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晋中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山西晋中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山西晋中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山西晋中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山西晋中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山西晋中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下列关于山西晋中历史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晋中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史前文化遗址,但缺乏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B.平遥古城位于晋中,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之一,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C.晋中地区在古代一直处于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冲突地带,没有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D.榆次老城是晋中历史文化的代表,它始建于唐朝,后经多次修缮,保留了元明清等时期的建筑风格答案:B。解析:A选项,晋中不仅有众多史前文化遗址,也有丰富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A错误;C选项,晋中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晋商文化等地域文化,C错误;D选项,榆次老城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并非唐朝,D错误;平遥古城位于晋中,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正确。2.以下关于山西晋中地理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晋中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势东高西低B.境内主要河流有汾河、潇河等,水资源较为丰富C.晋中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D.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答案:B。解析:晋中虽然有汾河、潇河等河流,但总体上水资源并不丰富,B选项说法错误;晋中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势东高西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且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A、C、D选项说法正确。3.下列关于晋商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晋商是明清时期中国最大的商帮之一,以善于经营商业和金融著称B.晋商创造了“票号”这一金融机构,对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C.晋商文化强调“诚信、勤奋、团结”,其商业道德规范对现代商业仍有借鉴意义D.晋商主要活动于山西晋中地区,很少涉足其他地区的商业活动答案:D。解析:晋商活动范围广泛,不仅在山西晋中地区,还涉足全国乃至海外的商业活动,D选项说法错误;晋商是明清时期中国最大的商帮之一,以善于经营商业和金融著称,创造了“票号”这一金融机构,对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且晋商文化强调“诚信、勤奋、团结”,其商业道德规范对现代商业仍有借鉴意义,A、B、C选项说法正确。4.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下列关于古代科技著作的表述,正确的是()A.《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魏时期的贾思勰B.《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作者是明代的徐光启C.《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巨著,作者是唐代的孙思邈D.《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作者是南宋的沈括答案:A。解析:《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代的宋应星,B错误;《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的李时珍,C错误;沈括是北宋人,D错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魏时期的贾思勰,A正确。5.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五四运动②新文化运动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南昌起义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④,A选项正确。6.下列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成功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嫦娥五号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D.天问一号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其探测器仅包括环绕器答案:D。解析: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并非仅包括环绕器,D选项说法错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成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嫦娥五号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A、B、C选项说法正确。7.下列关于法律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C.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其中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D.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行政相对人只能是公民答案:B。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A错误;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C错误;行政相对人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D错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B正确。8.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锅炒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这里的铁是指铁单质B.水果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是因为盖子鼓起可能是里面的食物发生了变质,产生了气体C.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的防腐剂是安全的D.用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答案:B。解析:用铁锅炒菜补充的铁元素是铁的化合物,不是铁单质,A错误;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会危害人体健康,应按照规定适量添加,C错误;用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的原理,不是乳化作用,D错误;水果罐头盖子鼓起可能是食物变质产生气体,B正确。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答案:C。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C选项表述错误;A、B、D选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均正确。10.下列关于地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它属于欧洲国家丹麦B.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大西洋C.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D.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答案:D。解析:格陵兰岛属于丹麦,但它位于北美洲,A错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B错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C错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D正确。1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C.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D.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完全自治,不受中央政府的领导答案:D。解析: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并非完全自治,D选项说法错误;A、B、C选项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说法均正确。12.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其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核能发电是利用核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不会产生任何污染D.风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不适合大规模开发利用答案:B。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核能发电虽然能量巨大,但会产生核废料等污染,C错误;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目前已经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D错误;太阳能是清洁能源,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正确。13.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着生物的性状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答案:C。解析: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A错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生物主动适应环境,D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着生物的性状,C正确。14.下列关于计算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B.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它只能通过网络传播C.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D.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其中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最大答案:C。解析: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A错误;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移动存储设备等,不只是通过网络传播,B错误;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最小,广域网覆盖范围最大,D错误;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C正确。15.下列关于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C.铁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以干燥所有的气体答案:B。解析: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A错误;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错误;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D错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B正确。16.下列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B.寒潮是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C.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解析: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会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寒潮是冷空气迅速入侵导致大范围剧烈降温,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大、常见且分布广。A、B、C选项说法均正确,所以选D。17.下列关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铁路运输网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京广线是我国东西向的重要铁路干线B.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C.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但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小D.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但运量小、运费高,不适合长途运输答案:B。解析:京广线是我国南北向的重要铁路干线,A错误;水路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大,C错误;航空运输适合长途运输,D错误;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能实现“门到门”运输,B正确。1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B.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风格特点是笔画纤细、结构严谨,代表作有《多宝塔碑》C.宋代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他们的书法都以楷书著称D.明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圆润清秀,端正严谨,与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答案:A。解析:颜真卿书法风格雄浑敦厚,B错误;“宋四家”书法并非都以楷书著称,C错误;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D错误;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A正确。19.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国家之一B.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西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C.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D.我国目前农业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不需要再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答案:C。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不是小麦,A错误;我国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B错误;我国仍需不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D错误;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区主要是小麦,C正确。20.下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法老的陵墓B.法国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因火灾完全被烧毁,无法修复C.意大利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的建筑,主要用于举行文艺表演D.印度泰姬陵是伊斯兰教建筑,它是印度国王为纪念他的妃子而建造的答案:A。解析:巴黎圣母院虽遭受火灾,但可以修复,B错误;罗马斗兽场主要用于举行角斗表演,不是文艺表演,C错误;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的妃子而建造的,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瑰宝,D表述不准确;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A正确。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21.晋中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仿佛能______到历史的脉搏。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______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触摸镌刻B.感受铭记C.倾听留下D.感知承载答案:A。解析:第一空,“触摸脉搏”是形象的表达,比“感受”“倾听”“感知”更能体现与历史的亲近感和直接接触,所以“触摸”更合适;第二空,“镌刻”有雕刻、铭刻之意,“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比“铭记”“留下”“承载”更能体现岁月痕迹的深刻和不可磨灭,A选项更符合语境。22.晋商文化是晋中的一张亮丽名片,它______了晋商们的智慧和勇气。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晋商文化所蕴含的诚信、团结等价值观依然具有重要的______意义。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凝聚借鉴B.体现参考C.包含学习D.汇集指导答案:A。解析:第一空,“凝聚”有聚集、积聚之意,“凝聚智慧和勇气”搭配恰当;第二空,“借鉴”强调把晋商文化中的价值观拿来作为参考,应用到现代商业中,比“参考”“学习”“指导”更能准确表达晋商文化价值观在当下的作用,A选项正确。23.随着时代的发展,晋中也在不断______,但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文化却始终______在人们的生活中。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变革流淌B.变迁沉淀C.变化渗透D.改变融入答案:D。解析:第一空,“变革”“变迁”“变化”“改变”都有变化之意,但“改变”更口语化、通用,这里说晋中不断发展变化,用“改变”合适;第二空,“融入”能体现古老传统和文化与人们生活紧密结合,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比“流淌”“沉淀”“渗透”更能准确表达这种关系,D选项符合。24.历史就像一本______的教科书,它记录了过去的辉煌与沧桑,也为我们提供了______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厚重展望B.深沉规划C.丰富把握D.珍贵开创答案:A。解析:第一空,“厚重”可以体现历史教科书内容丰富、有深度和分量,比“深沉”“丰富”“珍贵”更能突出历史的特点;第二空,“展望未来”是常用搭配,A选项正确。25.平遥古城以其______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漫步在古城的街巷中,仿佛______到了古代的繁华盛世。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独特穿越B.别致回到C.奇异进入D.特别置身答案:A。解析:第一空,“独特”强调与众不同,能突出平遥古城建筑风格的特色,比“别致”“奇异”“特别”更合适;第二空,“穿越”能形象地表达出在古城中仿佛跨越时间到了古代的感觉,比“回到”“进入”“置身”更具表现力,A选项正确。26.晋中的自然风光______,既有雄伟的山脉,又有秀丽的河流。这里的美景让人______,流连忘返。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美不胜收目不暇接B.引人入胜心旷神怡C.赏心悦目应接不暇D.独具匠心乐不思蜀答案:B。解析:第一空,“引人入胜”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能体现晋中自然风光的魅力;第二空,“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与“流连忘返”相呼应,更能表达出人们对美景的感受,A选项“目不暇接”侧重于看不过来,C选项“应接不暇”也强调应付不过来,D选项“独具匠心”一般用于形容人的设计等,均不如B选项合适。27.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我们不能______,而应该积极探索创新的方式,让古老的文化______新的活力。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墨守成规焕发B.固步自封散发C.抱残守缺释放D.因循守旧激发答案:A。解析:第一空,“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与后文“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对比;第二空,“焕发活力”是常用搭配,比“散发”“释放”“激发”更能准确表达让古老文化重新充满活力的意思,A选项正确。28.文学作品是时代的______,它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能够______读者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思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镜子触动B.缩影震撼C.写照打动D.象征感染答案:A。解析:第一空,“镜子”形象地说明文学作品能如实地反映时代,比“缩影”“写照”“象征”更能体现这种反映的直观性;第二空,“触动心灵”是常见搭配,能准确表达文学作品对读者心灵的影响,A选项正确。29.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我们应该______教育事业,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______力量。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重视积聚B.关注汇聚C.关心凝聚D.支持积累答案:A。解析:第一空,“重视”强调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和看重,比“关注”“关心”“支持”更能体现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第二空,“积聚力量”搭配恰当,强调逐渐积累力量,A选项正确。30.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______,让更多的创新成果______出来。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氛围涌现B.环境展现C.条件呈现D.风气浮现答案:A。解析:第一空,“营造氛围”是常用搭配,能体现出为创新创造一种有利的环境和气氛;第二空,“涌现”指大量出现,能体现出创新成果不断出现的状态,比“展现”“呈现”“浮现”更合适,A选项正确。31.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然而,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存在内容低俗、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不仅______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______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影响阻碍B.干扰妨碍C.破坏阻挡D.损害制约答案:D。解析:第一空,“损害”更能准确表达低俗、质量不高的网络文学作品对读者阅读体验造成的伤害;第二空,“制约”强调限制、约束,比“阻碍”“妨碍”“阻挡”更能体现对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不良影响,D选项正确。32.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语言______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学习一门外语,不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______一种新的文化。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承载了解B.蕴含认识C.包含掌握D.体现熟悉答案:A。解析:第一空,“承载”能准确表达语言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即语言像载体一样携带、负载着文化内涵;第二空,“了解”一种新文化符合学习外语过程中对新文化的认知过程,比“认识”“掌握”“熟悉”更合适,A选项正确。33.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______地应对各种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沉着立于不败之地B.冷静稳操胜券C.理智独占鳌头D.从容脱颖而出答案:A。解析:第一空,“沉着”强调在面对复杂情况时镇定、不慌乱,更能体现应对挑战时应有的状态;第二空,“立于不败之地”表示在竞争中不会失败,能准确表达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意思,比“稳操胜券”“独占鳌头”“脱颖而出”更合适,A选项正确。34.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的林立,更体现在市民的言行举止上。文明的市民是城市的______,他们的一举一动都______着城市的形象。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名片代表B.象征展现C.标志体现D.窗口反映答案:A。解析:第一空,“名片”形象地说明文明市民能像城市的一张名片一样,展示城市的特点和形象;第二空,“代表”能准确表达市民的言行与城市形象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展现”“体现”“反映”更合适,A选项正确。35.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不能______过去的辉煌,而应该______未来的发展。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沉溺着眼B.沉醉关注C.沉迷重视D.陶醉关心答案:A。解析:第一空,“沉溺”有陷入不良境地不能自拔之意,“沉溺过去的辉煌”更能体现对过去辉煌的过度留恋,比“沉醉”“沉迷”“陶醉”更具贬义色彩;第二空,“着眼未来”是常用搭配,强调关注未来的发展方向,A选项正确。3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答案:无正确选项。解析:A选项,“通过……使”的结构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选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选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选项,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再“发扬”。3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B.“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C.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答案:C。解析:A选项,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约数时,中间不用顿号,应删去“三、四十岁”中的顿号;B选项,“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选项,感叹号应放在引号内,C选项标点使用正确。38.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②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③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④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⑤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A.①④②③⑤B.①③④②⑤C.③①④②⑤D.③④①②⑤答案:C。解析:③句引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地位,应为首句;①句将自然智慧和人类智慧作比喻,承接③句;④句进一步说明人类智慧与自然智慧的关系,承接①句;②句针对人类的不自量力进行阐述,承接④句;⑤句得出我们应敬畏自然的结论,为尾句。所以顺序为③①④②⑤,C选项正确。3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③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A.①排比②比喻③拟人B.①反复②比喻③拟人C.①排比②比喻③夸张D.①反复②拟人③夸张答案:B。解析:①句“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②句把“红的”“粉的”“白的”分别比作“火”“霞”“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③句“害了羞”把薄雪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选项正确。40.下列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通过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B.《再塑生命的人》一文,通过叙述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C.《皇帝的新装》中,作者通过描写皇帝、大臣们等人物的言行,揭露了他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态,同时也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确实通过描写百草园的自然乐趣和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B选项,《再塑生命的人》重点讲述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教育,体现了老师的教育艺术和作者的感激之情;C选项,《皇帝的新装》对皇帝、大臣等人物的刻画,深刻揭露了他们的丑恶本质和社会不良风气。A、B、C选项说法均正确,所以选D。第三部分数量关系(共10题,参考时限15分钟)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41.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100个,因技术改进,实际每天生产120个。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还多生产了80个。则工厂原计划生产零件()个。A.2520B.2600C.2800D.2880答案:C。解析:设原计划生产x天,根据零件总数相等可列方程:$100x=120\times(x4)80$,$100x=120x48080$,$20x=560$,解得$x=28$,则原计划生产零件$100\times28=2800$个,C选项正确。4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3天后,甲因事离开,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则乙还需要()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A.5B.6C.7D.8答案:A。解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甲的工作效率为$\frac{1}{10}$,乙的工作效率为$\frac{1}{15}$。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为$(\frac{1}{10}+\frac{1}{15})\times3=(\frac{3}{30}+\frac{2}{30})\times3=\frac{1}{2}$,剩下的工作量为$1\frac{1}{2}=\frac{1}{2}$,乙单独完成剩下的工程需要的时间为$\frac{1}{2}\div\frac{1}{15}=7.5$天,题目中无此选项,可能出题有误,按照正常计算乙单独完成剩下工程所需时间为$\frac{1}{2}\div\frac{1}{15}=7.5$天,若按照选项推测可能是出题者计算两人合作3天后剩余工作量时按甲做3天,乙单独做3天算,此时剩余工作量为$1\frac{1}{10}\times3\frac{1}{15}\times3=1\frac{3}{10}\frac{1}{5}=\frac{1}{2}$,乙完成剩余$\frac{1}{2}$工作量需要$\frac{1}{2}\div\frac{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