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附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麻醉质量综合评定
优良差
术前评估和准
访视及时,了解充分已进行术前访视,但准备不充分未访视
备
及时制订,充分细致,制定了方案,但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麻醉方案未制订
方案合理不够合理
方案执行完全执行部分执行未执行
术中管理
1.镇痛良好,肌松完1.镇痛良好,但肌松效果稍差,加辅1.镇痛及肌松效果差,
善助药物后效果改善,可完成手术需改全身麻醉
2.镇静剂用量恰当,2.虽镇痛肌松效果良好,但辅助用药2.呼吸、循环无法维
局部麻醉
无呼吸抑制,无烦躁、不够恰当,病人出现严重牵拉痛等影响持,需改全身麻醉
躁动手术
3.与外科配合良好
1.主动控制病人,循1.主动管理。虽有循环、呼吸波动,1.被动管理,呼吸循环
环、呼吸平稳,肌松良但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波动大,未能及时发现并
好,术中无体动2.观察不够仔细,出现体动,但及时作有效处理
2.术中观察及时,处处理2.频繁体动影响手术进
全身麻醉
理得当3.无术中知晓行
3.无术中知晓4.与外科配合良好3.术中知晓
4.与外科配合默契5.液体管理恰当4.与外科无配合
5.液体管理恰当5.液体管理混乱
1.苏醒迅速V15min,1.苏醒延迟15~60min,苏醒尚平稳1.苏醒延迟>60min
苏醒平稳2.拔管指征正确。虽有高血压、心律2.苏醒期严重躁动
全麻术后苏醒2.拔管指征掌握正失常等但处理得当3.VAS>6分,未及时
确,无高血压、心律失3.VAS4~6分,但处理及时处理
常等并发症4.拔管指征错误,导致
3.VAS0~3重新插管
无有,但轻微,处理后缓解严重,对病人造成伤害或
并发症
未对患者造成损害或遗留后遗症伴有后遗症
随访及时,轻微并发症虽无并发症,但随访滞后1.无随访
发现及时,处理得当2.手术尚未结束即已经
术后随访
填完随访纪录
术后并发症未发现
中山医院麻醉前风险评估体系
本评估体系共分3部分,将各部分评分相加后进行评价
高危:工14分
中危:7〜13分
低危:0〜6分
一・病人风险
风险来源高中低、
ASA分级4级3级1~2级
Albumin<2020-25>25
Hb<6060-80>80
Cr240120~240<120
BMI工4028-40<28
年龄>8575-84<75
评分1050~3
二.外科风险:最高不超过10分
重要器官功能损伤程度:手术可能危及重要器官功能5分
手术时间预估:预计手术时间>4小时3分
出血风险预估:预计失血量>30%血容量3分
是否急诊:急诊手术5分
人工气腹:人工气腹1分
三.麻醉造成并发症的风险:最高不超过5分
困难气道5分
返流误吸风险3分
全麻或椎管内麻醉3分
创伤性操作1分
体位并发症:特殊体位可能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或导致神经损伤1分
个人或近亲属曾有与麻醉相关严重变态反应病史1分
人体正常实验室生理值(中山医院实验室标准)
一、血液六、肝功能
红细胞(RBC)4.09-5.74x10%ALT<75U
血红蛋白(Hb)131-172g/LAST<75U
红细胞压积38-50.8%总胆红素3.4—20.4pmmol/L
白细胞总数4.0-1Ox109/L结合胆红素0—6.8pmmol/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0-70%总蛋白66—87g/L
淋巴细胞百分比20-40%白蛋白35-52g/L
单核细胞百分比3-10%球蛋白23-38g/L
嗜酸粒细胞百分比0.5-5%白球蛋白比例1.2-2.0:1
血小板计数85-303X109/L碱性磷酸酱53-140U/L
二、出、凝血功能乳酸脱氢酶109-245U/L
凝血酶原时间10-13秒y-GT11-50U/L
凝土薛原时间比值0.8-1.2总胆汁酸0—10p.mol/L
国际正常化比值0.5-1.2前白蛋白0.25-0.4g/L
凝血酶时间14.0—21.0秒血氨10—60pg%(6-35pmol/L)
纤维蛋白原200-400mg/dL胆碱酯薛30-80U/L
部分凝血活畴时何23.5—37.5秒酮体(KBT)0.03-0.3mmol/L
三、脑脊液葡萄糖(Ghi)3.9—5.6mmol/L
pH值7.25-7.42七、肾功能、电解质
压力(侧卧位)0.69-1.76kPa尿素氮(BUN)2.9—8.2mmol/L
蛋白定性阴性肌酊(Cr)44—115pmol/L
蛋白定量(腰池)150-450mg/L尿酸(UA)208-428pmol/L
糖2.5〜4.4mmol/L血钠136—145mmol/L
比重1.002-1.008血钾3.5—5.2mmol/L
红细胞0血氯96—105mmol/L
白细胞0-8X106/L血总钙2.15—2.55mmol/L
氯化物119—129mmol/L游离钙1.0—1.25mmol/L
脂类0.01-0.02g/L无机磷0.9—1.34mmol/L
四、血气分析血镁0.67—1.04mmol/L
pH7.35-7.45八、尿常规
氧分压80-100mmHg比重1.OO3-1.O3O
二氧化碳分压35—45mmHgpH值5.U-8.U
标准碳酸氢盐22—27mmol/L蛋白阴性
实际碳酸氢盐22—27mmol/L葡萄糖阴性
剩余碱-3—3mmol/L酮体阴性
全血缓冲破45—55mmol/L尿胆原3.0—17.0p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22-31mmol/L胆红素阴性
氧饱和度95-100%红细胞0-3/HP
五、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0-5/HP
cTNT<0.03ng/mL
CK-MB<10pmol/LMBP
人体正常生命体征值
一、体温三、心率
腋下36.0—37.4摄氏度胎儿120-160次/分
口腔36.7—37.7摄氏度儿童60-120次/分
直肠36.9—37.9摄氏度成人60-100次/分
二、血流动力学指标四、体重指数(亚洲)
血压80-140mmHg正常18.5-22.9
中心好脉压6—12cmHzO肥辟前期23-24.9
肺动脉收缩压15—25mmHg轻度肥胖25-29.9
肺动脓舒张压8—14mmHg中度肥胖30-39.9
肺动脉楔压12—18mmHg病态肥胖>40
吸入全麻药
一、分类
(一)挥发性吸入全麻药
1.泾基醒:乙醛.
2.卤代烧基酸:甲氧氟烷、盘氟醛、异氟酸、七氟
酸、地氟醒
3.卤烧类:氟烷、三氯乙烯、氯仿
(二)气体吸入全麻药:笑气,乙烯,环丙烷
二、理化性质和麻醉强度
MAC(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是指和纯氧同
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50%的病人对手术刺激不
会引起体动反应的浓度,MAC是判断各种吸入麻醉
药的等效浓度的指标,在全凭吸入麻醉时手术所需
的吸入麻醉药的浓度为1.3MACO吸入麻醉药的油
/气分配系数愈高,麻醉强度愈大,所需的MAC也
小。沸点和蒸气压决定了吸入麻醉药的保存和使用方
法。而吸入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决定了吸入麻醉
诱导和苏醒的速度。
乙醛氟烷安氟酸异氟醒七氟酸地氟酸笑气
MAC1.920.771.681.151.716.0105.0
沸点
3550.256.548.558.623.5-89
(℃)
蒸气压
53529021829519770044840
(mmHg)
血/气分
12.12.31.91.490.630.410.46
配系数
三、药代动力学
(一)吸入麻醉药的摄取、分布和排泄
1.麻醉的诱导只有当大脑中的吸入麻醉药分压出现时才开始,吸入麻
醉药从麻醉机到体内,存在着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最后一站。
2.吸入麻醉的目的是维持最佳而恒定的脑组织分压,而脑分压可以通
过肺泡分压来反映。
3.吸入麻醉诱导速度取决于肺泡吸入麻醉药分压的上升速度。
4.吸入麻醉药在血和组织中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决定了各相之间平
衡所需的时间。
(1)血/气分配系数决定了从肺泡向血的摄取,从而影响肺泡气和血
液内吸入麻醉药的平衡时间,低血/气分配系数的吸入麻醉药平衡时间
短,因此诱导和排出(苏醒)速度均较快。
(2)脑/血分配系数决定了在脑与血之间吸入麻醉药平衡所需的时间。
5.浓度效应:吸入的浓度越高,肺泡内分压上升的速度也越
快。
6.第二气体效应:高浓度笑气的应用能加速同时吸入气体(吸入麻醉
药和氧气)的摄取。
7.麻醉苏醒时的浓度梯度正好和麻醉诱导时相反。和麻醉诱导不同的
是,麻醉的苏醒可能受吸入麻醉药的代谢的影响。
(二)吸入麻醉药的代谢
代谢物代谢率肺排出
乙醛葡萄糖醛酸、脂2.1-3.685-90%
笑气—0>95%
氟烷三氟乙酸F-10.6-23.275-80%
安氟醒F-2.4-2.980-85%
异氟醒F-0.17-0.20>90%
七氟醒产葡萄糖醛酸2.8%>85%
地氟醒<0.1%>95%
四、药效动力学
(一)吸入麻醉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氟烷
(1)直接抑制心肌,使心排血量下降;
⑵轻度神经节阻滞,使周围血管扩张:
(3)引起植物神经中枢性抑制;
(4)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
2.安氟醴
⑴心肌抑制,但较氟烷为轻;
⑵扩张周围血管;
(3)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应激性作用为氟烷的1/5o
3.异氟酸
(1)心肌抑制,较氟烷、安氟醒为轻;
(2)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
(3)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应激性作用为氟烷的1/3o
4.七氟酸
(1)心肌抑制作用;
(2)扩张周围血管;
(3)极小地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应激性作用,为氟烷的
l/7o
5.地氟醴
⑴心肌抑制作用较小;
(2)扩张周围血管;
(3)不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应激;
(4)兴奋交感神经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加。
(二)吸入麻醉药对呼吸和肌松的影响
氟烷安氟醒异氟酸七氟醒地氟醒
呼吸抑制++4--H-++-H-+++++
呼吸道刺+++++++++++
激性
支气管扩十——+—
张
肌松++++++++++++
(三)吸入麻醉药对脑电图和脑血流影响
氟烷安氟醒异氟酸七氟酸地氟叫笑气
脑电图—惊厥波抑制波高振幅抑制波
(EEG)(3%)波
(3MAC)
脑血流增++—+++
加(<1.1MA
C)
(四)吸入麻醉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氟烷安氟醒异氟醒七氟酸地氟醒
肝损可能++十—+—
肾损可能—4-一4-—
吸入全麻药
一、分类
(二)挥发性吸入全麻药
4.煌基酶:乙醛.
5.卤代妙基酸:甲氧氟烷、盘氟醛、异氟酸、七氟
酸、地氟醒
6.卤烧类:氟烷、三氯乙烯、氯仿
(二)气体吸入全麻药:笑气,乙烯,环丙烷
二、理化性质和麻醉强度
MAC(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是指和纯氧同
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50%的病人对手术刺激不
会引起体动反应的浓度,MAC是判断各种吸入麻醉
药的等效浓度的指标,在全凭吸入麻醉时手术所需
的吸入麻醉药的浓度为1.3MAC。吸入麻醉药的油
/气分配系数愈高,麻醉强度愈大,所需的MAC也
小。沸点和蒸气压决定了吸入麻醉药的保存和使用方
法。而吸入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决定了吸入麻醉
诱导和苏醒的速度。
乙醛氟烷安氟酸异氟酸七氟眠地氟醒笑气
MAC1.920.771.681.151.716.0105.0
沸点
3550.256.548.558.623.5-89
(℃)
蒸气压
53529021829519770044840
(mmHg)
血/气分
12.12.31.91.490.630.410.46
配系数
三、药代动力学
(一)吸入麻醉药的摄取、分布和排泄
8.麻醉的诱导只有当大脑中的吸入麻醉药分压出现时才开始,吸入麻
醉药从麻醉机到体内,存在着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最后一站。
9.吸入麻醉的目的是维持最佳而恒定的脑组织分压,而脑分压可以通
过肺泡分压来反映。
10.吸入麻醉诱导速度取决于肺泡吸入麻醉药分压的上升速度。
11.吸入麻醉药在血和组织中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决定了各相之间平
衡所需的时间。
(1)血/气分配系数决定了从肺泡向血的摄取,从而影响肺泡气和血
液内吸入麻醉药的平衡时间,低血/气分配系数的吸入麻醉药平衡时间
短,因此诱导和排出(苏醒)速度均较快。
(2)脑/血分配系数决定了在脑与血之间吸入麻醉药平衡所需的时间。
12.浓度效应:吸入的浓度越高,肺泡内分压上升的速度也
越快。
13.第二气体效应:高浓度笑气的应用能加速同时吸入气体(吸入麻
醉药和氧气)的摄取。
14.麻醉苏醒时的浓度梯度正好和麻醉诱导时相反。和麻醉诱导不同
的是,麻醉的苏醒可能受吸入麻醉药的代谢的影响。
(二)吸入麻醉药的代谢
代谢物代谢率肺排出
乙醍葡萄糖醛酸、脂2.1-3.685-90%
笑气—0>95%
氟烷三氟乙酸F-10.6-23.275-80%
安氟醒F-2.4-2.980-85%
异氟醒F-0.17-0.20>90%
七氟醒F-葡萄糖醛酸2.8%>85%
地氟醒—<0.1%>95%
四、药效动力学
(一)吸入麻醉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氟烷
(1)直接抑制心肌,使心排血量下降;
⑵轻度神经节阻滞,使周围血管扩张;
(3)引起植物神经中枢性抑制;
(4)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
7.安氟醴
⑴心肌抑制,但较氟烷为轻;
(2)扩张周围血管;
(3)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应激性作用为氟烷的1/5o
8.异氟酸
(1)心肌抑制,较氟烷、安氟醒为轻;
(2)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
(3)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应激性作用为氟烷的1/3O
9.七氟醴
⑴心肌抑制作用;
(2)扩张周围血管;
(3)极小地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应激性作用,为氟烷的
l/7o
10.地氟醒
⑴心肌抑制作用较小;
⑵扩张周围血管;
(3)不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应激;
(4)兴奋交感神经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加。
(二)吸入麻醉药对呼吸和肌松的影响
氟烷安氟酸异氟醒七氟醒地氟酸
呼吸抑制+++++++-H-+++++
呼吸道刺++++-H-+++++
激性
支气管扩+—一+一
张
肌松++-H-++++++++
(三)吸入麻醉药对脑电图和脑血流影响
氟烷安氟醒异氟酸七氟醒地氟醒笑气
脑电图一惊厥波抑制波高振幅抑制波
(EEG)(3%)波
(3MAC)
脑血流增+++4-+
加(<1.1MA
C)
(四)吸入麻醉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氟烷安氟醒异氟酸七氟醵地氟醒
肝损可能++十—+—
肾损可能一+一+—
静脉全麻药
静脉全麻药是直接将麻醉药输入血液循环内产生全身麻醉作用,
血液内麻醉药浓度的高低直接与麻醉的深浅相关,可单次静脉注射产
生全麻,也可经静脉滴注或泵注而维持全麻。20世纪40年代巴比妥
类药的环己巴比妥钠和硫喷妥钠在临床广泛使用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经过多年来对数十种巴比妥类药物的研究和临床比较,没有一种药物
的性能可胜过硫喷妥钠,时至今日,硫喷妥钠作为临床静脉麻醉药仍
占有一席之地,尤其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这种现象也促使药物化学
家努力寻找巴比妥类以外的具有静脉麻醉作用的药物,20世纪50年
代以来应用丁香酚类衍生物丙泮尼地(propanidid)以及羟丁酸钠、苯
二氮卓类如地西泮(diazepam)和咪达哇仑(midazolam)、氯胺酮、依
托咪酯,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临床应用丙泊酚(异丙酚)。由于这些药
物大多无明显的镇痛作用,一般仅适用于时间短、镇痛要求不高的小
手术,临床上常用于吸入全麻的诱导,以及在复合全麻中使患者意识
丧失、应激反应迟钝、事后全无知晓和记忆。
严格说来,只有能独自产生完善的麻醉作用的静脉用药方能称之
为静脉全身麻醉药,但目前尚无如此理想药物。然而自20世纪60年
代以来,临床采取复合用药和采用麻醉性镇痛药以及肌松药等合并机
械通气等措施,使一些不能独自产生完善麻醉作用的药物也能在静脉
麻醉中产生主要的作用。因此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也将这些药泛
指为静脉麻醉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全麻药主要有硫喷妥钠、氯
胺酮、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羟丁酸钠仅有催眠作用,通常并不能产生
完善的全身麻醉作用,因此只能认为是全身麻醉的辅助药。地西泮和
咪达嘎仑从药理上归于镇静安定药,即小剂量产生镇静、解除焦虑,
中等剂量有催眠作用,大剂量则可产生全身麻醉作用,此两药不仅作
为麻醉前用药和麻醉辅助用药在临床上广泛采用,有时亦可作为全麻
诱导药和静脉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近十年丙泊酚在国内已普遍应用,
虽对心血管和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用于诱导和维持,苏醒迅速平
稳舒适是其突出优点。
常用的静脉全麻药的药动学参数、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及对中枢神
经系统的影响,分别见表2・2、表2・3和表2・4。
表2・2常用静脉全麻药的药动学参数
药品名称稳态分布清除清除半衰肝排泄率蛋白结合
容积ml/期(h)(%)率(%)
(L/kg)(kgmin
)
硫喷妥钠2.33.411.40.1585
地西泮1.10.446.60.0398
咪达嗖仑1.17.52.70.5194
依托咪酯2.517.92.90.9077
氯胺酮3.119.13.10.9012
丙泊酚2.859.40.90.9098
表2.3常用静脉全麻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药品名称平均动脉心率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静脉扩张
压阻力
硫喷妥钠—十'—O/+十
地西泮0/一一/十0一/十十
咪达嗖仑0/一一/十0/一OL十
依托咪酯00000
氯胺酮十十十十二十0
丙泊酚—1十01十
注:十增加;0不变;一下降。
表2-4常用静脉全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药品名称脑血流脑需氧代谢颅内压
硫喷妥钠■■————
地西泮■--—
咪达嗖仑---1--
依托咪酯■■■.--*
氯胺酮十十十十
丙泊酚---------
注:十增加;一下降。
硫喷妥钠
Thiopentalsodium
【适应证】①全麻诱导,作用时效短,但起效快。由于镇痛效
能不显著,因此极少单独应用,用于复合全麻,仅可反复静注小量。
②控制惊厥,静注起效快,但不持久,仅可应急,发症治疗还得借助
于苯二氮卓类药或苯妥英钠。③纠正全麻药导致的颅内压升高,一般
均有效,但对病理性的颅内高压,如颅内占位性病变、脑水肿、急性
脑损伤效果不明,无益。④小儿基础麻醉可经肌注给药,现已少用。
【药理】(1)药效学:超短作用的巴比妥类药,静脉注射能在
1分钟内促使中枢神经的活动立即处于程度不等的抑制状态,嗜睡或
全麻;用量小对疼痛的耐受反而降低。其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但可认为主要是对神经细胞膜或神经递质的影响。Y.氨基丁酸(GABA,
y-aminobutyricacid)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可激动突触后GABA受体。
硫喷妥钠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发挥作用:其一是通过突触前效应,
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其二是通过突触后效应,减少
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从神经元膜受体解离的速率,从而增强GABA
的作用,促使氯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而发挥
抑制作用。
(2)药动学:硫喷妥钠的脂溶性高,静注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
内,随后再分布到全身脂肪中。静注(6.7g±O,7)mg/kg,分布容积为
2.3L/kg,妊娠足月者为4.1L/kg,肥胖者为7.9L/kg、蛋白结合率为
85%(72%〜86%)。静注(成人350mg)后血药及组织中浓度达峰时
间分别为:血浆最快,脑组织30秒内,肌内15〜30分钟,脂肪在数
小时内;血药及组织中浓度的峰值:动脉血的血浆内以及血供丰富的
脑、心、肝和肾组织内为175%/ml,颈静脉血为75^g/ml;作用持续
时间约10〜30分钟,其时效取决于一定时间内的用量以及代谢快慢
等因素。力3为(8.5±6.1)分钟(一次量,快)或(62.7±30.4)分钟
(蓄积后,慢);"〃夕一般为(11.4±6.0)小时,可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妊娠足月者为26.1小时,肥胖者为27.85小时,主要经肝代谢,几乎
全部经生物转化成氧化物而排出,仅极微量以原形随尿排出。
【不良反应)】(1)血容量不足或脑外伤时容易出现低血压和呼吸
抑制,甚至心搏骤停。硫喷妥钠引起心输出量降低的主要机制为:①
降低静脉回流;②直接对心肌的抑制;③中枢性交感传出作用抑制。
(2)全麻诱导过程中,麻醉偏浅而外来刺激过强时,如喉镜置入、
气管内插管等刺激,会出现顽固的喉痉挛。
(3)即使已进入中等深度的全麻,遇有痛刺激,仍可能出现不自
主活动、呛咳或呃逆。
(4)静注过快或反复多次给药,以致总用量偏大,可导致血压下
降和呼吸抑制。
(5)有少数病例(0.3%〜5.0%)会出现不寻常的反应,如神智
持久不清,兴奋乱动、幻觉、颜面和口唇或眼睑肿胀、皮肤红晕、瘙
痒或皮疹、腹痛、全身发抖或局部肌肉震颤、呼吸不规则或困难,甚
至出现心律失常,已有10余例因此而致死的临床报道。是否由药物过
敏所致尚存争论,应立即作有效的对症治疗。
(6)行为心理方面的失调常需24小时后才能恢复正常。
(7)静注时血压开始微降,呼吸显示减慢或微弱,即用量偏大的
先兆。
(8)苏醒中寒战发抖属常见,均可自行消失,长时间嗜睡、头痛
以及恶心呕吐时,则应重视,加强监护,免生意外。
【禁忌证】(1)怀疑有潜在性吓琳病的患者为绝对禁忌。
(2)心肝疾患、糖尿病、低血压、严重贫血、严重酸中毒、有脑
缺氧情况者、休克或有休克先兆、重症肌无力以及呼吸困难、气道堵
塞和哮喘患者忌用。
(3)结肠和直肠出血、溃疡或肿瘤侵犯时禁止经直肠给药。
【注意事项】(1)巴比妥类药存在着交叉过敏,对超短作用静
脉全麻药也无例外。
(2)本品能通过胎盘,静注2〜3分钟后,脐静脉血中即可检得,
胎儿的中枢神经活动也处于抑制状态,分娩或剖宫产时用药宜慎重。
(3)对诊断的干扰,最显著的是硫喷妥钠减少碘[⑵I]或碘[⑶I]的
吸收。
(4)慎用于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或肝脏功能不全,即使仅用小量,
作用时间亦可明显延长。
(5)用药时需注意监测呼吸和循环功能,如呼吸深度和频率、血
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心律、心电图等。
【药物相互作用】(1)与降压药并用时,不论是利尿降压药(如
嘎嗪类药)、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甲基多巴、帕吉林(pargylina,
优降宁)等],作用于肾上腺能神经末梢的萝芙木类药如利血平等,交
感神经节阻滞药如曲咪芬(trimetaphan),均应减至最小维持量,但不
要随便停药。静注巴比妥类药用量理应酌减并减慢注速,以免出现血
压剧降、心血管虚脱或休克。
(2)事先使用钙通道阻滞药的患者也应同样处理,以免血压下降
严重。
(3)麻醉前、全麻诱导或全麻辅助用药时,已用过其他中枢性抑
制药,静注本品须减量,否则不仅中枢性抑制过甚,同时还可伴有呼
吸微弱或暂停、血压下降和苏醒迟延。
(4)与大量的氯胺酮同时并用,常出现低血压、呼吸慢而浅,两
者均应减量。
(5)与静注硫酸镁并用,中枢性抑制加深。
(6)与吩嚷嗪类药尤其是异丙嗪并用时,血压下降过程中,中枢
神经也可先出现兴奋状态,而后才进入抑制。
(7)本品溶液为碱性,与硫酸阿托品,氯化筒箭毒碱、氯化琥珀
胆碱等混合即发生沉淀。
【给药说明】(1)给药前后24小时内,勿饮酒,勿服用大量的中
枢性抑制药,否则苏醒期行为心理紊乱持久。
(2)静注前务必准各好急救给氧、气管插管和抢救用药。
(3)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大,用药需个体化。
(4)对静注的耐受量青壮年远比老年人佳,学龄后儿童也有一定
的耐受量,幼儿则稍稍逾量,呼吸就会遭抑制。
(5)用量大,肌肉和脂肪内的蓄积量增多,须经12〜24小时或
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排清,同一天内第二次给药更要慎重。对静注本品
在体内的“重新分布''应重视,即脑组织内浓度已下降,倘若组织内蓄
积量大,可再次经血流循环进入脑内,导致延迟性呼吸和循环功能抑
制。
(6)静注时切忌外漏,小量浸入静脉外周围组冢可引起红、肿和
疼痛,大量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应立即用生理盐水作外漏部位浸润,
使组织内浓度有所下降,同时作理疗,保证局部血流供应,促使吸收
加速。万一误注入动脉,患者主诉远端肢体(指或趾端)剧痛,应迅
速停止注射,并用局麻药液浸润止痛和解除血管痉挛,保持动脉及远
端小动脉扩张,必要时可用酚妥拉明5〜IOmg溶解于10〜20ml氯化
钠注射液中作浸润,阻断局部动脉的a受体,每隔20分钟可重复一次,
亦可用局麻药作浸润。只有解除了动脉痉挛,保证动脉血流通畅,肢
端才可避免坏死,已有因此而作截肢的文献报道。
(7)逾量静注本品没有特效的拮抗药,使用一般中枢性兴奋药常
无效,而应尽快进行对症治疗,防止脑缺氧。首先保持气道通畅,有
效地进行人工呼吸;其次用恰当的升压药和补液纠正低血压;心功能
抑制时给予强心药;经肠道给药时即应作清洗灌肠,当药物尚残留在
体内时要尽快使其转化降解代谢而后排泄。
【用法与用量】(1)静脉注射:一般用于全麻诱导,其次用于促
使颅内压下降或控制惊厥。全麻诱导常用量按体重一次3〜5mg/kg,
至多不超过6〜8mg/kg。静注时应先用小量(0.5~1.0mg/kg),证明患
者的耐药性无特殊,才注入足量,耐药性大则用量可酌增。
静脉滴注一般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0.2%〜0.4%的溶液,
滴速以每分钟1〜2ml为度。
静注给药总量,每一全麻过程中按体重不得超过20mg/kg,即成
人不超过1.0g。作为全麻维持,每小时量至多按体重10mg/kg,即成
人0.5g。麻醉深度不足可加用其他全麻药,吸入气内氧化亚氮的浓度
为67%时,硫喷妥钠用量可减少2/3。总用量过大,不仅苏醒延迟、
烦躁,而且不平顺。
(2)肌内注射:小儿基础麻醉,按体重一次5〜10mg/kg(配成
2.5%〜5.0%的溶液),极量一次20mg/kgo注入臀部深肌层。由于药
液碱性强,多次可能导致深部肌肉无菌性坏死,无特殊理由不宜肌内
注射。
(3)直肠灌注:曾用于小儿基础麻醉时,常过深(少数)或太浅
(多数),不易掌握。现仅偶用于婴幼儿。
【制剂与规格】注射用硫喷妥钠:(1)0.5g;(2)Igo
盐酸氯胺酮
KetamineHydrochloride
【适应证】氯胺酮是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适用于无
需肌松的短小诊断检查或手术,亦可用于吸入全麻的诱导,或作为氧
化亚氮或局麻的辅助用药。但咽、喉或气管区的手术不适用,因该区
的反射仍存在,且不抑制黏液分泌。
【药理】(1)药效学:可能多种作用。①生理功能和电生理(包
括脑电图)已指出,氯胺酮区别于其他静脉麻醉药,并不是对所有中
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与之相反,氯胺酮对新皮质系统一皮层下结构
(丘脑)有抑制作用,而对边缘系统(如海马)有兴奋作用。其产生
麻醉作用主要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L谷氨酸)及N—
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②镇痛机制主要
是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对痛觉的传入信号,而对脊髓丘脑传导无影响,
故镇痛效应主要与阻滞痛觉的情绪成分有关,对内脏痛的改善有限,
另外,其与阿片受体结合也是产生镇痛的机制之一。③近期研究表明
氯胺酮以2mg/kg静脉注射对听觉诱发电位无影响。
(2)药动学:静注后首先进入脑组织,肝、肺和脂肪内的浓度也
高,“重新分布”明显。按体重静注1〜2mg/kg,15秒后出现知觉分离,
30秒后进入全麻状态,作用持续5-10分钟。按体重肌注5〜10mg/kg,
3〜4分钟呈全麻状态,作用持续12〜25分钟。tn2a为2〜11分钟,ti/2p
为2〜3小时。本品主要经肝代谢,降解转化的产物可能是全麻后不良
反应的诱因。本品的降解产物90%经肾随尿排泄,其中4%为原型,
5%随粪便排出。
【不良反应】(1)以血压升高和脉搏增快为最常见,异常的低
血压,心动过缓、呼吸减慢、呼吸困难以及呕吐等为少见,不能自控
的肌缩罕见,这些反应一般均能自行消失,但所需要的时间,个体间
差异大。
(2)苏醒中可出现浮想、噩梦、幻觉、错视、倦睡等,这被认为
是分离麻醉所致,年幼和年长者较青壮年为少。
(3)行为心理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用药后24小时不能胜任
精细工作,包括驾车。
【注意事项】(1)苏醒期间可有幻梦或幻觉,青壮年(15〜45
岁)更多,应合理地监护。
(2)慎用于嗜酒急性中毒或慢性成瘾、心功能代偿欠佳、眼外
伤眼球破裂、眼内压高、脑脊液压升高、精神失常(包括错乱和精神
分裂)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升高等。
(3)失代偿的休克患者或心功能不全患者可引起血压剧降,甚至
心搏骤停。
(4)用药监测,主要是心功能,尤其是伴有高血压或心衰史的患
者。
【禁忌证】(1)颅内压增高、脑出血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2)禁用于顽固而且难治的高血压,严重的心血管病,近期内心
肌梗死。
【药物相互作用】(1)与氟烷等含卤全麻药同用时,氯胺酮的
半衰期延长,苏醒延迟。
(2)与抗高血压药或中枢神经抑制药同用时,尤其当氯胺酮的用
量偏大,静注又快时,可导致血压剧降或(和)呼吸抑制。
(3)服用甲状腺素的患者,氯胺酮有可能引起血压过高和心动过
速。
【给药说明】(1)给药前后24小时禁忌饮酒。
(2)用量应作个别调整。
(3)给药过程中万一发生呕吐,易导致误吸,建议空腹时应用。
(4)为了减少气管内黏液的分泌,注药前须用阿托品或东食若碱,
但后者能使苏醒时出现幻觉几率增加。
(5)肌注一般限用于小儿,起效比静注慢,常难调节全麻的深度。
(6)静注切忌过快,短于60秒者易致呼吸暂停。
(7)反复多次给药,易出现快速耐受性,需要量逐渐加大,幻觉
增多,轻微的幻觉可自行消失,噩梦和错觉可用苯二氮卓类药如地西
泮(兼有预防作用),烦躁不能自制时当即静注小量巴比妥类静脉全麻
药。
【用法与用量】(1)全麻诱导:成人按体重静脉注射1〜2mg/kg,
小儿按体重肌内注射4〜6mg/kg。全麻维持,成人可采用连续静滴,
每分钟不超过1〜2mg,即按体重15〜30|ig/(kgTnin),遇有肌肉强
直或阵挛,用量不必加大,轻微者均自行消失,重症应考虑加用苯二
氮卓类药。
(2)镇痛:成人先按体重静脉注射0.2〜0.75mg/kg,2〜3分钟注
完,而后每分钟按体重5〜20|Lig/kg连续静滴,也可按体重先肌内注射
2〜4mg/kg,而后静滴。
(3)小儿基础麻醉:按体重4〜8mg/kg,个体间差异大。
【制剂与规格】盐酸氯胺酮注射液:(l)2ml:0.1g;(2)lOml:
O.lg;(3)20ml:0.2go
羟丁酸钠
SodiumHydroxybutyrate
(GamaHydroxybutyrateSodium)
【适应证】常与全麻药或全麻辅助药合用,亦即用于复合全麻
的诱导和维持。
【药理】(1)药效学:羟丁酸钠系丫・氨基丁酸(GABA)的中
间代谢产物,主要阻抑乙酰胆碱对受体的作用,干扰突触部位冲动的
传递。羟丁酸钠转化为丫一丁酸内酯才产生明显的催眠作用,故静脉注
射后产生作用稍慢。
(2)药动学:静注后体内分布广泛,通过血脑屏障需要一定时间,
而且浓度仅为血浆的50%,因而起效慢。分解代谢过程中一般先形成
内酯,部分转化为酮体,尔后均经三较酸循环降解,最终用量的97%
成为水和二氧化碳,后者随呼气排出体外,只有W2%以原形经肾出现
于尿中。血药浓度下降的量一时曲线呈双峰,指示本品在体内有明显的
“重新分布苏醒较慢,苏醒期部分患者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不良反应】(1)血压升高。
(2)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易致呼吸道并发症。
(3)低钾血症。
(4)睡眠时间长,术后不利于护理及观察。
(5)可有锥体外系副作用。
【禁忌证】酸血症、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及癫痫患者禁
用。
【注意事项】由于本品既不镇痛、全麻又浅,术中遇到有强刺
激,可能导致谴妄,甚至有锥体外系阵挛样动作。苏醒尤其是完全清
醒,需要时间长,而且可能有短暂的造妄、乱动、轻度的精神错乱。
因此临床上很少单独应用本品作为静脉全麻药。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麻醉性镇痛药合用时,易发生呼吸抑
制。
【给药说明】(1)毒性小,成人24小时内给予30g无害,5-15
倍于常量时才处于昏睡。临床上常用来作为基础麻醉或局麻的辅助用
药,加用氧化亚氮或其他的全麻药才能进行手术。
(2)常用量时,患者能安静地入睡,类似自然睡眠,健忘显著,倦
睡60〜90分钟(最长100分钟)开始清醒。咽喉和气管反射常处于抑制
状态,静注45分钟肌张力减弱,甚至可进行气管插管,无呛咳或呼吸
干扰。常用量缓慢静注对呼吸和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肝肾功能无损
害,不干扰电解质平衡,氧耗量无增减。
(3)全麻效能低,仅有催眠作用,临床上最强效应时间较血药浓度
的峰值常滞后约15分钟,因此致使全麻诱导时间过长,静注后10〜
15分钟才出现作用,45分钟中枢性抑制才最明显。
(4)使用失当,主要由于静注太快,可引起心率缓慢,阿托品能拮
抗;可出现呼吸频率慢,周期样呼吸并非少见,同时又伴有心排血量
轻度至中等减少,血压可因镇痛不全、外周血管收缩而微升。
(5)羟丁酸钠对肝、肾无毒性作用,即使黄疸患者也可选用。此药
在代谢过程中使血浆钾离子转入细胞内,可产生一过性血清钾降低,
故低血钾患者应用本品有诱发心律失常的可能。
【用法与用量)】(1)常用量:辅助全麻诱导,静脉注射,按体重
一次60〜80mg/kg,注射速度每分钟约Igo
(2)全麻维持量:静脉注射,按体重一次12〜80mg/kg。
(3)极量:一次总量按体重300mg/kgo
【制剂与规格】羟丁酸钠注射液:10ml:2.5go
依托咪酯
Etomidate
【适应证】静脉全麻诱导药或麻醉辅助药。目前主张用于麻醉
诱导,适用于对其他静脉麻醉药过敏或心功能受损的患者。
【药理)】(1)药效学:依托咪酯为短效催眠药,具有类似GABA
样作用,与巴比妥类药不同,此药在催眠作用开始时导致新皮层睡眠,
降低皮质下抑制。动物研究证明依托咪酯的作用有部分可通过对脑干
网状系统的抑制和激活作用。此药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小,单次
静注量大可引起短期呼吸暂停,无组胺释放,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
诱导量静注按体
重0.3mg/kg,依托咪酯可降低血浆皮质激素浓度,且可持续6〜8小
时,使肾上腺皮质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失去正常反应。
(2)药动学:静注后作用迅速,通常在1分钟以内。保持催眠最低
血浆药物浓度一般应在0.23Rg/ml以上,单次注药,血药浓度在30分
钟内迅速降低。蛋白结合率高(76%),t]怦约3小时,在24小时内约
有75%由肾排出,一般无明显积蓄作用。
【不良反应】(1)应用依托咪酯术后恶心呕吐常见,注药后不自
主的肌肉活动发生率可达32%(22.7%〜63%);注射部位疼痛可达20%
(1.2%〜42%),但若在肘部较大静脉内注射或用乳剂则发生率较低。
(2)诱导时,可有肌阵挛,严重者类似抽搐,有时肌张力显著增强。
【禁忌证】(1)有报道依托咪酯具有潜在性吓啾生成作用,故不
能用于吓啾病患者。
(2)不明原因的癫痫、子痫者。
(3)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镇静。
(4)10岁以下儿童。
【注意事项】依托咪酯可阻碍肾上腺皮质产生可的松和其他皮
质激素,引起暂时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术后或危重患者长期应用
此药需补充肾皮质激素。
【药物相互作用】(1)如将本品作为氟烷的诱导麻醉药,宜将氟
烷的用量减少。
(2)本品合用芬太尼可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给药说明】(1)作用时效短,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可
用于休克或创伤患者的全麻诱导。
(2)容易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尽量不用本药。
(3)本品仅作静脉内给药,剂量应个体化。注射前静脉给利多卡因
可减轻注射疼痛。
(4)在麻醉诱导前先给予小剂量的依托咪酯可以减轻肌阵挛,或先
应用苯二氮卓类或阿片类药物也可减轻肌阵挛。
(5)本药可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某些术后或危重患者用药后可补
充肾上腺皮质激素。
【用法与用量】仅作静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从业资格证入门2025年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决策支持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及时反馈机制试题及答案
- 锅炉辅机运行手册第三版(修改版)
- 项目管理个人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立足实践的证券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临床微生物的变迁试题及答案
- 财务审计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应用试题及答案
- 深入掌握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初心不改的复习技巧试题及答案
- 保险的起源和发展讲述课件
- 2024年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械臂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
- 智能健康监测手环项目计划书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练习
- 建筑水电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
-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与应用》课件 4-铸造铝铜、铝镁和铝锌合金
-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 福利机构防地震应急预案
- 视频监控系统巡检维护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