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362.1-2024水务信息管理 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_第1页
DB31T 362.1-2024水务信息管理 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_第2页
DB31T 362.1-2024水务信息管理 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_第3页
DB31T 362.1-2024水务信息管理 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_第4页
DB31T 362.1-2024水务信息管理 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务信息管理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2024-11-29发布2025-03-01实施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发出布版I Ⅲ V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 14.1分类对象 14.2分类方法 14.3分类依据 2 25.1代码结构 25.2主题类代码 25.3一级分类代码 25.4二级分类代码 25.5三级分类代码 35.6行政区划代码 35.7要素实体代码 35.8三级分类代码表 46编码对照 9附录A(资料性)编码对照 A.1与SL/T213—2020的编码对照 A.2与DB31/T401.1—2019的编码对照 ⅢDB31/T362.1—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1/T362《水务信息管理》的第1部分。DB31/T36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第2部分:数据属性定义;——第3部分:图式符号;——第4部分:河流(湖泊)编码。本文件代替DB31/T362.1—2006《水务信息管理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与DB31/T362.1—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分类方法”(见4.2,2006年版的4.2);b)将“代码结构”更改为“信息编码”,并将2006年版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人(见第5章,2006年版的第5章);c)更改了“主题类代码”的依据(见5.2,2006年版的5.1);d)更改了上海市“行政区划代码”(见5.6,2006年版的5.5);e)更改了“要素实体代码”(见5.7,2006年版的5.6);f)更改了水务管理信息“三级分类代码表”(见5.8,2006年版的5.7);h)更改了与国家水利部标准的编码对照(见第6章、附录A.1,2006年版的第6章、附录A.1);i)增加了与DB31/T401.1—2019的编码对照(见附录A.2),删除了与DB31/T314.1的编码转换(见2006年版的A.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市水务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网波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开澜软件有限公司。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6年首次发布为DB31/T362.1—2006;——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为了进一步推进水务数字底座建设,促进水务数字化转型工作质量提升,适应上海市水务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要求,上海市水务局提出并组织实施了DB31/T362《水务信息管理》的修订。DB31/T362由四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目的在于确定水务信息的分类、编码原则和编码方法。——第2部分:数据属性定义。目的在于确定水务管理信息所涉及的数据属性内容。——第3部分:图式符号。目的在于确定水务管理信息所涉及的图式符号表达。——第4部分:河流(湖泊)编码。目的在于确定河流(湖泊)的编码原则和编码方法。本文件是DB31/T362的第1部分,描述了上海市水务管理所涉及信息的分类、编码原则和编码方法,能够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序管理。1本文件描述了上海市水务管理信息所涉及的分类原则、信息编码及编码对照。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水务管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SL/T213—2020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DB31/T401.1—2019城市建设空间信息基础数据规范第1部分:分类与代码3术语和定义213—2020和DB31/T401.1-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一个或一组有规律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将事物或概念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分类码classificationcode按照信息分类编码的结果,利用一个或一组数字、字符或数字字符混合标记不同类别信息的代码。要素实体elemententity地理空间范围中实际存在的一个要素信息实例。4分类原则以上海市水务管理所涉及的水利、供水、排水信息为分类对象。采用线分类法,将水务管理信息分为6个代码段,包括表示水务信息的2位主题类代码、表示水务行2DB31/T362.1—2024业类别的2位一级分类代码、表示水体自然特性或水务设施用途的2位二级分类代码和2位三级分类代码、表示水体或水务设施所属的2位行政区划代码、表示9位要素实体代码。以水体自然特征或水务设施用途为分类依据。5信息编码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由6段19位代码组成。具体代码结构应与图1相符合。图1水务管理信息代码结构示意图以DB31/T401.1—2019中附录A代码表为依据,水务信息的主题代码为04。一级分类代码按照DB31/T401.1—2019中附录A代码表对水务行业进行分类,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代码从01开始,按升序排列,最多编至99,数字为99的代码表示收容类目。水务管理信息一级分类代码见表1。表1水务管理信息一级分类代码表类别水利二级分类代码为一级分类代码的细分,根据水体的自然特性或水务设施的用途进行分类,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编码方法同一级分类代码。当无需进行二级细分时,其末位补00。3DB31/T362.1—2024三级分类代码为二级分类代码的细分,根据要素实体进行分类,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编码方法同一级分类代码。当无需进行三级细分时,其末位补00。部分要跨越多个行政区划的要素,由市级单位统一管理,其行政区划代码用00表示,如市管河流。其余行政区划代码应采用GB/T2260—2007规定的市辖区代码。上海市行政区划代码信息见表2。表2上海市行政区划代码表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5.7要素实体代码河流(湖泊)型要素实体代码可适用于河流、湖泊、滩涂、湿地4类水利对象。河流(湖泊)型要素实体代码应由3个码段构成,包括1位跨省(市)代码、2位管理级别代码、6位要素实体编号代码,并应满足下列编码规则:b)市管级别代码约定使用“00”,区管级别约定使用“1x”,镇(乡)管级别约定使用“2x”,村管级别约定使用“3x”,x取值范围应为0~9,表示跨区数量;c)要素实体编号代码应为所属行政区内顺序码,取值范围000000~999999。4表3行政区划型要素实体代码表管理等级代码范围市管、区管三级分类代码信息见表4。说明水利湖泊水利控制片圩区灌区地面灌溉灌区喷灌灌区微灌灌区水库水闸节制闸船闸套闸泵闸5表4水务管理信息三级分类代码表(续)说明 丁坝防汛墙防汛通道穿堤建筑物水文监测雨量站水资源监测水质监测点 底质监测点河道横断面监测点6表4水务管理信息三级分类代码表(续)说明自来水厂原水厂原水输水管水库泵站阀门排气阀止回阀闸阀蝶阀阀门其他供水监测水压监测点流量监测点水质监测点其他监测点阀门井供水用户重要用户 7表4水务管理信息三级分类代码表(续)说明正常用户服务站点供水服务站点 接口原水监测水压监测点流量监测点 水质监测点 其他监测点雨水管道雨水口闸阀井潮门8表4水务管理信息三级分类代码表(续)说明雨水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场排水户一级排水户二级排水户排水系统范围排放口排水支线污水支线范围排水分区污水收集片区排水监测9表4水务管理信息三级分类代码表(续)说明积水监测点流量监测点雨量监测点视频监控点其他监测6编码对照本文件二级分类代码与SL/T213—2020的编码对照,三级分类代码与DB31/T401.1—2019的编码对照,相关示例见附录A。(资料性)编码对照A.1与SL/T213—2020的编码对照本文件二级分类代码与SL/T213—2020的编码对照见表A.1。表A.1与SL/T213—2020的编码对照表空间要素实体湖泊圩区水库灌区水闸防汛墙水文监测供水用户排水户排放口·SL/T213—2020水利对象分为抽象类和实体类两个层次,抽象类代码用2位英文大写字母(I、0、Z舍弃)表示、实体类用阿拉伯数字成示。除上述转换表中出现的字母外,没有出现的部分字母表示的空间要素实体在上海市没有。A.2与DB31/T401.1—2019的编码对照本文件三级分类代码与DB31/T401.1-2019的编码对照见表A.2。表A.2与DB31/T401.1-2019的编码对照表空间要素实体湖泊表A.2与DB31/T401.1—2019的编码对照表(续)空间要素实体水利控制片圩区灌区水库水闸防汛墙水质监测点底质监测点原水厂原水泵站原水输水管自来水厂供水监测点[1]GB/T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