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第五课开拓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中国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国民政府成立、北伐军的成功进军。(2)驾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学问要点,了解革命发展演化是有“抗拒→受挫→开拓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3)了解党中心和中心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缘由;驾驭长征的路途、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国共双方第一次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探讨和分析,培育学生对分析统一战线特点的实力;(2)通过对北伐斗争与辛亥革命的比较,概括北伐斗争成功的缘由,从而培育学生的历史比较以及概括和归纳的实力;(3)从《北伐斗争示意图》了解三路北伐的斗争对象、进军路途、推动态势,从而培育学生依据地图,叙述历史事务的实力。(4)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5)阅读地图,了解历史。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务。分析比较,探究缘由。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成功,不同的领导决策导致了迥然不同的结果。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孙中山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选择了国共合作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他一生中又一次宏大的转变。孙中山为了救国和革命,与时俱进,奋斗一生的崇高精神,值得后人景仰。(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记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通过驾驭国共合作这一重大史实,体会先辈们以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为己任的高尚品质。(3)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和探究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现了中国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的完备品质。(4)国革命从走苏俄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前辈为此作出了宏大贡献,由此相识到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珍贵价值。在思想意识上,必需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状况采纳不同的斗争策略,必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5)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总是坚韧不拔,并总能通过自己的力气校正失误。我们应当酷爱共产党、酷爱人民军队、酷爱祖国,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教学重难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及其历史作用;北伐斗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缘由(理由)。中心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成功在缘由上的反差。教学方法老师提问,学生分组探讨解决问题,最终老师总结补充。教学用具多媒体、视频资料、幻灯片、地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对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了解吗?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功绩呢?今日我们就来具体学习这个问题(引出:第一次国共合作)二、讲授新课1、重点讲清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基础、内容、合作方式等问题。说明:设置问题(1)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合作?(合作的必要性)让学生分组充分探讨,明确合作对国民党、共产党、中国革命都是一件大好事。(2)两特性质迥异的党派为什么能够合作?(合作的可能性)学生分组探讨。(3)两党实行什么方式合作?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方式?依旧实行探讨的方式,使学生相识到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能实行党内合作方式。本环节老师可利用幻灯片出示一些材料加以协助说明。2、黄埔军校了解黄埔军校建立的过程,包括创办的时间、地点、创办目的、作用。(老师可播放“黄埔军校”开学典礼视频,或者校歌,使学生对黄埔军校的概况有肯定的了解,老师可出示材料说明黄埔军校领导的构成以及培育的许多优秀将领,让学生更加具体地体会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国民革命军训练了大批优秀军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由此说明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3、北伐斗争(1)从文中找出北伐斗争的目的目的:“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2)北伐的对象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北伐的三条线路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北伐的三条线路,并比照北伐斗争示意图查看。(4)北伐的结果和意义(5)探讨探究结合当时的中国形势,分析北伐成功进军的缘由。(说明:北伐成功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可以让学生探讨总结,最终老师补充,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革命的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根本缘由。)4、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A.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B.地点:江西南昌。C.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叶挺等。D.结果:一度占据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3)“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据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安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依据地,然后北伐。)(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打响了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5、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依据地?(提示学生进行敌我力气对比分析)A.敌强:武器装备齐全,驾驭着城市的限制权,但在农村的力气却比较薄弱。B.我弱:在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中连续受挫,损失很重,但能艰苦奋斗,可以适应农村的生活。)(2)视察彩色图片《井冈山会师》以及《革命依据地分布示意图》,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毅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分点提问:会师的时间、改编后的部队名称、领导人)A.会师时间:1928年4月B.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C.领导人:朱德、毛泽东)(3)活动探究探讨: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依据地?(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答题思路。然后,层层引导)A.双方力气对比状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气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行能全胜。B.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旁边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气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依据地。)6、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改革的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夫。在安排时,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7、长征的起先和遵义会议(1)党中心和中心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依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心和中心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心革命依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2)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可按下列提示,分层启发:A.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1935年)如何记住这一年?(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经过了14年,从1935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14年。)B.比较这前14年与后14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改变?(前14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经受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的挫折。后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正确领导下,革命从成功走向成功,建立了新中国。)C.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关系学的学术前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题及答案
- 区域城市更新与旧区改造策略考核试卷
- 农药生产记录保存期限与要求考核试卷
- 跨文化护理团队建设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英吉沙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材料样品管理办法
- 打击窃电管理办法
- 房山疫情管理办法
- 村室财产管理办法
- 变频柜安装施工方案
- 2024全新第五版FMEA培训教材
- 《婴幼儿文学》课件
- 《模板英文面试》课件
- 《拜访客户流程》课件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常见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变化一览表
- 篮式蓝式过滤器设备工艺原理
- 中医药膳学124张课件
- 二手车状态评估表
- 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电路分析1(A)考试卷与答案
- qemu简介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