正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内容,即提倡浅显易懂的白话文,故选B项,排除D项。A、C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均排除。5.[2013·江苏卷]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中“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说明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出反对旧道德的主张,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完全相反,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均可排除。6.[2016·江苏卷]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湛江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Unix系统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女子学院《机能实验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商务英语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学院《幼儿舞蹈与编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电影技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纪录片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现代生物医药研究进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职业学院《数据分析与语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精神病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农贸市场计量管理制度(3篇)
- 拼音bpmfdtnl课件教学课件最新
- 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课件专业工程技术
-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课件
-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课件-9 小水滴的诉说 部编版 (共16张PPT)
- 生产设备点检记录表
- 转化膜与着色技术
- DL∕T 1286-2021 火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检测技术规范
-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