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DB13/T39作农业区划与主导技术模式》,第三项《十大旱作农业技术配套技术规程》,第四项《旱作农业工程建设的管理》。本标准是上述系列标准中的本配套技术规程包括13个标准:DB13/T396.1-1999坡改梯田与综合治理技术规范DB13/T396.3-1999旱地丰产沟、丰产坑耕作技术规程DB13/T396.4-1999旱地培肥改土技术规程DB13/T369.5-1999抗旱耐旱作物、品种筛选与利用DB13/T396.6-1999抗旱耐旱作物与品种的鉴定DB13/T396.7-1999旱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DB13/T396.8-1999旱地花生(5000kg/hm²)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13/T396.9-1999旱地小麦机械沟播栽培技术规程DB13/T396.10-199DB13/T396.11-1999旱地秸秆覆盖与秸秆还田技术规程DB13/T396.13-1999抗旱、保水化学制剂应用技术规程本标准是DB13/T396.4-19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农业厅农业处。参加起草单位:农业厅农业3旱作农田培肥改土技术规程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DB13/T396.11-1999旱地秸秆覆盖与秸秆还田技术规程DB13/T394-1999旱作农业工程建设总则DB13/T396.7-1999旱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3.1有机培肥利用麦秸、谷草、花生秸、玉米秸饲养牲畜,再利用牲畜粪便施入在旱薄、盐碱农田实行粮肥轮作,通过间隔种植苜蓿、草木樨、沙4在旱薄、盐碱农田实行豆科作物与粮食轮作,通过豆科作物固氮和以氮素为限制因素的耕地,校正使用氮肥;钾为限制因素时,校正使用4.1施肥方法4.1.2部分追施在有有效降水的作物需肥高峰期,结合降水进行少量氮素化肥的追4.1.3.2中耕追施4.2施肥量每公顷使用粗肥50000kg-60000kg,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和需肥特55.2.1.4客土压沙后的耕地要增施肥料,利用旋耕机或步式犁浅耕整地,逐步改善耕层土壤结构。根据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网间距、走向和耕作方向,规划灌木固沙带宽度和走向。一般固沙带为南北或东西走向,1m-3m宽,间a坝上选择沙柳、柠条、枸杞等;b燕山地区选择桑条、紫穗槐、杞柳等;c低平原选择紫穗槐、杞柳、枸杞等。按DB13/T396.7-1999执行。盐碱地改良的主要途径有台条田建设、深松耕整地、培肥改土和地用带有深松铲的机耕犁深松耕整地。5.4.1.4掺沙后的耕地要增施肥料,利用旋耕机或步式犁浅耕整地,逐65.4.2培肥改土按本规程第3.1条有机培肥执行。7一、工作过程河北省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地区。全省总面积18.7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0多万公顷,其中旱地、半旱地占69%。由于受水资源匮乏和干旱的影响,旱作农区生态不断恶化,旱地生产能力低而不稳,且长期处于望天收的自然生产阶段。据研究,主要问题是旱地综合生产力低下,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培肥改土,建设稳产高产旱作基本农田。根据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发展旱作农业的意见》,1996年我们制定了培肥改土的技术指标,1997年又印发了《河北省旱作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在总结几年来旱作基本农田建设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成立了规范化编制小组,完成了本技术规程初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送二、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围绕不同类型区旱作农田培肥、施肥和旱地改造主要确定了以下技1、培肥施肥技术:多点试验汇总,旱地连续三年亩施优质粗肥5-6方,0-20CM土壤有机质可增加0.1-0.13个百分点,碱解氮增加7-9mg/kg,速效磷增加1.5-1.9mg/kg,与仅施化肥的夏玉米对比,亩增产41-50.7公斤,增产18%-21%。平山县农业局在胡家町进行的棉花施肥大区试验,以亩施粗肥6方,磷肥50公斤,氮肥25公斤平衡混施的增产效果最显著。施配方肥每毫米降雨生产量为0.23公斤,较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分别增产0.05-0.07公斤,折合亩增产18-21公斤。(株)铃(个)产量(kg)试验证明,旱地的有机培肥效果显著,旱薄地以无机粗有机培肥效果较好,但两者结合、平衡施肥培肥效果最好。2、培肥改土技术:培肥改土可大大提高旱作农田的抗旱能力,实现以肥调水旱作高产。根据NY/T310-1996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8术规范,本标准要求在梯田阳土还田,盐碱地台条田建设,沙土盖粘、粘土掺沙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进行校正施肥,培肥改土。张北县粮肥轮作培肥地力试验证明,春小麦与绿肥作物野豌豆轮作,夏季每亩翻压青体约1000公斤,轮作三年后,土壤有机质可比对照增加0.19-0.26个百分点,耕层土壤容重下降0.09g/cm³,孔隙度增加4.2个百分点,水稳性团粒结构提高17个百分点,保蓄水能力提高30个百分点,与小麦连作对比可增产47%(1993-1997年)。株高c(个)度(%)罗玉山小麦连作多点试验,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提高到1.5%降雨的蓄纳量可增加33—56%,渗入速度加快0.3倍,早春蒸发量减少16-50%,小麦大根量期单株根量增加一倍左右,粮食作物可比对照增产25-32%。增施肥料,尤其是增施有机肥料,可显著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发达的土壤络合胶体,既能增强土壤对各种水分的凝集力,也能增强旱地作物的生长势,3、治沙改造:客土治沙即在沙土表面覆盖15-20厘米厚的粘土层,可大幅度提高沙土的保水、保肥能力,有效改善沙土旱地的土壤耕性,滦县等县的客土治沙实践证明,改造后玉米产量当年可实现翻一番,其他作物增产50%以上;覆盖控沙措施主要有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两种,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各地试验,不同作物地膜覆盖的增产幅度为47-73%;秸秆覆盖又分为高留茬和秸秆覆盖还田,即可抑制风蚀,又可肥地改土;植桑固沙可显著改善沙地生态环境,抑制风蚀涵养水分,提高产量。压沙、固沙、控沙等沙地改造技术效果都很显著,但以三者结目前全省有旱地、半旱地近6000万亩,适于开发成旱作基本农田的耕地约4000万亩,其中有3000万亩旱作农田需要培肥改土,按亩增产粮食100公斤,增收100元测算,届时可增产粮食30亿公斤,增加收入30亿元。既可有效改善旱作农区群众生活,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又可促9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与本标准类似,但未见外省制定类似标准。作为旱地培肥改土技术规程,在我省乃至全国尚属首例。与行业标准比较,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更符合我省实际。五、实施该标准的建议建议各级农业部门,因地制宜组织实施本标准。在省政府组织实施的旱作农业工程建设中,按标准组织技术培训,确保旱作农业工程建设GB/T16453.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NY/T309-1996全国耕地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师证书考试的案例分析及试题答案
- 提升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口语表达能力的建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心理建设建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分析推理试题及答案
- 就业课题申报书
- 项目风险评估与响应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分析工具试题及答案
- Module 3 Unit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律师给公司提供培训服务实操指引
- 小班幼儿综合素质提升方案计划
- 宠物医院安乐协议书范文模板
- 乡村振兴大数据基础数据元与代码集
-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课件
- 布置我们的家(课件)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毕业论文(设计)多功能台灯设计
- 三级动火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 化工基础知识题库
- 前程无忧国企招聘笔试题库
- 2024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第13届“玉燕杯”小学数学六年级竞赛试卷
- 名人-魏源-人物介绍
- “小小科学家”广东省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生物试题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