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C中的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600字_第1页
《UGC中的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600字_第2页
《UGC中的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6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UGC中的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相关研究国内对用户创造内容合理使用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分析用户创造内容自身在如今网络时代所具有的积极价值,另一个探讨用户创造内容合理使用的可行路径。对于第一方面,冯晓青(2009)从文化繁荣角度阐述了合理使用制度的正当性,创作者之所以能够得到法律最初分配给其的使用权利就是因为这样能够鼓励更多创新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文化繁荣度,用户创造内容也可以实现此目标。冯晓青.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之正当性研究[J].现代法学,2009,31(4):29-41.罗亦琛(2020)从用户创造内容具有保护表达自由以及激励创作两个正外部性来分析其所具有价值。罗亦琛.用户生成内容适用合理使用的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20.卞静恬(2020)从著作权法目的角度进行分析,他不认同部分学者认为的著作权法价值观是著作权人的权益大于公共利益,其认为两个目的应该是你中有我互相促进的,在用户创造内容概念下使用者与创作者并不割裂,因此研究用户创造内容如何更好规制与发展是符合著作权法的目的。冯晓青.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之正当性研究[J].现代法学,2009,31(4):29-41.罗亦琛.用户生成内容适用合理使用的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20.卞静恬.二次创作类用户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合理使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20.对于用户创造内容合理使用的可行路径探究则是大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的内容,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总体上可以分为相对开放派与保守派。观点较为开放的学者比如熊琦(2017)认为可以将转换性使用引进来,并在国外的基础上通过我国现行法律所规定的限制条件来进一步缩小范围,起到综合式立法的效果。熊琦.“用户创造内容”与作品转换性使用认定[J].法学评论,2017,35(03):64-74.李忆涛(2019)在当时基于《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对其中增加的第十三项兜底条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认为对于该条的修改可以再开放包容一些,增添从要素角度判断用户创造内容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判断原则,有向美国四要素法进行靠拢的意味。李忆涛.用户生成内容(UGC)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陈颖(2022)提出了可以考虑增设新的合理使用类型的观点,用户创造内容虽然内涵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可恰恰是这种特点导致对于列举或者主要靠法律法规来规定合理使用情形的形式就冗杂且需要不断跟进现实社会,但由于用户创造内容熊琦.“用户创造内容”与作品转换性使用认定[J].法学评论,2017,35(03):64-74.李忆涛.用户生成内容(UGC)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陈颖.用户创造内容的著作权保护:定位、困境及出路——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为切入点[J].湖南社会科学,2022(01):97-104.而相对保守的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谢琳(2018)认为不必引入转换性使用,而是主要以市场为中心进行判定,当市场失灵时适用合理使用进行判断。其认为国外的一些制度虽然适应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过于夸张地扩大了合理使用所包含的范围,对于法律适用来说存在模糊性,因此我国应从严谨慎适用法律所规定的合理使用原则。谢琳.论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扩展适用——回归以市场为中心的判定路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04):162-174..袁真富(2020)通过比较各种方式,认为设定UGC例外在立法上较难实现,引入转换性使用仍然无法解决所有类型谢琳.论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扩展适用——回归以市场为中心的判定路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04):162-174..袁真富.用户创造内容(UGC)的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研究——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J].科技与出版,2020(10):5-13.2国外相关研究国外研究中,对于用户创造内容所含价值,WilliamFisher(2008)认为其融合在数字时代,促进了自由表达。[美]威廉·W.费舍尔(WilliamFisher):《说话算数:技术、法律以及娱乐的未来》。李旭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1月第二版。第69页。Rosenfield(1980)更是提出合理使用处于“准宪法权利”地位,他认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和第九修正案赋予作品使用者合理使用该作品的宪法权利和自由资讯权。”HanyN.Rosenfield,TheAmericanConstitution,FreeInquiry.AndTheLaw,FairUseAndFreeInquiry,p.300,1980转引自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修订版,第97页。GrahamReynolds(2009)从用户创造内容的创造手法出发,认为这些手法极具创造力,不应认为其是侵权。Europeancommission,user-generated-content:supportingaparticipativeinformationsociety[R].2009.StevenD.Jamar甚至提出[美]威廉·W.费舍尔(WilliamFisher):《说话算数:技术、法律以及娱乐的未来》。李旭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1月第二版。第69页。HanyN.Rosenfield,TheAmericanConstitution,FreeInquiry.AndTheLaw,FairUseAndFreeInquiry,p.300,1980转引自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修订版,第97页。Europeancommission,user-generated-content:supportingaparticipativeinformationsociety[R].2009.StevenD.Jamar.CraftingCopyrightLawtoEncourageandProtectUser-GeneratedContentintheInternetSocialNetworkingContext.WidenerLawJourna1,2010(19).843-867.对于用户创造内容的规制,LitmanJ(2007)认为其可以纳入个人使用,扩张著作权法个人使用条款。其提出了“附带性使用”的观点,认为用户在数字时代传播用户创造内容是避免不了的,是一种“附带性使用”,可以纳入个人使用。LitmanJ,LawfulPersonalUse,Texaslawreview,2007,85(7),pp.1871-1290.而国外对于用户创造内容的立法规制比较典型的国家是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美国采用四要素原则开放立法,加拿大首创了UGC例外制度,明确将UGC作为合理使用的例外入法,欧盟则采用列举封闭式立法,对用户创造内容LitmanJ,LawfulPersonalUse,Texaslawreview,2007,85(7),pp.1871-1290.3文献评述根据上述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的梳理,国外各国家对于用户创造内容合理使用的制度各不相同,并且均已发展一定阶段。国内学者仍在研究探索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