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养正立德树人-探索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幼儿德育路径_第1页
童蒙养正立德树人-探索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幼儿德育路径_第2页
童蒙养正立德树人-探索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幼儿德育路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古语有云:“蒙以养正,圣功也。”童蒙养正,立德树人是幼儿德育的核心内容。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要重视童蒙养正,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心性和行为,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是非观,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育人作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重要途径。文章聚焦童蒙养正,循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探究路线,思考童蒙养正的教学价值,探索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德育路径,在开发童蒙课程、开展主题活动、开启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抓住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培养新时代好幼儿。【关键词】童蒙养正;幼儿;德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开展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幼儿时期是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教师要从“养正”开始,关注幼儿的行为养成,以具有启蒙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幼儿的心灵,端正幼儿的行为,陶冶幼儿的情操,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一、童蒙养正(一)童蒙养正的含义对幼儿的教育即为蒙学,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正,即养天然之正气,端正幼儿的品行,促进幼儿的行为养成。童蒙养正,其实就是对幼儿进行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意义的启蒙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与德行。(二)童蒙养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重要载体,二者相辅相成。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践行童蒙养正思想,要从养正开始,用国学经典陶冶幼儿的情操;聚焦立德树人,剑指核心素养,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幼儿,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1]。二、童蒙养正思想与幼儿德育融合的价值(一)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童蒙养正是正确启蒙幼儿和培养幼儿走上正道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将童蒙养正思想融入幼儿德育是培养幼儿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幼儿德育中融入童蒙养正思想,有利于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价值。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德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关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是非判断、如何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教师在幼儿德育中融入国学经典、传统故事、传统美德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童蒙养正思想与幼儿德育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丰富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还有利于幼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帮助幼儿在体验、实践和创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德育路径(一)开发童蒙课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时期是文化学习的启蒙时期,是德育发展的根基时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发童蒙课程,在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童蒙课程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虞永平教授提出:“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蕴含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开发童蒙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寻幼儿生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以生活化的童蒙课程,促进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体验和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幼儿德育的沃土中深深扎根。在幼儿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发“我是中国娃”“有趣的汉字”“筷子总动员”“我是小小戏剧迷”“我爱剪纸”“中国传统美食”等主题课程,按照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丰富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大班德育实践为例。教师开发“小儿广识百草,传承中医国粹”的童蒙课程。在此童蒙课程中,教师设计“走进中医院—初探中草药—玩转中草药—探秘中医馆”的课程结构,旨在将中医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此外,教师还以社会活动“中医院”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将中医文化融入幼儿的游戏和生活,通过趣味体验、师幼互动推动课程的持续发展。首先,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动画、区域活动、绘本故事等,引导幼儿了解中医的起源、发展和应用,并让幼儿探索生活中的中医文化,如凉茶、四果汤、妈妈的草本面膜、奶奶的艾灸包、爷爷的泡脚包等。其次,教师在社会活动中,带领幼儿走进中医院,聆听专业的中医讲解中医药知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再次,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绘本、绘画等区域活动中,认识枸杞、当归等中草药的基本功效。最后,教师还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中医师、药剂师、推拿师等角色,并开展“小中医,来坐诊”的趣味活动,让幼儿参与诊脉、配药、推拿等互动,体验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气功,从而了解中医养生文化。(二)开展主题活动,丰富童蒙养正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及生长特点,在具有探究意义的主题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引导幼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班德育实践为例。教师尝试以国学经典为抓手,聚焦“礼仪教育”,开展“童蒙养正,每周有礼”的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创设“国学小课堂”,以视频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促进幼儿的行为养成。在“国学小课堂”的基础上,教师还创设以幼儿为主体的“国学小剧场”,让幼儿在“演一演”的过程中,呈现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深化幼儿的认知。例如,在理解《弟子规》的“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后,中一班的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呈现以下生活化的“国学小剧场”。1.场景一角色:弟弟和姐姐。地点:家里。情境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弟弟在抽屉发现20元,邀请姐姐一起买雪糕。姐姐教育弟弟:“爸爸妈妈不在家,不能私自拿走家里的钱。”2.场景二角色:小红、小月、小东。地点:幼儿园。情境故事:小红在幼儿园遗失了自己心爱的小发卡,非常伤心。小月在教室里捡到了小红的发卡,想要带回家。小东发现了,他用在“国学小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劝说小月。在“童蒙养正,每周有礼”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每周都能学到不同的国学经典,并以“国学小剧场”的形式,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既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又可以促进幼儿践行文明礼仪。(三)开启家园共育,发挥文化育人价值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在幼儿德育实践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幼儿成长的环境不仅有幼儿园,还有家庭。教师要开启家园共育模式,深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邀请家长积极参加园内举办的“童蒙”活动。以“茶润童心,以茶习礼”的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利用“家长开放日”的契机,邀请家长入园,向幼儿介绍茶的由来、茶的种类、茶的礼仪,并引导幼儿进行沏茶、赏茶、饮茶等体验活动,让幼儿亲身接触茶文化。此外,教师还借助希沃电子白板,录制微视频,发布于钉钉班级群中,邀请家长利用课后时间与幼儿一起饮茶品茶,让茶文化真正走进家庭。在举行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活动时,教师考虑到幼儿大部分的节日都与家长一起度过,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预先给家长发出邀请函,告知家长活动的流程及家长可协同参与的部分。家长入园与幼儿一起体验传统节日活动,如制作月饼、包粽子、共读绘本等。这有利于深化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从而促使幼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以“品味春节文化,美德相伴成长”的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倡议家长与幼儿一起感受浓浓的“年味”,并一起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幼儿从小知礼、懂礼、学礼、用礼,在行动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制作“春节童谣”的微视频,请家长带领幼儿循着童谣中的时间线“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了解春节习俗。例如“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按照习俗,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一定要吃糖瓜、关东糖,因为传说在这天,每家的灶王爷都要回天庭向玉帝禀报这一年家里的情况,而又甜又粘的糖瓜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又如,腊月二十四这天是年前扫尘的好日子,家长可以组织幼儿在家里开展大扫除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此外,教师还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以下“春节礼仪大过关”的项目任务。项目任务:春节礼仪大过关。驱动性情境:在这个热闹喜庆的春节里,幼儿又长大了一岁。家长请判断幼儿是否学会了以下春节礼仪。说话礼仪:见人称呼不能少。餐桌礼仪:围桌就座要礼貌。接红包礼仪:接过红包要致谢。在幼儿德育实践中,教师不能忽略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要以丰富的家园共育活动,搭起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家长提供更多的科学育儿帮助,助力良好家风的形成,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语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