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法课件_第1页
红外光谱法课件_第2页
红外光谱法课件_第3页
红外光谱法课件_第4页
红外光谱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外光谱法课件1、2红外线及红外光谱区划分红外线:0、76~1000μm得电磁波红外光谱区划分

区域

波长(μm)

能级跃迁类型近红外区 0、76~2、5 OH、NH、CH键倍频吸收中红外区 2、5~25 分子振动、伴随转动远红外区 25~1000 分子转动 1、3双原子分子得振动位能曲线re平衡位置伸缩平衡位置缩伸BA

U=1/2K(r-re)2。振动能级具有量子化特征。能级间隔:谐振子(等距);非谐振子(不等距)。基频峰V0→1;倍频峰V0→2,V0→3

……。

V0→1,V0→2时实际位能曲线与理论位能曲线重合,可用谐振子得运动规律讨论化学键运动。①

L=△V

振动能级:E振=

(V+1/2)h

振动能级差:

E=

V

h

红外线能量:EL=h

L

当EL=

E可产生红外吸收所以

L=

V

1、4红外光谱产生得条件②△μ≠0μ=q

r1、5振动形式及其表示

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

s不对称伸缩振动

as

弯曲振动面内弯曲β面外弯曲

剪式振动δ面内摇摆

面外摇摆ω蜷曲振动τ2、基频峰得峰数、峰位、峰强及影响因素2、1基频峰数及影响因素基频峰: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得吸收峰。基频峰数=振动自由度(多数情况)振动自由度:非线性分子:3N-6如H2O3

线性分子:3N-5如CO24(理论)

2(实际)影响基频峰数原因:以CO2为例:振动自由度=3×3-5=4

简并:βC=O=667cm-1、

C=O=667cm-1红外非活性振动:△μ=0

sC=O=1388cm-1O=C=OO=C=OO=C=OO=C=O+-+

sC=O=1388cm-1

asC=O=2350cm-1βC=O=667cm-1

C=O=667cm-12、2基频峰位及影响因素

基频峰位计算式:

(弹簧谐振频率)(化学键振动频率)变换:

→σ

,u→u'π2mf1

=π2

1

=

影响因素:以

c=0为例R—C—RO=R—C—HO=R—C—ClO=R—C—RO=Ar—C—RO=Ar—C—ArO=诱导效应:邻近吸电子基团,使

c=0向高波数位移。共轭效应:邻近给电子基团,使

c=0向低波数位移。

1715cm-11730cm-11780cm-1σ1715cm-11685cm-11650cm-1σ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氢键效应:氢键得形成使

c=0向低频位移

分子间氢键:向低波数位移,浓度越大,越向低波数位移分子内氢键:分子内C=O,-OH易缔合成分子内氢键,使

C=O,

OH向低波数位移,不受浓度影响。化学键 -C-H =C-H ≡C-H 杂化类型 SP3 SP2 SP

CH(cm-1)~2900 ~3100 ~3300 杂化效应:碳原子杂化轨道中,S成分增加,

CH向高波数位移。偶极矩得变化(△μ):△μ越大,峰越强。2、3基频峰强及影响因素峰强:ε=A/c·l影响因素:跃迁几率:跃迁几率越大,峰越强。跃迁几率=3常见有机化合物得红外光谱(T%-σ)

3、1常用术语

特征峰:鉴定官能团存在得较强峰。相关峰:同一基团产生得一组特征峰。特征区:4000~1300cm-1

峰稀、特征性强。指纹区:1300~400cm-1

旁证、确定精细结构。T%30001500700cm-1CH3(CH2)9CH3CH3(CH2)9CNCH3(CH2)8CH=CH214701379722224730901639990909正十一烷、正十一腈、正十一烯-1的红外吸收光谱220016001500-CNHO--C-NH3O=e、g、判断下列红外吸收光谱就是A还就是B?AB3、2脂肪烃类

3、2、1烷烃:CH2

,CH3①

CH3000~2850cm-1<3000cm-1

识别烷烃②③ρCH(CH2)

~720cm-1

链得长短δCHδCH(CH2)~1465cm-1δCH(CH3)δasCH~1450cm-1

分支情况δsCH~1375cm-1

3、2、2烯烃CH3、CH2、C=C、=C—H

=CH3090~3000cm-1>3000cm-1

识别烯烃

C=C1695~1540cm-1结构形式

=CH1000~650cm-1

取代位置3、2、3炔烃

≡CH~3300cm-1>3000cm-1

识别炔烃

C≡C2270~2100cm-1

识别炔烃T%330021204000700cm-1CH3CH2CH2CH2C

CH的红外吸收光谱3、3芳烃类

CH3100~3000cm-1>3000cm-1

识别芳环②泛频峰2000~1667cm-1

取代图式③

C=C~1600cm-1,~1500cm-1

识别芳环④δCH1250~1000cm-1

识别旁证⑤

=CH910~665cm-1

取代类型规律(910~720cm-1)峰数:苯环上只有一种数目得相邻氢,则仅有一个吸收峰;

苯环上只有二种数目得相邻氢,

则仅有二个吸收峰、峰位:苯环上相邻氢数越多,则波数越低;

苯环上相邻氢数越少,则波数越高、3、4其她化合物3、4、1醇与醚得区别

醇:

OH~3500cm-1宽峰醚:无

OH3、4、2酮与醛得区别

酮():

C=01715cm-1

醛():

C=0>1715cm-1

CH(CHO)~2820cm-1~2720cm-1R—C—R'O=R—C—HO=酸():

OH3400~2500cm-1

宽峰

C=01740~1680cm-1单峰酸酐(R-CO)2O:无

OH

C=O

sC=O

1780~1740cm-1

asC=O

1850~1800cm-1

R—C—OHO=3、4、3酸与酸酐得区别●先特征,后指纹●先最强峰,后次强峰●

后细找:附录一,主要基团红外特征吸收峰(p192)●先否定,后肯定●抓住一个峰,解析一组相关峰先粗查起源:表8-4光谱的九个重要区分(p120)归属:图8-11主要基团相关图(p112)图谱解析4、1一般程序——“四先四后一抓法”4、2解析实例

解析1: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7N,IR谱如下图,试确定其结构、T%1380×解:①不饱与度:苯环,二个双键或一个叁键②第一强峰2220cm-1

起源:

C≡C或

C≡N

归属:腈或炔X,此峰为:

C≡N

(腈基)

U=(2+2×8+1-8)/2=6③第二强峰:1510cm-1

粗查、细找:苯环④苯环确认(

CH3030,

c=C1600,1510,

δCH1175,

CH815)⑤甲基:C8H7N-(C6H4+CN)=CH3

(

CH2920,δCH1450,1380)⑥结论:CNCH3解析2: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4H10O,IR谱如下图,试确定其结构、3360297074814761395136312351195910C4H10O得红外吸收光谱解:①不饱与度:U=(2+2×4-10)/2=0

饱与脂肪类化合物②第一强峰2970cm-1

起源:

-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