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8T 197-2024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08T 197-2024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08T 197-2024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08T 197-2024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08T 197-2024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05DB23082024-08-28发布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08/T197-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振宇、赵星琪、徐杰飞、王象然、邱英梅。本文件为2024年首次发布。DB2308/T197-20241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高油大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田间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404.2-2010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种子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DB23/T1671《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第四部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精量点播技术精量播种技术是实现大豆植株分布均匀,克服缺苗断空,合理密植,提高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3.2平衡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是以有机肥为基础,根据大豆生长需要肥料的规律、土壤本身含肥情况和大豆的产量情况,调整施肥当中各种营养元素的配比,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大豆脂肪含量。3.3中耕深松栽培技术中耕主要目的在于消灭杂草,破除地面板结,放寒增温、促苗早发、防旱保墒。深松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降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减少了由于翻耕后裸露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耕翻作业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耕作深度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当地的土质、耕层、耕翻期间的天气和种植作物等条件,又要考虑劳力、农机具和肥料的情况。深耕深松要在土壤的适耕期内进行,深耕和深松的周期一般是每隔2~3年深松耕一次。3.4叶面肥补肥技术当大豆出现根部施肥效果不明显时,如在大豆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或者当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时,如水分过多、干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采取叶面肥补肥技术,喷施直接施于作物叶面的肥料,就会迅速补充营养,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施用钾、硫可提高大豆脂肪含量,钼、锰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大豆脂肪含量。4产地环境条件2DB2308/T197-2024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农业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标准的规定。5整地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秋季深翻或深松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秋耙茬后起垄镇压。凡秋起垄地块,翌年早春(4月初)全部顶凌镇压。有深翻深松基础的玉米茬,早春灭茬也可“原垄卡种”。整地质量:耕翻深度为18cm~22cm;深松25cm以上;旋耕深度16cm~18cm;耙茬深度12cm~起垄规格:垄宽65cm~70cm,压实后垄台高18cm。大垄规格:采用110cm或130cm大垄,垄高20cm。6种子处理6.1精选播前种子要人工或机械粒选,剔除虫食粒、不完善粒、病粒和杂质,种子质量达到GB4404.2-2010的规定标准。6.2药剂拌种包衣播前选用药剂拌种包衣,防控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及根部病害。100kg大豆种子用35%多克福种衣剂1200ml~1500ml加益生菌(超氧化物岐化酶或哈茨木霉)100ml~150ml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及病害,播种前用35%甲霜灵粉剂约种子重量的0.3%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7施肥7.1基肥每公顷施300kg有机质含量≥40%的有机肥,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性施入。7.2种肥先根据测土配方检测土壤的养分含量情况,然后通过平衡施肥技术更加合理的配制肥料。调配后种肥侧深分层施于种侧5cm~6cm处,种下5cm~7cm和10cm~14cm处,侧深施肥切忌种肥同位。肥水充足地块宜适当少施肥,瘠薄地块宜适当多施肥。8播种8.1播期当5cm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即可播种,适期早播有利于大豆脂肪的提高。8.2播法及密度采用精量点播技术,实现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连续作业。播种密度水分充足和肥力高的地块宜稀,岗地和肥力低的地块宜密。垄宽65cm~70cm,每公顷种植大豆20万~30万株,适用于一般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的区域;采用110cm或130cm大垄栽培模式的种植密度为每公顷种植大豆35万~40万株,适用于土壤肥力较高和光照充足的区域。密植不利于大豆脂肪的提高,应适当降低大豆种植密度。DB2308/T197-202439田间管理9.1中耕管理生育期进行三次机械中耕。在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耕深20cm以上;第二次中耕不晚于分枝期,耕深10cm~12cm。9.2叶面追肥9.2.1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于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7.5kg~10kg加磷酸二氢钾1.25kg~1.5kg,溶于500kg水中叶面喷施。9.2.2在大豆盛花期,采用无人机进行叶面喷施浓度为40mg/kg的硫酸钾和浓度为200mg~1000mg/kg的硼砂,可提高油分1%~2%。9.2.3长势过旺的地块,在大豆分枝期、初花期可用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施。9.3化学除草春季土壤墒情好时采取土壤封闭灭草,春季干旱时苗后化学除草。9.3.1土壤封闭除草播后苗前3~5天内进行,每公顷可用90%乙草胺2000ml~2400ml或96%异丙甲草胺1500ml~1900ml,加75%噻吩磺隆30g~50g,兑水250kg~300kg机械喷雾土壤封闭除草。9.3.2苗后除草大豆1.5~2片复叶、杂草2~4片叶时,每公顷可用12.5%烯禾啶1250ml~1500ml或12%烯草酮450ml~600ml,加48%灭草松2000ml~3000ml,加25%氟磺胺草醚1500ml~200ml,兑水250kg~300kg喷雾。9.4病虫害防治9.4.1防治地下害虫按本标准6.2要求药剂拌种进行防治。9.4.2防治蚜虫当田间有5%植株卷叶时,每公顷可用3%啶虫脒乳油225ml~300ml对水400kg~500kg喷雾防治,兼防红蜘蛛;或每公顷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ml~375ml对水400kg~500kg喷雾防治。9.4.3防治红蜘蛛当田间点片发生时,每公顷可用1%苦参碱200ml对水400kg~450kg喷雾防治。9.4.4防治大豆根腐病发病时喷洒或浇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9.4.5防治大豆菌核病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公顷喷液量250kg~300kg。9.4.6防治大豆食心虫DB2308/T197-202449.4.6.1农药防治大豆食心虫采用无人机喷施方式,可用2.5%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每公顷用量300ml~450ml,进行叶面喷施防治。9.4.6.2生物防治大豆食心虫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防治,每公顷放蜂30-45万头、放蜂点15个,放蜂点距离为26m×26m;或选用性诱剂诱杀雄蛾,每公顷45个诱芯,诱芯距离20m,用直径20cm~25cm的塑料盆,诱芯用细铁丝固定于距盆内水面上1cm~2cm的中心位置,水中加入少量洗衣粉,定期补充水盆中的水量。9.4.7其他病虫害根据田间预测预报及时防治。10收获10.1收获时期大豆叶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