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普查对象(除军队、武警系统和保密单位)由普查员使用手持_第1页
对所有普查对象(除军队、武警系统和保密单位)由普查员使用手持_第2页
对所有普查对象(除军队、武警系统和保密单位)由普查员使用手持_第3页
对所有普查对象(除军队、武警系统和保密单位)由普查员使用手持_第4页
对所有普查对象(除军队、武警系统和保密单位)由普查员使用手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

201W60号)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开展第三次全国经

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津政发[2013]15号)精神,依照《第三

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普查目的

摸清我市转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调查我市第二产业和第

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系统了解全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的

现状以及各主要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

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

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

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

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

持。

二、普查对象和时间

(一)对象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为我市行政区域内全部法人单

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以及本市

各级法人单位所属的坐落在外地的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按照《统计单位划分

及具体办法》和普查单位划分及具体处理规定进行界定。

为保证基本单位的不重不漏,结合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对

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进行普查

登记。

(二)普查时间

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为2013年1

月1日—12月31日。普查登记和数据采集工作从2014年1月1

日至3月31日。

三、普查方法

㈠全面登记

对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由其主要经营地普

查机构负WS行全面登记,但建触法人单位由其注碘普查机

构负责普查登记。多法人联合体不能作为一个普查单位,应分别

对每个法人单位进行登记。

(二)联网直报与手持电子终端设备(H4采集相结合

对所有普查对象(除军队、武警系统和保密单位)由普查员

使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H为进行定位、底册信息核查和相关

证照拍照。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布

置给企业填报,三蹶网直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表使用

集数据。

军队、武警系统的普查登记及数据采集方式由中国人民解放

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经济普查机构确定;保密单位的普查

登记及数据采集方式由市经济普查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协商确定。

(三)普查与抽样相结合

为取得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数据,普查后抽取一定比例的个体

联网直报单位包括:年主营业务收A2000万元及以h的工业法人单位,有资质的®筑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

万元及以曲暧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制然500万元及以h的零售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秋万元及以h的

ttmwfelkfe人单位,房人单位,重酬务®i人单位。

经营户由国家调查队进行配套抽样调查。

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方案另行制发。

四、普查内容和普查表

(一)联网直报企业

普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组织结构情况、从业人员及工

资总额、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能源和水消费情况、科技情

况和信息化情况等,分设7张普查表。

(二)三股网直报单位

L法人单位的普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实

收资本、资产总计、企业营业收入或非企业支出(费用)、税金、

煤炭消费量(限工业法人单位)等。设1张普查表。

2产业活动单位的普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

经营性收入或非经营性支出(费用)等。设1张普查表。

(三)个体经营户

普查内容包括个体经营户基本属性和从业人员,设2张普查

表。抽样调查内容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支出、付给雇员的报酬、

缴纳的税费等,设1张抽样调查表。

五、普查业务流程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普查准备与人

员选聘,部门资料收集与比对整理,普查区划分与绘图,普查登

记底册核查,BEA内容加载,普查登记培训,普查登记,数据审

核、检查和验收,数据汇总,事后质量抽查与数据评估,主要数

据发布,普查成果的开发与应用等13个阶段。

(一)普查准备与人员选聘(2013年6月-8月)

1.落实普查机构。召开工作会、推动会,督导组建全市各

级普查机构,开展普查方案学习和研讨。

2落实经费物资。落实各级普查经费,开展普查设备、物

资的招标和采购。

3.启动普查宣传。制定普查宣传工作计划,联系有关媒体,

启动普查社会宣传。

4选聘普查人员。7月底前完成普查员选聘,8月份完成基

础业务培训。

(二)部门资料收集与比对整理(2013年7月-8月)

1收集整理部门数据。召开市普查办成员单位会议,确定

各部门提供资料的内容和方式,阴1汨前完成工商、税务、质检、

民政、编制、社保、房管、公安、卫生、教育等部门行政登记资

料的

2以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和登记注册号为关联,与统

计单位名录库比对,剔除关闭注销单位,增补缺失遗漏单位,整

理形成普查对象待查底册,导入核查处理系统。

3.在比对过程中查找新开业且达标企业,搜集有关资料、提

出增补申请,经国家审定后及时补充到联网直报单位。

(三)普查区划分与绘图(2013年7月―11月)

1划分普查区、普查小区。以居、村委会为普查区,普查

区超过150个普查对象(含个体户)再划分为若干普查小区,7

月底前完成对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的命名和编码。

2勘定普查区域范围。组织普查员现场勘察确定普查区(或

小区)工作边界,标明主要建筑物,协调解决交叉重复区域普查

工作分工,明确职责范围,8月底前完成普查区(或小区)草图

绘制。

3.绘制普查区电子地图。将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统一下

发的普查用电子地图逐级分解下发至各级普查机构。各级普查机

构根据普查区(或小区)草图结合现场勘查,利用绘图软件,绘

制普查区电子地图。

4合并普查区电子地图。区县级普查机构合并形成本级普

查区电子地图,再逐级上报合并形成全市电子地图。

(四)普查登记底册核查(2013年9月―10月)

L地毯式实地核查普查单位底册。对普查区内各类单位全

面开展“地毯式”实地核查,对普查单位待查底册中的基础信息,

如坐落地址、联系方式、主要标识等进行核对、修正,对发现的

底册中没有的单位增补基本情况信息,形成普查登记单位数据

库。

2提前启动部分行业普查登记。对经国家批准的部分行业

单位、个体经营户,在地毯式实地核查中提前进行普查登记,布

置填报普查登记表并收集有关证照复印件。

3.核实确认“小长大”企业。在地毯式实地核查中,对部

门资料初步显示达到国家网报标准的准限额单位开展核查,发现

达标企业并搜集申报材料,经国家审定后增补纳入2013年年报

范围。

4生成普查登记单位底册。根据联网直报单位年度审核结

果和金融、铁路系统提供的名单,在普查登记对象数据库中标注

国家、本市联网直报单位和金融、铁路系统单位;选取部分字段,

生成单位底册。

(五)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内容加载(2013年11月—12月)。

1软件加载。加载内容包括:单位普查表、个体经营户普

查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产品分类目录、指标解释等。

2普查区图加载。以街乡镇为单位将普查区电子地图载入

手持电子终端设备。

3.登记单位底册加载。以区县级为单位,将普查登记单位

底册载入手持电子终端设备。

(六)普查登记培训(2013年11月―12月)

1逐级组织基层普查员开展普查指标审核、操作技术

培训。

2按“一套表”分工组织联网直报企业开展普查表填报要

求培训。

(七)普查告知(2013年12月)

1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向国

家联网直报单位发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告知书。

2各级普查机构通过有效方式向三蹴网直报单位和个体经

营户发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告知书和普查登记表,指导和督促

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相关证照、统计台账、财务报表

等,并按照告知书要求整理相关数据供登记使用。

普查告知书由国务院经普办统一制定。

(八)普查登记(2014年1月—3月)

登记准备。各区县、各部门普查机构事先告知普查对象有关

普查事项,指导和督促普查对象做好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发放

普查告知书、普查登记表。

1入户登记。普查员使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对所有普查对

象(不含军队、武警系统和保密单位)进行入户登记,确定坐标,

核实普查对象基本信息、拍摄相关证照。联网直报单位按规定登

录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填报普查表,m国关网直报单位和个体经

营户由普查员继续使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采集普查表数据。

2留档备查。三国关网直报单位按照普查告知书要求事先填写

好相关基础数据及单位普查表,由有关人员签字盖章后,普查员

用HX拍照留存。

3.数据传输。国家联网直报企业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

台将普查表数据直接传输到指定^务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数据

利用无线网络,或在街镇乡级普查机构通过统计内网报送到指定

服务器。

各专业普查登记工作细则另行制发。

(九)数据审核、检查和验收(2013年11月、2014年1T

月)

L数据审核。各级普查机构在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上,对普

查表数据按专业审核,发现问题逐级退回,由基层普查机构负责

联系普查对象核实修改,并保留修改痕迹。

2数据检查。区县普查机构按照底册核查、普查登记各阶

段工作要求,有重点地选择B分普查区,抽选一定比例的普查单

位,对其普查数据质量进行检查。

3.数据验收。市、区县两级普查机构按照统一要求,分阶

段组织开展工作质量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要进行复查、返工,

直至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普查分阶段工作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方案另行印发。

(+)数据汇总(2014年4月―6月)

1•快速汇总。各级普查机构及时跟踪普查基层表登记进度,

汇总分区域、分行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基

本数据,对发现的理解误差和填报错误及时督导企业或普查员予

以纠正。

2全面汇总。在快速汇总的基础上,分别汇总全市以及分

地区、分行业等分组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主要经济指标数

据。

3.专题汇总。根据普查基层表及相关信息,汇总全市服务

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W散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和营

业收入等数据,以及分行业和分地区数据。

4推算汇总。根据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表和普查表,推算

汇总个体经营户收入及其分行业门类和分地区数据。

(十一)事后质量抽查和数据评估(2014年5月―6月)

1普查事后质量抽查。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和抽取比例,

抽取一定数量的普查区,对单位填报率、普查表主要t函的填报

情况等进行质量抽查。

2普查数据质询古。通过对普查楂漏报率、主要数据

的给昔率等质量抽查结果,诩古普查基础数据质量。结合相韧

史数据、部门行政记录,对主要指标和分行业、分地区数据进行

比较分析,评估普查数据的真实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事后质量抽查和数据评估工作方案另行印发。

(十二)主要数据发布(2014年6月―8月)

按照有关规定,以公报的形式及时向社会发布普查主要成

果。

(十三)普查成果的开发与应用(2014年7月-2015年7月)

L建立和完善经济普查相关数据库,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

济各行业的基百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期里信

息系统。

2开展经济普查专题分析研究。依据普查资料,对各级党

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究。

3.编辑出版经济普查年鉴。经济普查年鉴的主要内容包括:

法人单位及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从业人员情况、财务状况和

能源消费情况,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以

及服务业、新兴战略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及布局等普查数

据。

六、普查机构和职责分工

(一)普查机构

市人民政府成立天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以下

简称领导小组),负责普查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负责普查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市

统计局。市经济普查办公室下设各工作组,统一管理、指导和评

估各区县、各部门、各专业和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市普查办

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分工另行印发.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属各

委、局(集团、总公司)、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要设立

普查办公室;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成立普查工作小组,

按每个普查小区至少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兼HA操作员)和2

名普查员;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应明确普查工作具体承

办人员,真实填报普查资料,积极配合所在地普查机构做好普查

登记。

(二)职责分工

市普查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按《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开展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所明确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

密切协作,共同组织好全市普查各阶段工作。

各区县及所属街镇乡普查机构是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的主

体,在各有关主管系统的支持与配合下,承担本区域内全部单

位的普查工作,开展普查宣传培训、核实单位底册、承担HA

拍照定位和三蹴网直报单位、个体户普查登记。对经营地与注

册地、纳税地分离的企业,原则上按经营地进行普查;如确属

经营地查找不到,但纳税资料清晰完整的,按纳税地进行普查。

我市第三次经济普查按照在地统计的原则开展,同时注重发

挥系统的统计职能。市属各委、局(总公司)要积极发挥管理职

能,对系统内单位下发工作通知,进行普查宣传和业务培训,同

时向市普查为提供所属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信息清单及普查

工作具体联系人、联系方式,组织所属联网直报企业按时通过网

报平台报送普查资料,督导所属单位积极配合所在地普查机构完

成柏照定位和非网报单位普查登记。

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单位由监管机构负责组织并向市普

查力提供全部一级法人单位和所属分支机构单位清单及普查工作

具体联系人、联系方式,同时监管机构与市普查办联合印发普查

工作通知,督导所属监管单位积极配合所在地普查机构进行普查

登记。

七、特殊区域处理

(一)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坐落在滨海新区内部分(开发区东

区、南港工业区、现代产业区、泰达慧谷等)以及开发区西区、

微电子工业区、逸仙科学工业园等管辖区域内单位和个体户的底

册核查和普查登记。利用纳税渠道对区内注册、区外经营单位与

经营地普查机构同时开展底册核查,上述单位的普查登记地由市

普查办根据底册核查排重后结果统一分配。

(二)保税区管委会负责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国际物流区、

空港国际物流经济区、综合保税区和航空新城辖区域内单位和个

体户的底册核查和普查登记。利用纳税渠道对区内注册、区外经

营单位与经营地普查机构同时开展底册核查,上述单位的普查登

记地由市普查办根据底册核查排重后结果统一分配。

(三)滨海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华苑产业园区、滨海高新区等

管辖区域内单位和个体户的底册核查和普查登记。对区内注册、

区外经营单位与经营地普查机构同时开展底册核查,上述单位的

普查登记地由市普查办根据底册核查排重后结果统一分配。

(四)海河教育园管委会负责管辖区域内单位和个体户的底

册核查和普查登M作。

(五)农垦集团所属农场、天津港港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各大学校区等封闭地域设置为独立普查区。其中单位和个体户的

底册核查与普查登记,由所在区县普查机构统一组织,有关管理

部门负责具体承办。

(六)各类写字楼、大卖场设置为独立普查区,其物业或市

场管理单位负责提供区域内单位、个体户清单及联系人并协助做

好底册核查和普查登记工作。

(七)出租生产、经营或办公环境的单位,由出租方负责提

供租赁单位清单并派员协助当地普查机构深入厂(场)区范围开

展底册核查和普查登记工作。

(八)坐落在河北省涉县的天铁集团厂区,由天铁集团按照

市普查办公室要求单独组织实施。

八、普查纪律和质量控制

(一)普查纪律

1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不得干涉经济普查机构

和经济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调查、报告、监督的职权,不得自

行修改经济普查资料,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

查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篡改经济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普查

数据。

2全市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要严格按照《统

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

及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工作,不得篡改经济普查资料、编造虚假数

据,不得擅自发布经济普查数据,不得对夕隈供、泄露经济普查

取得的能够识另域者推断单位和个人身份的资料,或者将其用于

经济普查以外的目的。

3.经济普查对象应当按照经济普查机构和经济普查人员的

要求,及时提供与经济普查有关的资料,如实、按时填报经济普

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经济普查数据。

4对违反统计法规和普查纪律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视情节

轻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相关职能部门依法进行约

谈、通报、曝光或给与处分。对拒报、虚报、瞒报和迟报经济普

查数据的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经营户依法给予警告和罚款。

(二)普查质量控制

1全市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应当根据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

组办公室的统一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经济普查

质量控制办法和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普查业务流程,明确各级、

各部门、各专业的职责任务,规范各环节质量管理的具体标准,

对经济普查实施颗程质量管理。

2各区县、各部门普查机构也要设立普查质量管理小组,

统一管理、指导和评估本区县、本部门、各专业和各阶段的质量

控制工作,要建立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对经济普

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3.全市各级经济普查机构应建立与普查数据用户、普查对

象的相互交流沟通机制,收集、整理、分析普查各阶段工作中出

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解决。对带有共性的质量问题,

要及时报市普查办公室进行研究解决,坚决杜绝出现大范围的系

误差。

4全市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要认真做好普查员的选聘和培训

工作,确保相关人员切实理解经济普查的各项专业技术要求,并

能熟练操作手持电子终端设备。及时将普查登记的时间、内容和

相关要求告知普查对象,指导和督促普查对象建立和完善相关的

统计台账,做好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保证普查现场调查工作的

顺利进行。

5.全市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要强化底线思维,制定好应对突

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普查数据在采集、

存储、传输、处理等过程中丢失、泄漏、被窃,确保各关键环节

工作安全、可靠、顺畅。

附1普查表目录及表式

(-)普查基层表目录

表名统计范围埔K截止时间

1.联网u艮单位ms

601表调杳单位基本情况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瞬业、限额以坳2014年2月28日

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

营业、重点服务业去人单位

602-1表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同上同上

B6O3T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非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非成本费用调查法人单位同上

成本费用调查单位填报)

B603-2表规模以上jak法人单位成本费用(成辖区内规模以上L业成本费用调查法人单位同上

本费用调查单位填报)

B6O4T表规模以上工、lkfi人单位产品生产、销辖区内规模以一1工、1法人单位同上

售、睹情况

B6O4-3表规模壮地却理位±要工>ik产品同上同上

m自助

C6O3表有总承包和专物承包资质的破1'g去辖区内有总承金明睢包资质的幽惬人单位同上

人单位财务状况

C6O4-1表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同上同上

位生产经营情况

C6O4-2表有总承财包资质的同上同上

屋竣工面积及价值

C6O4-3表劳务分包建筑业法人单位牛产经营t青辖区内有劳务分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同上

E6O3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Ik法人单位财务辖区内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人单位同上

E6O4-1表限额以h批发和零售贴去人单位商品同上同上

购进、和库存

S603表限额处住宿和餐饮业S人单位财务辖区内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同上

S6O4-1表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mi同上

X603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去人单位财务状况辖区内全部房地产开瓶营'1肱人单位同上

X6O4-1表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情况i^±2014年1月7日

X6O4-2表房地产开发法人单位资金和土地情况IO同上

F603表重点!艮务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辖区内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2014年2月28日

605-1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15能源购进、消辖区内规模以上工如去人单位2014年1月7日

费与库存

表号表名统计范围填报截止时间

605-2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能源购辖区内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或回收利用的规模同上

进、消费与库存附表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605-3表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辖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2014年1月8日

消费情况的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605-4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用水情况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2014年2月20日

605-5表非工业单位能源消费情况辖区内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2014年2月28日

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

业、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

605-6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能源产品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同I-.

生产、销售、库存情况

605-7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煤炭销售同I-.2014年1月7日

去向

607-1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科技项目同I-.2014年2月28日

情况

607-2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科技活动同上同上

及相关情况

607-3表重点服务业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辖区内部分重点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包括交同上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

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重点企业法人单位。

607-4表重点服务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同上同上

609表信息化情况辖区内大中型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大中型同上

批发和零售'也、大中型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

开发经营业、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

2.非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使用PDA采集)

辖区内除国家联网直报调查单位、铁路系统法

611表单位普查表(通用表)2014年3月31日

人单位以外的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3.个体经营户

614-1表个体经营户普查表辖区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经营活动的个体经2014年3月31日

营户,不含个体运输户

614-2表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表抽样调查被抽中个体经营户2014年4月30日

614-3表个体运输普查表辖区内无挂靠个体运输户2014年3月31日

16

(二)普查综合表目录

表号表名统计范围截止时间

621表法人单位及产业活动单位情况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2014年4月

622表按机构类型分组的法人单位情况全部法人单位同上

623表按机构类型分组的从业人员情况同上同上

624表按机构类型分组的产业活动单位情况全部产业活动单位同上

625表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全部法人单位2014年5月

626表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全部个体经营户2014年4月

627表个体经营户经营情况同上2014年6月

628表小微法人企业基本情况全部小微法人企业同上

629表服务业基本情况全部服务业法人单位同上

630表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基本情况从事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法人单位同上

631表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基本情况从事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的法人单位同上

632表战略性新兴产'也基本情况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活动单位同上

633表文化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同上

634表工业法人单位煤炭消费情况全部工业法人单位同上

635表规模以1二工业法人单位产品生产、销售、库存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同上

636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产品生产能力同上同上

637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同上同上

638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R&D活动及相关情况同上同上

639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从'也人员及工资总额同上同上

640表大中型工业法人单位信息化情况大中型工业法人单位同上

641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法人单位生产经营情况有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同上

642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同上同上

643表劳务分包建筑业法人单位生产和财务状况同上同上

644表有资质建筑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同上同上

645表有资质建筑业法人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同上同上

646表有资质建筑业法人单位信息化情况同上同上

647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同上

648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同上同上

649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同上同上

650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同上同上

651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同上同上

652表大中型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信息化情况大中型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同上

653表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同上

654表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经营情况同上同上

655表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同上同上

656表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同上同上

657表限额以匕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同上同上

658表大中型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信息化情况大中型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同上

659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主要指标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同上

660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同上同上

661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同上同上

662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同上同上

663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信息化情况同上同上

664表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同上

665表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同上同上

666表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信息化情况同上同上

667表重点服务业法人企业R&D活动情况部分重点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包括同上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

17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

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8

(三)普查基层表式

1.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6O1表

表号:

制定机关:计

国•

国12O136

文号:

2O14年6

2013年有效期至:

101组织机构代码□□□□□□□□一口102单位详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业类别(GB/T4754-2011)

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

103123

行业代码口□□□

报表类别口

104A农业B工业C建筑业E批发和零售业S住宿和餐饮业

X房地产开发经营业F重点服务业U其他

单位所在地及区划

__________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_______地(区、市、州、盟)_县(区、市、旗)

105________________乡(镇)__________________街(村)、门牌号

单位位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区划代码□□□□□□□□□□!□口城乡代码□□□

单位注册地及区划

__________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____地(区、市、州、盟)—_县(区、市、旗)

106________________乡(镇)__________________街(村)、门牌号

注册地位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区划代码□□□□□□□□□□!□口城乡代码□□□

191单位规模□1大型2中型3小型4微型

192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期末人数____________一人其中:女性________人

企'也主要经济指标

193营业收入千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千元资产总计千元

201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202开业(成立)时间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

联系方式

电子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途区号□□□□口

固定电话

203移动电话□□□□□□□□□□□

传真号码

网址

川|)以枷心1—1l_l1—11—11-1

登记注册(或批准)机关名称、级别、注册号(如登记注册}或批准机关为多个,请复选)

机关级别:1国家2省(自治区、直辖市)3地(区、市、州、盟)4县(区、市、旗)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机关级别口曷£记注册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编制部门机关级别口1f记注册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

3.民政部门机关级别口§£记注册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家税务部门机关级别口S£记注册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