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苹婆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_第1页
广西《苹婆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_第2页
广西《苹婆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_第3页
广西《苹婆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_第4页
广西《苹婆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FORMTEXT     FORMTEXT     FORMTEXT     DBFORMTEXT45DBFORMTEXT45/FORMTEXTTXXXX—FORMTEXTXXXXFORMTEXT     FORMTEXT苹婆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FORMTEXTTechnicalcodeforevaluatinggermplasmofSterculianobilisSmith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FORMDROPDOWNFORMTEXT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FORMTEXT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5/TXXXX—XXXX苹婆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苹婆[SterculianobilisSmith]种质资源鉴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苹婆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果实性状的鉴定,亦可供苹婆属其它种的资源鉴定参考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295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GB/T6194水果蔬菜可溶性糖测定法GB/T6195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GB5009.9-2008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5009.5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要求标本采样样本应采自生长正常且达到稳定结果树龄的植株。鉴定内容鉴定内容见表1。表1苹婆种质资源的鉴定内容性状鉴定项目植物学特征树姿、树形、主干颜色、嫩枝颜色、叶柄颜色、叶片形状、叶尖形状、叶基形状、嫩叶颜色、成熟叶片颜色、叶面形态、小花颜色、小花开放顺序、蓇葖果分果数。生物学特性树势、新梢萌发期、新梢老熟期、一年生秋梢长度、一年生秋梢粗度、成熟枝条节间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序支轴数、花性比例、坐果率、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外围枝成花率、内堂枝成花率、有无多次开花、果实成熟期、单株产量。果实性状穗重、穗果数、果柄长度、果柄粗度、果实形状、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荚厚度、成熟外果荚颜色、成熟内果荚颜色、果实种子数、出种率、种皮颜色、种子形状、单种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脐形状、种脐大小、种仁颜色、种仁质地、种仁风味、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鉴定方法植物学特征4.1.1树姿选取有代表性正常成年植株3株~5株,测量三个基部主枝中心轴线与主干夹角。依据夹角的平均值确定树姿。分为:1.直立(<300);2.半开张(≥300,<600);3.开张(≥600)。4.1.2树形采用4.1.1的样本,参照图1,观察植株的自然树冠形状。分为:1.圆形;2.半圆形;3.圆锥形;4.阔圆形;5.不规则形。1圆形2半圆形3圆锥形4阔圆形图1树形4.1.3主干颜色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植株主干表皮颜色。分为:1.灰白色;2.灰褐色;3.红褐色;4.黑褐色;5.其它。4.1.4嫩枝颜色在新梢生长期,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随机选取尚未木质化的正常嫩枝10个,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嫩枝颜色。分为:1.绿色;2.粉红色;3.紫红色;4、其它。4.1.5叶柄颜色在秋梢停止生长期,选择树冠外围不同部位当年生、充实秋梢10条,取秋梢中部叶10片,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叶柄颜色。分为:1.绿色;2.黄绿色;3.紫红色;4、其它。4.1.6叶片形状采用4.1.5的样本,参照图2,确定叶片形状。分为:1.倒披针形;2.倒卵形;3.卵形;4.椭圆形;5.长椭圆形;6.其它。图2叶片形状4.1.7叶尖形状采用4.1.5的样本,参照图3,确定叶尖形状。分为:1.钝尖;2.渐尖;3.急尖;4.尖凹;5.锐尖;6.其它。图3叶尖形状4.1.8叶基形状采用4.1.5的样本,参照图4,确定叶基形状。分为:1.心形;2.楔形;3.圆形;4.偏形;5.其它。图4叶基形状4.1.9嫩叶颜色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随机选取生长正常的未成熟嫩叶10片,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嫩叶颜色。分为:1.黄绿色;2.粉红色;3.紫红色;4.其它。4.1.10成熟叶片颜色采用4.1.5的样本,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成熟叶片颜色。分为:1.浅绿色;2.绿色;3.墨绿色;4.黄绿色;5.其它。4.1.11叶面形态采用4.1.5的样本,参照图5,确定叶面形态。分为:平展(叶面平展,横断面呈直线状);2.下弯(叶面下弯或反卷,横断面呈弧形下弯或下卷);3.内弯(叶面内弯,横断面呈弧形或V形上弯);4.扭曲(叶面扭曲,横断面呈螺旋状扭曲)。图5叶面形态4.1.12小花颜色在植株盛花期,从树冠外围随机选取生长正常的花序10个,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小花颜色。分为:1.白色;2.乳白色;3.浅绿色;4.粉色;5.粉红色;6.其它。4.1.13小花开放顺序采用4.1.12的样本,观察花序中小花的开放顺序。分为:1.花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顶端顺序推进,依次开放;2.花轴中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两端推进,依次开放;3.花轴顶端的花先开,然后向基部顺序推进,依次开放;4.无规则。4.1.14蓇葖果分果数在果实成熟期,选取树冠不同部位具有代表性的果穗10个,观察同一个果柄着生分果数。分为:1.1个;2.2个;3.3个;4.4个;5.多个。生物学特性4.2.1树势在新梢停止生长期,根据植株的生长势、叶幕层和新梢生长情况确定树势。分为:1.弱;2.中;3.强。4.2.2新梢萌发期定期观察全树新梢萌发情况,记录50%以上已萌发幼芽生长至约2cm的日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记录格式为“YYYYMMDD”。春梢、夏梢、秋梢、冬梢各次梢分别记录,没有该次梢的记为0。4.2.3新梢老熟期定期观察全树新梢萌发情况,记录95%新梢的新叶稳定转为绿色的日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记录格式为“YYYYMMDD”。春梢、夏梢、秋梢、冬梢各次梢分别记录,没有该次梢的记为0。4.2.4一年生秋梢长度在秋梢停止生长期,随机选取树冠外围不同部位、生长正常的、当年生充实秋梢10条,测量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2.5一年生秋梢粗度采用4.2.4的样本,测量距基部3cm处枝条粗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2.6成熟枝条节间长度采用4.2.4的样本,分别测量其节间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2.7叶片长度采用4.1.5的样本,分别测量叶片基部至叶尖的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2.8叶片宽度采用4.1.5的样本,分别测量叶片最大宽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2.9叶柄长度采用4.1.5的样本,分别测量叶片的叶柄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2.10花序长度采用4.1.12的样本,分别测量花序基部到花序顶端的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2.11花序宽度采用4.1.12的样本,分别测量花序主轴垂直方向的最大直径。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2.12花序支轴数采用4.1.12的样本,分别计算花序一级支轴数。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4.2.13花性比例在初花期,选取不同部位有代表性生长发育正常的花序10个挂牌,分别统计每花序中雄花、雌花、中性花的数量,计算雄花:雌花:中性花的比值。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4.2.14坐果率采用4.2.13的样本,记录每个花序小花总数,生理落果后,调查并记录每个花序坐果数,计算坐果数占花序小花数量的百分率(%)。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4.2.15初花期观察全树初花情况,记录约有5%小花开放的日期。表示方法为“月日”。4.2.16盛花期观察全树盛花情况,记录约有25%小花开放的日期。表示方法为“月日”。4.2.17末花期观察全树末花情况,记录约有75%小花已开放的日期。表示方法为“月日”。4.2.18外围枝成花率在秋梢停止生长期,随机选取树冠外围不同部位、生长正常的、当年生充实秋梢20条挂牌,在初花期,调查所挂牌枝条成花情况,记录抽花序枝条数量,计算抽花序枝条数量占总调查枝条数量的百分率(%)。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4.2.19内堂枝成花率在秋梢停止生长期,随机选取树冠内堂不同部位、生长正常的、当年生充实秋梢20条挂牌,在初花期,调查所挂牌枝条成花情况,记录抽花序枝条数量,计算抽花序枝条数量占总调查枝条数量的百分率(%)。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4.2.20有无多次开花在正常生长和栽培管理条件下,观察植株有无多次开花现象。分为无(一年一次)、有(一年多次)。4.2.21果实成熟期观察植株果实成熟情况,记录全树有50%~80%蓇葖果成熟开裂的时间。表示方法为“年月日~年月日”,记录格式为“YYYYMMDD~YYYYMMDD”。4.2.22单株产量收获期,根据植株果实成熟开裂程度,分批次采收测定单株蓇葖果鲜重,累计单株蓇葖果总鲜重。精确到0.1kg。果实性状4.3.1果穗重采用4.1.14的样本,称取每个果穗的质量。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g。4.3.2穗果数采用4.1.14的样本,计数每个果穗的分果数。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4.3.3果柄长度采用4.1.14的样本,测量每个果柄的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mm。4.3.4果柄粗度采用4.1.14的样本,测量每个果柄的粗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mm。4.3.5果实形状采用4.1.14的样本,参照图6,确定果实形状。分为:1.卵形;2.半椭圆形;3.阔椭圆形;4.扁长椭圆形;5.其它。1卵形2半椭圆形3阔椭圆形4扁长椭圆形图6果实形状4.3.6单果重采用4.1.14的样本,称取每个分果的质量。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g。4.3.7果实纵径采用4.1.14的样本,随机选取10个分果,测量分果从顶部到果基的最大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3.8果实横径采用4.3.7的样本,测量分果最大横切面的最大直径。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3.9果实侧径采用4.3.7的样本,测量分果最大横切面的最小直径。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3.10果荚厚度采用4.3.7的样本,剥取果荚,测量果荚厚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mm。4.3.11成熟外果荚颜色采用4.3.10的样本,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外果荚颜色。分为:1.黄绿色;2.泛红色;3.紫红色;4.黄棕色;5.其它。4.3.12成熟内果荚颜色采用4.3.10的样本,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内果荚颜色。分为:1.浅绿色;2.朱红色;3.紫红色;4.黄棕色;5.其它。4.3.13果实种子数采用4.3.7的样本,剥取种子,计数每个分果的种子数。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4.3.14出种率采用4.1.14的样本,剥取种子,分别称取种子和带荚果的质量,计算种子质量占带荚果质量的百分率(%)。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4.3.15种皮颜色采用4.3.13的样本,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种皮颜色。分为:1.黑色;2.红棕色;3.黄棕色;4.红褐色;5.其它。4.3.16种子形状采用4.3.13的样本,参照图7,确定种子形状。分为:1.圆形;2.椭圆形;3.半椭圆形;4.矩圆形;5.不规则形。1圆形2长椭圆形 3半椭圆形 4矩圆形图7种子形状4.3.17单种重采用4.3.13的样本,随机选取10个种子,称取每个种子的质量。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g。4.3.18种子纵径采用4.3.17的样本,测量每个种子从顶部到种脐的最大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4.3.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