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招试题及答案湖南_第1页
语文单招试题及答案湖南_第2页
语文单招试题及答案湖南_第3页
语文单招试题及答案湖南_第4页
语文单招试题及答案湖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单招试题及答案湖南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沉鱼落雁风华绝代

B.美轮美奂雕梁画栋

C.眉清目秀耳聪目明

D.美中不足水落石出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C.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D.在我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社会风气。

3.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4.下列词语中,属于形近音近词的一组是:

A.美丽美满

B.奔跑奔涌

C.姿色姿态

D.风景风光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这本书厚得像字典一样。

C.她笑得像花儿一样。

D.那座山高得像天一样。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跳得像青蛙一样高。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下列词语中,属于多义词的一项是:

A.走路

B.看见

C.水平

D.高兴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

B.那只鸟飞得像箭一样快。

C.那条河弯弯曲曲,像一条龙。

D.那座山高耸入云,像一座宝塔。

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跳得像青蛙一样高。

B.那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那棵树站得像哨兵一样。

C.那条河弯弯曲曲,像一条龙。

D.那座山高耸入云,像一座宝塔。

10.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

A.看见

B.水平

C.高兴

D.美丽

11.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手法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跳得像青蛙一样高。

B.那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那棵树站得像哨兵一样。

C.那条河弯弯曲曲,像一条龙。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手法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跳得像青蛙一样高。

B.那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那棵树站得像哨兵一样。

C.那条河弯弯曲曲,像一条龙。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下列词语中,属于四字成语的一项是:

A.看见

B.水平

C.高兴

D.美丽

1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跳得像青蛙一样高。

B.那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那棵树站得像哨兵一样。

C.那条河弯弯曲曲,像一条龙。

D.那座山高耸入云,像一座宝塔。

15.下列词语中,属于形近音近词的一组是:

A.美丽美满

B.奔跑奔涌

C.姿色姿态

D.风景风光

1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这本书厚得像字典一样。

C.她笑得像花儿一样。

D.那座山高得像天一样。

1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18.下列词语中,属于多义词的一项是:

A.走路

B.看见

C.水平

D.高兴

1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那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

B.那只鸟飞得像箭一样快。

C.那条河弯弯曲曲,像一条龙。

D.那座山高耸入云,像一座宝塔。

2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跳得像青蛙一样高。

B.那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那棵树站得像哨兵一样。

C.那条河弯弯曲曲,像一条龙。

D.那座山高耸入云,像一座宝塔。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诗歌《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2.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不包括《红楼梦》。()

3.词语“一马平川”形容地势平坦,非常宽广。()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

5.古代汉语中的“之”、“乎”、“者”、“也”都是句末语气词。()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7.《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而武松被称为“行者”。()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9.词语“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使事物生动有力。()

10.《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而猪八戒被封为“天蓬元帅”。()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请简述《庐山谣》中“庐山谣”一词的含义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2.结合《离骚》中的具体诗句,分析屈原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请简述《出塞》这首诗的背景和主题。

4.分析《琵琶行》中琵琶女形象的特点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古代汉语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2.结合具体作品,探讨古典诗歌中“意境”的营造及其对读者情感的影响。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B

解析思路:通过逐一核对每个选项的字形、字音和字义,确定B选项完全正确。

2.B

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的语法结构和意义,判断B选项没有语病。

3.C

解析思路:识别比喻手法,即用一个事物来描写或说明另一个事物,C选项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即为典型的比喻。

4.D

解析思路:找出形近音近词,D选项中的“风景”和“风光”符合条件。

5.B

解析思路:识别夸张手法,B选项中的“厚得像字典一样”为夸张表达。

6.D

解析思路:识别排比手法,D选项中连续使用了三个“像...一样”的结构。

7.C

解析思路:识别多义词,C选项中的“水平”具有多种含义。

8.A

解析思路:识别拟人手法,A选项中的“那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将花赋予了人的情感。

9.A

解析思路:识别对比手法,A选项中通过对比“兔子一样快”和“青蛙一样高”来强调速度和高度。

10.D

解析思路:识别成语,D选项中的“美丽”是一个四字成语。

11.A

解析思路:识别设问手法,A选项中的“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跳得像青蛙一样高”以问句形式引导。

12.D

解析思路:识别反问手法,D选项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反问句式。

13.D

解析思路:识别四字成语,D选项中的“美丽”是一个四字成语。

14.D

解析思路:识别比喻手法,D选项中的“那座山高耸入云,像一座宝塔”使用了比喻。

15.D

解析思路:找出形近音近词,D选项中的“风景”和“风光”符合条件。

16.A

解析思路:识别夸张手法,A选项中的“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为夸张表达。

17.D

解析思路:识别排比手法,D选项中连续使用了三个“像...一样”的结构。

18.C

解析思路:识别多义词,C选项中的“水平”具有多种含义。

19.A

解析思路:识别拟人手法,A选项中的“那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将花赋予了人的情感。

20.A

解析思路:识别对比手法,A选项中通过对比“兔子一样快”和“青蛙一样高”来强调速度和高度。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正确

解析思路:确认《静夜思》的作者为唐代诗人李白。

2.错误

解析思路: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3.正确

解析思路:根据“一马平川”的定义,判断其描述地势平坦正确。

4.正确

解析思路:根据《论语》的记载,确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该书。

5.错误

解析思路:在古代汉语中,“之”、“乎”、“者”、“也”并非都是句末语气词,有的是结构助词。

6.正确

解析思路:确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7.错误

解析思路:《水浒传》中宋江被称为“及时雨”,武松被称为“行者”。

8.正确

解析思路:确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9.正确

解析思路:根据“画龙点睛”的定义,判断其比喻在关键时刻点明要害正确。

10.正确

解析思路:确认《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被封为“天蓬元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庐山谣”一词在诗中指的是庐山的美景,它贯穿了整首诗,突出了庐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

2.在《离骚》中,屈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兴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和道德的追求。

3.《出塞》这首诗的背景是古代边塞战争,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士兵们的同情。

4.《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形象特点是技艺高超、情感丰富、命运多舛,她的形象在诗中起到了衬托主题、深化情感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赋比兴”是古代汉语诗歌中的一种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