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罗迦诺的乡村》阅读答案及解析_第1页
冯至《罗迦诺的乡村》阅读答案及解析_第2页
冯至《罗迦诺的乡村》阅读答案及解析_第3页
冯至《罗迦诺的乡村》阅读答案及解析_第4页
冯至《罗迦诺的乡村》阅读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冯至《罗迦诺的乡村》阅读答案及解析罗逛诺的乡村(节选)冯至特精省的南端是罗迦诺城,临着一座爪形的湖。我在湖边的一个小村落里住过一个晚夏的八月。脚刚踏上轻松的土地,举目一望两旁的浓绿,便深深嗅到浓郁的故乡气味。不只是气候和北平夏季的乡间很相似,就是几种违阔许久的生物,也在这里重逢了:中午是无边无际的蝉声,夜晚窗外时常有悉悉索索的声音,那是蝎子在墙缝里出没,更有成群成队的壁虎,灰色的,绿色的,在壁上和草间爬来爬去。植物方面呢,也多是故乡所有的。西瓜、蜜桃,都非常肥美;更有那大芭蕉叶子,成萌地伸出矮矮的墙头。只是暗绿色,瘦而长,火焰影的扁柏,三三两两地被移种在别墅里,或是白色的圣母堂旁,给我们一些异乡之感。我们背山临水,租下一所小楼。房东是村里唯一的富户,唯一的“世界人”。天冷了到巴黎去过冬,只有夏天才回到家乡;但晚饭后每每放开收音机,收来都市的音乐,搅得四邻不得清静。除此以外,远远近近却是异常清静。不但听不到瑞士以外的国家是怎样磨掌擦拳,勾心斗角;就是瑞士以内的事,也好像与他们无干。不必和他们谈什么罗马、伦敦,就是本国的日内瓦,在他们看来也是极辽远的地方。可是我们在那些严肃的大都市里过过生活的人,骤然来到这里,对于这些疏散无事的“特精省人”,总有一些缺乏信任。我们在外边飘流无定,无论到什么地方,第一个去处便是邮局。但当我行装甫卸,在马她邮局办了一番交涉后,走出来,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空旷旷的屋里,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她问我话,我不懂;我用几句临时速成的意大利话向她说,她不懂。后来似乎彼此会意,我在一个纸条上写好了通讯处,交给她,她接过来,点头笑一笑,放在抽屉里,便无事了。一瞥间我望见那抽屉里乱七八糟,甚至还放着一些针线。我很不放心,但只有推门出去。后来才知道,那邮局里的局长、邮务员、信差,是三位一体的,这集中的“一体”正是那女孩的哥哥。他本就事务繁重,又要午睡,睡醒了还要在酒店里喝红酒,所以把邮务员和信差的职务都交给他的妹妹,他自己则悠悠自得。两天后,那少女果然背着一个大信袋,在我们门前出现了,递给我几封初次转来的信。这是前日交涉并没有误会的证明,但是她笑着不肯走。正犹疑间,她从信袋里取出一个硬纸夹子,里边都是邮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邮票是在她身边带着,问我买邮票不买。这真是方便:邮票既可送上门来,那么新写完的信也可以直接交给她了,落得不出门。邮票固然可以在门前买,可是待发的信我还是不肯直接交给她。那少女几乎天天送我们的邮件来,一封也没有遗失,日子久了我再想起刚来时那种疑神疑鬼,未免太小家子气了。——在大都市往久了的人,会一天天地变得小家子气。有一天,她的哥哥送信来了。穿着制服,戴着制帽,皮靴橐橐,我从来没有看见他这样严肃整齐过。我把信握在手里,不由自主地问:“令妹呢?”他的回答是,家里生了一个小牛。瑞士的肉类是出名贵的,我们一日三餐,只以菜蔬为主。可是面包常起恐慌。附近没有面包房,每天早晨由一个少年骑着车挨户送,有时却得不到。我们一向是现钱交易;怎么也想不出不送的理由。有一次我们在湖边候船,看见那少年正在码头上放跳板,同他谈起来,才知道送面包是他的“兼差”,他的正当职业是放跳板。我问他,为什么时常忘记给我们送面包呢;他仿佛在叙说旁人的事,举出的理由也似乎很正大,因为我们住房的台阶太高。我有些忿忿,同住的某夫人到底乖巧,示意他,往后不会让他白登高台阶的。经过这番谈话后,交情似乎深了一些;第二天,面包按时送到了,某夫人也不失信,送他一支香烟作为登台阶的报酬。他满意接受了。果然,此后每日一支香烟,面包也天天遇到。想不到,住房的台阶高也会这样影响到吃饭问题。然而并不止于送面包一件事。我们到邻村唯一的杂货店里订下一桶煤油,说妥立刻就送来。回来后,却空等了一个下午,第二天又去催问,说是昨天店里没有闲人,今天下午一定送到;于是我们回去等着,又等了黄昏,仍然不见送来。只好在次日清晨再忍着气去问,店里老板的回答是:“已经送去了。”“我们却没有见到。”于是大家把昨日送煤油的小厮唤来。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们的台阶太高,我把煤油交给他们的邻居了。”回到邻家一盘问,那桶油放在苹果树下,等它的主人,已经等了一夜。在这些人们中间住不上几天,大家便熟识了,自己也不知不觉把皮鞋脱去,换上家乡的布鞋,把领带抛开,换上反领的衬衫,时表也用不着,锁在箱子里,自有那日出日落给我们正确的时间——人、动物、植物,好像站在一个行列上,人人守着自己的既不能减损,也不能扩张的范围:各自有他的勤勉,他的懒惰,但是没有欺骗。一片湖水,四围是默默无语的青山,山间的云,层出不穷地在变幻。有时远远驶来一只汽船,转个圈子,不久又不见了,与这里的世界好像不发生一点关系。1937年,写于上海吴淞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身处异国他乡,但罗迦诺的乡村与故乡北平在气候、生物等方面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因而能让作者感受到浓郁的故乡气味。B.罗迦诺的乡村异常清静,这里的人们听不到“瑞士以外的国家是怎样磨掌擦拳,勾心斗角”,有点像一个古朴的世外桃源。C.送面包少年坦言台阶太高而不肯送货上门,后来却因每日一支香烟而将面包送到,写出了他散漫任性、爱势贪财的处世态度。D.文末刻意标明写作的时间和地点,既有作者在紧张的时局里对短暂的乡村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风景谈》通过描写自然风物来抒发独特的人生感悟不同,本文则更多地将视角聚焦于乡村人们的处世态度。B.文章善用对比,比如用一家充满喧哗的富户衬托整个乡村的清静,用哥哥的悠然自得、不管差事,来衬托妹妹的严守职责。C.“在大都市住久了的人,会一天天地变得小家子气”,是对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批判,结构上也与前文对邮件疑神疑鬼相照应。D.文章结尾部分写景以动衬静,以山间不停变幻的云衬托四围静默的青山,寥寥几笔让人感受到罗迦诺的乡村超然世外的和谐。8.作者对罗迦诺的乡村的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9.作者在《山水》后记中说:“《山水》中的风景和人物都在我的面前闪着微光,使我生长,使我忍耐。”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微光”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答案】6.C

7.B

8.

①初到罗迦诺,作者对他们“疏散无事”不太习惯,一开始并不信任;②因为邮件一封也没遗失,而对自己的小家子气感到惭愧;③对送面包的少年和送煤油的小厮未能送货上门感到愤怒;④了解送面包事件和送煤油事件的原委后,被他们的真诚与淳朴打动,开始入乡随俗。

9.

①自然之美的微光:大自然的生物自由自在,充满生机与活力。②人性之美的微光:邮局的少女、送面包的少年等,从容随意,却又信守承诺。③生活哲学的微光:罗迦诺的乡村的人们、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依照自己的习惯本真地生活。人人守着自己的既不能减损,也不能扩张的范围:各自有他的勤勉,他的懒惰,但是没有欺骗。【解析】这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罗迦诺乡村的宁静生活,通过蝉声、壁虎等意象唤起乡愁,又以邮局少女、面包少年等人物展现淳朴民风。作者巧妙运用对比手法:都市的戒备与乡村的信任、富户的喧嚣与村民的恬淡形成强烈反差。文中“台阶”的细节富有象征意味,暗示城市与乡村生活方式的隔阂。结尾的湖光山色与文末“1937年”的标注,在宁静中暗含时代动荡的忧思,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性和谐共处的向往。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写出了他散漫任性、爱势贪财的处世态度”分析错误,兼职送面包的少年,坦言他们住房的台阶太高而不愿送,后来以一枝香烟作为登台阶的报酬,彼此皆欢,这并非“爱势贪财”的表现。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B.“用哥哥的悠然自得、不管差事,来衬托妹妹的严守职责”错误,结合“那邮局里的局长、邮务员、信差,是三位一体的⋯⋯他本就事务繁重⋯⋯有一天,她的哥哥送信来了”等内容可知,哥哥并未“不管差事”。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能力。①初到罗迦诺时的不信任:作者来自严肃的大都市,习惯了那里的生活节奏和处事方式。而罗迦诺乡村的人们生活疏散无事,邮局的工作方式在作者看来也很不正规,少女在邮局工作时抽屉乱七八糟,哥哥事务繁重却把工作交给妹妹,自己悠然自得,这让作者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产生怀疑,对这些“特精省人缺乏信任,觉得他们不可靠。②邮件未遗失后的惭愧:少女虽然工作方式不正规,但却能天天送邮件来,且一封也没有遗失,这与作者最初的怀疑形成反差,让作者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疑神疑鬼是不必要的,为自己刚来时的“小家子气”感到惭愧,开始对乡村的人有了新的认识。③对送货不上门的愤怒:送面包的少年因台阶高时常忘记送面包,送煤油的小厮也以台阶高为由把煤油交给邻居,这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作者对他们这种不负责的行为感到忿忿不平,觉得他们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④了解原委后的理解与融入:在了解到送面包少年有正当职业,送面包只是“兼差”,以及送煤油小厮把油放邻居家是因台阶高的原因后,作者感受到他们的淳朴和真诚,没有大都市里的那种圆滑和欺骗。于是作者开始入乡随俗,像当地人一样生活,脱去皮鞋,换上布鞋,抛开领带,换上反领衬衫,不再依赖时表,融入了乡村的生活节奏,也对这里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词语内涵的能力。“微光”是作者从罗迦诺的乡村感受到的美好,对人生有所启迪,给予作者力量。这些“微光”来自罗迦诺村的自然风物,也有各色人物,以及他们的生活态度与处世哲学。①自然风景的微光:原文中提到“中午是无边无际的蝉声,夜晚窗外时常有悉悉索索的声音,那是蝎子在墙缝里出没,更有成群成队的壁虎,灰色的,绿色的,在壁上和草间爬来爬去”“西瓜、蜜桃,都非常肥美;更有那大芭蕉叶子,成荫地伸出矮矮的墙头”。这些描述展现了罗迦诺乡村中各种生物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蝉声、蝎子、壁虎等动物以及西瓜、蜜桃、芭蕉等植物,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好画卷,体现出自然之美的微光。②人性美好的微光:关于邮局的少女,文中写“那少女果然背着一个大信袋,在我们门前出现了,递给我几封初次转来的信。这是前日交涉并没有误会的证明”“那少女几乎天天送我们的邮件来,一封也没有遗失”,尽管她工作方式随意,邮局抽屉乱七八糟,还带着邮票上门卖,但她却能认真负责地送邮件,信守承诺,体现出人性的美好。送面包的少年虽然以住房台阶太高为由有时忘记送面包,但在得到“报酬”承诺后,天天按时送面包,“交情似乎深了一些;第二天,面包按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