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情境性教学设计_第1页
《最苦与最乐》情境性教学设计_第2页
《最苦与最乐》情境性教学设计_第3页
《最苦与最乐》情境性教学设计_第4页
《最苦与最乐》情境性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苦与最乐》情境性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略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2.品味文章多用排比修辞的语言特点。3.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多用排比修辞的语言特点。【学习难点】理解苦乐与责任的关系。【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畅所欲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最苦与最乐吧!(学生发言)同学们,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平常百姓也有深刻的思考,哲人志士更有不少精彩的论述。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一文,此文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令人回味无穷。二、出示情境:(ppt显示)出示情境,明确任务:学校要举办一场“畅谈人生”主题班会,要求围绕人生的苦与乐来谈,并在全校展示,为此,我班同学们进行如下准备:三、深刻的立意之美(ppt显示)(一)自由速读,整体感知:出示任务: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论述了什么?讨论明确:三个部分,第二组学生代表论述:(ppt显示)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反馈指导:本文告诉了我们,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同时告诉人们,人应当勇于担负责任,而不应该逃避责任。(二)用心品读,筛选观点:出示任务: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许多有关最苦与最乐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或找出相应的事实对这些观点进行证明。(依照三部分论证的逐层展开,筛选并概括带有作者看法观点的句子。)1.展示有关议论文基本知识:(ppt显示)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2.探讨交流,反馈结果(全文观点性的句子):(1)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2)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3)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4)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5)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三)领会立意之美:出示任务:1.学生发言:畅谈拥有责任感和责任感缺失的种种表现。2.发散思维活动:仿句“责任是灯下完成作业的坚持,,……”3.反馈总结:《最苦与最乐》的文化品位首先表现在文章的价值取向。作者提出的快乐和幸福是“尽责任”,这一立意不同凡响,高尚、深刻、朴实、永恒,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尽自己的责任——对亲人、对朋友、对别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一个世纪过去了,在当今的时代,作者的思想,他所倡导的责任感,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意义,反而愈益显示出它的光彩和魅力。请同学们齐声诵读:(ppt显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节选自《少年中国说》(情感道德价值观的目标:通过朗诵,激发起学生昂扬少年情怀,增添一份神圣的责任感。)第二课时导入:前面我们通过对论题和论点的探究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及深刻主题,现在我们就从论据和论证方法出发,来探讨本文的论证过程。一、严密的论证之美(ppt显示)(一)用心研读,感受文气出示任务:在议论文中,论据是阐述或论证论点的依据,是作者确立观点的理由,是议论的基础。那么论据可分为那几类?同样,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恰当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呢?1.学生交流,第三组展示准备的资料:(ppt显示)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反馈指导:意在使学生能分辨文中不同的论据类型,明晰常见的论证方法。2.第三组学生展示:3.出示任务:请学生搜索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及论据类型。学生反馈:道理论证:引用古语、俗语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论证。(论据类型为道理论据)举例论证:举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论证。(论据类型为事实论据)对比论证: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论证。(论据类型为道理论据)教师小结:正是因为精心选择的论据和流转自如又充满书卷气的论述,使文章极具说服力。(二)返观全文,把握文脉: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再次梳理全文的论述思维,讨论明确。(ppt显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苦中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反馈总结:文章的论点是一对姊妹命题,这里“最苦与最乐”的所指“负责任与尽责任”,不是两个迥异的或对立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境界,这种辩证思维的有机联系使全文的议论浑然一体。论点包含了两个分论点,作者先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再来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对于负责任的几种情况,都是生活中所见的,这里主要渗透大量举例论证,易于被读者所理解接受。然后将负责任的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入,归纳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课文后半部分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时,则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作者只增加“从苦中的来的乐才算真乐”这一论据,便水到渠成。至此,两个分论点已经证明,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知道,一些读者的思想上还有一个结没有解开:既然负责任是痛苦的,那么不负责任不就没有痛苦了吗?于是作者设立了第三个分论点:“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其正面理由是“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其反面理由是“责任是逃避不了的”。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使论证更加有力。梁启超先生此文严密的论证之美令人叹服!二、精彩的语言之美(ppt显示)(一)再次研读三分钟,感受文章语言特点。出示任务: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不同句式和修辞使用有什么好处?反馈指导: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引用等。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第四组学生展示: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设问句2.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反问句3.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感叹句4.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被动句5.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否定句6.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排比7.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引用8.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引用学生讨论明确: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的变化,修辞方法的多样,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流畅之感。(二)再次品读精彩语段,进一步体会“语言平易亲切,如话家常”的特点。出示任务:1.“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2.“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反馈总结:本文的语言庄重不失灵动、流畅却不冗杂,平易亲切,如话家常,具有精彩的语言之美。这与作者的远见卓识,深厚学养,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热烈情怀是分不开的。(三)链接名文,再次感受梁任公语言之精彩。(ppt显示)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反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节选自《敬业与乐业》小结:庄重之心,恳切之意,亲切之态跃然纸上。梁启超先生用浅显流畅的文字阐述深刻道理,常带情感,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风格不得不令人叹服!三、能力迁移:(一)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然后进行小组交流。(ppt显示)1.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字面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躬耕陇亩的陶渊明2.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字面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举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3.曾子:任重而道远字面义:任务繁重,而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举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母终身为子女付出的那份“无私的爱”4.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字面义: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老师所教的课业,有没有认真复习?举例:桃园三结义一诺千金5.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字面义:在天下人都尚未忧虑之前,就先忧虑;在天下人都觉得快乐之后,才觉快乐。举例:大禹治水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四、小结在人生旅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